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主干断裂形成演化与地层剥蚀特征
1
作者 贾文昊 关晓巍 +3 位作者 张大智 谢昭涵 孙剑桥 于振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8,共9页
主干断裂的活动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的建造与改造。为了明确断裂活动,运用位移距离曲线方法系统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的生长活动特征,通过不整合面下的同向轴特征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剥蚀改造作用。结果... 主干断裂的活动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的建造与改造。为了明确断裂活动,运用位移距离曲线方法系统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的生长活动特征,通过不整合面下的同向轴特征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剥蚀改造作用。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分段特征明显,徐西断裂与宋西断裂在火石岭组沉积时期分别是数条分段的小断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连通为整条断裂并持续控陷活动;徐中断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弱伸展弱控陷,在沙河子组沉积末期作为薄弱带发生压扭反转;徐东断裂带中的徐东正断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弱控陷,徐东逆断层在营城组一段沉积末期的反转作用下形成;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反转作用对沙河子组厚度与构造格局产生明显改变,沿徐西断裂与宋西断裂存在较强的剥蚀,徐西断裂北端升平凸起尤为强烈,徐中断裂压扭反转产生一定的走滑分量并遭受剥蚀,徐东逆断层在营城组一段沉积末期的反转中形成,对沙河子组厚度无明显改变,但对徐东构造带构造格局产生明显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徐家围子断陷古构造恢复与进一步勘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沙河子组 断裂活动 剥蚀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靖边古潜台剥蚀特征精细刻画及对气藏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罗国文 晏宁平 吕利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
通过对靖边古潜台剥蚀特征的精细刻画,识别出西部的剥蚀脊及中东部的沟槽,并对沟槽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一级、二级、三级沟槽进行量化描述,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研究。同时通过对古地貌与气藏发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气井产能与... 通过对靖边古潜台剥蚀特征的精细刻画,识别出西部的剥蚀脊及中东部的沟槽,并对沟槽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一级、二级、三级沟槽进行量化描述,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研究。同时通过对古地貌与气藏发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气井产能与沟槽的关系及气藏连通性与古地貌的关系。为靖边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精细描述及气田的深度挖潜,指出了攻关方向,对气田的高效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古潜台 剥蚀特征 沟槽 气藏发育
下载PDF
湘鄂西褶皱带中-新生代剥蚀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被引量:9
3
作者 邹耀遥 张树林 +3 位作者 沈传波 张先平 李志强 杨超群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07-2018,共12页
恢复湘鄂西褶皱带中-新生代以来的剥蚀历史,探讨其变形的时空格架,对于研究陆内褶皱造山以及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该地区磷灰石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年龄测定与热史模拟,对中-新生代的剥蚀厚度和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恢复湘鄂西褶皱带中-新生代以来的剥蚀历史,探讨其变形的时空格架,对于研究陆内褶皱造山以及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该地区磷灰石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年龄测定与热史模拟,对中-新生代的剥蚀厚度和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湘鄂西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年龄为71~100Ma,与川东隔挡式褶皱带中的磷灰石样品年龄进行对比,具有由SE到NW向递进变新的趋势;中新生代以来的热史呈现出"三段式"的特征,这3个阶段的转折时期为115~90Ma和35~20Ma,分别对应了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挤压造山到晚白垩世伸展成盆再到新生代整体抬升的构造转换;燕山期为湘鄂西褶皱带的主变形期,变形时序呈现出由SE到NW向递进变新的趋势,剥蚀程度呈现出由SE到NW向变弱的趋势.这些认识为燕山期湘鄂西-川东褶皱带陆内递进变形的形成演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褶皱带 中-新生代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史模拟 剥蚀特征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南海西北部沉积盆地晚新生代沉降、沉积特征:对深部异常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梅 施小斌 +3 位作者 任自强 徐子英 刘凯 刘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7-603,共17页
南海西北部雷琼区域出露大量晚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且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其地幔存在类似地幔热柱特征的低速异常体.为了揭示该异常体的活动信息及其对表层地质过程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雷琼区域的北部湾盆地和珠三坳陷为研究对象,系统分... 南海西北部雷琼区域出露大量晚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且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其地幔存在类似地幔热柱特征的低速异常体.为了揭示该异常体的活动信息及其对表层地质过程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雷琼区域的北部湾盆地和珠三坳陷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它们早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沉降、与基底隆升有关的剥蚀面和岩浆活动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晚中新世构造沉降速率表现为低速异常;晚中新世以来,研究区发育了2个因基底隆升形成的局部剥蚀面,剥蚀范围大致以雷琼火山区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中心区域剥蚀量较大,累积厚度100~200m;中中新世后研究区部分区域因岩浆活动导致上覆地层隆起和沉积环境变化.分析表明雷琼地区深部低速异常体对表层升降影响有限,推测该深部异常体规模较小,可能是深部更大规模异常体的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琼低速异常体 构造沉降 剥蚀特征 北部湾盆地 珠三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