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2代杉木林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杰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17,共7页
在福建南平第1代杉木成熟林中设置固定标准地,采伐前测定每个标准地碳储量,采伐后采用5种方式处理采伐剩余物:全部收获(移走地面上全部有机剩余物,包括树木、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全树收获(收获树木的全部地上部分)、树干和树皮收获(... 在福建南平第1代杉木成熟林中设置固定标准地,采伐前测定每个标准地碳储量,采伐后采用5种方式处理采伐剩余物:全部收获(移走地面上全部有机剩余物,包括树木、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全树收获(收获树木的全部地上部分)、树干和树皮收获(仅收获树干与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仅收获树干和树皮,将全树收获处理的树枝和树叶移到这个处理中)、炼山(仅收获树干和树皮,然后火烧采伐剩余物),随后采用常规方法营造第2代杉木林。试验后12 a,对不同处理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年生第2代杉木林乔木层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61.03 t·hm-2)>全树收获(57.57 t·hm-2)>全部收获(55.64 t·hm-2)>树干和树皮收获(54.38 t·hm-2)>炼山(49.00 t·hm-2);土壤层(0~40 cm)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99.49 t·hm-2)>全树收获(95.63 t·hm-2)>树干和树皮收获(94.81 t·hm-2)>全部收获(91.55 t·hm-2)>炼山(91.23 t·hm-2,与第1代杉木林采伐前相比,第2代12年生杉木土壤层(0~40 cm)碳储量除了全部收获处理降低0.04 t·hm-2外,其他处理均有少量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第2代12年生杉木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162.80 t·hm-2)>全树收获(155.56 t·hm-2)>树干和树皮收获(151.24 t·hm-2)>全部收获(149.14 t·hm-2)>炼山(142.29 t·hm-2)。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全树收获处理、树干和树皮收获处理、全部收获处理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比炼山处理高14.41%、9.33%、6.29%、4.81%,但差异均达不到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2代 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 碳储量
下载PDF
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26年生杉木林生产力的影响
2
作者 苏比·热西塔洪 阮颖超 +3 位作者 何宗明 范少辉 翁贤权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3,共7页
为研究1代杉木林采伐后采用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更新的2代26年生杉木林生产力的影响,在1代20地位指数级的29年生杉木林(起源于本地普通杉木种子)中设置固定试验地,采伐后采用5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和2代杉木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营造2代... 为研究1代杉木林采伐后采用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更新的2代26年生杉木林生产力的影响,在1代20地位指数级的29年生杉木林(起源于本地普通杉木种子)中设置固定试验地,采伐后采用5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和2代杉木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营造2代杉木试验林,研究造林后26 a 5种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对2代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代26年生杉木林平均蓄积量为666.312 m^(3)·hm^(-2),平均出材量为536.805 m^(3)·hm^(-2),年平均蓄积增长量为25.627 m^(3)·hm^(-2)·a^(-1)。不同处理的蓄积量和总材种出材量排序均为: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BL2)>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BL3)>炼山处理(SB)>全树收获处理(BL1)>移除采伐剩余物处理(BL0),5种不同处理的大径材出材量均在65.52%以上,不同处理间蓄积量和出材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的2代26年生杉木林并没有出现前人报道的连栽生产力下降的情况,且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之间的生产力也无显著差异。采伐后保留采伐剩余物、适地适树(杉木造林选择20以上地位指数级的林地)和采用经遗传改良的苗木造林是缓解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维持杉木大径级无节材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采伐剩余物处理 多代连栽 生产力
下载PDF
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杉木人工林3年生林分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林光耀 范少辉 +3 位作者 何宗明 杨旭静 应金花 卢善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 1) BL3 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填加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3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 1) BL3 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填加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3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其次为 BL0 BM0 (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 ;( 2 ) BL1BM0 (清走树木的所有地上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 3 ) 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 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 4 )除了 BL3 BM0 处理与BL1BM0 处理间的杉木单株总生物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多代经营 收获方式 采伐剩余物处理 立地管理 林分生长
下载PDF
立地管理措施对二代2年生杉木林生长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何宗明 范少辉 +2 位作者 林光耀 杨旭静 应金花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 2 9年生一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 ,开展 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第 2代杉木人工林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BL3 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2年生 2代杉木林的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最为有...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 2 9年生一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 ,开展 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第 2代杉木人工林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BL3 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2年生 2代杉木林的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最为有利 ,其次为 BL0 BM0 (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 ,BL1BM0 (清走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BL2 BM1(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 )处理造林成活率最低 ;炼山处理 ( BL2 BM1)与保留相同数量采伐剩余物而不炼山的处理( BL2 BM0 )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立地管理 生长 收获方式 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
下载PDF
关于大兴安岭地区中幼林抚育采伐若干问题的探讨
5
作者 闫玉坤 计文学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文章以中幼林抚育为主题,根据多年从事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经验,对中幼林抚育中中幼龄林抚育补贴与抚育伐的区别,林木的分级,主要采伐方式,不同林种的抚育措施及方法,剩余物的处理原则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幼林抚育 采伐方式 剩余物处理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oxic-settling-anaerobic process by FISH analysis
6
作者 Jian-fang WANG Qing-liang ZHAO +2 位作者 Wen-biao JIN Shi-jie YOU Jin-na ZH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7期1004-1010,共7页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oxic-settling-anaerobic(OSA)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Cell staining and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were used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bial c...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oxic-settling-anaerobic(OSA)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Cell staining and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were used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of sludg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was near 60% and the amount of biological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in aerobic sludge of the OSA system was up to 26.9 mg/g.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was partially inhibited by carbon sources in the continuous OSA system. Contrasted to the OSA system,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was enhanced by 14% and the average total phosphorus(TP) contents of aerobic sludge were increased by 0.36 mg/g when sufficient carbon sources were supplied in batch experiments. Staining methods indicated that about 35% of microorganisms ha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 . FISH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PAOMIX-binding bacteria were predominant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OSA system,which accounted for around 28% of total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ss sludge reductio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 DAPI(4' 6'-diamidino-2-phenyl indol dihydrochloride)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