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置前驱粉体真空自耗熔炼法制备ODS钢锭的组织演变
1
作者 张潇月 侯晨阳 +4 位作者 毛小东 沈楚伦 张元祥 赵彦云 宋长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49,共12页
目的探究内置前驱粉体真空自耗熔炼法制备ODS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内置前驱粉体真空自耗熔炼法制备10 kg的ODS钢铸锭,对铸锭进行轧制及热处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铸锭组织特别是析出物的演变情况。结果通过... 目的探究内置前驱粉体真空自耗熔炼法制备ODS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内置前驱粉体真空自耗熔炼法制备10 kg的ODS钢铸锭,对铸锭进行轧制及热处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铸锭组织特别是析出物的演变情况。结果通过内置前驱粉体真空自耗熔炼法成功引入了过饱和氧化物粉体,热轧薄板中含有微米级的富Y氧化物和富Ti氧化物,且颗粒分布均匀,没有任何宏观或微观聚集现象。常规固溶热处理(1200℃)和电流固溶热处理(1000℃)均可减小热轧薄板中氧化物的尺寸,且经冷轧(压下量为80%)+1000℃-10min电流固溶热处理后,热轧薄板中的氧化物颗粒尺寸最小,富Ti和富Y的Y-Ti-O颗粒平均尺寸分别降至0.75μm和0.17μm。对薄板进行800℃-3h的时效处理后,观察到纳米量级的Y-Ti-O复合氧化物析出,尺寸为20-200nm。结论内置前驱粉体真空自耗熔炼法成功将粉体引入铸锭中,轧制及热处理工艺能够显著细化氧化物颗粒并析出纳米量级的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真空自耗熔炼 前驱粉 热处理 微观组织
下载PDF
前驱粉团聚度对钼粉及后期制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院军 王林 +3 位作者 孙军 唐丽霞 陈强 罗建海 《中国钼业》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通过不同团聚度前驱粉钼酸铵在制粉、压型、烧结以及拉拔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驱粉的团聚度对钼金属材料制备的各个环节都有影响,且随着团聚度的提高,影响程度提高。同时,对粉体团聚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通过不同团聚度前驱粉钼酸铵在制粉、压型、烧结以及拉拔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驱粉的团聚度对钼金属材料制备的各个环节都有影响,且随着团聚度的提高,影响程度提高。同时,对粉体团聚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消除团聚的意见和建议,指出非团聚前驱粉的研究和工业应用对提高钼金属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粉 团聚度 钼制品
下载PDF
氧分压分析法鉴定(Bi,Pb)_2Sr_2Ca_2Cu_3O_x超导前驱粉性能
3
作者 易汉平 张金芝 +3 位作者 李明亚 刘婷 宋秀华 韩征和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共4页
利用氧分压分析法对(Bi,Pb)2Sr2Ca2Cu3Ox超导前驱粉的放氧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考察了放氧量对Bi-2223带材临界电流密度Jc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粉中富Pb相Ca2PbO4(简称CP)和(Pb,Bi)3Sr2Ca2CuOy(简称3221)的总量增加或CP相与3221相含量的... 利用氧分压分析法对(Bi,Pb)2Sr2Ca2Cu3Ox超导前驱粉的放氧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考察了放氧量对Bi-2223带材临界电流密度Jc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粉中富Pb相Ca2PbO4(简称CP)和(Pb,Bi)3Sr2Ca2CuOy(简称3221)的总量增加或CP相与3221相含量的比(CP∶3221)下降,都导致放氧量增加。放氧量与Jc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当放氧量为0.32mL/g时带材的Jc最高,放氧量过高或过低均对Jc不利。相应地,可以通过定量计算前驱粉的放氧量预测带材的Jc,进而鉴定前驱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Pb)2Sr2Ca2Cu3Ox前驱粉 氧分压分析法 放氧量 富Pb相
下载PDF
Bi-2223/Ag超导带材前驱粉与热处理的匹配问题
4
作者 刘奉生 李成山 +7 位作者 郑会玲 熊晓梅 郝清斌 王庆阳 刘国庆 卢亚峰 张平祥 周廉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7期27-30,共4页
研究了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前驱粉与后续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匹配问题。实验采用A,B,C3种不同的前驱粉。A粉是成分配比为2223的喷雾热分解单粉,B粉和C粉都是2212加CaCuOy组分的2223双粉。B粉和C粉的区别在于,2212加CaCuOy混合后的除... 研究了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前驱粉与后续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匹配问题。实验采用A,B,C3种不同的前驱粉。A粉是成分配比为2223的喷雾热分解单粉,B粉和C粉都是2212加CaCuOy组分的2223双粉。B粉和C粉的区别在于,2212加CaCuOy混合后的除碳处理工艺不同。B粉为800℃,3h,C粉为830℃,10h。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RSA)和扫描电镜(SEM)对这3种前驱粉的粒度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用这3种粉分别制成的带材经第1次热处理(HT1)后的2223成相率和相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它们各自对应的最佳HT1工艺。采用四引线法在77K,0T下测试经中间轧制和第2次热处理(HT2)后的临界电流(Ic),以确定其对应之最佳HT2工艺。RSA和SEM分析表明:A粉颗粒度明显细小,平均中径粒度为1.5μm,且粒径分布区域集中,B粉约3μm,粒径分布较分散,而C粉为4 ̄5μm。研究结果证明:前驱粉的特性直接影响着超导带材的最终超导性能。一种特定的前驱粉,对应着一种特定的最佳HT1和HT2工艺。只有在二者匹配良好前提下,才能使前驱粉的性能得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BI-2223/AG 前驱粉 热处理
下载PDF
前驱粉的相组成对Bi(Pb)-2223/Ag带材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小聪 李成山 +5 位作者 张平祥 周廉 冯勇 吴怡芳 吴宣 邵惠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15-718,共4页
通过改变粉末的最终烧结温度制备出不同相组成的前驱粉。研究了前驱粉的相组成对Bi(Pb)-2223/Ag带材性能和带材微观结构的影响;从而得出装管前粉末的最佳相组成为:(Pb)2212主相加上一定量的第二相犤Ca2PbO4和(Sr,Ca)CuO犦,不含2201和222... 通过改变粉末的最终烧结温度制备出不同相组成的前驱粉。研究了前驱粉的相组成对Bi(Pb)-2223/Ag带材性能和带材微观结构的影响;从而得出装管前粉末的最佳相组成为:(Pb)2212主相加上一定量的第二相犤Ca2PbO4和(Sr,Ca)CuO犦,不含2201和2223相。前驱粉的最佳烧结温度应刚好低于2223相的起始成相温度820℃。制备出的最高带材性能Jc达到12k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b)-2223/Ag带材 前驱粉 相组成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喷雾热分解分级收集对Bi2223前驱粉末的影响
6
作者 刘国庆 郝清滨 +7 位作者 白利峰 郑会玲 张胜楠 徐晓燕 焦高峰 马小波 崔利军 李成山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
采用喷雾热分解方法制备了Bi-2223前驱粉末,对不同收集容器中的粉末进行了SEM观察、XRD分析、TG-DTA分析以及ICP-AES分析,对比了不同收集器中的粉末在外观形貌、粒径大小、相组成以及含量、成相反应以及元素原子配比等方面的差别。最终... 采用喷雾热分解方法制备了Bi-2223前驱粉末,对不同收集容器中的粉末进行了SEM观察、XRD分析、TG-DTA分析以及ICP-AES分析,对比了不同收集器中的粉末在外观形貌、粒径大小、相组成以及含量、成相反应以及元素原子配比等方面的差别。最终发现采用分级收集的方法制备的前驱粉,不同收集容器中粉末在粒径大小、相组成、成相行为以及元素原子配比方面差别明显,且两种收集器中粉末各元素原子实际配比与原始设计配比相比,发生严重偏离,导致最终制备的粉末不适合制备Bi-2223带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前驱粉 分级收集 载气流速
原文传递
前驱粉粒度对Bi-2223带材微观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研究(英文)
7
作者 崔利军 张平祥 +8 位作者 李金山 闫果 冯勇 刘向宏 李建峰 潘熙峰 张胜楠 马晓波 刘国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82-2686,共5页
主要研究了前驱粉粒度对Bi-2223带材微观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通过调整溶液浓度和机械球磨,采用喷雾热分解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粒度的前驱粉(8,2,<1μm)。3种粒度的前驱粉经热处理后的相组分均为Bi-2212,(Sr,Ca)_xCu_yO_δ(AEC)和Cu... 主要研究了前驱粉粒度对Bi-2223带材微观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通过调整溶液浓度和机械球磨,采用喷雾热分解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粒度的前驱粉(8,2,<1μm)。3种粒度的前驱粉经热处理后的相组分均为Bi-2212,(Sr,Ca)_xCu_yO_δ(AEC)和CuO。研究发现,AEC相的尺寸和含量均随着前驱粉粒度的减小而增加。在平均粒度为2μm的前驱粉中,CuO相的含量和大小均为最小。采用这3种不同粒度的前驱粉制备的37芯带材,前驱粉平均粒度为2μm的带材具有最高的临界电流,同时相对于另外两根带材,该带材中有最高的Pb-3221相和最少的AEC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前驱粉粒度的大小主要影响了前驱粉中AEC和CuO两种相的大小和含量,进而导致了所制备带材的临界电流及芯丝中非超导相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粉 粒度 BI-2223 超导电性
原文传递
锰锌铁氧体前驱体粉末的预烧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成竹 易健宏 +1 位作者 张家敏 周小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94-97,共4页
研究了Mn-Zn铁氧体前驱体粉末预烧中的工艺参数中预烧温度、保温时间和球磨时间对样品微观结构、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预烧工艺参数,对Mn-Zn铁氧体粉末活性及粒度的分布提出了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前驱 预烧
下载PDF
喷雾热分解法制备铋系超导初级粉成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风贞 华志强 +4 位作者 段镇忠 姚永勋 李月南 冯日宝 栾文洲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5-889,共5页
利用喷雾热粉解法制备铋系超导初级粉末,对初级粉末成分均匀性、准确性及所获得的前驱粉、短样带材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采用不同工艺参数的喷雾热粉解法,能够工程化制备成分准确、均匀的超导初级粉末,选择相同的后处理工艺制备成前驱... 利用喷雾热粉解法制备铋系超导初级粉末,对初级粉末成分均匀性、准确性及所获得的前驱粉、短样带材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采用不同工艺参数的喷雾热粉解法,能够工程化制备成分准确、均匀的超导初级粉末,选择相同的后处理工艺制备成前驱粉末,再经相同的PIT工艺制备短样带材,获得了超过25 A的临界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 喷雾热分解 初级 前驱粉 成分分析
下载PDF
ICP-AES分析超导粉中杂质元素的干扰系数矩阵校正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包蕊 李建强 +3 位作者 季春红 范慧俐 宋秀华 陈姗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90-1393,共4页
利用ICP-AES法测定了铋系超导前驱粉(BSCCO)中Fe,Cr,Ni,Si,Al和Ba等微量杂质元素,优化了仪器测定参数并研究了酸的种类及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系统研究了BSCCO基体元素Bi,Sr,Pb,Ca和Cu对微量杂质元素测定的干扰,分别测定了每个基体... 利用ICP-AES法测定了铋系超导前驱粉(BSCCO)中Fe,Cr,Ni,Si,Al和Ba等微量杂质元素,优化了仪器测定参数并研究了酸的种类及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系统研究了BSCCO基体元素Bi,Sr,Pb,Ca和Cu对微量杂质元素测定的干扰,分别测定了每个基体元素对测定元素的校正系数并组成交互干扰校正矩阵,采用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计算出基体元素产生的背景等效浓度,再计算出样品的真实浓度。用此方法对合成标样中的上述微量杂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的回收率99.5%-100.5%,测定了实际样品中的杂质元素,并与ICP-MS法进行了对比,二者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系数矩阵 ICP-AES 杂质元素 铋系超导前驱粉
下载PDF
半导体陶瓷粉末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徐翠艳 李成 王文新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半导体陶瓷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备工艺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对半导体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如机械粉碎法、喷雾热解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水解法、气相化学反应法等进行了综... 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半导体陶瓷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备工艺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对半导体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如机械粉碎法、喷雾热解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水解法、气相化学反应法等进行了综合评述。比较和分析了各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制备性能优异的陶瓷粉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陶瓷 前驱 共沉淀
下载PDF
国内Bi系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贝贝 邵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18-320,共3页
超导材料因具有超强导电能力、完全抗磁性和约瑟夫森效应,在电力、磁场、超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Bi系高温超导材料的临界使用温度高于液氮的沸点(77K),能够制成带材和线材,且可承载的电流大,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实用化超... 超导材料因具有超强导电能力、完全抗磁性和约瑟夫森效应,在电力、磁场、超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Bi系高温超导材料的临界使用温度高于液氮的沸点(77K),能够制成带材和线材,且可承载的电流大,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实用化超导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Bi系高温超导材料的结构和主要的制备工艺,从制备前驱粉末的三种主要工艺方面,介绍了国内开展的相关研究,简要分析了这三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材料 BI-2212 BI-2223 高温超导 前驱粉制备工艺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钡铁氧体 被引量:9
13
作者 龙春泉 刘颖 余智勇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为了改善传统工艺呈胶状的共沉淀物难以过滤、清洗、干燥的不足,利用Fe3O4的磁性,改进了共沉淀法制备钡铁氧体前驱粉的工艺,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并且降低了高温固相反应温度;同时研究了高温固相反应中助熔剂对钡铁氧体粒子粒径、形貌及磁... 为了改善传统工艺呈胶状的共沉淀物难以过滤、清洗、干燥的不足,利用Fe3O4的磁性,改进了共沉淀法制备钡铁氧体前驱粉的工艺,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并且降低了高温固相反应温度;同时研究了高温固相反应中助熔剂对钡铁氧体粒子粒径、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助熔剂NaCl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BaFe_(12)O_(19)) 共沉淀法 助熔剂 高温固相反应 前驱粉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fibrous Fe-Ni alloy powder by coordinated co-precipitation-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传福 姚永林 +1 位作者 张银亮 湛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972-2978,共7页
The precursor prepared by coordinated co-precipitation was direct reduced by hydrogen to ultra-fine fibrous Fe-Ni alloy powder.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reactants, pH valu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dditive o... The precursor prepared by coordinated co-precipitation was direct reduced by hydrogen to ultra-fine fibrous Fe-Ni alloy powder.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reactants, pH valu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dditive on the preparation of precursor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s,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es and morphologies of the precurs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rmal gravity-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y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2%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in mass fraction) as additive, a well-dispersed precursor with a uniform morphology can be obtained in a solution with Fe2+ and Ni2+ total concentration (1:1) of 0.8 mol/L, pH value of 6.2 at 60 °C, and a pure and well dispersed fibrous iron-nickel powder can be prepared by direct reduction of this precursor in a mixed atmosphere of nitrogen and hydrogen at the temperature of 420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 alloy powder Fe2+ NI2+ PRECURSOR fiber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fibrous nickel powder by precipitation transformation coupled with thermal decomposit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邬建辉 刘刚 +3 位作者 苏涛 张文宏 罗妹妹 魏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653-2660,共8页
Fibrous particulate precursor was obtained by precipitation transformation in the ternary solution system of ammonium oxalate, nickel chloride and ammonia.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precursor were characterize... Fibrous particulate precursor was obtained by precipitation transformation in the ternary solution system of ammonium oxalate, nickel chloride and ammonia.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precursor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IR and DTA/TGA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precursor precipitates at pH=8.4?8.8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recursor precipitates at pH=6.0, 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precursors are different.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including precursor morphology, atmosphere,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morphology and dispersion degree of obtained nickel powder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final product inherits the morphology of precursor whe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is conducted under a weakly reducing atmosphere at temperature range of 400?440 °C for 30 min. Fibrous nickel powder can be produced with good dispersion, and its shape changes from smooth, straight and compact fiber into loose and curved fiber with rough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URSOR fibrous nickel powder precipitation transformati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ovel precursor for fibrous Ni-Co alloy powders 被引量:5
16
作者 湛菁 周涤非 张传福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44-551,共8页
A novel precursor of nickel-cobalt alloy powders with an appropriate Ni to Co molar ratio was prepared under selectively synthetic conditions.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ecursor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 A novel precursor of nickel-cobalt alloy powders with an appropriate Ni to Co molar ratio was prepared under selectively synthetic conditions.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ecursor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FT-IR)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 The effects of pH value, reaction temperature, metal ion concentrations and surfactant on the morphology and the dispersion of precurso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phology of precursor depends on ammonia content in the precursor. A fibriform precursor is a complicated ammonia-containing nickel-cobalt oxalate. The uniform shape-controlled fibrous precursor is obtained under the following optimum conditions: ammonia as complex agent as well as pH adjustor, oxalate as coprecipitator, 50-65 °C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0.5-0.8 mol/L of total concentration of Ni2+ and Co2+, PVP as dispersant, and pH 8.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us precursor Ni-Co alloy powder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composition control growth mechan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