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凯
刘少峰
+2 位作者
王平
姜承鑫
郜瑭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9-625,共17页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褶皱逆冲带在中生代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其复杂的构造样式记录了早期扬子板块与秦岭—大别微板块拼贴碰撞作用以及晚期转入的陆内变形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子板块北缘中段保康—房县地区...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褶皱逆冲带在中生代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其复杂的构造样式记录了早期扬子板块与秦岭—大别微板块拼贴碰撞作用以及晚期转入的陆内变形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子板块北缘中段保康—房县地区前陆带构造变形样式及运动学特征的分析,划分出扬子板块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根部、前锋及其内部次级的逆冲推覆构造单元;同时识别出一条过保康—神农架—蒲溪一带近东西走向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分析表明该左行走滑带形成于扬子板块北缘全面转入陆内变形之后、大巴山大规模向南西逆冲推覆运动之前的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期间。该左行走滑剪切带对扬子板块相对于华北板块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对于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前陆褶皱逆冲带
构造格架
左行走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多期褶皱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凯
刘少峰
+3 位作者
姜承鑫
王平
张岩
孟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扬子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期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形成的构造样式多被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破坏,仅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和大洪山弧形带之间的南漳一带较好地保存了早期的构造变形样式。笔者通过对当阳复向斜北段发育的褶皱构造的构造要素测量...
扬子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期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形成的构造样式多被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破坏,仅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和大洪山弧形带之间的南漳一带较好地保存了早期的构造变形样式。笔者通过对当阳复向斜北段发育的褶皱构造的构造要素测量统计和褶皱叠加关系的解析,在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南漳一带识别出三期走向不同的褶皱叠加构造,按发育早晚顺序分别为NW-SE走向褶皱、NE-SW走向褶皱和近EW走向褶皱,分别对应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以及后期转入陆内变形、江南–雪峰褶皱逆冲带向NW逆冲推覆和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大巴山向SW推进等构造变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褶皱
扬子板块北缘
前陆褶皱逆冲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八部分压性—压扭性背景的含油气系统
3
作者
史丹妮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01年第3期35-42,共8页
纯拉张系统往往有着相对较简单的埋藏史,其间源岩经受不断增大的埋藏和热应力,从而逐渐生烃和排烃。对含油气系统如何在压性和扭张或扭压盆地中起作用的理解,提出了一个更重要得多的挑战性课题,即理解埋藏和剥露的完整旋加(有时为...
纯拉张系统往往有着相对较简单的埋藏史,其间源岩经受不断增大的埋藏和热应力,从而逐渐生烃和排烃。对含油气系统如何在压性和扭张或扭压盆地中起作用的理解,提出了一个更重要得多的挑战性课题,即理解埋藏和剥露的完整旋加(有时为多旋回)。实质上,要解决这类沉积问题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压性领域内的(1)褶皱带及(2)其前陆盆地的埋藏和剥露史;以及(3)在扭张或扭压过程中埋藏和剥露作用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PG年会
压性-压扭性
含油气系统
前
陆
褶皱
-
逆冲
带
储层质量
原文传递
题名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凯
刘少峰
王平
姜承鑫
郜瑭珺
机构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9-625,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03031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900)
+1 种基金
高等学校科学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07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褶皱逆冲带在中生代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其复杂的构造样式记录了早期扬子板块与秦岭—大别微板块拼贴碰撞作用以及晚期转入的陆内变形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子板块北缘中段保康—房县地区前陆带构造变形样式及运动学特征的分析,划分出扬子板块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根部、前锋及其内部次级的逆冲推覆构造单元;同时识别出一条过保康—神农架—蒲溪一带近东西走向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分析表明该左行走滑带形成于扬子板块北缘全面转入陆内变形之后、大巴山大规模向南西逆冲推覆运动之前的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期间。该左行走滑剪切带对扬子板块相对于华北板块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对于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前陆褶皱逆冲带
构造格架
左行走滑
Keywords
Yangtze plate, Foreland fold-and-thrust belt, Structural framework, Sinistral strike slip faul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多期褶皱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凯
刘少峰
姜承鑫
王平
张岩
孟勇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0303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研究项目(编号:YPH08009)
陕西山阳–柞水矿集区1/5万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图编制专题项目(编号:2011BAB04B05)
文摘
扬子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期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形成的构造样式多被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破坏,仅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和大洪山弧形带之间的南漳一带较好地保存了早期的构造变形样式。笔者通过对当阳复向斜北段发育的褶皱构造的构造要素测量统计和褶皱叠加关系的解析,在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南漳一带识别出三期走向不同的褶皱叠加构造,按发育早晚顺序分别为NW-SE走向褶皱、NE-SW走向褶皱和近EW走向褶皱,分别对应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以及后期转入陆内变形、江南–雪峰褶皱逆冲带向NW逆冲推覆和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大巴山向SW推进等构造变形过程。
关键词
叠加
褶皱
扬子板块北缘
前陆褶皱逆冲带
Keywords
superposed fold
northern Yangtze Block
foreland fold thrust bel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八部分压性—压扭性背景的含油气系统
3
作者
史丹妮
出处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01年第3期35-42,共8页
文摘
纯拉张系统往往有着相对较简单的埋藏史,其间源岩经受不断增大的埋藏和热应力,从而逐渐生烃和排烃。对含油气系统如何在压性和扭张或扭压盆地中起作用的理解,提出了一个更重要得多的挑战性课题,即理解埋藏和剥露的完整旋加(有时为多旋回)。实质上,要解决这类沉积问题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压性领域内的(1)褶皱带及(2)其前陆盆地的埋藏和剥露史;以及(3)在扭张或扭压过程中埋藏和剥露作用的转换。
关键词
AAPG年会
压性-压扭性
含油气系统
前
陆
褶皱
-
逆冲
带
储层质量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意义
王凯
刘少峰
王平
姜承鑫
郜瑭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多期褶皱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
王凯
刘少峰
姜承鑫
王平
张岩
孟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八部分压性—压扭性背景的含油气系统
史丹妮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0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