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结核杆菌和克隆病肠粘膜匀浆致地鼠肠炎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缪应雷 欧阳钦 甘华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讨副结核杆菌(MP)在克隆病(CD)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MP接种地鼠。诱导肉芽肿性肠炎动物模型,然后用一部分CD肠粘膜匀浆作PCR扩增MP,另一部分肠壁接种地鼠。结果 MP接种8 月后,有80% (16/2... 目的 探讨副结核杆菌(MP)在克隆病(CD)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MP接种地鼠。诱导肉芽肿性肠炎动物模型,然后用一部分CD肠粘膜匀浆作PCR扩增MP,另一部分肠壁接种地鼠。结果 MP接种8 月后,有80% (16/20)出现肉芽肿性改变,PCR阳性CD匀浆肠壁接种4月后,有5 只出现肉芽肿性改变,与MP组的病理改变相似。PCR阴性CD匀浆组有一只出现肉芽肿性改变。结论 MP可能为部分CD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杆菌 克隆病 致病菌 地鼠
下载PDF
鸟分枝副结核杆菌与人肠道抗原的交叉反应:克罗恩病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Polymeros D. Bogdanos D.P. +2 位作者 Day R. A. Forbes 张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26-27,共2页
Background &Aims: Most Crohn’s disease (CD) patients show seroreactivity against Mycobacterium avium paratuberculosis (MAP), suggesting a pathogenic role for this organism. Our aim was to seek amino acid similari... Background &Aims: Most Crohn’s disease (CD) patients show seroreactivity against Mycobacterium avium paratuberculosis (MAP), suggesting a pathogenic role for this organism. Our aim was to seek amino acid similarities between MAP and intestinal proteins that, through molecular mimicry,could serve as targets for cross-reactive immunity in CD.Methods: Fifty-three peptides comprising 23 sets of MAP/human intestinal peptidyl mimics chosen for maximal homology were constructed and tested for immunologic cross-reactivity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50 patients with CD, 50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38 healthy controls. Results: Antibody reactivity was present in only 7 of 23 peptide sets. MAP/self-reactivity in at least 1 of the 7 reactive sets was present in 21 (42%) CD patients but was virtually absent in the controls. Significant double-reactivity was found against MAP glycosyl transferase d (gsd)230-244/human gastrointestinal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g)111-125 homologues in 15 of 50 (30%) CD patients; MAP alkyl-ohydroperoxidase C (ahpC)20-34/human tumor overexpressed protein (TOG)637-651 double-reactivity was present in 10 (20%) CD patients, but in none of the controls. Inhibition studies confirmed that simultaneous reactivity to mimics was caused by cross-reactivity.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predicts GPg111-125 will be exposed in a solvent-accessible surface region of the protein compatible with antibody recognition. Antibody affinity was greater for the MAP mimics than for the self-sequences, suggesting that reactivity to the mycobacterial sequences precedes that against self-sequences. Conclusions: We describe MAP/self-mimics as targets of cross-reactive antibody responses characterizing patients with CD. Our findings indicate gastrointestinal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s a novel autoantigen in 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副结核杆菌 交叉反应 抗体反应 免疫特性 酶联免疫吸附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反应 抗体应答
下载PDF
克罗恩病肠粘膜匀浆和副结核杆菌接种地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缪应雷 欧阳钦 +1 位作者 甘华田 陈代云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克隆病 Croh's病 肠粘膜匀浆 副结核杆菌
原文传递
克隆产现与副结核杆菌 被引量:4
4
作者 甘华田 欧阳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8-230,共3页
分支杆菌、尤其是副结核杆菌长期被疑为克隆病的致病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手术及内镜活检的74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副结核杆菌DNA进行检测。扩增的靶DNA为副结核杆菌染色体特异重复插入序列IS9001上400bp的片段... 分支杆菌、尤其是副结核杆菌长期被疑为克隆病的致病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手术及内镜活检的74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副结核杆菌DNA进行检测。扩增的靶DNA为副结核杆菌染色体特异重复插入序列IS9001上400bp的片段。其产笺特异性通过生物素杆主民的副结核杆菌全染色体探针Southern杂交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病 副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克隆病与副结核杆菌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其英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3-224,共2页
克隆病与副结核杆菌潘其英克隆(Crohn)病与副结核杆菌的关系仍然没有被证实。近年来对其有一些综合性的评论[1,2]。Burnham等曾报告从27例克隆病的肠系膜淋巴结中的1个淋巴结培养出1株堪萨斯分支杆菌,还有22... 克隆病与副结核杆菌潘其英克隆(Crohn)病与副结核杆菌的关系仍然没有被证实。近年来对其有一些综合性的评论[1,2]。Burnham等曾报告从27例克隆病的肠系膜淋巴结中的1个淋巴结培养出1株堪萨斯分支杆菌,还有22例缺细胞壁的细菌。Choidi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病 副结核杆菌 病因
原文传递
副结核杆菌致地鼠肉芽肿性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缪应雷 欧阳钦 甘华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54-955,共2页
关键词 副结核杆菌 肉芽肿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采用副结核杆菌建立肉芽肿性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7
作者 缪应雷杜艳 欧阳钦甘华田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利用副结核杆菌接种地鼠,以图建立一个模拟克隆病的小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地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腹腔接种副结核杆菌;对照组:20只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和死菌(各10只)。8个月后处死动物,作病理学观察,并对动物肠组织进行 Poly... 目的:利用副结核杆菌接种地鼠,以图建立一个模拟克隆病的小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地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腹腔接种副结核杆菌;对照组:20只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和死菌(各10只)。8个月后处死动物,作病理学观察,并对动物肠组织进行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副结核杆菌 DNA。结果:实验组 80% (16/ 20)的地鼠出现肉芽肿性肠炎。实验组所有 20只地鼠的肠组织均扩增出 400 bp的 DNA 片段。结论:建立了一个新的肉芽肿性肠炎的小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杆菌 肉芽肿性肠炎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应用单克隆抗体对副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性的研究
8
作者 钱爱东 韩有库 +1 位作者 何昭阳 张宏权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89年第2期52-54,共3页
通过四次细胞融合,获得了5株产生抗副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这5株单克隆抗体与13株副结核杆菌抗原进行ELISA,结果表明,13株副结核杆菌可初步被5株单克隆抗体分成三组:C_1、C_3、P_(10)、Teps为A组;C_2、C_4、C_5、C_6、... 通过四次细胞融合,获得了5株产生抗副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这5株单克隆抗体与13株副结核杆菌抗原进行ELISA,结果表明,13株副结核杆菌可初步被5株单克隆抗体分成三组:C_1、C_3、P_(10)、Teps为A组;C_2、C_4、C_5、C_6、C_8、C_(11)、C_(12)、1555为B组;P_(18)为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副结核杆菌 抗原
下载PDF
ELISA试验检测对接种副结核分枝杆菌灭活菌犊牛的反应
9
作者 E.Spangler 李锦军 《延边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56-26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证明犊牛副结核分枝杆菌菌苗接种对血清 ELISA 的影响,对产后1个月至15个月的15头副结核分枝杆菌灭活苗接种犊牛和5头未接种对照犊牛作了比较试验。接种年龄为5~40日龄,在接种前后,定期采集血液样品,用 ELISA法分析血清抗体... 本研究旨在证明犊牛副结核分枝杆菌菌苗接种对血清 ELISA 的影响,对产后1个月至15个月的15头副结核分枝杆菌灭活苗接种犊牛和5头未接种对照犊牛作了比较试验。接种年龄为5~40日龄,在接种前后,定期采集血液样品,用 ELISA法分析血清抗体,所有犊牛在菌苗接种前均呈现 ELISA 反应阴性,15头接种牛中的13头在接苗后第2~6月内变成 ELISA 反应阳性,未接苗犊牛仍然是 ELISA阴性,菌苗的广泛使用也许会影响副结核病的诊断和以测定体液抗体的血清学试验为基础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牛病 ELISA 疫苗 副结核杆菌
下载PDF
牛副结核病的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树华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7年第8期66-66,共1页
牛副结核病是牛感染副结核杆菌而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消化道感染是临床主要传播方式,病牛主要表现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最后全身衰竭而死,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小肠和结肠处,表现肠粘膜增厚和形成皱襞;本病无治疗意义,临床应以预... 牛副结核病是牛感染副结核杆菌而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消化道感染是临床主要传播方式,病牛主要表现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最后全身衰竭而死,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小肠和结肠处,表现肠粘膜增厚和形成皱襞;本病无治疗意义,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及时扑杀病牛和定期消毒能最大程度防控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杆菌 防治
下载PDF
应用间接ELISA试验检测副结核病肠道分泌物中特异性SlgA抗体的研究
11
作者 权吉锡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8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较为敏感的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对203头份疫区牛肠管分泌物进行了 ELISA 检测,并按病理学分期进行了配对比较。结果表明,ELISA 的阳性检出率为74.1%(20/27),非特异性低至1.73%(3/175);ELISA 对进行期病变牛的检出...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较为敏感的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对203头份疫区牛肠管分泌物进行了 ELISA 检测,并按病理学分期进行了配对比较。结果表明,ELISA 的阳性检出率为74.1%(20/27),非特异性低至1.73%(3/175);ELISA 对进行期病变牛的检出率为100%,而对静止期病变牛的检出率为63.64%。本试验又与细菌分离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两者的总符合率达94.58%。可作为副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手段,并可为进行肠道局部免疫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ELISA试验 SLGA 肠道分泌物 牛肠 病牛 副结核杆菌 病理组织学检查 总符合率 病理学分期
下载PDF
三抗体间接法Dot—ELISA检测牛副结核病IgG_1抗体的研究
12
作者 玄学南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8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本试验建立了检测副结核病牛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一种新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三抗体间接法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一ELISA)。并与粪便培养法,常规 ELISA,补体结合反应(CFT)及二抗体间接法 Dot一ELISA 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抗体... 本试验建立了检测副结核病牛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一种新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三抗体间接法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一ELISA)。并与粪便培养法,常规 ELISA,补体结合反应(CFT)及二抗体间接法 Dot一ELISA 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抗体间接法Dot——ELISA 比常规 ELISA、CFT 和二抗体间接法 Dot——ELISA 显著敏感,而且快速、简易、经济,适用于大规模的现场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ELISA检测 IgG1 DOT 间接法 抗体滴度 补体结合反应 皮内变态反应 副结核杆菌 牛型结核
下载PDF
牛副结核病的防治
13
作者 李树华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7年第7期156-156,共1页
牛副结核病是牛感染副结核杆菌而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消化道感染是临床主要传播方式,病牛主要表现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最后全身衰竭而死,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小肠和结肠处,表现肠粘膜增厚和形成皱襞;本病无治疗意义,临床应以预... 牛副结核病是牛感染副结核杆菌而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消化道感染是临床主要传播方式,病牛主要表现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最后全身衰竭而死,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小肠和结肠处,表现肠粘膜增厚和形成皱襞;本病无治疗意义,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及时扑杀病牛和定期消毒能最大程度防控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杆菌 防治
下载PDF
模拟克隆病的肉芽肿性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缪应雷 杜艳 欧阳钦 《昆明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40只地鼠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2 0只腹腔接种副结核杆菌 ;对照组 :2 0只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和死菌 (各 10只 ) ,8个月后处死动物 ,作病理学观察 .结果 :实验组 80 % (16 /2 0 )的地鼠出现肉芽肿性肠炎 ,而对照组未见肉芽肿性肠炎和溃疡... 40只地鼠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2 0只腹腔接种副结核杆菌 ;对照组 :2 0只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和死菌 (各 10只 ) ,8个月后处死动物 ,作病理学观察 .结果 :实验组 80 % (16 /2 0 )的地鼠出现肉芽肿性肠炎 ,而对照组未见肉芽肿性肠炎和溃疡形成 .两组肉芽肿性肠炎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果表明 :利用副结核杆菌接种地鼠 ,建立了一个模拟克隆病的肉芽肿性肠炎小动物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杆菌 肉芽肿性肠炎 动物模型 克隆病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rpoB gene mutation in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ecies paratuberculosis and clinical rifabutin and rifampicin resistance for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 被引量:2
15
作者 Daniel R Beckler Sammer Elwasila +2 位作者 George Ghobrial John F Valentine Saleh A Nas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2723-2730,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overlapping regions of the rpoB gene previously involved with rifamycin resistance in M. tuberculosis and seek correlation between rpoB mutations in dinical MAP strains with susceptibility to RIF ... AIM: To investigate overlapping regions of the rpoB gene previously involved with rifamycin resistance in M. tuberculosis and seek correlation between rpoB mutations in dinical MAP strains with susceptibility to RIF and RFB. METHODS: We designed a molecular-based PCR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rifabutin (RFB) and rifampicin (RIF) resistance based on probable determinant regions within the rpoB gene of MAP, including the 81 bp variable site located between nucleotides 1363 and 1443.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for RIF was also determined against 11 MAP isolates in attempt to seek correlation with rpoB sequences. RESULTS: We determined that MAP strain 18 had an MIC of 〉 30 mg/L and ≤ 5 mg/L for RIF and RFB respectively, and a significant and novel rpoB mutation C1367T, compared to an MIC of ≤ 1.0 mg/L for both drugs in the wild type MAP. The 30-fold increase in the MIC was a direct result of the rpoB mutation C1367T, which caused an amino acid change Thr456 to Ile456 in the drug's binding site. In addition, MAP strain 185 contained five silent rpoB mutations and exhibited an MIC comparable to the wild-type. Moreover, our in vitro selected mutation in MAP strain UCF5 resulted in the generation of a new resistant strain (UCF5-RIF16r) that possessed T1442C rpoB mutation and an MIC 〉 30 mg/L and 〉 10 mg/L for RIF and RFB respectively. Sequencing of the entire rpoB gene in MAP strains UCF4, 18, and UCF5-RIF16r revealed an rpoB mutation A2284C further downstream of the 81 bp variable region in UCF4, accounting for observed slight increase in MIC. In addition, no other significant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strains 18 and UCF-RIF16r. CONCLUSION: The data clearly illustrates that clinical and in vitro-selected MAP mutants with rpoB mutations result in resistance to RIF and RFB, and that a single amino acid change in the beta subunit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IF resistance. Unconventional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uch as our molecular approach will be beneficial for evaluation of antibiotic effectiveness. This molecular approach may also serve as a model for other drugs used for treatment of MAP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 Crohn's disease RIFABUTIN RIFAMPICIN RPOB Minimum inhibitoryconcentration
下载PDF
杂志信息
16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7年第10期15-17,共3页
北京地区部分医院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状及变迁的研究 据《中华医学杂志》1997年5月77卷第5期报道 国家卫生部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张凤凯等,采用WHONET软件,对北京地区11家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常用抗生素抑菌圈... 北京地区部分医院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状及变迁的研究 据《中华医学杂志》1997年5月77卷第5期报道 国家卫生部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张凤凯等,采用WHONET软件,对北京地区11家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常用抗生素抑菌圈直径进行了计算机分析。 结果表明,上述医院1995年共分离临床致病菌10305株,各种病菌的耐药率为:1.大肠杆菌:阿米卡星8%、头孢他啶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杆菌 冠状动脉钙化 单克隆抗体 克隆病 冠状动脉造影 基因转导 肺泡巨噬细胞 皮肤基底膜 冠状动脉狭窄 胃癌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