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走神经背核内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及联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程世斌 罗天锡 卢光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将CB-HRP注入大鼠胃壁,电镜下证实迷走神经背核(DMV)内支配胃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可分为超微结构不同的大、中、小三型细胞。在DMV内,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PPNS)存在着轴-树、轴-体突触及嵴突触联系,PPNS树突还分别与孤束核神经元的树突... 将CB-HRP注入大鼠胃壁,电镜下证实迷走神经背核(DMV)内支配胃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可分为超微结构不同的大、中、小三型细胞。在DMV内,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PPNS)存在着轴-树、轴-体突触及嵴突触联系,PPNS树突还分别与孤束核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以及最后区神经元的轴突存在着纤维联系。同时证实了PPNS可通过最后区窦状隙与脑脊液接触。本文还对最后区的超微结构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背核 副交感节 神经元
下载PDF
大鼠胸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定量研究及脑啡肽、生长抑素样物质在其中的分布——CB-HRP与免疫细胞化学法相结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支晔 李淑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9-254,共6页
本文在用CB-HRP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对胸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用图像分析仪列标记神经元做了定量研究。证明胸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的面后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面神经核等处。标记神经元的树突向... 本文在用CB-HRP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对胸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用图像分析仪列标记神经元做了定量研究。证明胸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的面后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面神经核等处。标记神经元的树突向各方向伸展,主要伸向网状结构和孤束核。标记细胞的当量圆直径为28.88 μm(±2.48)。胞体平均直径与第1级树突数目无相关;但与第1级树突平均直径正相关;第1级树突直径与其树突组合长度正相关。用CB-HRP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发现疑核中有CB-HRP与L-ENK样双标细胞和CB-HRP与SOM样双标细胞,说明有些胸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中含有L-ENK或S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 胸腺 树突 副交感节 神经元
下载PDF
家兔血管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章云海 雷玲 +9 位作者 耿祝生 徐志强 李静 扬聪颖 李玉 曾因明 周震球 李爱民 刘克芳 陆爱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6期141-144,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血管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从家兔血管入手,用形态学方法来观察分析血管的感受器通路网络。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①选取雄性家兔4只,随机数字表...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血管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从家兔血管入手,用形态学方法来观察分析血管的感受器通路网络。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①选取雄性家兔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2只/组。②两组兔以乌拉坦1.5g/kg麻醉后,经耳缘静脉注射1g/L荧光素核黄(Sigma,批号74681-68-8)500μL逆行神经追踪,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规定兔成活18~24h,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规定兔成活30~36h。③分别取C2~L5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肾、骶脊肌、肠系膜下动脉、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ZX-004荧光显微镜下寻找各组织荧光标记的神经细胞、荧光标记密集的神经末梢部位;另一套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再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新的发现。结果:4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C2~L5脊神经节未发现标记细胞,但在神经节外膜上可见密集的荧光;在脊髓前、后角未见到标记细胞及明显的荧光密集区,但有较弥散的荧光;在下丘脑、大脑及小脑未发现标记细胞及明显的荧光密集区,骶脊肌膜、气管内外膜、心肌的内外膜、肾小球、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较明显的荧光密集区;肠系膜动脉壁发现密集荧光。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肠系膜下神经节有标记细胞,细胞核为金黄色,细胞质为蓝黑色,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②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在C2~L5脊神经节未发现核黄标记细胞,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的标记细胞与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相似,荧光密集区的部位亦相同。结论:家兔血管内膜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元等神经网络组成,上行通路网络可达脊神经节和脊髓,下行通路网络可达骶脊肌膜、气管内外膜、心肌的内外膜、肾小球、皮内毛细血管袢、动脉壁等组织。与胃牵涉区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在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及其上、下行通路网络相互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神经 交感 神经 交感 经络
下载PDF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路 林佩君 +5 位作者 李蕾 王克键 许智先 郭梦萌 沈建武 徐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比例分为2组,每组25例。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1~2次/周;常规针刺组采用传...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比例分为2组,每组25例。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1~2次/周;常规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以迎香、印堂、风池、风府、足三里等为主穴,以上星、合谷、禾髎、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为配穴,每次取主穴、配穴各1~2穴,2次/周。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鼻炎症状总分量表(2004版)、鼻炎症状总分量表(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量表(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 TNNSS)评价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RQLQ)评价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针刺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天数。结果针刺蝶腭神经节组治疗后鼻炎症状总分[(99.74±31.89)分比(196.83±31.22),t=-4.912]、TNSS[(165.18±51.06)分比(209.37±53.31)分,t=-4.032]、TNNSS[(33.63±12.37)分比(71.82±19.21),t=-3.463]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P 均<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后症状改善起效时间[(13.85±4.21)min 比(45.63±7.87)min;t=-1.763,P=0.008]更短,而疗效持续时间[(37.92±9.94)h 比(3.35±1.23)h;t=7.637,P<0.01]更长。针刺蝶腭神经节组治疗后4周RQLQ评分[(8.48±3.71)分比(37.68±12.46)分,F=-7.312]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治疗后1个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复发天数[(4.12±2.15)d 比(23.53±4.63)d,t=-8.879]明显少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针刺 神经 交感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