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神经电刺激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形成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伟鸿 王轶群 李卫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51例,随机分为体尾组(n=51)、宫角+体尾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体尾组于剖宫产术后6 h采用2个电极片分别贴至宫体的体表投影部位和骶尾部,宫角+体尾组于剖宫产术后6 h采用4个电极片分别贴至双侧宫角体表投影、宫体体表投影和骶尾部,行TENS治疗,20 min/次,1次/d,连续3 d;3组分别于产后6周和6个月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产后6周和6个月子宫大小、憩室形成数量及憩室大小。结果:3组间产妇产后6周和6个月时子宫长度、宽度及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时子宫均明显小于产后6周(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体尾组和宫角+体尾组产后6周、6个月PCSD形成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体尾组和宫角+体尾组之间PCSD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SD形成者产后6周与6个月憩室宽度、深度及残存肌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6 h行TENS可显著降低PCSD形成,采用2个电极片或4个电极片通路对降低PCSD形成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 剖宫产 憩室
下载PDF
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后双层缝合子宫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形成、瘢痕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郑晓霞 鲁顺琼 +1 位作者 全秀琴 黄静琳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后双层缝合子宫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PCSD)形成、瘢痕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再次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单层组(n=40,使用单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和双层组(n=40,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后使用双层缝合子...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后双层缝合子宫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PCSD)形成、瘢痕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再次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单层组(n=40,使用单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和双层组(n=40,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后使用双层缝合子宫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PCSD形成情况及疤痕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层组发生瘢痕憩室形成率低于单层组,憩室容积及憩室肌层厚度小于单层组(P<0.05);双层组疤痕有效恢复率为90.00%明显高于单层组72.50%(P<0.05)。结论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后行双层缝合子宫切口,可减少再次剖宫产术患者PCSD的发生,降低憩室容积及憩室肌层厚度,促进疤痕的恢复,且对患者术后康复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修剪 双层缝合 剖宫产 子宫瘢痕缺损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缺损(CSD)与再次妊娠结局 被引量:4
3
作者 薛璐洁 姜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切口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有CSD的瘢痕子宫产妇56例(CSD组)以及同时期无CSD的瘢痕子宫产妇253例(NCSD组)的临床资料及新生儿资料,... 目的研究剖宫产切口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有CSD的瘢痕子宫产妇56例(CSD组)以及同时期无CSD的瘢痕子宫产妇253例(NCSD组)的临床资料及新生儿资料,分析CSD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结果CSD组与NCSD组相比较,早产、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等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D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辅助妊娠者、经期延长者、再次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异常者比例高,新生儿体重低(P<0.05),回归分析发现CSD与IVF-ET辅助妊娠不相关。CSD组中有21例孕前或孕早期有测量CSD大小资料,其中有经期延长症状者缺损深度更小(P=0.01),回归分析显示缺损深度与经期延长不相关(P>0.05)。CSD组子宫下段异常者与正常者相比较,两者CSD各径大小及底距浆膜层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D更易引起经期延长症状,但与缺损深度无关。CSD使再次妊娠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异常的发生率增加,但未对再次妊娠结局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缺损(csd) 妊娠结局 经期延长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损程度与再次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钻娣 覃碧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损程度与再次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50例孕妇,然后将剖宫产术后PCSD再次妊娠的孕妇分为观察组50例,并选择同期剖宫产子宫瘢痕完整再次妊娠的孕妇分...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损程度与再次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50例孕妇,然后将剖宫产术后PCSD再次妊娠的孕妇分为观察组50例,并选择同期剖宫产子宫瘢痕完整再次妊娠的孕妇分为对照A组50例,初次妊娠的孕妇分为对照B组50例。比较3组产妇妊娠结局、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PCSD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早产率、流产率、术中出血量最高,对照B组最低(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足月产率最低,对照B组最高(P<0.05)。观察组的前置胎盘发生率高于对照A组、B组(P<0.05),对照A组前置胎盘发生率与对照B组比较无差异(P>0.05),3组产妇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不完全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PCSD 2.5 mm组的早产、流产发生率低于PCSD>2.5 mm组(P<0.05),PCSD 2.5mm组的足月产率高于PCSD>2.5 mm组(P<0.05)。结论 PCSD与剖宫产妊娠结局及妊娠风险性密切相关,临床上应该重视剖宫产瘢痕部位的愈合情况,可减少疤痕缺损的发生,也可为产妇选择更为合适分娩方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子宫切口瘢痕缺损程度 再次妊娠结局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再次剖宫产术时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对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素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2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再次剖宫产术时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对术后形成子宫瘢痕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再次行剖宫产的单胎妊娠产妇40例,根据剖宫产术时产妇有无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 目的观察再次剖宫产术时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对术后形成子宫瘢痕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再次行剖宫产的单胎妊娠产妇40例,根据剖宫产术时产妇有无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后双层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常规双层缝合子宫切口。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临床症状与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常子宫出血、痛经及慢性盆腔痛、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再次剖宫产术时术中下段肌层菲薄患者,给予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后再双层缝合子宫切口,可降低形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的几率,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缺损 修剪子宫切口瘢痕 剖宫产 双层缝合子宫切口
下载PDF
再次剖宫产术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对子宫瘢痕缺损形成的影响
6
作者 郑国利 陈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6期97-97,共1页
分析对再次剖宫产患者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对子宫瘢痕缺损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再次剖宫产手术产妇计162例,随机分为常规剖宫产对照组(n=81)与进行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实验组(n=81),对比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 分析对再次剖宫产患者修剪子宫切口瘢痕对子宫瘢痕缺损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再次剖宫产手术产妇计162例,随机分为常规剖宫产对照组(n=81)与进行子宫切口瘢痕修剪实验组(n=81),对比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子宫瘢痕缺损发生率与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再次剖宫产患者进行子宫切口瘢痕的修剪疗效理想,预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子宫切口瘢痕 瘢痕缺损
下载PDF
异常子宫出血与剖宫产瘢痕宫壁缺损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淑英 杨冬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363-2364,共2页
育龄期妇女的异常子宫出血常常是由无排卵、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癌、宫体癌、宫内节育器和与妊娠相关疾病等引起,现在发现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子宫壁解剖异常也会引起妇女月经异常,这种解剖异常在宫腔镜下表现为原剖宫产切口处... 育龄期妇女的异常子宫出血常常是由无排卵、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癌、宫体癌、宫内节育器和与妊娠相关疾病等引起,现在发现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子宫壁解剖异常也会引起妇女月经异常,这种解剖异常在宫腔镜下表现为原剖宫产切口处形成穹窿样缺损,所以我们称之为剖宫产瘢痕宫壁缺损,B超下子宫前壁宫体与宫颈交接处见液性暗区。其发生率至今未清楚。本病主要表现为剖宫产后月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月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剖宫产 切口瘢痕 缺损 育龄期妇女 子宫内膜息肉 妊娠相关疾病 解剖异常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的再生育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我国的剖宫产率近20年来逐年升高,现在许多地区甚至已经超过50%.此前人们对此重视程度不高,但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开始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就是其中之一,可导致女性不孕、剖宫产子宫切... 我国的剖宫产率近20年来逐年升高,现在许多地区甚至已经超过50%.此前人们对此重视程度不高,但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开始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就是其中之一,可导致女性不孕、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增加子宫破裂风险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 缺损 再生育 pregnancy 子宫切口瘢痕 远期并发症 剖宫产
下载PDF
子宫切口瘢痕缺损的腔内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新 马良棣 +2 位作者 温兰英 李洋 马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7期103-105,110,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缺损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经阴道超声必要时结合腹部超声及CDFI对46例经手术证实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标准。结果在46例经手术证实子宫下段剖宫产切...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缺损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经阴道超声必要时结合腹部超声及CDFI对46例经手术证实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标准。结果在46例经手术证实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的病例中,28例缺损处剩余肌层厚度≤2.5 mm,18例缺损处剩余肌层厚度2.5~4.0 mm之间。缺损处剩余肌层厚度≤2.5 mm患者症状相对较明显,病情较重,应引起临床重视,病情不断加重时,要及时手术修复。缺损处剩余肌层厚度2.5~4.0 mm之间的患者,症状多不明显,病情相对较轻,可以保守治疗,定期复查。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缺损的形态、回声、位置、大小及缺损处剩余肌层厚度,并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瘢痕缺损 超声检查 缺损处剩余肌层厚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剖宫产疤痕缺损的超声诊断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仁东 袁秀英 +2 位作者 孙晓岩 刘小媚 古雯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5-308,3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剖宫产后疤痕缺损组与完整组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特征,探讨剖宫产后宫壁疤痕缺损的检出率及其形成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后宫壁疤痕缺损声像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方法】对35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 【目的】通过对比剖宫产后疤痕缺损组与完整组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特征,探讨剖宫产后宫壁疤痕缺损的检出率及其形成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后宫壁疤痕缺损声像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方法】对35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将其分为宫壁疤痕缺损组和宫壁完整组,同时记录其产前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剖宫产后有无异常阴道流血等。【结果】3500名剖宫产术后患者中剖宫产疤痕缺损788例,检出率为22.5%。疤痕缺损组和完整组在年龄、剖宫产次数、剖宫产时孕周、子宫缝合层数、手术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术者年资、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等方面均无差异。疤痕缺损多见于后位子宫(68.1%vs 31.9%,P=0.002),而缺损部位多在宫颈内口及其下方(85.5%vs 38.1%,P=0.003)。异常出血组与正常组的宫壁缺损宽度、深度及长度(mm)有差异(宽度6.0±3.3 vs 3.6±1.4,深度6.4±2.1 vs 5.1±1.3,长度8.4±4.1 vs 7.2±3.2),其子宫的位置、疤痕的位置无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容易发生疤痕缺损。疤痕缺损多见于后位子宫,切口常位于宫颈内口及其下方。剖宫产后异常出血者的宫壁疤痕缺损的宽度、深度及长度均大于正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 剖宫产疤痕缺损 阴道超声
下载PDF
基于病理变化创新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的新术式 被引量:8
11
作者 毛萌 郭瑞霞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前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的手术效果不尽人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基于CSD的病理变化,即:剖宫产切口局部肌层连续性中断及形成瘢痕缺损,瘢痕缺损部位内膜继发炎症反应、充血、异形血管、息肉形成等,采... 目前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的手术效果不尽人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基于CSD的病理变化,即:剖宫产切口局部肌层连续性中断及形成瘢痕缺损,瘢痕缺损部位内膜继发炎症反应、充血、异形血管、息肉形成等,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重建局部缺陷肌层,并处理继发病理变化,不切除任何本就缺陷的肌层,可显著改善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创伤小、恢复快,且术后避孕时间短,推荐为治疗CSD的新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 病理变化 缺陷修复
原文传递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妊娠风险评估与预防 被引量:2
12
作者 哈春芳 李永梅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7-719,共3页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m,CSD)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见症状除阴道不规则流血、不孕、盆腔痛等症状外,再次妊娠后的产科风险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文章围绕CSD的分类与生育风险评估、CSD再次...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m,CSD)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见症状除阴道不规则流血、不孕、盆腔痛等症状外,再次妊娠后的产科风险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文章围绕CSD的分类与生育风险评估、CSD再次妊娠风险评估、预防CSD及相关妊娠风险等三方面内容结合我国2019年制定的CSD专家共识,将CSD的分类、分度与再次妊娠时的生育风险、生殖结局及如何预防等进行阐述与讨论,为临床评估与处理此类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 生育风险 妊娠风险 评估与预防
原文传递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手术方式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萍 徐晓涵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1-713,共3页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目前尚无国际统一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又有生育要求的CSD患者,如有手术意愿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有经阴道、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4种方式。几...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目前尚无国际统一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又有生育要求的CSD患者,如有手术意愿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有经阴道、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4种方式。几种术式各有优缺点,术者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瘢痕缺损的大小和位置、所在医院手术条件及自身的手术技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 剖宫产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诊治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朱兰 张多多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9-701,共3页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属于剖宫产远期并发症,是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的肌层愈合不良形成的凹陷结构[1]。进行性升高的剖宫产率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剖宫产率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已经从28.8%上升...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属于剖宫产远期并发症,是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的肌层愈合不良形成的凹陷结构[1]。进行性升高的剖宫产率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剖宫产率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已经从28.8%上升到34.9%,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会进一步增高。CSD可引发各种妇科与产科问题,值得同道在临床工作中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原文传递
经阴道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结局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多多 朱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3-717,共5页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形成的肌层缺陷可能导致月经出血时间延长的症状,甚至影响下次妊娠。文章阐述了8项经阴道CSD修补手术后阴道流血、肌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对后续妊娠影响的研究。其中3项研究还对比了经阴道...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形成的肌层缺陷可能导致月经出血时间延长的症状,甚至影响下次妊娠。文章阐述了8项经阴道CSD修补手术后阴道流血、肌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对后续妊娠影响的研究。其中3项研究还对比了经阴道手术和腹腔镜、宫腔镜修补方式的临床结局。整体上经阴道修补手术能够显著增厚剩余肌层厚度和缩短月经时间,同时节约经济花费和手术时间,可作为修补CSD的重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 经阴道修补 月经延长 剩余肌层厚度
原文传递
妇科养血颗粒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缺损致经期延长、漏证4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亚楠 梁雪芳 +4 位作者 叶润英 刘敏 吴慧慧 曹立幸 高尚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11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妇科养血颗粒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缺损(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妇科养血颗粒,连服2周,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随访3个... 目的:观察妇科养血颗粒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缺损(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妇科养血颗粒,连服2周,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行经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经期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与随访第3个月经周期的经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31/35)、71.43%(25/3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35/35)、94.29%(33/35);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第3个月经周期的行经时间均缩短、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随访第3个月经周期的行经时间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妇科养血颗粒可有效缩短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患者的行经时间,明显改善其临床证候,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切口缺损 经期延长 漏证 气血两虚证 妇科养血颗粒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诊治专家共识》发布
1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9年第7期13-13,共1页
推荐理由: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又称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瘢痕处肌层变薄,形成一与宫腔相通的凹陷或腔隙,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CSD作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 推荐理由: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又称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瘢痕处肌层变薄,形成一与宫腔相通的凹陷或腔隙,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CSD作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4%~88.0%不等,并且随着检查手段及对疾病认识的提高,临床的实际发生率更高,该病可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衫响,且再次妊娠时可增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大出血、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等的风险。目前,国内外对于CSD的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CSD的诊治经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形成我国关于CSD诊洛的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后 诊治经验 专家 憩室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临床症状 cs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