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挖潜
1
作者 石耀东 王丽琼 +3 位作者 臧苡澄 张吉 李鹏 李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4-561,共8页
苏里格气田中区苏36-11区块已开发17年,开发程度和储量动用程度均高,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不均衡,剩余气分布复杂,剩余气分布的确定及挖潜是气田稳产的关键。通过储集层构型精细表征,明确剩余气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不同类型剩... 苏里格气田中区苏36-11区块已开发17年,开发程度和储量动用程度均高,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不均衡,剩余气分布复杂,剩余气分布的确定及挖潜是气田稳产的关键。通过储集层构型精细表征,明确剩余气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不同类型剩余气分布规律,提出对应的挖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含气砂体主要分布在4级构型单元心滩坝与点坝中,整体规模小,宽度为150~500m,长度为300~800m,连通性差,受各级次渗流屏障影响大,区块北东—南西向主砂带开发程度最高,地层压力低,剩余气主要分布在区块西北部盒8段下亚段;剩余气分布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与开采非均匀影响,可分为井网未控制型、复合砂体阻流带型、水平井未动用次产层型、直定向井未射开气层型和投产未采出型5类;提出井间加密、老井侧钻、查层补孔和老井挖潜4种动用措施,调整方案后,预测可稳产7年,采收率可达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 致密砂岩 储集层构型 剩余储量评价 剩余分布 挖潜对策 开发中—后期 开发调整方案
下载PDF
气顶边水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被引量:14
2
作者 廉培庆 李琳琳 程林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3,118,共3页
针对国外某气顶边水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即隔夹层、气顶、构造高点、井网和井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剩余油的分布模式,纵向分布模式为屋脊油、屋檐油、屋顶油和屋内油4种... 针对国外某气顶边水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即隔夹层、气顶、构造高点、井网和井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剩余油的分布模式,纵向分布模式为屋脊油、屋檐油、屋顶油和屋内油4种,平面分布模式为朵状和火山锥状剩余油2种。针对不同模式剩余油提出了相应的挖潜对策:屋脊油可以在顶部钻水平井挖潜,屋檐油宜采用水平井底部挖潜,屋顶油建议采用过路井补孔,屋内油采用水平井或直井加密挖潜;开发朵状剩余油应进一步完善井网,采用水平井挖潜底部剩余油,而火山锥状剩余油宜采用局部直井加密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边水油藏 剩余 分布模式 主控因素 挖潜对策
下载PDF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气顶气藏剩余气分布及挖潜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廖家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拥有该油田最大的气顶气藏,由于先期开发油环造成气顶严重水淹,该 气藏一直被认为无可采储量。通过储量动用状况的研究,结合动静态资料,对其水淹状况及剩余气分布进行了分 析,重新落实气藏剩余地质储量...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拥有该油田最大的气顶气藏,由于先期开发油环造成气顶严重水淹,该 气藏一直被认为无可采储量。通过储量动用状况的研究,结合动静态资料,对其水淹状况及剩余气分布进行了分 析,重新落实气藏剩余地质储量为3.82×108m3,可采储量为1.99×108m3。利用部分低效、无效及报废井上返采 气,提高了气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城油田 剩余 沙二段 分布 西区 挖潜 可采储量 储量动用 地质储量 报废井 采收率 水淹
下载PDF
户部寨复杂断块气藏剩余气分布及挖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廖家汉 杜锦旗 +2 位作者 谭国华 杨依超 杨永超 《吐哈油气》 200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户部寨气藏为一复杂断块气藏。分析了断块气藏的特点,并进行了构造精细研究、微构造研究、储层精细研究,在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对气藏的构造进行了精细认识,弄清了砂体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构造的精细研究,对剩余气的分布进行了重新认识,指... 户部寨气藏为一复杂断块气藏。分析了断块气藏的特点,并进行了构造精细研究、微构造研究、储层精细研究,在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对气藏的构造进行了精细认识,弄清了砂体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构造的精细研究,对剩余气的分布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了剩余气的分布规律,和下步剩余气的挖潜方法,通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剩余 精细研究 分布规律 构造研究 挖潜方法
下载PDF
番禺油田群稠油油藏储集层构型特征及剩余油挖潜
5
作者 涂乙 戴建文 +4 位作者 杨娇 王亚会 王华 唐中昊 李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针对番禺油田群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低、隔夹层发育、剩余油预测难等问题,亟需提高储集层构型解剖和预测精度。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自然伽马回返率和大数据统计技术,识别储集层3级、4级和5级构型界面,研究各级次夹层的分布模式,... 针对番禺油田群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低、隔夹层发育、剩余油预测难等问题,亟需提高储集层构型解剖和预测精度。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自然伽马回返率和大数据统计技术,识别储集层3级、4级和5级构型界面,研究各级次夹层的分布模式,定量表征储集层构型单元砂体内部结构以及夹层的展布形态,分析剩余油赋存模式及其主控因素,厘清构型界面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中发育的3级斜交型前积夹层能延缓流体垂向渗流,4级叠置型水平夹层能阻止流体垂向窜流;剩余油运移能量和方向主要受3级夹层、4级夹层及韵律差异控制。利用低产低效井侧钻10口调整井,初期总产量为680.00 m~3/d,侧钻后日产油量为侧钻前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油田群 稠油油藏 储集层 构型界面 隔夹层 定量识别 剩余分布 挖潜技术
下载PDF
浅水辫状河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模式与挖潜对策——以大牛地气田盒1^(1)气藏为例
6
作者 孙华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第6期16-22,共7页
为了解决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不明确、调整挖潜对策不配套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1段盒1^(1)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浅水辫状河致密砂岩储层单砂体构型特征,指出了有利微相心滩具有“厚度... 为了解决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不明确、调整挖潜对策不配套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1段盒1^(1)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浅水辫状河致密砂岩储层单砂体构型特征,指出了有利微相心滩具有“厚度薄、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采用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等因素的数值模拟技术,明确了不同类型储层剩余气形成的主控因素,利用目前地层压力定量评价剩余气状况,提出了加密直井/水平井、优化单井压裂设计等挖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浅水辫状河储层孤立心滩与阻流带发育,储层连通性差,井网未控与压裂未沟通的心滩砂体剩余气富集,随着物性变差,压降波及范围减小和泄压效率降低形成剩余气;(2)浅水辫状河储层剩余气主要分布在大井距井网未控和压裂未沟通心滩;(3)根据形成原因和分布特征将剩余气细分为井网未控型、井间未波及型、井间未控型、井控未打开型和渗流阻隔型等5类。结论认为,通过实施直井+水平井加密调整、优化压裂设计等挖潜措施,该气藏采收率可提高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 浅水辫状河 致密砂岩 剩余分布 挖潜对策
下载PDF
卫城油田卫2块气顶边水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7
作者 姜鹏 杨惊鸣 +2 位作者 袁波 孙照勇 李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20期126-128,共3页
随着油藏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油藏的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也越来越大。卫城油田卫2块是一个特殊的气顶边水油藏,目前该区块综合含水93.27%,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9.77%,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13.93%,已处于高含水开... 随着油藏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油藏的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也越来越大。卫城油田卫2块是一个特殊的气顶边水油藏,目前该区块综合含水93.27%,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9.77%,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13.93%,已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稳产难度增大。针对卫2块较特殊的地质特点和目前高含水期的开发现状,对卫2块进行剩余油分布认识研究,确定油藏调整挖潜方向,使保持区块开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边水 高含水期 剩余分布 调整挖潜
下载PDF
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
8
作者 曾大乾 游瑜春 +12 位作者 李中超 宿亚仙 张睿 姜淑霞 石志良 张纪喜 刘国萍 彭松 王丹丹 李辉 李玉丹 余启奎 李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11,共10页
中国石化已在四川盆地成功开发了普光和元坝两大高含硫气田,但进入“十四五”以来气田开发进入稳产中后期,面临水侵及硫沉积日益严重、剩余气分布复杂、部分气井油压接近外输压力等新问题。为实现气田稳产和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以普光高... 中国石化已在四川盆地成功开发了普光和元坝两大高含硫气田,但进入“十四五”以来气田开发进入稳产中后期,面临水侵及硫沉积日益严重、剩余气分布复杂、部分气井油压接近外输压力等新问题。为实现气田稳产和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以普光高含硫碳酸岩盐气田为例(以下简称普光气田),对气田开发调整的关键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了储层精细表征及建模、剩余气精细表征与挖潜、控水、控硫、增压开采等5个方面形成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揭示了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不同储集空间类型的孔-渗特征,形成了“相控+震控”储层精细建模技术,精细表征了储层非均质性空间展布;②建立了普光气田5种类型剩余气分布模式,确定了普光气田储层非均质性控制纯气区剩余气分布,受井网完善程度和高渗条带分布控制,水侵区剩余气分布呈现小零散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剩余气挖潜技术;③提出了普光气田采取“高部位控产、低部位排堵结合”的控水治水对策,实现水侵前缘均匀推进;④明确了储层硫沉积主要发生在近井地带(小于6 m),可导致渗透率最大下降70%~80%(表皮增大6.5~12倍),实验证实了重复酸压治硫效果好于注入溶硫剂;⑤建立了考虑产水及硫沉积的气井多相渗流产能评价方法,确定了气田增压潜力、增压幅度、增压时机及增压方式。结论认为,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的实施,确保了气田自“十四五”以来稳产目标的实现,研究成果对我国高含硫气田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开发调整 礁滩相储层精细表征 剩余气定量分布与挖潜 水侵规律与治理 硫沉积规律与治理 低压井增压开采
下载PDF
兴隆台采油厂天然气措施挖潜研究
9
作者 孙俐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期67-67,共1页
兴隆台采油厂作为辽河油公司天然气第一大厂,承担着辽宁省周边城市供气的重大责任,在主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在近十年没有新增气储量的情况下提高采气速度,采取措施挖潜成为保持稳产的主要手段。在进行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针对不... 兴隆台采油厂作为辽河油公司天然气第一大厂,承担着辽宁省周边城市供气的重大责任,在主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在近十年没有新增气储量的情况下提高采气速度,采取措施挖潜成为保持稳产的主要手段。在进行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气分布特点开展天然气措施挖潜,提高气藏采收率,使天然气开发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剩余分布 措施挖潜
下载PDF
CHFR测井在丘陵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王国庆 贾自力 +2 位作者 郭文广 胡仁权 刘川 《国外测井技术》 2004年第4期16-21,25,共7页
应用CHFR测井技术,结合丘陵油田注水开发实际,合理选择参数,建立水淹层定性识别及定量解释标准和图版,为油层产能接替、水淹状况评价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给油田挖潜指出方向。
关键词 丘陵油田 剩余分布规律 注水开发 挖潜 油层 水淹层 测井技术 定量解释 图版 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