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间流动单元预测与剩余油气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博 戴俊生 +1 位作者 陆先亮 束青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37,共3页
依据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微相、渗流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储层非均质特征,结合储层的实际情况,选用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最大孔喉半径、流动层指数等5个参数,综合应用岩性—物性划分法以及流动层指数划分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定量... 依据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微相、渗流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储层非均质特征,结合储层的实际情况,选用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最大孔喉半径、流动层指数等5个参数,综合应用岩性—物性划分法以及流动层指数划分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建立了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的E、G、M、P等4类流动单元模式。根据研究区内平面、垂向和井间流动单元分布,发现孤岛油田中一区上第三系中新统馆陶组5段剩余油气在馆陶组5段3层的东北部和中部相对富集。综合考虑井间流动单元排列方式和注、采井射开位置,建立了井间流动单元分布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剩余油气的空间分布,为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气挖潜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气 上第三纪 河流相 井间 流动单元 随机建模 剩余油气 预测
下载PDF
中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其分布和勘探对策 被引量:46
2
作者 赵文智 窦立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半个世纪的勘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看 ,资源探明程度还不高 ,油、气探明率分别为 2 6.9%和 5 .4% ,未探明的资源量还很大。石油剩余资源的 42 .4%分布在东部的裂谷盆地 ,46%分布在西部的叠... 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半个世纪的勘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看 ,资源探明程度还不高 ,油、气探明率分别为 2 6.9%和 5 .4% ,未探明的资源量还很大。石油剩余资源的 42 .4%分布在东部的裂谷盆地 ,46%分布在西部的叠合盆地 ;天然气剩余资源的 3 7%分布在中部的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 ,2 8.1%分布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剩余油气资源虽丰富 ,但质量偏差 ,勘探难度大 ,勘探成本高。 2 1世纪前十年的油气勘探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为确保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发展 ,不仅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还必须建立、健全风险勘探机制和经济评价决策系统 ,进一步发展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 ,开辟新的勘探领域 ,发现更多的商业储量 ,确保我国油气产量稳中有升。表 4参 9(窦立荣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上剩余油气资源 地域分布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重点勘探领域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俊玲 郑和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东营、沾化、车镇、惠民、东濮、泌阳、南阳、潜江、高邮、金湖及百色盆地 11个富油凹陷油气资源丰富 ,第 3次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 96 6 16 8× 10 8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 36 39 8× 10 8m3 。截止 2 0 0 2年...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东营、沾化、车镇、惠民、东濮、泌阳、南阳、潜江、高邮、金湖及百色盆地 11个富油凹陷油气资源丰富 ,第 3次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 96 6 16 8× 10 8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 36 39 8× 10 8m3 。截止 2 0 0 2年底 ,东部 11个富油凹陷石油平均探明程度为 5 0 5 7% ,天然气探明程度为 2 7 31% ,剩余石油资源量为4 7 75 0 9× 10 8t,剩余天然气资源量为 2 6 4 5 87× 10 8m3 ,仍存在较大油气资源潜力。近几年勘探成果表明 ,东部油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隐蔽油气藏内 ,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 ,平面上石油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沾化、车镇、惠民及东濮凹陷 ,天然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濮凹陷。未来东部成熟探区油气重点勘探领域为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及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成熟探区 剩余油气 资源潜力 勘探领域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预测剩余油气中的应用
4
作者 夏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第3X期200-201,共2页
该文针对传统勘探方法不能准确预测剩余油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和自组织神经网络预测剩余油气的方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系统收敛较快,预测精度高的优势以及自组织神经网络无监督竞争式学习的机制,实现了对剩余油气的预测。神经... 该文针对传统勘探方法不能准确预测剩余油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和自组织神经网络预测剩余油气的方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系统收敛较快,预测精度高的优势以及自组织神经网络无监督竞争式学习的机制,实现了对剩余油气的预测。神经网络的方法提高了预测精度,得到了较好预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预测 剩余油气 模式识别 训练
下载PDF
Maui油田剩余油气饱和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彦平 M.H.W.Verbrnggen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2002年第2期61-70,共10页
在Maui油田剩余油气饱和度及相对渗透率已定量化。另外特定岩心分析实验资料(SCAL)是通过用癸烷/盐水和石油/盐水离心实验获得的。认为这样的测量最能代表水分别流入油、气藏中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油藏情况下,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油... 在Maui油田剩余油气饱和度及相对渗透率已定量化。另外特定岩心分析实验资料(SCAL)是通过用癸烷/盐水和石油/盐水离心实验获得的。认为这样的测量最能代表水分别流入油、气藏中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油藏情况下,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油藏原始润湿性的岩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原始生产数据进行历史拟合可得到符合油/气藏实际情况的标准相对渗透率曲线。这一过程修正了实验过程中人为性及局限性,其结果与用典型的分析解释方法相比使剩余油饱和度和下降很多。最初用由Land提出的一种关系式来描述残余油/气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在水淹层用脉冲中子测井测得的地下油层剩余油/气饱和度数据很好地验证了SCAL方法求得的结果。该论文描述了在定量求解剩余油饱和度方面的目前工艺水平。特别是,与取样方法、实验过程设计、先进的数值解释技术以及在文献中还没有发表过的地下测量资料结合运用。研究结果非常有意义,主要在于用这些方法得到的剩余油/气饱和度比用一般常规方法预测的结果要低,同时增加了原来有限的关于剩余油/气公布的数据。低的剩余油/气饱和与油气藏模拟中适当的相对渗透率结合起来使油藏历史拟合得以改进,并且对确定油气藏储量具有积极影响,这些工艺技术同样适用于其他水驱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i油田 剩余油气饱和度 研究 油气藏储量
下载PDF
柯克亚气田西八段凝析气藏剩余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6
作者 吐尔逊江.托呼提 吐尔逊江.司马依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9期48-50,共3页
柯克亚气田西河甫组八段(简称西八段)凝析气藏从目前采出程度上看,还有较多的剩余油气储量。由于地下油气水关系复杂,剩余油气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使西八段剩余油气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为了弄清剩余油气的分布规律,对西八段凝... 柯克亚气田西河甫组八段(简称西八段)凝析气藏从目前采出程度上看,还有较多的剩余油气储量。由于地下油气水关系复杂,剩余油气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使西八段剩余油气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为了弄清剩余油气的分布规律,对西八段凝析气藏剩余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柯克亚气田西八段剩余油气分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平面非均质性、纵向非均质性、构造和井网分布形态;西八段3小层和6小层发育较好,剩余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述小层,对西八段6小层而言,K8001井附近为主要生产区域,可以考虑在该井的西北部位打加密井;对西八段3小层而言,K7012井东南部位剩余油气分布较好,可以考虑在此处打加密井,而构造东部虽然显示有丰度潜力,但砂体的连续性条件较差,开发风险较大,因而布井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克亚气田 西八段 凝析气藏 剩余油气
下载PDF
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14
7
作者 贾承造 赵政璋 +1 位作者 赵文智 胡素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6,11,共7页
石油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石油的供需保障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危。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尽管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较高,但剩余油气资... 石油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石油的供需保障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危。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尽管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较高,但剩余油气资源的总量不少。经过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剩余油气资源的赋存条件变差,低品位资源所占比例增大,剩余资源的隐蔽性增强,勘探难度增大。因此.未来油气勘探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并注意降低成本,才能实现油气勘探增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量 剩余油气资源量 勘探潜力 油气分布 评价
下载PDF
气顶油藏动态诊断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伍锐东 王睿 +4 位作者 马恋 张春光 宋刚祥 石美雪 路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4-580,共7页
气顶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原油、溶解气、气顶气、凝析油、地层水等多相流体。准确计算地层压力及各相采出程度是该类型油气藏动态诊断及剩余油气挖潜的关键。目前已有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难以有效考虑水侵等多种复杂驱动能量,导致各相... 气顶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原油、溶解气、气顶气、凝析油、地层水等多相流体。准确计算地层压力及各相采出程度是该类型油气藏动态诊断及剩余油气挖潜的关键。目前已有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难以有效考虑水侵等多种复杂驱动能量,导致各相采出劈分不确定性较大,增加了调整挖潜风险。通过水侵量拟合及牛顿迭代求解法,建立了1套以水侵特征分析及平均地层压力求解为基础的气顶油藏动态诊断新方法。该方法在M油田Y3气顶油藏应用结果表明,Y3气顶油藏产出油中原油占比为89.7%,凝析油占比仅为10.3%,产出气中气顶气占比为97.9%,溶解气占比仅为2.1%,气顶气与凝析油采出程度分别高达46.6%和31.2%,原油及溶解气采出程度仅为12.1%和1.7%,该结果与生产测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油藏 动态诊断 水侵 平均地层压力 分相产出 剩余油气挖潜
下载PDF
卫2块气顶油藏油气界面研究
9
作者 胡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第2期99-99,共1页
卫2块气顶油藏的气顶和油环带是一个统一的压力系统,开发前处在一种压力平衡状态。自开发以来,由于气藏开发需要,部分井上返采气,随着低部位注水开发的进行,油气界面发生变化,原始油气过渡带范围扩大,在油侵区形成较为富集的剩余油潜力... 卫2块气顶油藏的气顶和油环带是一个统一的压力系统,开发前处在一种压力平衡状态。自开发以来,由于气藏开发需要,部分井上返采气,随着低部位注水开发的进行,油气界面发生变化,原始油气过渡带范围扩大,在油侵区形成较为富集的剩余油潜力。 本次主要以下面两个方方法推算目前油气界面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油环 油气界面:剩余
下载PDF
成熟探区物探技术发展方向——以中石油成熟探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董世泰 张研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61,186,共8页
成熟探区是地质认识比较成型、规模储量几近找完、勘探主体技术比较成熟的地区,待发现的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现有地质认识、勘探技术与资料三个盲区内,需要认识与技术的创新和精耕细作才能发现,一旦找到则多数为优质储量。以中石油... 成熟探区是地质认识比较成型、规模储量几近找完、勘探主体技术比较成熟的地区,待发现的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现有地质认识、勘探技术与资料三个盲区内,需要认识与技术的创新和精耕细作才能发现,一旦找到则多数为优质储量。以中石油成熟探区为例,渤海湾成熟探区辽河、冀东、大港、华北等油田每年探明石油储量多数是在三个盲区深入挖潜发现的。但成熟探区剩余油气勘探面临物探技术方法不适用、部分资料难以满足精细地质评价等问题及挑战。为此,分析了成熟探区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讨论了精细挖潜面临的"三个盲区"以及物探技术面临的问题,剖析了成熟探区近期物探技术实践中提高分辨率目标处理、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和油藏地球物理取得的良好效果。研究认为,最大限度挖掘现有资料潜力、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成像精度为核心的老资料处理解释挖潜,以及加强以"井-震-藏"一体化为核心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发展,是提高成熟探区油藏建模和剩余油预测精度、寻找漏失油气藏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探区 剩余油气资源 物探技术 发展方向 三个盲区 老资料 挖潜技术
下载PDF
成熟探区“勘探层单元”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明水 王永诗 +7 位作者 王学军 郝雪峰 李友强 陈冬霞 王福伟 王翘楚 石学斌 邹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9-513,共15页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已经整体达到高勘探程度阶段,选取适合于成熟探区精细勘探的评价单元,对于降低勘探风险、实现高效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勘探层单元”是基于当前地质规律认识与勘探精细程度的成藏-地质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层单元...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已经整体达到高勘探程度阶段,选取适合于成熟探区精细勘探的评价单元,对于降低勘探风险、实现高效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勘探层单元”是基于当前地质规律认识与勘探精细程度的成藏-地质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层单元界定与划分、层单元剩余资源潜力评价、层单元油气成藏规律分析和成藏模式、层单元优选与分类评价以及勘探部署。“勘探层单元”继承了系统论的思想,是勘探区带研究中的相控论和带控论的延伸和发展。它提出了一个将油气系统、油气聚集区带、油气藏多个层次相统一的综合研究体系,其研究方法论体现了整体与个体的统一、系统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系统研究与精细表征的统一、预测性与实效性的统一。依据“勘探层单元”的研究思路,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含油气层系划分为9套勘探层系、193个勘探层单元,在综合考虑成藏过程和成藏特征的差异性及相似性的基础之上,将勘探层单元总结为20种类型,实现了地质认识与部署思路的精细化和立体化;开展基于“勘探层单元”的剩余资源精细劈分和勘探目标效益评价,明确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古生界潜山、古近系孔店组-沙四段下亚段等4大领域22个最优勘探层单元为近、中期增储和突破的重要方向,为高效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成藏模式 勘探层单元 成熟探区 断陷盆地 剩余油气资源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水平井参与下的油藏隔夹层描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竹 张婷婷 +5 位作者 张胜 胡少华 王贵重 别静 贺川航 李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3-1304,共12页
油田开发中后期井间隔夹层分布预测成为油藏精细描述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由于隔夹层导致的渗透差异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复杂的、非均质性很强的油藏类型,仅依靠露头地质资料、有限的直井信息、地质经验难以精准、合理... 油田开发中后期井间隔夹层分布预测成为油藏精细描述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由于隔夹层导致的渗透差异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复杂的、非均质性很强的油藏类型,仅依靠露头地质资料、有限的直井信息、地质经验难以精准、合理地表征复杂油藏中的薄隔夹层。本文充分利用水平井开发区丰富的水平井信息,提出一种新的直井与水平井联合的隔夹层描述新思路与新流程,引入了隔夹层敏感测井曲线的变化幅度参数值交会分析新技术,利用直井(段)的隔夹层识别、划分标准和地震构造面约束下的地层产状水平井曲线预测技术,构建出直井(段)与水平井的隔夹层等时对比格架、直井与水平井隔夹层测井响应关系,确定了水平井单井隔夹层类型和定量解释标准;探讨了水平井沿轨迹方向的隔夹层分布;综合多种信息和地质模型指导完成了水平井参与下的油藏隔夹层剖面对比分析、隔夹层平面展布规律的研究,验证和修正了前人基于直井(段)隔夹层解释结果、明显地提高了隔夹层预测精度,最后结合动态开发资料综合分析了在隔夹层控制下的油水运动过程以及剩余油分布富集特征,为后续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以及新井部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井 水平井 隔夹层描述 油水分布 剩余油气 油藏开发
下载PDF
3.5维地震勘探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德胜 凌云 +1 位作者 夏竹 蔡银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0-471,18,共12页
3.5维地震勘探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与油田开发动态信息的地震、地质、测井和开发等信息的综合地震勘探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预测剩余油气的分布,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在前期3.5维地... 3.5维地震勘探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与油田开发动态信息的地震、地质、测井和开发等信息的综合地震勘探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预测剩余油气的分布,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在前期3.5维地震勘探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完善,形成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井震信息标定、储层构造演化解释、储层沉积演化解释、储层静态建模、油藏开发空间动态信息解释、三维地震信息结合开发静态和动态信息综合解释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基于西部某油田开发后期水驱开采实例和东部某油田稠油热采的实例,进一步研究证实了3.5维地震技术的应用性,并提供了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方法 应用研究 SEISMIC exploration 油田开发后期 动态信息 一体化工作流程 高精度三维地震 储层 参考标准层 综合解释 油田开采 油藏开发 研究成果 信息解释 水驱开采 剩余油气 空间动态 静态建模 经济效益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宽能域中子伽马能谱测井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彬艳 赵景 高勃胤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随着时间推移,开采层的含油气饱和度逐渐降低,地层水淹程度逐渐加大,地层物性不断变化,俄罗斯宽能域中子伽马能谱测井技术是一项新的套后剩余油监测评价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常规中子寿命和碳/氧比测井...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随着时间推移,开采层的含油气饱和度逐渐降低,地层水淹程度逐渐加大,地层物性不断变化,俄罗斯宽能域中子伽马能谱测井技术是一项新的套后剩余油监测评价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常规中子寿命和碳/氧比测井方法的不足和缺点,能计算套后地层密度,能谱识别范围宽,求取的地层元素较多,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华北测井分公司成功引进,并在相应区块得到初步应用。从应用效果来看,该项技术在确定储层骨架、黏土矿物成分和剩余油气饱和度等方面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伽马能谱 剩余油气饱和度 黏土矿物 氯质量函数
下载PD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n models with different heterogeneities after CO_(2) WAG injection:Visual research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ique 被引量:3
15
作者 WANG Ye-fei LI Zong-yang +2 位作者 ZHANG Shi-ming LIU De-xin DING Ming-c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412-1421,共10页
Water alternating gas(WAG)injection is a widely used strategy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EOR)during gas flooding,and the mechanisms,operating parameters,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hich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H... Water alternating gas(WAG)injection is a widely used strategy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EOR)during gas flooding,and the mechanisms,operating parameters,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hich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However,with respect to its capacity in expanding macroscopic sweep volume under varying heterogeneities,the related results appear inadequate.In this research,three cores with different heterogeneities were used and flooded by the joint water and CO_(2) WAG,then the effects of heterogeneity on oil recovery were determined.More importantly,the cores after CO_(2) WAG inject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echnique for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research,which coul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apacity of CO_(2) WAG in enlarging sweep volume at different heterogeneit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heterogeneity may largely weaken the effectiveness of water flooding,the more severe the heterogeneity,the worse the water flooding.The WAG injection of CO_(2) performs well in EOR after water flooding for all the cores with different heterogeneities;however,it could barely form a complete or full sweep throughout the low-permeability region,and un-swept bypassed regions remain.The homogeneous core is better developed by the injection of the joint water and CO_(2) WAG than the heterogeneous and fractured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enhancing oil recovery CO_(2)WAG injection sweep volume remaining oi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下载PDF
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未来重点勘探领域 被引量:64
16
作者 郑民 李建忠 +4 位作者 吴晓智 王社教 郭秋麟 陈晓明 于京都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3-847,共15页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亟需评价落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近十几年来...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亟需评价落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近十几年来油气勘探成果、地质认识成果与资料积累成果为基础,攻关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1 080.31×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272.50×10~8 t;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78×10^(12)m^3,技术可采资源量48.45×10^(12)m^3.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非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672.08×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151.81×10~8 t;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284.95×10^(12)m^3,技术可采资源量89.3×10^(12)m^3.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25.80×10~8 t,油砂油地质资源量12.55×10~8 t,油页岩油地质资源量533.73×10~8 t;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21.86×10^(12)m^3,页岩气地质资源量80.21×10^(12)m^3,煤层气地质资源量29.82×10^(12)m^3,天然气水合物153.06×10^(12)m^3.我国陆上常规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四大重点领域.其中,陆上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两大领域,陆上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两大领域.海域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构造、生物礁、深水岩性3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潜力 剩余油气资源潜力 油气资源分布 重点勘探领域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