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窦守强 罗满林 李和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6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饲养管理条件 规模化 上呼吸道 世界范围 病原体 抗生素 黑龙江 疾病
下载PDF
断奶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德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附红细胞体病 断奶仔 继发 诊治 发病情况 专业户 实验室检验 关节肿胀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防制
3
作者 王忠山 刘向鹏 +1 位作者 高占军 吴挺 《养猪》 2012年第3期105-106,共2页
2011年10月以来,五家渠市郊多个猪场发生一种以断奶前后和保育期仔猪为主,以体温升高、咳嗽、腹式呼吸、关节炎、进行性消瘦及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及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要剖检变化的疾病,发病率高,治疗困难... 2011年10月以来,五家渠市郊多个猪场发生一种以断奶前后和保育期仔猪为主,以体温升高、咳嗽、腹式呼吸、关节炎、进行性消瘦及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及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要剖检变化的疾病,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死亡严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测,初步诊断为以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为主的疾病。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综合防制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实验室检测 纤维素性 保育期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森泉 林颖 Joaquim Segales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0年第6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病理 症状 诊断 防制
下载PDF
对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值得给予多大关注 被引量:1
5
作者 章其琪 Anable Evans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6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Glasser氏病 保育期 生长期 兽医 荷兰
下载PDF
一例仔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疗
6
作者 韩楠 王成龙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6年第11期45-46,共2页
2016年3月,新乡市某县张某的养猪场陆续出现断奶仔猪死亡,通过畜主对病情的描述,结合病死仔猪的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检测,最后确诊为一例仔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现将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死亡 诊疗 诊断检测 病理变化 新乡市 实验室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柏华 许志成 刘正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第2期127-127,共1页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在中小规模猪场普遍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给养猪场造成的危害日渐严重[1]。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感染断奶后和保育阶...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在中小规模猪场普遍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给养猪场造成的危害日渐严重[1]。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感染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40%以上[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诊治报告 杆菌 中小规模 纤维素性 保育阶段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治
8
作者 郜兴梅 朱玉琴 李四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年第5期62-62,共1页
近来,在门诊工作中,遇到多例10kg左右仔猪发生有呼吸道困难、高热、跛行以及比较高的死亡率为主要症状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小育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经过使用氟苯尼考制剂等对猪群... 近来,在门诊工作中,遇到多例10kg左右仔猪发生有呼吸道困难、高热、跛行以及比较高的死亡率为主要症状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小育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经过使用氟苯尼考制剂等对猪群进行积极防治,猪群死亡以及临诊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现选择其中一例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情调查半个月前,该户从外地购进7.5~10kg仔猪600头,进栏一周内未见到异常症状后,于进栏后第7天,进行了阉割以及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免疫。阉割后就发现不时地有猪只咳嗽、皮毛粗糙无光泽,进而发展为喘气、发热、饮食欲不佳、四肢无力、个别还有跛行症状,有的出现划水样症状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周后开始发现有死亡现象。出现死亡后,养殖户根据自己判断,怀疑有链球菌病,使用了阿奠西林制刑进行治疗。由于治疗效果不太好,送来门诊。至此,已经死亡60多只,猪群整体饮食只有正常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临诊症状 诊治 跛行症状 治疗效果 死亡率
下载PDF
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1
9
作者 汤东江 缪文超 向秀成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杆菌感染 症状 诊断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健青 洪伟彬 +2 位作者 李永福 殷三鸿 张端秀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80,共1页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可以引起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主要影响2~4周龄的猪,感染高峰为4~6周龄的猪,发病率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可以引起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主要影响2~4周龄的猪,感染高峰为4~6周龄的猪,发病率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2011年5月,东莞市桥头镇某个体养猪场发生了一起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防治 诊断 多发性浆膜炎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保育阶段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病例报告
11
作者 褚照龙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第6期164-165,共2页
2011年8月2日,安徽一母猪规模饲养场,一批断奶后的保育猪开始出现气喘,拉稀,后腿软,站立困难,3~4d后开始死亡,死亡率达13%。户主使用青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等效果不明显。2011年8月6日,笔者应邀为猪场诊断疾病。经综合分析,并通过... 2011年8月2日,安徽一母猪规模饲养场,一批断奶后的保育猪开始出现气喘,拉稀,后腿软,站立困难,3~4d后开始死亡,死亡率达13%。户主使用青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等效果不明显。2011年8月6日,笔者应邀为猪场诊断疾病。经综合分析,并通过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圆环病毒 病例报告 混合感染 规模饲养场 实验室检测 卡那霉素 先锋霉素
下载PDF
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娟 刘惠丽 崔晨光 《兽药市场指南》 2014年第3期41-41,共1页
近期在河北行唐县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80头2月龄左右的断奶仔猪相继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皮肤发红、咳嗽、关节肿胀、跛行、共济失调和死亡为主的疾病,发病率在30%以上;死亡占发病的20%以上。笔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 近期在河北行唐县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80头2月龄左右的断奶仔猪相继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皮肤发红、咳嗽、关节肿胀、跛行、共济失调和死亡为主的疾病,发病率在30%以上;死亡占发病的20%以上。笔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附红细胞体病 混合感染 继发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诊治 发病情况 专业户
下载PDF
广西副猪嗜血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琳 江涛 +3 位作者 吴其彪 覃绍敏 田娟娟 陆芹章 《广西畜牧兽医》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杆菌 药敏试验 分离鉴定 病原菌 广西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多发性浆膜炎 呼吸道综合征
下载PDF
猪蓝耳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14
作者 秦磊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8年第4期49-50,共2页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感染猪而引起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又称为猪蓝耳病,临床上以高热、繁殖母猪流产、死胎等为特征,是严重遏制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可导致病猪出现关节炎、脑膜炎等...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感染猪而引起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又称为猪蓝耳病,临床上以高热、繁殖母猪流产、死胎等为特征,是严重遏制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可导致病猪出现关节炎、脑膜炎等全身性临床症状,引发猪格拉泽氏病,其主要感染2~8周龄猪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混合感染 蓝耳病毒 繁殖障碍综合征 烈性传染病 防治 诊断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治体全
15
作者 丁玉兰 《当代畜牧》 2023年第4期89-90,共2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Infectious pleuropneumonia of swine)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二类动物疫病,主要侵害病猪的呼吸系统,临床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急性感染的猪群具有较高的...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Infectious pleuropneumonia of swine)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二类动物疫病,主要侵害病猪的呼吸系统,临床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急性感染的猪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60%~98%)^([1])。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以病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年猪和仔猪^([2])。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上述两种传染病已经逐渐成为引起猪群发病死亡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其已经成为世界性工业化养猪的五大疫病之一,猪群一旦感染上述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3])。现将一起养猪场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健康养猪、有效防控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诊治体会
原文传递
这样治副猪嗜血杆菌病
16
作者 窦小波 《北方牧业》 2005年第24期15-15,共1页
1发病情况 2005年10月6日.河北省滦县一养猪场购进断奶仔猪128头,体重在15千克左右。到猪场5天就发现有几头仔猪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发病率12%.随即畜主用青、链霉素、安痛定注射,效果不明显.有3头仔猪死亡... 1发病情况 2005年10月6日.河北省滦县一养猪场购进断奶仔猪128头,体重在15千克左右。到猪场5天就发现有几头仔猪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发病率12%.随即畜主用青、链霉素、安痛定注射,效果不明显.有3头仔猪死亡,又有9头出现症状,特来就诊。经我门诊综合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使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肌注.全群饲料中投服药物控制了病情并治愈,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 发病情况 断奶仔 呼吸困难 死亡 综合诊断 药物控制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的诊疗体会
17
作者 王慧景 《湖北畜牧兽医》 2011年第5期40-41,共2页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近几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已成为养猪业的主要病原,在高密度养殖的猪场中更是如此。2009年10月,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采集了8个发病猪场的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近几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已成为养猪业的主要病原,在高密度养殖的猪场中更是如此。2009年10月,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采集了8个发病猪场的病料,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发病率高达85.6%。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诊疗 多发性浆膜炎 动物疫病预防 高密度养殖 实验室诊断 控制中心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健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9年第3期86-8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发生在一大型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病例,以及作者采用的控制措施和防治效果。防控副猪嗜血杆菌和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杆菌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 控制措施 效果观察 体会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春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多发性浆膜炎 防治 呼吸困难 关节肿胀 运动失调 传染病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其防治
20
作者 赵瑞香 周艳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7期75-75,共1页
随着气温升高及湿度的加大,猪群细菌病发病率将上升,更需警惕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 随着气温升高及湿度的加大,猪群细菌病发病率将上升,更需警惕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病因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防治 发病率 气温升高 保育阶段 细菌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