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寿山整颈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张超 李嘉玮 +7 位作者 马增斌 覃昌龙 白春晓 翟俊修 张帆 李忠泽 许萌 陈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9-25,共7页
目的:观察刘寿山整颈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刘寿山整颈法治疗,对照组接受牵引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肉弹性模量、疼痛程... 目的:观察刘寿山整颈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刘寿山整颈法治疗,对照组接受牵引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肉弹性模量、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障碍程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剪切波弹性模量(SWE)值均下降,观察组患者左侧胸锁乳突肌(L-SCM)、双侧头夹肌(SPCAP)及双侧上斜方肌(Trapezius)的剪切波弹性模量值显著低于牵引组(P<0.001),两组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R-S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VAS评分差异绝对值与上斜方肌、头夹肌剪切波弹性模量差异显著负相关(-1.0<r<-0.5,P<0.001),与左胸锁乳突肌负相关(P=0.0021),与右胸锁乳突肌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2891)。结论:刘寿山整颈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上斜方肌、头夹肌的僵硬度,较好地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且在短期内保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刘寿山 正骨疗法 剪切波弹性模量成像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