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稻雌性不育系剥蘖快繁和迭代再生力特性分析
1
作者 李仕川 刘福根 +9 位作者 王天杰 王镜博 罗迪 余卫霖 吴文彬 郭效琼 李伟 朱骞 李东宣 陈丽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99-3008,共10页
水稻萌发的分蘖具有发育成完整水稻植株的潜能,是进行水稻大田无性繁殖的重要储备。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3个不同籼、粳稻类型雌性不育系的剥蘖快繁和迭代再生力特性。结果表明,据籼粳遗传组分分类‘云岭314FS’、‘云岭319FS’为(偏)粳型... 水稻萌发的分蘖具有发育成完整水稻植株的潜能,是进行水稻大田无性繁殖的重要储备。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3个不同籼、粳稻类型雌性不育系的剥蘖快繁和迭代再生力特性。结果表明,据籼粳遗传组分分类‘云岭314FS’、‘云岭319FS’为(偏)粳型;‘云岭317FS’为(偏)籼型。粳型雌性不育系‘云岭314FS’、‘云岭319FS’在继代(0~5次)和间隔时间(20,30,40 d)处理下的迭代繁殖系数显然高于籼型‘云岭317FS’;‘云岭314FS’、‘云岭319FS’的再生力明显优于‘云岭317FS’,叶绿素含量衰减率也相较于‘云岭317FS’低;3个雌性不育系的再生力随继代次数递增而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衰减率则逐渐增加;‘云岭314FS、云岭317FS’再生力随剥蘖间隔时间加大而逐渐加大,叶绿素含量衰减率随间隔时间加大而减小,‘云岭319FS’再生力在间隔时间处理间相差较小且相对稳定。本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剥蘖繁殖雌性不育系的高效无性快繁技术体系,为FM-Line制种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也为无性繁殖技术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雌性核不育系 剥蘖繁殖 再生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