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副名结构中的副名关系
1
作者 刘子楗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期146-146,共1页
副名结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由非法语言现象到逐渐被学者研究、关注,并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关于它的实质,历来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在前人学者基础上,从副名关系角度入手,提出副名组合的实质是副词修饰准形容词,即突... 副名结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由非法语言现象到逐渐被学者研究、关注,并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关于它的实质,历来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在前人学者基础上,从副名关系角度入手,提出副名组合的实质是副词修饰准形容词,即突显着特征义的名词,整个结构是一个静中有动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副名关系 词特征义 准形容词 联想
下载PDF
名词非范畴化与副名结构的聚合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建平 黄伶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非范畴化与聚合关系。通过对专有名词、兼类名词、个体名词等的历时语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专有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取决概念的内涵意义,或典型事件的特征意义,其适用性与语...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非范畴化与聚合关系。通过对专有名词、兼类名词、个体名词等的历时语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专有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取决概念的内涵意义,或典型事件的特征意义,其适用性与语境有关;非范畴程度高,或已再范畴化的名词可聚合于该结构,名词高度形容词化;普通个体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受先前非范畴化现象的影响,取决于交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非范畴化 副名结构 聚合关系 语料库
下载PDF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大衰减其指称功能,以突显其表"典型特征、异常感觉、语气时髦"等语用意义。(3)它从多个其他构造中传承了相关信息,如副形构造、主谓构造、动名构造等。(4)单靠组合原则难以获得该构造丰富的整体含意,必须运用完形理论和整合原则对其作通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造语法 副名构造 压制 突显 传承 整合
下载PDF
副名结构转喻操作的语义压制动因 被引量:37
4
作者 黄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副名搭配的概念基础,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动因是副名结构的构式义对名词的词汇义进行压制,使与名词相关的可主观量度的属性被凸显,范畴转指属性的概念转喻是语义压制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概念转喻 意义的动态识解观 构式 语义压制
下载PDF
现代汉语的“副名”结构及其名词释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阿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5-98,117,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副名”结构 ,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 ,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对“副名”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现状、形成原因、形成条件以及“副名”结构中名词的释义等问题的研究 ,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新任务。
关键词 现代汉语 释义 副名结构
下载PDF
论副名组合中的名形转类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培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本文主要从名词的语义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修辞性质的副名组合中影响名词裂变为形容词的相关因素———使用频率、名词活用的自由度及名词性状义的类型,目的是探求在特定语法格式的诱发下名形词类转变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副名组合 物义 性状义 活用自由度 词类转变
下载PDF
“副名结构”之名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仇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66-269,共4页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认知动因 限制条件
下载PDF
现代汉语副名结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麻彩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5-88,共4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对副名结构这一现象进行争论,到现在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首先对副名结构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挖掘了这一结构形成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原因,并就副名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副名结构 词修饰词(词性词组) 语义指向 语用
下载PDF
副名结构:语言中的新构式 被引量:2
9
作者 仇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依据构式语法理论,对副名结构的产生进行了分析。认为副名结构的产生是构式引申的结果,其动因是出于丰富表达手段的需要;副形结构,或者说汉语中已经存在的"很X"构式,是副名结构产生的基础,使得进入该结构的名词发生语义游移,... 依据构式语法理论,对副名结构的产生进行了分析。认为副名结构的产生是构式引申的结果,其动因是出于丰富表达手段的需要;副形结构,或者说汉语中已经存在的"很X"构式,是副名结构产生的基础,使得进入该结构的名词发生语义游移,从而突显其隐含的性状义;而这一语义操作的语言机制则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转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构式语法 构式引申
下载PDF
“副名”对“S比N1还N2”构式的压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瑛 肖谧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0-35,共6页
有关“副名”和“S比N1还N2”构式的研究较多,但几乎没有涉及两者之间的压制研究。鉴于此,文章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分析“副名”对“S比N1还N2”构式的压制作用。研究发现:当“副名”压制“S比N1还N2”时,后者对前者的信息既有传承,也有... 有关“副名”和“S比N1还N2”构式的研究较多,但几乎没有涉及两者之间的压制研究。鉴于此,文章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分析“副名”对“S比N1还N2”构式的压制作用。研究发现:当“副名”压制“S比N1还N2”时,后者对前者的信息既有传承,也有阻断。在句法方面,传承了名词形化和增强语的特征,传承了名词的部分特征。在语义方面,传承了名词表典型意义的特征,但阻断了表典型意义的突显方式;传承了增强语表主观性的特征,但其主观性比“副名”更强;传承了抽象名词和指人名词具有语义对立关系的特征,但其具有的语义对立关系名词比“副名”构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构式 “S比N 1还N 2”构式 压制 传承
下载PDF
现代汉语“副名”和“比N还N”构式名词的异同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1,共5页
有关现代汉语"副名"构式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该研究认为使用最多的名词是抽象名词。虽然"比N还N"构式含有"副名"构式"还N",但在名词使用上与"副名"构式既有相同,也有相异。造成... 有关现代汉语"副名"构式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该研究认为使用最多的名词是抽象名词。虽然"比N还N"构式含有"副名"构式"还N",但在名词使用上与"副名"构式既有相同,也有相异。造成相同的原因是:两构式都分别传承了上位构式的形容词句法和语义特征;"比N还N"构式传承了"副名"构式的部分名词形式。造成相异的原因是:"比N还N"构式中的后一个N受到前一个N的压制,"副名"构式仅仅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且使用的程度副词数量更多,这两个因素使"比N还N"构式名词使用的自由度不如"副名"构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构式 “比N还N”构式
下载PDF
转喻认知视域下副名结构语义压制动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显云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7-100,共4页
本研究基于认知语义学意义观,运用构式压制、概念转喻等理论来探剖析"副名结构"。解构了"副名结构"中名词的功能,从传统上指称实体转化为描述事物性状,功能发生游移。阐述了"副名结构"中的转喻机制,指出... 本研究基于认知语义学意义观,运用构式压制、概念转喻等理论来探剖析"副名结构"。解构了"副名结构"中名词的功能,从传统上指称实体转化为描述事物性状,功能发生游移。阐述了"副名结构"中的转喻机制,指出了名词之所以能够实现转喻操作的内在动因,即语义压制。概念转喻是"副名结构"中语义压制得以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概念转喻 语义压制 动因
下载PDF
从研究方法的变迁看汉语副名组合的研究
13
作者 梁世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5期45-47,共3页
本文纵观百年来的语法研究方法的变迁 ,探寻汉语副名组合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 ,并对每个时期的重要文章进行扼要分析 。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副名组合 发展脉络 语言观 规范化
下载PDF
汉语副名构式的认知语法研究
14
作者 牛然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80-82,共3页
汉语的副名构式是语言使用者为了满足表达需求,以副形构式为允准构式,经过识解、转喻、仿拟等一系列的建构努力创造出一个创新构式。它所描写的属性往往是一组属性的集合,是很难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的,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如"新鲜&qu... 汉语的副名构式是语言使用者为了满足表达需求,以副形构式为允准构式,经过识解、转喻、仿拟等一系列的建构努力创造出一个创新构式。它所描写的属性往往是一组属性的集合,是很难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的,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如"新鲜"、"形象"等也是其存在的一个重要理据。语言使用促进了该创新构式的固化过程,使其逐渐成为规约性的语言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构式 形构式 创新 认知语法 语言使用
下载PDF
副名组合中名词属性义显现方式及语境的揭示作用
15
作者 宋晓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2-93,99,共3页
副名组合这一语言形式是一种与既定汉语语法体系相矛盾的语法现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该组合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以其言简意丰的生命力呈现出不断增加的使用态势。本文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该组合... 副名组合这一语言形式是一种与既定汉语语法体系相矛盾的语法现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该组合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以其言简意丰的生命力呈现出不断增加的使用态势。本文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该组合中名词属性义的来源、显现方式以及语境对该组合中名词属性义的揭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组合 认知 属性义 语境
下载PDF
副名组合的理据性研究
16
作者 屈会超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4-65,共2页
"副+名"组合形式四十多年来讨论不断,需要用新的处理方法理清讨论的偏差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和社会语言学的思维方法能够有效地探索这一组合形式的理据性。
关键词 副名组合 理据性 三个平面 语用价值
下载PDF
副名结构形成机制的整体解读
17
作者 崔云忠 李灵通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4期6-7,共2页
副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超常规搭配形式。邢福义先生认为,副名结构中的名词是被形容词化了的,具有一定的形容词性质。王希杰先生及其三一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潜显相啮,零度和偏离共现,并且会受到言内世界和言外世界影响的... 副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超常规搭配形式。邢福义先生认为,副名结构中的名词是被形容词化了的,具有一定的形容词性质。王希杰先生及其三一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潜显相啮,零度和偏离共现,并且会受到言内世界和言外世界影响的。构式语法理论则认为语言中存在很多构式,并且每一个构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不同的成分进入到相同的构式中都会产生该构式所赋予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存在集体意识中的内省,所以,在副名结构中名词的性质还是名词,只不过形容词的性质是由构式本身体现出来的,并不是由名词变异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三一语言学 构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下载PDF
副名组合的可能性研究
18
作者 屈会超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27,共3页
副名组合形式四十多年来讨论不断,需要用新的处理方法理清讨论的偏差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副词与名词的组合实际是副词的语义特征与名词语义特征的组合。语义之间的可组合性为句法结构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副名组合 语义基础 可能性
下载PDF
一种值得关注的“副名结构”词——也谈学生作文中“副名结构”词的仿用
19
作者 李弗不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5年第11期16-16,共1页
近几年来.改学生作文.时不时见到同学们喜欢用一种“副名结构”的词。这种词可不可以用呢?请让我先谈点对这种“副名结构”现象的了解、看法和认识等。
关键词 副名结构 学生作文 仿用 同学
下载PDF
现代汉语常见副名结构浅析
20
作者 曾芳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51-152,136,共3页
本文认为副名组合这一语言现象既是语言社会不断发展的反映,也是语言系统本身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适应的表现。
关键词 副名结构 组合条件 语言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