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空导弹发射飞行可靠度试验剖面生成方法
1
作者 王和平 《环境技术》 2009年第1期44-47,59,共5页
本研究在明确地空导弹武器装备寿命剖面、任务剖面的基础上,利用已经收集到的19发导弹的冲击、振动遥测数据和6发导弹的弹上温度遥测数据以及已经掌握的大量地面温度、电应力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归纳,生成地空导弹环境剖面,并根据我国... 本研究在明确地空导弹武器装备寿命剖面、任务剖面的基础上,利用已经收集到的19发导弹的冲击、振动遥测数据和6发导弹的弹上温度遥测数据以及已经掌握的大量地面温度、电应力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归纳,生成地空导弹环境剖面,并根据我国现有试验条件,将其转化为可靠性试验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导弹 发射飞行可靠度 试验剖面生成技术
下载PDF
探地雷达桩底圆周测线正确wiggle剖面生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好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80-884,共5页
一直以来在挖孔圆桩桩底基岩完整性检测的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时,不管是直测线还是圆周测线均是采用wiggle直剖面显示。这样处理存在圆周测线显示位置失真、不够直观、地质解释表述不方便等诸多缺点及问题。基于圆周测线的几何特性,本文提... 一直以来在挖孔圆桩桩底基岩完整性检测的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时,不管是直测线还是圆周测线均是采用wiggle直剖面显示。这样处理存在圆周测线显示位置失真、不够直观、地质解释表述不方便等诸多缺点及问题。基于圆周测线的几何特性,本文提出一种精确绘制挖孔圆桩桩底圆周测线的真实空间位置的wiggle剖面生成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matlab程序。最后还通过渝黔高速公路扩能工程两合江特大桥实测数据,对比展示了基于本文提出的wiggle剖面生成方法与传统的圆周测线wiggle剖面生成方法的成图效果差异。该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wiggle剖面生成方法使得圆周测线归位到其真实的三维空间位置上,使其圆周测线wiggle剖面图显示非常直观、精确、可靠,且便于后续准确地质解释;充分展示了本文提出的wiggle剖面生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挖孔圆桩 桩底检测 圆周测线 几何特征 正确wiggle剖面生成算法 Matlab
下载PDF
探地雷达桩底椭圆周测线3D wiggle剖面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好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781-789,共9页
目前椭圆形横截面桩的桩底周测线的探地雷达剖面仍然是采用直剖面2D显示,这样近似处理存在测道位置显示失真、不够直观、不便于地质解释等诸多缺点。基于椭圆形周测线的几何特性,给出一种正确绘制椭圆形横截面桩的桩底周测线的3D wiggl... 目前椭圆形横截面桩的桩底周测线的探地雷达剖面仍然是采用直剖面2D显示,这样近似处理存在测道位置显示失真、不够直观、不便于地质解释等诸多缺点。基于椭圆形周测线的几何特性,给出一种正确绘制椭圆形横截面桩的桩底周测线的3D wiggle剖面生成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matlab程序。以现场数据为例对比成图,一方面基于matlab的figure窗口旋转功能逐道对比观察,且两图对应道的波形高度一致,故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另一方面由于本方法生成的椭圆周测线3D wiggge剖面将各道平衡位置正确归位到其真实的三维空间位置上,于是以3D wiggle剖面进行地质解释时,不用通过椭圆桩半径、腰线长等参数换算,便能直接快速确定异常区在桩身具体的方位,以及通过matlab的figure窗口的放缩、旋转功能还能做精细化地质解释,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感,说明了本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椭圆形横截面桩 周测线 几何特征 3D wiggle剖面生成算法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体剖面空间生成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华 武强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提出超体元几何模型和相应的三维重构方法 ,制定了空间几可模型的判断准则和连接准则 ,并对截面与实体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基于三维模型简单的数据结构和拓扑关系 ,剖面生成算法可以快速自动地生成任意角度、任何方位的剖面及... 提出超体元几何模型和相应的三维重构方法 ,制定了空间几可模型的判断准则和连接准则 ,并对截面与实体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基于三维模型简单的数据结构和拓扑关系 ,剖面生成算法可以快速自动地生成任意角度、任何方位的剖面及交叉剖面群 ,直观、准确地表达了三维对象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空间生成技术 超体元 三维重构 判断准则 连接准则 三维体重构模型 三角化方法
下载PDF
三维重磁人机交互解释的剖面成体建模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肖敦辉 董方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9,共4页
由于重磁异常人机交互解释过程中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构建和编辑操作在二维计算机屏幕上很困难,给物探解释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各个剖面上多边形连接成体的建模方法,给出了该地质体模型的正演计算方法,并用VC 6.0与OpenG... 由于重磁异常人机交互解释过程中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构建和编辑操作在二维计算机屏幕上很困难,给物探解释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各个剖面上多边形连接成体的建模方法,给出了该地质体模型的正演计算方法,并用VC 6.0与OpenGL在开发的三维重磁正反演解释系统中进行了实现。借助该方法,重磁解释人员可方便地编辑地质体模型并且可直观地进行三维显示,从而提高人机交互解释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人机交互重磁解释 剖面生成
下载PDF
综合录井井下三维地层可视化建模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力 曹谢东 刘怡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48-2052,共5页
针对综合录井井下地层特点,采用多层DEM三维可视化模型对地下地质环境进行三维描述,实现综合录井三维地层实时显示。将三维坐标投影转换到二维坐标系中,采用二维Delaunay剖分改进算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探讨了剖分后的不规则三角网(TIN... 针对综合录井井下地层特点,采用多层DEM三维可视化模型对地下地质环境进行三维描述,实现综合录井三维地层实时显示。将三维坐标投影转换到二维坐标系中,采用二维Delaunay剖分改进算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探讨了剖分后的不规则三角网(TIN)到格网的转换和插值以及通过格网DEM构建三维地层;介绍了根据选择的剖切面方程生成地质体的剖面。系统采用VC++6.0和OPENGL图形接口作为开发平台,可以从任意的角度对剖切开的三维地质体进行观察和分析也能够从任意的角度对三维地质体整体进行观察、缩放和剖切等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录井 三维地层 剖面生成 数字高程模型 德洛内三角
下载PDF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崩塌危岩体识别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齐云龙 张立 +1 位作者 刘玉洁 聂忠权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172,共2页
风力大、山高陡峭的高陡边坡上,用人工识别危岩的实施难度很大,文章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解译提取了崩塌危岩体的主要地质信息,包括确定危岩坐标、进行结构面识别、产状解译和剖面生成等,解决了高陡边坡危岩识别勘测难和精度低等问题。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高陡边坡 危岩识别 剖面生成 产状解译
原文传递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Soil Micro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the Negev Desert 被引量:2
8
作者 Haggai WASSERSTROM Walter G.WHITFORD Yosef STEINBERGER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51-461,共11页
Desert ecosyst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sparse vegetation that affects both abiotic parameters and soil biota along the soil profil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2010-2011 in a loess plain in the northern Negev Desert ... Desert ecosyst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sparse vegetation that affects both abiotic parameters and soil biota along the soil profil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2010-2011 in a loess plain in the northern Negev Desert highlands, Israel, to test two main hypotheses: 1)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microarthropods would vary seasonally in the top 30-cm soil layer, but would be relatively stable at soil depths between 30 and 50 cm and 2) soil microarthropods would be more abundant in soils under shrubs with large litter accumulations than under shrubs with less litter or bare soil.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ach season from the 0-50 cm profile at 10-cm intervals under the canopies of Hammada scoparia and Zygophyllum dumosum and from the bare interspa^es between them. Soil moisture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top 30-cm layers varied seasonally, but there was little variation in the soil layers deeper than 30 cm. Soil mites were most abundant in the top 30-cm soil layer in autumn and winter,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families found in winte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soil microarthropod abundance attributable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hrubs of either species. The microarthropod communities of the microhabitats studied consisted of Acari, Psocoptera, and Collembola. The Acari were mostly identified to the family level and were dominated by Oribatida (55%) and Prostigmata (41%) in all seasons and microhabitats, while the psocopterans were most abundant in summer. These results are opposite to those obtained in other studies in similar xeric environments. Moreover, our findings were not in line with our hypothesis that a better microhabitat played a major role in microarthropod community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HABITAT SEASONALITY SHRUB soil depth soil mites soil moisture soil organic carb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