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马拉雅地区前陆坳陷的油气远景
1
作者 E.,NA 何建鹏 《中扬油气勘查》 1993年第1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前陆坳陷 油气远景 喜马拉雅地区
下载PDF
湘西前陆坳陷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以TD2井为例
2
作者 蔡全升 胡明毅 +5 位作者 杨智 邱小松 张保民 李海 胡忠贵 邓庆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0-2345,共16页
受地层剥蚀和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对中扬子东南缘前陆坳陷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岩系关注较少,该区黑色岩系沉积特征与有机质富集规律尚不清楚.利用近年来新获取的常德TD2井岩心资料,基于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对湘西前陆坳陷... 受地层剥蚀和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对中扬子东南缘前陆坳陷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岩系关注较少,该区黑色岩系沉积特征与有机质富集规律尚不清楚.利用近年来新获取的常德TD2井岩心资料,基于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对湘西前陆坳陷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岩系的发育特征、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前陆坳陷区TD2井五峰-龙马溪组黑色岩系厚度较大,TOC>2%的富有机质页岩厚约21 m,岩性以硅质页岩与碳质页岩为主,基于岩性差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四个沉积单元,富有机质页岩主要集中凯迪阶至鲁丹阶下部,而鲁丹阶上部-埃隆阶下部黑色岩系TOC含量普遍偏低且呈间断发育.综合研究认为,前陆坳陷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岩系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海平面以及陆源碎屑供给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凯迪晚期-鲁丹早期,受区域构造挤压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湘西地区经历了显著的构造沉降及相对海平面上升等事件,极大地促进了坳陷区强还原条件的形成以及古生产力的提高,使得该时期研究区黑色岩系中的有机质大量富集.然而,随着鲁丹晚期区域构造挤压活动的加剧,研究区由构造沉降向构造隆升转变,持续的构造抬升与风化作用增强,导致了研究区陆源碎屑供给大量增加和相对海平面不断下降,并最终使得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发育在埃隆早期被终结.值得注意的是,埃隆早期的全球冰川型海平面上升在研究区也有响应,促进了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二次发育.据此,提出了湘西前陆坳陷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模式,以期为该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及奥陶-志留纪之交重大地质事件沉积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坳陷 五峰-龙马溪组 黑色岩系 沉积特征 有机质富集 湘西地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露头技术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特征——以库车坳陷前陆区索罕村剖面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庆鲁 张荣虎 +3 位作者 卢文忠 王春阳 张先龙 赵继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7,共8页
库车坳陷前陆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广泛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针对大北气田钻井少、井距大的特点,选取与目的层地质特征相似的典型露头剖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多方位全覆盖扫描和三维数据采集,并与... 库车坳陷前陆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广泛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针对大北气田钻井少、井距大的特点,选取与目的层地质特征相似的典型露头剖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多方位全覆盖扫描和三维数据采集,并与人工实测地质信息和分析化验资料相结合,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三维数字化地质模型,有效揭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样式包括不完全叠拼式、侧拼式和孤立式3种,由于构型样式不同,砂体间连通性存在差异;砂体具有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垂向叠加、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特点,且河道砂体中、下部物性比底部和上部好,且以均质的中砂岩和细砂岩为最优;伴有少量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沉积,砂体厚度和宽度与厚度比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砂岩含量高,砂体间发育稳定的条带状泥岩,砂体间并非完全连通,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露头技术 扇三角洲 砂体构型 储层模型 库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前陆大气区基本特征及勘探有利区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国辉 李楠 +2 位作者 谢继容 杨家静 唐大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21,122-123,共7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在前陆盆地及岩性油气藏理论指导下,进展显著,先后寻找到广安、合川、安岳等大型岩性气藏,表明具备在前陆背景下形成大气区的条件。为此,在原型盆地恢复的基础上,综合研究须家河组的成藏背景、成藏...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在前陆盆地及岩性油气藏理论指导下,进展显著,先后寻找到广安、合川、安岳等大型岩性气藏,表明具备在前陆背景下形成大气区的条件。为此,在原型盆地恢复的基础上,综合研究须家河组的成藏背景、成藏地质条件、油气富集特征及油气藏类型分布等要素,分析了须家河组前陆大气区的基本特征、气区边界条件及空间分布特征、成藏标志及资源标志。结论指出:须家河组前陆大气区资源潜力大,勘探目的层除须二、四、六段的砂岩外,须一、三、五段在盆地局部地区也具勘探前景,具有多层段含气、近源聚集、多种气藏类型并存的特征,勘探应以寻找岩性气藏为主。同时还认为,四川前陆盆地在前陆隆起带天然气勘探已取得重要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前陆斜坡带是近期的重要勘探领域,前陆坳陷区是今后的重点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大气区 评价 勘探有利区 盆地 斜坡带 前陆坳陷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分带性变形特征 被引量:100
5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3 位作者 杨克明 万桂梅 吕志洲 余一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2-1080,共9页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与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之间为前缘-褶皱冲断带,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以东为前陆坳陷带,在构造变形特征上,各条断裂在演化上具有前展式特征,在松潘-甘孜构造带和韧性变形带构造变形强烈,形成推覆构造带等构造变形样式,在前缘-褶皱冲断带和前陆坳陷带,变形强度较弱,形成背冲断块或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西北部区域的变形表现为塑性变形特征,向南东方向渐变为塑-脆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在剖面上各条断裂所形成的深度向盆地方向逐渐递减。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分带性变形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板块构造背景的决定作用、多套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和岩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带性变形 松潘-甘孜构造带 基底卷入冲断带 前陆坳陷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气藏石油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淑芳 邹才能 +3 位作者 侯连华 卫延召 罗霞 郭召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笔者经综合研究,提出影响该区天然气藏形成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是:前陆坳陷控制了烃源岩区域展布,后碰撞火山岩是主要的储层,古生代晚期的构造优化了储层物性并形成圈闭。松喀尔苏组为前陆坳陷磨...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笔者经综合研究,提出影响该区天然气藏形成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是:前陆坳陷控制了烃源岩区域展布,后碰撞火山岩是主要的储层,古生代晚期的构造优化了储层物性并形成圈闭。松喀尔苏组为前陆坳陷磨拉石建造的近端粗碎屑岩沉积,是克拉美丽造山事件后快速沉积产物,作为主要烃源岩的下石炭统滴水泉组,是与松喀尔苏组同期前陆坳陷不同位置的沉积层系,滴水泉组是前陆坳陷中央的细粒沉积层系。后碰撞火山岩覆盖在前陆坳陷沉积层系之上,分布广泛,分布范围不受古生代造山带和现今构造单元控制。二叠纪发育断陷构造,形成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在构造高部位的隆起区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和构造裂缝,优化改善了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形成有利油气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克拉美丽山南缘的前陆坳陷中央为有利烃源岩分布区,该范围内的构造高部位的火山岩发育区,将是准噶尔盆地东部下一步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部 火山岩气藏 前陆坳陷 控藏要素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玉满 李新景 +4 位作者 王皓 陈波 蒋珊 马杰 代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1,共12页
目前,对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其对黑色页岩段沉积环境指示意义的研究甚少。为此,以该盆地川南—川东坳陷及周缘的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自然伽马、岩石矿物、薄片、地球化学等资料,并结合围岩岩相、地球... 目前,对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其对黑色页岩段沉积环境指示意义的研究甚少。为此,以该盆地川南—川东坳陷及周缘的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自然伽马、岩石矿物、薄片、地球化学等资料,并结合围岩岩相、地球化学、电性等地质特征的研究结果,探究龙马溪组结核体的发育特征,揭示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结核体产出层位与岩相特征区域差异大,结核体层在川南—川东南坳陷区发育于Coronograptus cyphus、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笔石带中,以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相、钙质黏土质混合页岩相、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为主,在川东—鄂西坳陷区发育于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Lituigrapatus convolutus笔石带中,以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相、硅质页岩相和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相为主;②结核体层自然伽马曲线呈低谷响应特征,核体中心富集钙质或硅质,边缘富集黏土质和有机质;③结核体层多赋存于TOC介于0.8%~2.4%、黏土含量超过40%、脆性指数低于50%的碳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中,与优质页岩不共生;④鲁丹阶结核体层可作为川南坳陷腹部Coronograptus cyphus带中段对比标志层,埃隆阶结核体层不能单独作为区域对比标志层;⑤结核体主要形成于同沉积—早期成岩阶段,发育于前陆挠曲初期和前陆挠曲发展期,是前陆期深水—半深水陆棚相快速沉积的产物,结核体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出前陆挠曲坳陷自南向北迁移。结论认为,结核体层与笔石、斑脱岩密集段相结合,对于笔石带分层和优质页岩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志留世 龙马溪期 结核体 笔石带 斑脱岩 前陆坳陷 快速沉积 优质页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