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天性鼻皮样囊肿和瘘管11例报告
- 1
-
-
作者
高志宏
王正敏
-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出处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4期232-232,共1页
-
文摘
我院自1977年1月至1987年1月间收治先天性鼻皮样囊肿和痿管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科一、一般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为1~46岁,30岁以下有9例。鼻根4例,鼻背6例,鼻中隔1例,以鼻背部居多,均发生于鼻中线部。局部胀感2例,疼痛3例,反复排出皮脂样和脓性分泌物6例。瘘管1例,瘘管伴周围红肿6例,局部肿块3例,鼻背增宽伴瘘管及中隔面隆起1例。二、X线检查11例均摄X线片。局部肿块3例,平片示局部软组织增生。痿管8例均作碘油造影。
-
关键词
皮样囊肿
鼻骨
皮脂
毛发
肿块
皮样瘤
皮肤
前额骨
脑膜膨出
-
分类号
R76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采用多种方式自杀致死1例
- 2
-
-
作者
黄循锐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公安局技术处
-
出处
《刑事技术》
1993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死者黄××,女,42岁,悬吊于自家外屋门框上。在悬吊点木棱角处发现有麻纤维和少量血迹。门框西侧有模糊血手印3枚,并有糠皮,距外屋西门153cm处的地面有4cm×4cm涂擦状血迹及毛发附着,该门栓、门板处有流柱状血迹。距东门70cm处锅台及锅盖上有少许喷溅及滴落血迹。
-
关键词
血手印
麻纤维
痕迹检验
刺创
尸体检验
物证检验
吊点
损伤特点
法医物证
前额骨
-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缅甸石狮
- 3
-
-
作者
王介南
-
出处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86年第4期72-,共1页
-
文摘
在缅甸,无论你瞻仰举世闻名的大金塔,还是游览“万塔之城”蒲甘,参观故都曼德勒的皇宫遗址,常常会见到一对对石狮雄踞门前,威风凛凛。缅甸石狮凝结着雕刻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象征着缅甸人民的气魄和品格,也是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体现。 狮子是兽中之王。他体态威武、强健,习性凶猛。缅甸人民自古喜爱狮子,称颂雄狮的气质,并认为狮子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避邪的作用,所以在行善积德、普建寺塔的同时,雕琢对对精美的石狮来镇守万千寺塔。就连封建时代的缅王也总爱坐“狮子座”,即雕有狮子的御座。
-
关键词
雕刻艺术
大金塔
曼德勒
狮子座
蒲甘
前额骨
创造能
狮头
无意之中
高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钢铁战士”风采依旧
- 4
-
-
作者
段义常
-
出处
《国防》
1994年第7期43-43,共1页
-
文摘
对于今天的许多“小字辈”们来说,麦贤得也许是个陌生人,而在60年代.麦贤得这个名字却曾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年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对他做过报道,他的事迹还被编进了学生课本。 不久前,在南国木棉花开、英雄树红的时节,记者见到了麦贤得。他身材魁梧、精神抖擞,肩膀上扛着海军上校的军衔,他现在的职务是海军广州基地汕头水警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麦贤得今年已经50岁了,在整整半个世纪的人生中,有那么一个日子弹片深深地嵌在他脑子里,那就是1965年8月 6 日。
-
关键词
麦贤得
副参谋长
英雄树
这一天
前额骨
抗灾抢险
海上英雄艇
果皮箱
左额叶
章江
-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全身长茸的鹿
- 5
-
-
作者
张肇富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5期9-9,共1页
-
文摘
美国布朗大学生物药学系教授戈斯博士,研究出了鹿茸生长是起源于小鹿前额骨的骨膜内,由这里的组织引起骨与软骨的底部发育为茸蒂。由茸蒂上面覆盖的头皮诱发生成“天鹅绒”,就象中胚叶那样的组织创生为茸蕾。茸蕾尖端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生长为鹿茸。在探明了鹿茸生长起源的基础上。
-
关键词
细胞增殖
鹿茸
前额骨
长茸
骨与软骨
布朗大学
天鹅绒
骨膜移植
生物药
中胚叶
-
分类号
S82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健康问与答
- 6
-
-
作者
张熙穆
-
出处
《父母必读》
2015年第7期48-49,共2页
-
文摘
如果你有问题向专家请教,欢迎给我们来信,或者发送邮件至healthykids@126.com,我们将收集的问题有选择地发给专家,并刊发在杂志上。Q嘴里长的小泡是什么?我儿子的下嘴唇边上长了一个黄豆大小的小泡,有时有充血的表现,都半个月了,还没有消退。前几天去口腔科检查,医生说是黏膜囊肿,说等孩子三四岁时才能做手术切除。现在这个小泡还在长大,已经有豌豆大小了。这个小泡到底是什么?怎么治疗?
-
关键词
小泡
黏膜囊肿
问与答
腺体细胞
三四
黏液腺囊肿
震荡综合征
唇黏膜
前额骨
人体发育
-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短冠龙——平头鸭嘴龙类的“叛徒”
- 7
-
-
作者
邢海
-
出处
《恐龙》
2011年第1期16-19,共4页
-
文摘
短冠龙(Brachylophosaurus)是一类中等体型的鸭嘴龙科的恐龙,其成年个体体长达到9米以上。这一类群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西部地区,生存的年代为距今约7700万年的晚白垩世中坎帕期。短冠龙的主要特征为:鼻骨高度特化为一个向后背方向延伸的船桨状实心头饰(paddle-like solid crest),该船桨状头饰悬于上颞孔之上;在前额骨的内侧,鼻骨的腹面具有一条前后方向的细沟,该沟槽在鼻骨一额骨连接处转变为一个椭圆形窝;前额骨向后内侧突出并逐渐变细,其背内边缘略高于额骨和眶后骨,鼻骨头饰下方的前额骨后部区域覆盖了眶后骨和顶骨的横向连接并延伸至上颞孔的前缘;仅泪骨的前部尖端连接上颌骨;上颌骨的前背突呈棒状,其向前方极度延长并占据了外鼻孔的中间区域。
-
关键词
短冠龙
鸭嘴龙类
前额骨
颞孔
鸭嘴龙科
眶后骨
晚白垩世
鼻骨
古生物学家
CREST
-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