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初步探讨国外文献报道的7种预测模型在国内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共5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目的:初步探讨国外文献报道的7种预测模型在国内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共5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产妇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结局,采用Troyer、Weinstein、Flamm、Gonen、Smith、Grobman、Torri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t检验比较应用每种模型预测VBAC失败组与成功组的分值。对成功组及失败组的评分进行分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每种评分对于成功率预测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预测模型的分辨力。结果:53例产妇中,VBAC成功者44例,失败者9例,成功率83.0%。成功组及失败组的分值在Weinstein及Grobman预测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各预测模型无明显差异。评分经分层后,VBAC的成功率在各层与原文献中各模型的预测相符,各层间的成功率差异仅在Weinstein预测模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Weinstein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最大(0.746),但各预测模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7种预测模型中,Weinstein对本研究人群VBAC成功率的预测优于其他6个模型,但仍需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VBAC预测模型。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孕产妇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择期组(择期行剖宫产术)426例、第一产程组(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278例...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孕产妇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择期组(择期行剖宫产术)426例、第一产程组(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278例、第二产程组(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330例。分析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VBAC孕产妇的产程、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第二产程组子宫收缩乏力比例、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住院天数均大于择期组和第一产程组(P<0.05),而择期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第二、第三产程时限、助产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尿潴留率、发热比例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转入新生儿科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孕产妇再孕阴道分娩时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风险增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单胎足月孕妇资料,其中接受椎管内分...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单胎足月孕妇资料,其中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25例(镇痛组),43例未接受(非镇痛组)。2组产妇年龄、体重指数、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产后尿潴留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镇痛组镇痛后半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1.0)分,显著低于镇痛前的(8.6±1.0)分(配对t检验,t=22.09,P=0.00)。2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钳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VBAC安全有效,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初步探讨国外文献报道的7种预测模型在国内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共5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产妇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结局,采用Troyer、Weinstein、Flamm、Gonen、Smith、Grobman、Torri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t检验比较应用每种模型预测VBAC失败组与成功组的分值。对成功组及失败组的评分进行分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每种评分对于成功率预测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预测模型的分辨力。结果:53例产妇中,VBAC成功者44例,失败者9例,成功率83.0%。成功组及失败组的分值在Weinstein及Grobman预测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各预测模型无明显差异。评分经分层后,VBAC的成功率在各层与原文献中各模型的预测相符,各层间的成功率差异仅在Weinstein预测模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Weinstein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最大(0.746),但各预测模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7种预测模型中,Weinstein对本研究人群VBAC成功率的预测优于其他6个模型,但仍需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VBAC预测模型。
文摘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孕产妇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择期组(择期行剖宫产术)426例、第一产程组(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278例、第二产程组(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330例。分析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VBAC孕产妇的产程、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第二产程组子宫收缩乏力比例、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住院天数均大于择期组和第一产程组(P<0.05),而择期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第二、第三产程时限、助产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尿潴留率、发热比例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转入新生儿科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孕产妇再孕阴道分娩时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文摘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单胎足月孕妇资料,其中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25例(镇痛组),43例未接受(非镇痛组)。2组产妇年龄、体重指数、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产后尿潴留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镇痛组镇痛后半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1.0)分,显著低于镇痛前的(8.6±1.0)分(配对t检验,t=22.09,P=0.00)。2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钳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VBAC安全有效,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