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皮影戏的历史、现状与剧目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恒夫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2-45,共14页
中国皮影戏源远流长,至迟产生于唐代。到宋代,已经成了市民较为喜爱的艺术形式。明代的滦州、江浙、山东、陕西、山西、云南等地的皮影艺人结合当地的人文风俗、民间曲调,各自创新,形成了不同于他地的特色。清代时,形成了北方影系、西... 中国皮影戏源远流长,至迟产生于唐代。到宋代,已经成了市民较为喜爱的艺术形式。明代的滦州、江浙、山东、陕西、山西、云南等地的皮影艺人结合当地的人文风俗、民间曲调,各自创新,形成了不同于他地的特色。清代时,形成了北方影系、西部影系和中南部影系三大系统。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从戏班组织、剧目编创、皮影绘制与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系列的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后,皮影戏不断衰萎,现在因受国家"非遗法"的保护,减缓了衰萎的速度。今日皮影戏分布于20多个省份,约有120个戏班。皮影戏的剧本,有万部之多,其内容来源于小说、神话与传说和戏曲曲艺故事,也有根据古今生活创编的剧目。皮影戏分为折子戏、连本戏、单出戏。皮影戏剧本为代言体和叙事体的结合。其歌唱多而念白少,唱词合辙押韵。每一个地方的皮影戏唱腔与流传于该地域的戏曲声腔有着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戏 历史演变 现存状态 剧目特征
下载PDF
湖南高椅傩戏“杠菩萨”的表演形态特征
2
作者 危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高椅傩戏"杠菩萨"主要流行于会同县境内沅水上游流域,也叫"降菩萨"("降",方言读"gang",后多用"杠"表示),即"扮演"菩萨,取菩萨降临傩坛之意。沅水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巫风盛... 高椅傩戏"杠菩萨"主要流行于会同县境内沅水上游流域,也叫"降菩萨"("降",方言读"gang",后多用"杠"表示),即"扮演"菩萨,取菩萨降临傩坛之意。沅水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巫风盛行的地方,这里形成了苗、侗、瑶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的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少数民族巫傩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交融衍生,为"杠菩萨"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本文将从剧目特征、角色面具、表演程序等方面对"杠菩萨"的表演形态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菩萨” 剧目特征 角色面具 表演程序
下载PDF
太康道情戏剧目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蕾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共2页
太康道情戏是河南太康地区的稀有剧种,本文以太康道情戏剧目为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分析了太康道情戏的剧目特征及发展脉络,为保护这一珍贵地方剧种和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太康道情戏 剧目来源 剧目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