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中油田文15块沙三段上亚段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7
1
作者 宋子齐 魏吉凯 +3 位作者 王桂成 孙颖 杨红刚 常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1,共3页
针对文中油田文15块沙三段上亚段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该区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点,指出了主力油层剩余油储量丰度较高。阐明了剩余油主要在断层遮挡、构造高部位或断鼻上倾方向富集;受沉积微相影响,平面上剩余油... 针对文中油田文15块沙三段上亚段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该区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点,指出了主力油层剩余油储量丰度较高。阐明了剩余油主要在断层遮挡、构造高部位或断鼻上倾方向富集;受沉积微相影响,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河道边缘、侧翼及前缘的Ⅱ类和Ⅲ类储层中;纵向上正韵律层水淹模式水下分流河道中上部剩余油富集程度高;油层注水开发中高渗透层的层间干扰导致相对低渗透层剩余油分布更为突出;注采井网不完善及水驱损失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剩余油滞留。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总体比较零散,平面上主要以豆粒状、团块状和条带状分布富集;纵向上集中分布在部分动用相对较低的主力油层中,油层动用不充分,呈现严重的非均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储量 构造断裂带 沉积微相 层间干扰 注采不完善 挖潜方向 文15块
下载PDF
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子齐 庞振宇 +1 位作者 李伟峰 李文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3,共7页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统计分析地层混合液电阻率计算分析剩余油储量丰度平面分布,利用吸水剖面动用状况分析剩余油的剖面分布规律。阐述了该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统计分析地层混合液电阻率计算分析剩余油储量丰度平面分布,利用吸水剖面动用状况分析剩余油的剖面分布规律。阐述了该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高、构造复杂带与层内河道边缘、相变带二、三类储层及其韵律性控制,以及层问干扰、注采不完善及水驱损失影响。指出该区特高含水油层动用程度高,剩余油分布总体比较零散,平面上主要以豆粒状、豆荚状或团块状、条带状分布富集;纵向上集中分布在部分动用相对较低主力油层中,油层动用不充分,呈现严重的非均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储量 吸水动用 构造相变带 层间干扰 注采不完善 挖潜方向
下载PDF
一种新的剩余油研究方法在南泥湾油田新窑区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 《化工管理》 2014年第33期82-82,共1页
为了解决南泥湾油田新窑区等延长老油区的剩余油研究问题,本文创立了一种通过刻画剩余储量丰度的分布来研究剩余油的半定量研究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对资料丰度要求不高,研究成果能满足油区开发调整的需要。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剩余 剩余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
下载PDF
高台子油层井网调整动用剩余油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博敏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4期876-880,共5页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对剩余油的有效利用,通过重新组合并调整井网层系,优化并设计井网调整的方案,从而得出了在井网调整前后剩余油储量的分布规律。以中区东部高台子为例,建立了层系重组方案进行井网的加密调整研究,把高台子分为3各层系进...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对剩余油的有效利用,通过重新组合并调整井网层系,优化并设计井网调整的方案,从而得出了在井网调整前后剩余油储量的分布规律。以中区东部高台子为例,建立了层系重组方案进行井网的加密调整研究,把高台子分为3各层系进行开采,优化设计了层系重组方案。在进行井网调整后得出,GI组剩余储量丰度在中、良级别较多,占整个油层组的53%,GII组和GIV组在差级别较多,分别占整个油层组的65%和61%。三组的的剩余油储量丰度级别以及占整个油层组的比例与井网调整前均相同,不过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各小层剩余油储量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GIII组在井网调整前剩余储量丰度在中、良级别较多,占整个油层组的74%,而在井网调整后,该组剩余储量丰度在中等级别的小层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井网加密后累产油量上升较快,储量丰度下降较为明显。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剩余油的可动控制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几组剩余储量丰度在各个级别几乎均有分布,剩余油仍然具有一定的挖潜潜力,以实现油田产量和采收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 井网调整 层系重组 剩余储量 采收率
下载PDF
WIMP暗暗物质模型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钰 林文斌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7-311,共25页
带有暗能量、具有标度不变的绝热原初扰动功率谱的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被视为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ΛCDM模型)。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成为暗物质的强劲候选者。很多标准模型的扩展模型可以很自然地构造出弱相互作用的大质量粒子。... 带有暗能量、具有标度不变的绝热原初扰动功率谱的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被视为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ΛCDM模型)。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成为暗物质的强劲候选者。很多标准模型的扩展模型可以很自然地构造出弱相互作用的大质量粒子。暗物质剩余丰度的标准计算表明,WIMP粒子自然满足?_(DM)h^2≈0.11的天文观测。WIMP粒子的质量较大,运动速度相对缓慢,容易聚集成团,基于WIMPs暗物质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符合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观测结果。就实验而言,目前关于暗物质的加速器或非加速器的直接/间接探测,很多都是针对WIMP粒子设计的。因此,基于WIMPs的冷暗物质模型受到了广泛重视。但ΛCDM宇宙学模型描述Mpc以下的小尺度结构时,遇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了缓解小尺度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暗物质模型,但目前并没有确切证据足以排除冷暗物质模型。介绍了基于WIMPs的暗物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如WIMPs奇迹、数值模拟、小尺度问题、直接/间接探测,并分析了关于暗物质"冷"、"热"、"温"的区分依据,以及阐述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 弱相互作用重粒子 剩余丰度 自由流动尺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层系优化组合技术经济界限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艳君 孙洪国 +3 位作者 侠利华 张雪玲 姜祥成 王天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三元复合驱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主要接替技术,为了满足其工业化推广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一、二类油层剩余潜力及层系组合方法。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具有提高采收率大、投入高的特点,加之目前一、二类油层处于"双特高&q... 三元复合驱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主要接替技术,为了满足其工业化推广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一、二类油层剩余潜力及层系组合方法。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具有提高采收率大、投入高的特点,加之目前一、二类油层处于"双特高"开发阶段,剩余油少且分散,为了保证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首次将剩余储量丰度作为衡量层系组合合理性的指标,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了经济界限图版;依据油藏工程理论和井筒多相管流理论,推导出了均质多层油藏油井总产量与层系组合跨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大庆油田一、二类油层层系组合跨度经济界限;另外,综合多种研究手段研究确定了层系组合厚度下限、渗透率级差以及隔层经济界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层系组合 技术经济界限 剩余储量 组合跨
下载PDF
胜一区沙二1-3单元聚合物驱见效规律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青青 尹文军 +2 位作者 李永强 尹承棣 冯改玲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4期60-62,共3页
该文通过分析胜坨油田一区沙二 1 - 3单元聚合物驱以来生产动态变化 ,从油藏静态、动态方面分析聚合物驱油井见效规律。沉积相带、储层条件等油藏静态因素对注聚见效有一定影响作用 ,而注采流线、注聚总量、剩余储量丰度等油藏动态因素... 该文通过分析胜坨油田一区沙二 1 - 3单元聚合物驱以来生产动态变化 ,从油藏静态、动态方面分析聚合物驱油井见效规律。沉积相带、储层条件等油藏静态因素对注聚见效有一定影响作用 ,而注采流线、注聚总量、剩余储量丰度等油藏动态因素对后期注聚开采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见效规律 沉积相带 注采流线 剩余储量
下载PDF
二类油层水平井潜力界限确定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4-856,共3页
以往采用剩余油饱和度单一指标来评价剩余油潜力的分布和类型,只能反映、评价某一部位水淹程度,而不能量化潜力大小.为充分挖掘单元剩余油潜力,通过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目的层SII8a含油饱和度和剩余储量丰度经济界限,进... 以往采用剩余油饱和度单一指标来评价剩余油潜力的分布和类型,只能反映、评价某一部位水淹程度,而不能量化潜力大小.为充分挖掘单元剩余油潜力,通过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目的层SII8a含油饱和度和剩余储量丰度经济界限,进而对剩余油潜力区进行分级,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二类油层剩余油富集区进行优选.该方法既弥补了以往评价剩余油潜力的不足,同时又给出了剩余储量集中程度的量化指标,可操作性强,对方案部署、开发形势分析以及规划部署等均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剩余储量界限 剩余饱和界限
下载PDF
双河油田V_下层系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丽梅 喻高明 +1 位作者 王德龙 杨欢 《吐哈油气》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预测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是高含水期油田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二次采油或三次采油方案的重要依据。以油藏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为核心,根据双河油田储层特征,分析双河油田V_下层系剩余油分布状况,为下步调整挖潜提供充分依据。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剩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