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舞教学实践与剧目编创研究
1
作者 武心怡 王紫宁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第12期64-65,共2页
本文围绕高金荣学派的敦煌舞展开研究,在近三年的教学经验上得出了"点、线、面"三结合的教学理念。以眼神、呼吸、曲线为主的元素作为"点"的基础性训练十分重要;将单一元素加以动作和上下身的配合,即可形成"线... 本文围绕高金荣学派的敦煌舞展开研究,在近三年的教学经验上得出了"点、线、面"三结合的教学理念。以眼神、呼吸、曲线为主的元素作为"点"的基础性训练十分重要;将单一元素加以动作和上下身的配合,即可形成"线"与"面"的教学步骤;在剧目编创上,元素与动作的叠加可生成单一性训练剧目;基础动作融合现代编创方法可创新表演剧目,编创时需注意敦煌风格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舞 高金荣 教学实践 剧目编创
下载PDF
湘昆剧目中的湖湘特色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欢欢 刘可慧 《艺海》 2020年第8期16-19,共4页
湘昆是昆曲源远流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支流。昆曲发源于江苏苏州,而湘昆却落根于湖南郴州。湘昆在历史的长河里几经波折,本是吴侬软语的昆曲经过与湘楚文化的碰撞融合,最终沉淀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湖湘底蕴,而后自成一派。湘昆与传... 湘昆是昆曲源远流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支流。昆曲发源于江苏苏州,而湘昆却落根于湖南郴州。湘昆在历史的长河里几经波折,本是吴侬软语的昆曲经过与湘楚文化的碰撞融合,最终沉淀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湖湘底蕴,而后自成一派。湘昆与传统昆曲最大的区别是其非凡的“湘”韵。昆曲流传至湘,受到湖南本土化的影响,无不蕴含着独特的湖湘风味,别树一帜。尤其在湘昆剧目的改编与创作、唱腔音乐以及舞台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渗透出浓厚的湖湘特色。这种独特的湖湘魅力既是后人追溯湘昆发展历史的依据,也能使传统昆曲艺术更具多样性与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昆 湖湘特色 剧目编创 唱腔音乐 舞台表演风格
下载PDF
针对舞蹈专业中专生剧目的编创与选择
3
作者 彭碧丽 《音乐大观》 2013年第5期225-225,共1页
本文对舞蹈专业中专学生剧目课程中剧目的编创与选择进行讨论,从学生年龄、专业水平、文化程度、对舞蹈的认知能力及如何起到教学的目的等方面入手进行讨论,力求以科学的方法对中专生进行舞蹈教学,使学生于中专期间无论是在专业技术水... 本文对舞蹈专业中专学生剧目课程中剧目的编创与选择进行讨论,从学生年龄、专业水平、文化程度、对舞蹈的认知能力及如何起到教学的目的等方面入手进行讨论,力求以科学的方法对中专生进行舞蹈教学,使学生于中专期间无论是在专业技术水平上或是在表演能力和对作品把我能力上都能有相当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中专生 培养 剧目编创 剧目选择
原文传递
试论“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时代际遇 被引量:5
4
作者 金浩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53,共8页
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创造有独特生命的艺术形象为舞蹈表演与创作的追求目标,通过元素教学和编舞技法避免了似曾相识的语言对舞蹈表现的冲击,竭力赋予民间舞蹈语汇新的面孔来完成作品呈现,以变化、创新的思维不断为民间舞增添某种新... 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创造有独特生命的艺术形象为舞蹈表演与创作的追求目标,通过元素教学和编舞技法避免了似曾相识的语言对舞蹈表现的冲击,竭力赋予民间舞蹈语汇新的面孔来完成作品呈现,以变化、创新的思维不断为民间舞增添某种新的内容,以此获得学院派民间舞表演与教学的再次更新,从而将这一创作倾向和学科建设向前滚动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 学院派 《大地之舞》 元素教学 剧目编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