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余价值的流转”与“自由王国”——《资本论》美学维度的重构及其意义
1
作者 刘方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围绕"剩余价值的流转"对《资本论》的整体理论结构进行梳理:第一卷考察了物质生产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构成,而"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第二、三卷分别讨论了剩余价值在"流通&... 围绕"剩余价值的流转"对《资本论》的整体理论结构进行梳理:第一卷考察了物质生产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构成,而"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第二、三卷分别讨论了剩余价值在"流通"等领域的流转及在产业利润、利息、地租之间的分割——这些都是在"此岸"的"必然王国"中的流转,而第三卷有关"自由王国"的论述则揭示剩余价值也可以由"此岸"的"必然王国"向"彼岸"的"自由王国"流转——与此相关,第四卷揭示作为剩余价值的时间存在形态的"自由时间",只有从"真正物质生产"中游离出来并流转向"自由王国",存在于"自由王国"中的包括艺术在内的"自由的精神生产"才能繁荣发展起来——此即《资本论》的美学维度。作为剩余价值流转的一种历史性方式,资本不仅阻碍剩余价值流转向工人阶级,而且也阻碍剩余价值流转向"自由王国",这种"双向"阻碍,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对抗性的两种基本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美学维度 剩余价值的流转 自由王国 自由的精神生产
下载PDF
符号经济与剩余价值的流转: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方喜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1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文认为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基础上提出"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以当今符号经济为理论焦点,从剩余价值流转的角度,批判性地揭示符号经济无度扩张所... 本文认为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基础上提出"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以当今符号经济为理论焦点,从剩余价值流转的角度,批判性地揭示符号经济无度扩张所带来的审美后果、政治后果与生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 符号经济 剩余价值的流转
原文传递
分享主义: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观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方喜 《阅江学刊》 2015年第4期5-14,共10页
里夫金等西方学者揭示,全球正在兴起一场由互联网引发的分享主义价值革命,一个伟大的分享时代或许正向人类走来,这对我们探讨中国道路及支撑国家整体发展的基本价值原则等文化战略学问题有重要启示。在实践上,由"社会主义框架下的... 里夫金等西方学者揭示,全球正在兴起一场由互联网引发的分享主义价值革命,一个伟大的分享时代或许正向人类走来,这对我们探讨中国道路及支撑国家整体发展的基本价值原则等文化战略学问题有重要启示。在实践上,由"社会主义框架下的市场"而"市场框架下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轨迹,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分享价值原则的重视和践行。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与独占性、排他性、封闭性、竞争性的资本增殖逻辑相对,分享主义价值原则建立在对剩余价值的分享的基础上。在互联网时代,践行分享主义价值原则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分享主义潮流,则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并使中国在文化战略上处于全球价值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主义 价值原则 互联网时代 剩余价值的流转 文化战略
下载PDF
文化经济学批判:当代资本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方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共4页
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拓展,文化经济学批判从"剩余价值的流转"角度出发,探讨作为资本当代形态的"文化符号经济"及其内在对抗性。作为剩余价值流转的一种历史方式,资本封闭性在当代突出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把实体... 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拓展,文化经济学批判从"剩余价值的流转"角度出发,探讨作为资本当代形态的"文化符号经济"及其内在对抗性。作为剩余价值流转的一种历史方式,资本封闭性在当代突出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把实体生产转嫁到不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文化符号使剩余价值绝大部分流转向西方,阻碍其向不发达国家的流转,激化着全球社会冲突,并激化着全球生态冲突;此外,把文化生产封闭在资本自我增殖之中的当代文化符号经济,还阻碍剩余价值向"自由的精神生产"从而向"自由王国"的流转。作为当代资本论的文化经济学批判,对当代批判理论单一的文化政治学视角有所拓展,具有多方面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学批判 文化符号经济 资本 剩余价值的流转 文化政治学批判
下载PDF
意识形态国家:马克思“意识形态阶层”论的文化战略学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方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152,共8页
当今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战略的一个关节点是:如何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恰当的文化战略定位。价值观绝不仅仅只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内容"上,而且也体现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上;发展中国家所承受的价值观冲击,也绝... 当今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战略的一个关节点是:如何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恰当的文化战略定位。价值观绝不仅仅只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内容"上,而且也体现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上;发展中国家所承受的价值观冲击,也绝不仅仅只来自含有西方意识形态内容的大量文化产品,同时也来自这些文化产品全球市场自由化的生产、传播方式本身。把剩余价值封闭在自我增殖中,是资本基本的价值逻辑,在其支配下并由西方主导的当今文化符号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不仅造成经济不平等,其实还造成文化不自由,即阻碍剩余价值流转向人类文化自由王国,文化商品的全球自由流转并不能给全球文化带来真正的自由——把资本视作人类平等和自由的最大保障,或许是西方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或核心价值观,这一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在当今时代尤其集中地隐蔽在文化的全球市场化的生产和发展方式中。走出一条与市场化相平衡的非市场化的文化发展道路,应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国家"的重要文化战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国家 剩余价值的流转 文化生产方式 价值 文化帝国主义
原文传递
文化符号经济论:“批判的文化经济学”的建构
6
作者 刘方喜 《中外文论》 2013年第1期248-254,共7页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当代重构,'批判的文化经济学',以文化与经济高度交融所形成的'文化符号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剩余价值的流转'为中轴线,揭示作为资本增值当代新方式的文化符号经济依然没有摆脱的...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当代重构,'批判的文化经济学',以文化与经济高度交融所形成的'文化符号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剩余价值的流转'为中轴线,揭示作为资本增值当代新方式的文化符号经济依然没有摆脱的内在对抗性,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推进到当代'文化经济学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经济 文化与经济的交融 批判的文化经济学 剩余价值的流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