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测井侧向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以长庆A油田为例
1
作者 李震 张金海 +3 位作者 李桂山 宗飞 许阳 张思顿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90-94,98,共6页
针对长庆A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动态特点,通过深化精细基础地质研究,结合老区检查井取心、测井资料,开展了剩余油分布精细评价、不同水线距离的检查井水洗程度评价,以及裂缝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 针对长庆A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动态特点,通过深化精细基础地质研究,结合老区检查井取心、测井资料,开展了剩余油分布精细评价、不同水线距离的检查井水洗程度评价,以及裂缝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主向井水淹严重、侧向区剩余油富集,侧向剩余油挖潜设计方案可行;油藏井网加密调整后开发效果评价证实,侧向剩余油挖潜方案可减缓油藏递减、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可为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实施井网调整、增储挖潜及油藏采收率提高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注水开发 水洗程度 剩余油挖潜 井网加密调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MRC储层改造技术在海上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宁 杨光 杨继明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33-34,49,共3页
油藏最大接触位移(MRC)储层改造技术可以增大原水平井段井控范围,改变流线方向,深挖局部剩余油,实现单井控水增油效果。A油田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大,尤其是浅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多口井出砂且治理难度大。S... 油藏最大接触位移(MRC)储层改造技术可以增大原水平井段井控范围,改变流线方向,深挖局部剩余油,实现单井控水增油效果。A油田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大,尤其是浅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多口井出砂且治理难度大。S井作为浅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M油藏)一口低产低效井,通过实施MRC储层改造技术成功实现了增产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海上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剩余油挖潜开辟了新路径,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疏松砂岩 稠油油藏 特高含水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水平井技术在老区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许国民 王卫东 +2 位作者 高忠敏 刘永华 王玉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82,共3页
为改善老区开发效果,近年曙光油田加强了老区水平井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精细前期地质研究,结合水平井开发技术优势,共优选处于开发中后期的4类油藏(稀油薄层油藏、稠油薄互层油藏、块状油藏、边底水油藏),部署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1... 为改善老区开发效果,近年曙光油田加强了老区水平井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精细前期地质研究,结合水平井开发技术优势,共优选处于开发中后期的4类油藏(稀油薄层油藏、稠油薄互层油藏、块状油藏、边底水油藏),部署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11口,投产后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充分显示了水平井技术在老区剩余油挖潜中的重要作用,为油田实施水平井二次开发提供了有利依据和技术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油藏类型 水平井配套技术 剩余油挖潜 曙光油由
下载PDF
萨南油田南二区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建筑结构及剩余油挖潜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绍臣 李臣 +1 位作者 贾培宜 胥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0,39,共5页
根据储层构型和沉积学理论,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动态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模式指导和动态验证方法,分析萨南油田南二区葡Ⅰ2a单元复合河道砂体、单一点坝砂体和点坝内侧积体参数,建立点坝建筑结构三维模型;结合渗流场变化和重力等... 根据储层构型和沉积学理论,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动态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模式指导和动态验证方法,分析萨南油田南二区葡Ⅰ2a单元复合河道砂体、单一点坝砂体和点坝内侧积体参数,建立点坝建筑结构三维模型;结合渗流场变化和重力等因素,分析侧积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出利用水平井在点坝砂体中上部挖潜剩余油的原则和方法.结果表明,葡Ⅰ2a单元点坝砂体为近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侧积形成的曲流型点坝砂体,侧积体空间组合模式为水平斜列式,宽度为38.5~54.0m,侧积层倾角平均为9.5°,其间隔约为15m.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点坝侧积体中上部,这对类似油田储层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南油田 建筑结构 曲流型点坝 剩余油挖潜 水平井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低渗透非均质储层单砂体全缝长压裂改造与剩余油挖潜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培刚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晓飞 潘懋 师永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4,共9页
考虑到对陆相非均质储层压裂缝扩展规律及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首先通过测井曲线对鄂尔多斯盆地王窑区块目标层段进行单砂体细分,采用常规测井、特殊测井与沉积微相特征结合开展油藏三维物性与岩石力学场建模,其次进行随井间储层和应... 考虑到对陆相非均质储层压裂缝扩展规律及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首先通过测井曲线对鄂尔多斯盆地王窑区块目标层段进行单砂体细分,采用常规测井、特殊测井与沉积微相特征结合开展油藏三维物性与岩石力学场建模,其次进行随井间储层和应力场变化的全缝长压裂数值模拟,最后通过裂缝的展布情况与油田动态数据结合,对非均质储层动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多期河道侧向叠置砂体储层单砂体在垂向差异大,侧向变化快,因此须突破传统的压裂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实际三维模型的单砂体全缝长压裂模拟更为合适。所提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实施后增产效果明显,实施井次成功率高达90%以上,平均日增油2 t以上,说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低渗非均质储层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非均质储层 单砂体 岩石力学模型 全缝长压裂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二下亚段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挖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姜秀萍 李卫兵 +1 位作者 崔秀敏 毛立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后,主力油层基本上水淹,由于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和井况影响形成的剩余油分布零散。针对高含水期多油层油藏的特点,在细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对微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油藏三... 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后,主力油层基本上水淹,由于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和井况影响形成的剩余油分布零散。针对高含水期多油层油藏的特点,在细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对微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然后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研究成果应用于矿场生产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精细描述 流动单元 微构造 沉积微相 地质模型 高含水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瑜 邓君 石维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7-29,共3页
针对濮城油田文 5 1块沙二下油藏特点 ,细分了流动单元 ,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了微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 ,建立了油藏构造、砂体及储层物性三维模型。通过各种动态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和密网络大规模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搞清了剩余油分布... 针对濮城油田文 5 1块沙二下油藏特点 ,细分了流动单元 ,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了微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 ,建立了油藏构造、砂体及储层物性三维模型。通过各种动态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和密网络大规模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搞清了剩余油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油藏开发调整措施 ,使油井含水下降 ,产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沉积微相 三维地质模型 剩余油挖潜 水驱采收率 濮城油田
下载PDF
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识别与剩余油挖潜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振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油藏长期注水开发后,河道砂体内部部分高渗条带出现注入水低效甚至无效循环,剩余油富集在夹层附近,而河道砂体内薄夹层识别率仍较低,不利于剩余油挖潜。以大庆长垣油田北二区西部为例,应用小井距密闭取心井资料,开展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 油藏长期注水开发后,河道砂体内部部分高渗条带出现注入水低效甚至无效循环,剩余油富集在夹层附近,而河道砂体内薄夹层识别率仍较低,不利于剩余油挖潜。以大庆长垣油田北二区西部为例,应用小井距密闭取心井资料,开展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精细描述,对夹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类评价,明确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夹层分为岩性夹层和物性夹层,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纵向上主要分布于沉积旋回顶部,平面上主要位于沉积相相变区,而剩余油集中分布于夹层附近。以薄夹层识别成果为依据,针对不同河道砂体内剩余油分布特征,采用不同方法实现厚砂体层内调整挖潜,增油降水效果明显,可供同类区块的二次开发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薄夹层 低效循环 测井识别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面向剩余油挖潜的单油井控制区域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月童 黄文 +3 位作者 徐本柱 吕俊伟 卞景帅 丁伟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剩余油挖潜是提高石油产量的重要途径,合理划分单个油井的控制区域是制定有效挖潜措施的重要前提。文章结合石油开采原理和油藏工程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水驱效果和水流方向2条启发式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自动划分单油井控制区域的... 剩余油挖潜是提高石油产量的重要途径,合理划分单个油井的控制区域是制定有效挖潜措施的重要前提。文章结合石油开采原理和油藏工程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水驱效果和水流方向2条启发式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自动划分单油井控制区域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水驱效果和水流方向选取给定油井的周围注水井,并依次连接周围水井形成多边形区域;若多边形中没有其他油井,则该多边形区域内与油井连通的区域即油井的控制区域,否则依据连通性和距离原则将多边形区域划分为多口油井的控制区域。文中提出的方法应用于自主开发的面向大庆油田的剩余油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软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控制区域 启发式规则 连通性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调整与挖潜——文明寨油田卫7、明16块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秋银 张艳红 +1 位作者 洪秀娥 郭建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1年第2期94-96,62,共4页
文明寨油田是闻名的极复杂断块油田 ,目前已到了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开发难度大。文章从地层、构造、剩余油及挖潜四部分 ,阐述了极复杂断块油田的工作方法 ,尤其是针对文明寨的主要矛盾一构造 ,做了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
关键词 极复杂断块油田 地层构造 断层 剩余油挖潜 调整 油藏描述
下载PDF
曙光油田13938潜山油藏剩余油挖潜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红兵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对辽河曙光油田曙13938裂缝性潜山油藏底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对含油带剩余油,应实施补孔并配合化学堵水来进行挖潜;②针对过渡带剩余油(目前的生产井段),应实施化学堵水挖潜;③针... 对辽河曙光油田曙13938裂缝性潜山油藏底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对含油带剩余油,应实施补孔并配合化学堵水来进行挖潜;②针对过渡带剩余油(目前的生产井段),应实施化学堵水挖潜;③针对过渡带剩余油(早期的封堵层),应实施钻塞下返并配合化学堵水来进行挖潜。在区块开发后期,该项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因底水锥进造成的油井高含水等开发问题,可为同类潜山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藏 剩余油挖潜 底水锥进 高含水 剩余油分布 曙光油田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曼 朱利君 +3 位作者 赵淑敏 韩颖 张振伟 段晓燕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9期85-86,共2页
文95块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的开发中后期,针对该油藏层间矛盾突出,储量动用不均的状况,通过细化剩余油认识,以沙三中油藏为重点,通过立体层间精细调整来全面优化重组剩余油相对富集的二类层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同时,兼顾文95... 文95块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的开发中后期,针对该油藏层间矛盾突出,储量动用不均的状况,通过细化剩余油认识,以沙三中油藏为重点,通过立体层间精细调整来全面优化重组剩余油相对富集的二类层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同时,兼顾文95块沙一下、沙二下、沙三上、沙三下油藏,采取上下连动的方式充分挖潜文95块剩余油潜力,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采出程度 高含水 剩余油挖潜 二类层 立体层间精细调整
下载PDF
习家口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建荣 秦雪辉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江汉油区习家口油田位于潜江凹陷西斜坡,蚌湖生油深洼陷以西,包括习一、习二两个区块。该区为一复杂断块油藏,投入开发已30多年,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至"九五"末油田综合含水高达98%,已近废弃;但"十五"期间应用油藏... 江汉油区习家口油田位于潜江凹陷西斜坡,蚌湖生油深洼陷以西,包括习一、习二两个区块。该区为一复杂断块油藏,投入开发已30多年,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至"九五"末油田综合含水高达98%,已近废弃;但"十五"期间应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特别是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和构造精细描述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再结合大位移多靶点定向钻井技术挖掘断层附近及井间剩余油潜力,提高最终采收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高含水 精细小层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利用沉积微相成果指导老区剩余油挖潜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金兰 李升才 +3 位作者 肖茸茸 韩磊 刘永花 田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145-146,共2页
针对文南油田注水开发老区投入开发时间长,一类主力层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状况,在老区开展沉积微相及相控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富集的一类相带侧翼及相带变差的区域,区域整体研究评价与局部精细解剖相结合,以小层沉积微相研究为重点... 针对文南油田注水开发老区投入开发时间长,一类主力层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状况,在老区开展沉积微相及相控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富集的一类相带侧翼及相带变差的区域,区域整体研究评价与局部精细解剖相结合,以小层沉积微相研究为重点,搞清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工艺技术集成进行精细调整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南油田 沉积微相研究 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分流次河道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在柳南浅层油藏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金奎 幸启威 +2 位作者 王庆文 王佳音 王兵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1期141-143,共3页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在确定开发单元、纵向多层系的剩余油饱和度,评价开发单元、层系的动用程度,揭示层间、层内的油水分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单井的补孔、堵水等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柳赞南区浅层油藏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在确定开发单元、纵向多层系的剩余油饱和度,评价开发单元、层系的动用程度,揭示层间、层内的油水分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单井的补孔、堵水等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柳赞南区浅层油藏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认识和挖潜难度逐年增大。近年来通过该测井技术在柳南区块的广泛应用,对浅层油藏剩余油认识和挖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比能谱测井 浅层油藏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杨家坝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剩余油挖潜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峰 薛春江 +1 位作者 吴小龙 曹晓玲 《内江科技》 2014年第10期71-72,共2页
以杨家坝油田为例,对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采用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动力学方法和分层系开发理念,均适合研究区剩余油挖潜,大大提高了采收率。针对储层内注入水沿裂缝方向推进问题,提出... 以杨家坝油田为例,对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采用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动力学方法和分层系开发理念,均适合研究区剩余油挖潜,大大提高了采收率。针对储层内注入水沿裂缝方向推进问题,提出采用堵水调剖技术,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受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影响,单层内平面上物性差异大,使注水开发中物性好砂体优先动用,物性差的砂体动用较差,采取水动力学方法,提高水驱波及效率,明显提高了水驱效果;垂向上受强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合采合注严重影响了部分层位注采见效的问题,提出了分层系开发的方式,合理进行了井网配置和开发层系划分,全面提高了剩余油的开发和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挖潜 开发理念 挖潜对策 堵水调剖技术 水驱开发效果 动力学方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断层精细描述在老油田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秀会 黄飞 +2 位作者 盖广点 刘金华 匡晓东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受断层发育、地表条件等因素影响,复杂断块油藏地震资料普遍较差,断块的控构断层描述通常难以实现一次精确定位。利用动静态矛盾识别发现断层位置不准确迹象,利用井震结合等方法精确描述定位断层位置,提高复杂断块主控断层定位精度。多... 受断层发育、地表条件等因素影响,复杂断块油藏地震资料普遍较差,断块的控构断层描述通常难以实现一次精确定位。利用动静态矛盾识别发现断层位置不准确迹象,利用井震结合等方法精确描述定位断层位置,提高复杂断块主控断层定位精度。多个老油田主控断层实现不同程度外推,外推部分形成"屋脊式"剩余油分布,为老油田滚动挖潜提供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主控断层 井震结合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基于砂体结构的剩余油挖潜调整措施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浩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20,共8页
大庆油田杏六区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储层内部剩余油分布复杂,以小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剩余油的分布已不能满足后期剩余油研究的需要。因此,为了细化研究尺度,精细解剖杏六区储层砂体内部结构,总结出了5种典型的砂体结构特征,并重点... 大庆油田杏六区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储层内部剩余油分布复杂,以小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剩余油的分布已不能满足后期剩余油研究的需要。因此,为了细化研究尺度,精细解剖杏六区储层砂体内部结构,总结出了5种典型的砂体结构特征,并重点讨论了砂体结构与剩余油形成及分布特征的对应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挖潜调整措施思路和方法,即补孔和堵水调整方案。方案共部署补射油水井57口,堵水井6口,方案实施后预计平均单井日增油量2.9 t,综合含水率下降6%。此方案对于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的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结构 剩余油挖潜 调整措施 补孔 堵水
下载PDF
径向钻孔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明 刘玲 《新型工业化》 2022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油藏属于典型的构造油气藏,边底水比较发育,油藏开采能量充足。但是也导致常规井开采油藏含水上升快及近井污染等开发矛盾和问题,有效动用程度低,剩余油丰富,利用常规措施治理潜力较小,治理难度大。加之延安组油藏低...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油藏属于典型的构造油气藏,边底水比较发育,油藏开采能量充足。但是也导致常规井开采油藏含水上升快及近井污染等开发矛盾和问题,有效动用程度低,剩余油丰富,利用常规措施治理潜力较小,治理难度大。加之延安组油藏低幅构造规模小,油藏含油面积小,连片性差,具有“小而肥”的特点,尤其在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高度离散,因而利用水平井开采受制约条件多,而径向钻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有效完井方式,能有效穿越近井污染带连通远井地带剩余油,通过增加或调整渗流通道方向,增大泄流半径与面积,最终提高单井产能。对延安组油藏采用该项技术进行补孔作业,能够解决剩余油开发困难等问题。径向钻孔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油藏开发中取得了工艺和增产效果的成功,值得在构造油藏剩余油挖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钻孔技术 剩余油挖潜 边底水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新庄油田泌浅67区块剩余油挖潜对策
20
作者 符超 王利娜 +2 位作者 勾长彬 杨晓勇 任虹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03X期266-268,共3页
新庄油田泌浅67区块自2005年吞吐开发以来,存在着主力生产层吞吐周期高、采出程度高、边水、四性关系认识不清和井下故障等问题,区块开发效果较差,储量动用程度较低。从影响储量动用程度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剩余油富集区,进而从井网... 新庄油田泌浅67区块自2005年吞吐开发以来,存在着主力生产层吞吐周期高、采出程度高、边水、四性关系认识不清和井下故障等问题,区块开发效果较差,储量动用程度较低。从影响储量动用程度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剩余油富集区,进而从井网重组调整、调层回采、运用化学辅助措施改善目前生产层开发效果和运用氮气辅助热处理方式抑制边水推进速度,提高水淹区储量动用程度四个方面对区块剩余油进行有效地挖潜利用,使自然递减及综合递减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吞吐开发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浅67区块 影响因素 剩余油挖潜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