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
1
作者 梁建锋 《大医生》 2023年第19期4-8,共5页
目的 研究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研究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LVIS支架辅助下的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血管内皮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术前,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ET-1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NO及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弹簧圈栓塞技术 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
下载PDF
气象多要素数据的垂直剖面可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红波 陈杰 +2 位作者 秦绪佳 马骥 张美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50-2355,共6页
气象可视化可以帮助预报员更加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测,对气象要素的垂直剖面可视化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两点之间切割面的特征.本文首先对比了一些传统的插值算法,之后基于双线性插值进行算法的改进,4个网格点的值相近就不再进行插值,提高... 气象可视化可以帮助预报员更加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测,对气象要素的垂直剖面可视化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两点之间切割面的特征.本文首先对比了一些传统的插值算法,之后基于双线性插值进行算法的改进,4个网格点的值相近就不再进行插值,提高了插值效率.针对以往的等值线追踪算法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邻接关系的等值线快速追踪算法,记录线条的入边和出边,大大减少了等值线追踪算法的时长.最后提出了多要素垂直剖面可视化的算法,求出单层要素和多层要素各自在对应时间段内的并集,用预先指定的步长对经纬度进行切割,最后使用改进的双线性插值和基于邻接关系的等值线快速追踪方法将多要素数据的剖面绘制出来.实验表明使用改进的双线性插值算法可以在保证绘制质量的同时提高一点计算效率,使用基于邻接关系的等值线的快速追踪算法可以成倍地减少等值线追踪的时间,多要素剖面可视化出来的结果更加直观,且可以知道某个剖面上的数据分布情况,更加利于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性插值 邻接关系 等值线快速追踪 垂直剖面可视化 多要素数据
下载PDF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架压缩式释放与灯笼式释放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光淘 黄浩 +2 位作者 黄小龙 胡齐 王海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比较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介入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架(LVIS支架)治疗中采用压缩式、灯笼式不同支架释放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98例,按照LVIS支... 目的比较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介入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架(LVIS支架)治疗中采用压缩式、灯笼式不同支架释放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98例,按照LVIS支架释放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压缩组和灯笼组各49例。压缩组患者采用压缩式释放方法,灯笼组患者采用灯笼式释放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动脉瘤栓塞程度以及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压缩组患者完全栓塞42例,部分栓塞4例,不完全栓塞3例;灯笼组患者完全栓塞40例,部分栓塞5例,不完全栓塞4例;两组患者的栓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组患者术后即刻GOS评分为(4.38±0.37)分,术后12个月为(4.71±0.28)分;灯笼组患者术后即刻GOS评分为(4.23±0.41分,术后12个月为(4.73±0.30)分;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的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介入LVIS支架治疗中,选择压缩式或者灯笼式释放方法均能够有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预后以及动脉瘤栓塞程度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架 压缩式释放 灯笼式释放
下载PDF
重叠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文立利 张鑫 +6 位作者 张庆荣 吴琪 陈姝娟 邓金龙 吕盛银 邵将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重叠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对应用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其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BA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 目的目前关于重叠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对应用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其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BA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BBA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5例患者资料。11例患者采用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患者采用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根据Raymond分级统计术后即刻、术后1周治疗效果。随访时间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分析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即刻闭塞情况: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10例、3级1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3例、2级1例。术后1周闭塞情况: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11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2例、2级2例。影像学随访结果:最后1次DSA随访闭塞情况,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9例,2级1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1例、2级2例、3级1例。临床随访结果: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mRS 0分9例、1分2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mRS 0分3例、1分1例;1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BB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支架 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预后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三维物体剖面可视化
5
作者 周玲 位军 曾政详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06年第6期34-36,共3页
OpenG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性能非常优越的三维图形应用程序库。针对剖面可视化,文章介绍了OpenGL绘制三维立体图形的工作原理,利用OpenGL的库函数进行了纹理映射,重点讨论了剖面可视化的基础——采样数据。为了使剖面更加平滑,文章采用... OpenG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性能非常优越的三维图形应用程序库。针对剖面可视化,文章介绍了OpenGL绘制三维立体图形的工作原理,利用OpenGL的库函数进行了纹理映射,重点讨论了剖面可视化的基础——采样数据。为了使剖面更加平滑,文章采用了三线性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纹理映射 三线性插值 采样数据 剖面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插入法构建油藏剖面图中的多边形图元
6
作者 刘展 刘兰法 +2 位作者 白永良 申龙斌 苏卫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07,12,共3页
为了获取指定剖面上油藏内部参数场的空间分布情况,需要依据剖面与油藏模型间的交点集构建多边形,进而根据不同油藏参数得到相应的剖面图.在研究常用多边形构建算法的基础上,根据交点数据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插入法的多边形构建算法:利... 为了获取指定剖面上油藏内部参数场的空间分布情况,需要依据剖面与油藏模型间的交点集构建多边形,进而根据不同油藏参数得到相应的剖面图.在研究常用多边形构建算法的基础上,根据交点数据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插入法的多边形构建算法:利用矢量叉积性质,根据点与射线位置关系,确定待排序点在有序顶点集合中的位置,对有序顶点依次连接构成多边形.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油藏模型剖面可视化中多边形的构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构建 插入法 剖面可视化 矢量叉积
下载PDF
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短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琛 殷长江 +2 位作者 张荣伟 杜晓光 李昱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26例,均采用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立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26例,均采用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立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短期预后,同时行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结果26例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患者均完成LVIS辅助介入栓塞治疗,其中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继续填塞弹簧圈后达到完全栓塞。术后即刻DSA检查发现,Raymond分级Ⅰ级23例、Ⅱ级2例、Ⅲ级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血管事件,其中2例出现动脉瘤颈部复发扩张。术后12个月,mRS评分0分25例、≥1分1例,Raymond分级Ⅰ级22例、Ⅱ级4例。结论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接受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的短期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 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Target弹簧圈 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及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1 位作者 伍业 伍博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及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外二科收治的5...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及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外二科收治的50例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手术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ICAM-1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9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的各项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SICAM-1、S100β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分别为(142.32±13.89)mg/L、(1.89±0.3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4±14.76)mg/L、(2.21±0.4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微导管技术与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相当,但双微导管技术更能有效调节血清SICAM-1、S100β表达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颈动脉瘤 急性期 双微导管技术 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疗效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其与SICAM-1、S100B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余惠平 蔡昭文 +1 位作者 黄建兴 张和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究双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其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S100B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12... 目的探究双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其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S100B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14例,其中采用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患者58例(研究组),采用单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患者56例(对照组)。术后即刻采用Raymond分级评价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疗效,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疗效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1、S100B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程度、出院时疗效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SICAM-1、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良好组患者血清SICAM-1、S100B蛋白水平[(147.5±9.8) mg/mL、(0.106±0.027) mg/mL]均低于疗效不良组患者[(172.8±4.0) mg/mL、(0.158±0.002)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可明显提高致密栓塞程度,疗效较好。疗效不良患者血清SICAM-1和S100B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双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支架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100B 疗效
原文传递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湘赣 周洪龙 +1 位作者 祝新根 毛国华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3例颅内宽颈... 目的分析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3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改良Raymond分级标准评价术后即刻的栓塞结果以及术后6个月第1次的动脉瘤随访闭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疗效情况。结果43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共47枚,其中2例(4.6%)患者为多发动脉瘤,均成功栓塞。43例动脉瘤患者中1例(2.3%)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4.6%)术中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术后即刻闭塞情况:Ⅰ级栓塞35例(81.4%),Ⅱ级6例(13.9%),Ⅲ级2例(4.7%);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Ⅰ级栓塞40例(93.0%),Ⅱ级2例(7.0%),1例(2.3%)复发,后期予再栓塞治疗;术后1年mRs评分为0~2分有41例(95.3%)。结论LVIS支架辅助下栓塞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 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支架 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