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肝静脉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彦 李振平 +2 位作者 粱邦领 林祥涛 刘学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利用肝脏标本并结合活体肝脏的超声与CT图像,对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的走行、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进行对照研究,为肝移植手术、肝切除术、肝癌的介入治疗以及提高临床影像手段对AHV的显示率,提供解... 目的:利用肝脏标本并结合活体肝脏的超声与CT图像,对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的走行、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进行对照研究,为肝移植手术、肝切除术、肝癌的介入治疗以及提高临床影像手段对AHV的显示率,提供解剖学与影像学依据。方法:①随机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离体无病变肝脏12例,沿下腔静脉(IVC)后壁正中剖开管腔,观察AHV开口情况,并在解剖放大镜下仔细解剖剥离AHV,观察其来源,走向,数量,测量AHV的长轴与IVC长轴的夹角。②随机选健康查体者600人进行超声检查,取剑突下纵切,中上腹部横切,右腋前线纵切,观察AHV的汇入部位、走向、数量、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轴线的夹角。③随机选80例因胆囊、胰腺或肾脏疾病行CT强化检查,肝脏正常者扫描图像,观察AHV的汇入部位、走向、数量、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轴线的夹角情况。结果:①12具尸体标本共有AHV79支,人均6.12±1.13(2~10)支,平均口径0.36±0.11(0.1~1.0)cm;AHV和IVC呈锐角者57支,人均5.21±1.61支,平均口径为0.22±0.14cm,约占总数量的72%;呈直角者22支,人均1.91±0.79支,平均口径为0.42±0.16cm,占总数量的28%。②600例体检者超声检查显示AHV共490支,平均0.78±0.41(0~3)支/例,平均口径0.38±0.19cm。显示的AHV与IVC的夹角多呈直角或近似直角,约88%(431/490),170例显示较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口径0.3~0.81cm,平均0.40±0.19cm。③80例肝强化CT图像,仅24例显示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未见细小尾状叶静脉显示。结论:正常中国人AHV变异较大;在肝右后下静脉显示方面超声与螺旋CT检查相似,在细小AHV显示方面超声检查优于螺旋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肝静脉(AHV) 下腔静脉(IVC)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及MRI对Budd-Chiari综合征中副肝静脉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世林 罗明月 +3 位作者 单鸿 孟晓春 李征然 陈俊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中副肝静脉的CT、MRI表现,评价其在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有CT、MRI资料的Budd-Chiari综合征病例24例(其中22例行介入诊疗),观察副肝静脉的CT、MRI表现,结合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中副肝静脉的CT、MRI表现,评价其在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有CT、MRI资料的Budd-Chiari综合征病例24例(其中22例行介入诊疗),观察副肝静脉的CT、MRI表现,结合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讨论副肝静脉的临床意义。结果24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中,20例检测到副肝静脉,显示率83.3%。典型的副肝静脉主要分布于肝VI段及临近肝组织内,表现为与下腔静脉相通的管道。结论在大多数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中CT及MRI可以直观地观察副肝静脉的形态、侧支循环情况及其与下腔静脉的交通情况,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副肝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健康成人副肝静脉的超声及螺旋CT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彦 刘兰芬 +2 位作者 管一帆 王惠 张素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螺旋CT检查对副肝静脉(AHV)的显示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①超声随机观察600例健康查体者的AHV检出率、数量、管径及其与下腔静脉(IVC)轴线的夹角。②螺旋CT随机观察80例无病变肝AHV的检出率、数量、管径及其与下腔静脉... 目的探讨超声与螺旋CT检查对副肝静脉(AHV)的显示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①超声随机观察600例健康查体者的AHV检出率、数量、管径及其与下腔静脉(IVC)轴线的夹角。②螺旋CT随机观察80例无病变肝AHV的检出率、数量、管径及其与下腔静脉轴线的夹角情况,并对9例AHV三维重建。结果①超声检查600例体检者378例显示AHV,检出率63%,共检出AHV436支,平均1.15支/例(436/378),平均内径(0.35±0.16)cm,180例显示较粗大的肝右后静脉210支,平均内径(0.41±0.19)cm;与IVC的夹角呈直角或近似直角者88%(384/436);呈锐角者12%(52/436)。②80例肝强化CT图像,仅24例显示粗大的肝右后静脉29支,平均内径(0.34±0.14)cm,未显示细小尾状叶静脉。结论超声及螺旋CT检查显示AHV有角度选择性,部分充盈良好、与IVC呈近似直角的AHV易于显示;超声检查在尾状叶静脉显示方面更优于螺旋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肝静脉 下腔静脉 超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经副肝静脉和右肝静脉代偿一例
4
作者 邓高月 徐清 +5 位作者 刘振邦 唐志全 张海君 方勇 陈东红 邹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79-779,共1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阻塞 布-加氏综合征 副肝静脉 静脉 代偿 实验室检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探析副肝静脉分布规律及其血流状态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1期2974-2976,共3页
目的:探析副肝静脉的分布规律和血流状态,为临床诊断布加综合征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布加综合征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被检者均给予副肝静脉的超声检查,观察副肝静脉的分布规律及患者的血流状态... 目的:探析副肝静脉的分布规律和血流状态,为临床诊断布加综合征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布加综合征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被检者均给予副肝静脉的超声检查,观察副肝静脉的分布规律及患者的血流状态,并进行对比。结果:30例健康成人中有19例检出副肝静脉24支,其平均内径为(0.34±0.13)cm。3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共检出25例患者有副肝静脉35支,平均内径为(0.76±0.14)cm。两组被检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成人及布加综合征患者均有副肝静脉显示,超声能够有效地检出副肝静脉,并能够观察直径和血流情况,为临床观察副肝静脉提供参考,并为诊断布加综合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肝静脉 超声 静脉 血流 内径
下载PDF
副肝静脉成形术在Budd-Chiari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顾玉明 祖茂衡 +4 位作者 徐浩 李国均 魏宁 王诚 许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评价副肝静脉成形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及支架置入术 ]在Budd Chiari综合征 (BCS)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 14例BCS患者均为肝静脉、副肝静脉狭窄或闭塞 ,主要症状和体征为腹胀、腹痛、腹水、肝脾肿大等。均接受了... 目的 评价副肝静脉成形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及支架置入术 ]在Budd Chiari综合征 (BCS)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 14例BCS患者均为肝静脉、副肝静脉狭窄或闭塞 ,主要症状和体征为腹胀、腹痛、腹水、肝脾肿大等。均接受了副肝静脉成形术 ,采用经股静脉或经颈静脉和经皮经副肝静脉途径开通副肝静脉的方法。结果  14例BCS开通副肝静脉均获得成功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临床治愈 7例 ,有效 5例 ,无效 2例。随访 3~ 48个月 ,3例PTA后再狭窄 (支架内血栓形成 1例 ) ,1例术后 2个月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开通副肝静脉有着与开通肝静脉同等的治疗价值 ,易于操作 ,且更加安全。适应证为 :( 1)肝静脉和副肝静脉同时闭塞 ,而且肝静脉为节段性闭塞。( 2 )副肝静脉明显代偿性扩张 ,其管径大于 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狭窄 临床应用 副肝静脉成形术 BUDD-CHIARI综合征 治疗
原文传递
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傅宇飞 张科 +1 位作者 魏宁 徐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科35例存在副肝静脉的BCS患者根据其是否梗阻分为2组。其中副肝静脉通畅组21例,病变特点为下腔静脉伴三支肝静脉梗阻,副肝静脉粗大、通畅;...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科35例存在副肝静脉的BCS患者根据其是否梗阻分为2组。其中副肝静脉通畅组21例,病变特点为下腔静脉伴三支肝静脉梗阻,副肝静脉粗大、通畅;副肝静脉梗阻组14例,病变特点为副肝静脉及三支肝静脉梗阻,其中下腔静脉通畅13例,下腔静脉梗阻1例。在治疗过程中,副肝静脉通畅组患者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副肝静脉梗阻组患者行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人术),1例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患者先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副肝静脉通畅组21例副肝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8.81±6.23)cmH2O(1cmH2O=0.098kPa)降至治疗后的平均(18.62±5.06)cmH2O(P〈0.01);血清总胆红素由治疗前的(23.24±6.41)μmol/L降至治疗后的(19.52±4.31)μmol/L(P〈0.01);血清白蛋白治疗前(33.76±3.74)g/L,治疗后(34.05±3.62)g/L(P=0.485)。副肝静脉梗阻组副肝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6.29±11.65)cmH2O降至治疗后的(22.07±7.67)cmH2O(P〈0.01);血清总胆红素由治疗前的(31.24±9.54)μmol/L降至治疗后的(20.93±7.26)μmol/L(P〈0.01);血清白蛋白治疗前(32.14±4.55)g/L,治疗后(32.11±4.47)g/L(P=0.861)。经随访,副肝静脉通畅组患者无症状复发。副肝静脉梗阻组中1例于治疗后5个月症状复发,再次给予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术。结论对于下腔静脉伴三支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若副肝静脉代偿性增粗、通畅,术中仅需处理下腔静脉即可。对于副肝静脉伴三支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若副肝静脉代偿性增粗、扩张,开通副肝静脉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副肝静脉
原文传递
副肝静脉成形术在节段性肝静脉梗阻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文亮 魏宁 +7 位作者 傅宇飞 徐浩 祖茂衡 顾玉明 张庆桥 许伟 崔艳峰 刘洪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93-1297,共5页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成形术在节段性肝静脉梗阻型布加综合征(B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节段性肝静脉梗阻型BCS患者行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术,其中3例予以支架置入治疗。术后统计并分析技术成功率,症状缓解情况及随访的相关数据。结果...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成形术在节段性肝静脉梗阻型布加综合征(B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节段性肝静脉梗阻型BCS患者行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术,其中3例予以支架置入治疗。术后统计并分析技术成功率,症状缓解情况及随访的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未出现严重相关并发症。术中共检出30支代偿性增粗的副肝静脉,主干直径6~11 mm,平均(8.43±1.43)mm,副肝静脉与肝静脉之间均存在数量不等的交通支。副肝静脉压力由术前的平均(46.63±5.44)cmH 2O降至术后的(28.00±3.54)cmH 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97,P〈0.01)。经随访,25例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5例患者症状复发,其中4例再次接受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术,1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结论对于节段性肝静脉梗阻型BCS的患者,若患者副肝静脉代偿性扩张,开通副肝静脉同样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静脉 副肝静脉
原文传递
布-加综合征中副肝静脉的超声表现及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杰 李传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目的 探讨副肝静脉在布 加综合征中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超声检查 2 14例正常成人的肝右后下静脉和 2 8例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主要观察肝右后下静脉在正常成人和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显示率及管径 ... 目的 探讨副肝静脉在布 加综合征中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超声检查 2 14例正常成人的肝右后下静脉和 2 8例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主要观察肝右后下静脉在正常成人和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显示率及管径 ,尾状叶静脉在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显示率及管径。结果 肝右后下静脉多在第一肝门平面注入下腔静脉。正常成人肝右后下静脉显示率为 2 4% ,平均管径为 ( 0 .43± 0 .12 )cm ;布 加综合征患者肝右后下静脉的显示率为 71% ,平均管径为 ( 0 .78± 0 .16 )cm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P <0 .0 1)。布 加综合征患者尾状叶静脉的显示率为 79% ,平均管径为 ( 0 .5 2±0 .17)cm。结论 副肝静脉的超声观测在布 加综合征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副肝静脉 超声表现
原文传递
经股静脉-副肝静脉-肝静脉通路治疗布加综合征两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占国 蒋京军 +2 位作者 张学民 何长顺 张小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70-970,共1页
例1 患者女,46岁,因胸腹壁静脉曲张15年.于2013年1月10日入院。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增大,下腔静脉肝后段长段闭塞。术前诊断:布加综合征。穿刺右股静脉,造影见肝段下腔静脉长段闭塞,副肝静脉代偿性扩张,肝内交通静脉开放,选人副... 例1 患者女,46岁,因胸腹壁静脉曲张15年.于2013年1月10日入院。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增大,下腔静脉肝后段长段闭塞。术前诊断:布加综合征。穿刺右股静脉,造影见肝段下腔静脉长段闭塞,副肝静脉代偿性扩张,肝内交通静脉开放,选人副肝静脉造影:肝静脉血流瘀滞,第二肝门部下腔静脉几近闭塞(图1A),肝静脉测压为25cm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肝静脉 布加综合征 右股静脉 静脉通路 段下腔静脉 静脉造影 治疗 腹壁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布-加综合征:副肝静脉解剖和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朋利 韩新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80-1482,共3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副肝静脉 介入治疗 解剖 影像学检查 医学影像学 静脉阻塞 AHV
原文传递
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代偿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党晓卫 付坤坤 +6 位作者 李林 李路豪 刘优优 牛光辉 李松 张中杰 许培钦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AHV)的代偿扩张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病人首次确诊时AHV的数...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AHV)的代偿扩张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病人首次确诊时AHV的数目及其直径大小,根据结果分为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最大直径≥5 mm或AHV直径总和≥6 mm,n=58)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最大直径<5 mm且AHV直径总和<6 mm,n=20),同时将检出的AHV按直径大小分为A类(直径≥5 mm)和B类(直径<5 mm)。分别记录分析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肝静脉梗阻程度、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两类AHV长轴与下腔静脉(IVC)近心段长轴夹角。结果 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中有68例(87.2%)检出AHV,共124支(A类96支,B类28支)。明显代偿扩张组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病人在疾病类型[主肝静脉(MHV)梗阻型3例(5.2%)vs.1例(5.0%),IVC梗阻型0 vs.4例(20.0%),混合型55例(94.8%)vs.15例(75.0%),P=0.007]、MHV梗阻程度[Ⅰ度0vs.2例(10.0%),Ⅱ度0 vs.2例(10.0%),Ⅲ度6例(10.3%)vs.10例(50.0%),Ⅳ度52例(89.7%)vs.6例(30.0%),Z=-5.378,P=0.000]、血清VEGF水平[(68.1±40.4)ng/L vs.(394.2±194.6)ng/L,t=-7.437,P=0.000]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性别(χ~2=0.027)、年龄(t=0.960)、PT(t=-0.020)、Child-Pugh分级(Z=-0.564)、门静脉主干内径(t=1.586)、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t=0.154)、血清D-二聚体(t=0.166)、纤维蛋白原水平(t=-1.5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类AHV长轴与IVC近心段长轴夹角存在差异(χ~2=15.827,P=0.000)。两组病人AHV直径总和与MHV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657,P=0.000),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25,P=0.000),MHV梗阻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也呈负相关(r=-0.445,P=0.000)。结论布-加综合征病人的AHV多代偿性扩张,其扩张情况与疾病类型、MHV梗阻程度、血清VEGF水平有关。AHV长轴与IVC近心段长轴夹角是代偿扩张的可能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肝静脉 布-加综合征 代偿性扩张
原文传递
布加综合征患者副肝静脉形成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磊 祖茂衡 徐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分析布加综合征(BCS)患者副肝静脉形成与年龄的相关性。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增强MRI检查并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146例BCS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9例,女性67例,平均46岁。146例BCS患者中86例... 分析布加综合征(BCS)患者副肝静脉形成与年龄的相关性。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增强MRI检查并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146例BCS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9例,女性67例,平均46岁。146例BCS患者中86例有副肝静脉,60例无副肝静脉。相关分析,BCS患者副肝静脉形成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8(95%CI:0.050~0.379,P<0.05)。为BCS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副肝静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CS 增强MRI检查 相关性分析 回顾分析 相关系数
原文传递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布加综合征副肝静脉开口方向及夹角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慧婷 徐凯 +5 位作者 何鹏 张庆桥 代岳 路莉 李曾 孙景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对布加综合征副肝静脉(AHV)开口方向及AHV与下腔静脉长轴远端夹角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就诊的20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分别用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直径≥5mmAHV开口方向并测量...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对布加综合征副肝静脉(AHV)开口方向及AHV与下腔静脉长轴远端夹角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就诊的20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分别用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直径≥5mmAHV开口方向并测量AHV与下腔静脉长轴远端夹角。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显示AHV开口方向的一致性。以DSA为金标准,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评估两种检查方法测量夹角的差异性。结果202例患者中,139例患者MRA测出直径≥5mmAHV199支,123例患者DSA测出152支。MRA显示AHV开口在下腔静脉右侧、前方、左侧分别为135、51、13支,DSA显示AHV开口在下腔静脉右侧、前方、左侧分别为108、34、10支,Kappa值为0.6。拟合AHV与下腔静脉远端夹角空模型得到截距项的方差(σ2μ0)为166.6,残差的方差(σ2ε)为377.1,P值皆小于0.05,组内相关系数为0.3。混合线性模型得出两种检查测量AHV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结论CE-MRA可清楚显示布加综合征AHV开口方向,准确测量AHV与下腔静脉长轴远端夹角,对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肝静脉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副肝静脉开通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洁 王朝辉 +1 位作者 许威风 黄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开通术(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安全性、有效性并观察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搜集接受副肝静脉开通术治疗的6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肝静脉型33例,混合型27例)进行研究,观察末次随访时临床表现、肝功能及...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开通术(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安全性、有效性并观察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搜集接受副肝静脉开通术治疗的6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肝静脉型33例,混合型27例)进行研究,观察末次随访时临床表现、肝功能及血管通畅率等中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60例患者全部成功施行副肝静脉血管成形术,其中9例加行支架植入术,含2例因术中球囊扩张后出血而加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3%、96.7%、95%,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5.0%、70.8%、57.3%。肝静脉型患者术后1、3、5年的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0.9%、62.7%、56.4%,混合型患者术后1、3、5年的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100%、80.8%、6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副肝静脉开通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血管通畅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副肝静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中远期随访
原文传递
副肝右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本菊 周庭永 +3 位作者 钱学华 张琳 李彦彦 吕发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81-1883,共3页
目的为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提供副肝右静脉(accessory right hepatic vein,aRHV)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50例无病变成人尸体肝脏标本,解剖aRHV和肝右静脉(right hepatic vein,RHV),观测统计aRHV的出现... 目的为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提供副肝右静脉(accessory right hepatic vein,aRHV)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50例无病变成人尸体肝脏标本,解剖aRHV和肝右静脉(right hepatic vein,RHV),观测统计aRHV的出现率、数量、管径、开口部位、引流范围及与RHV的关系。结果aRHV出现率为96.0%,其中,直径≥3.00mm和直径≥5.00mm的出现率分别为60.0%和32.0%;aRHV汇入下腔静脉(IVC)肝后段上、中、下份,分别为6.4%、17.0%和76.6%,其管径分别为(4.33±1.10)mm、(5.76±2.52)mm、(4.83±1.34)mm;汇入IVC肝后段下份的aRHV,其开口部位46.8%(22/47)位于8:00~9:00点位之间;引流Ⅵ段、Ⅶ段的aRHV,管径分别为(6.30±2.20)mm和(4.49±1.22)mm;aRHV直径与RHV管径呈负相关(P=0.022,r=-0.410)。结论aRHV出现率较高,以开口于IVC肝后段下份右后侧者居多,汇入IVC肝后段中份的aRHV管径最粗;较细小的aRHV主要引流肝Ⅶ段,而较粗大的aRHV则引流肝Ⅵ段或Ⅵ段和Ⅶ段;当RHV较小时,其出现较粗大aRHV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则小,LDLT术前掌握aRHV的解剖特点,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下腔静脉 活体移植 解剖
下载PDF
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森 徐浩 +4 位作者 王仲恺 徐文杰 崔艳峰 高志康 神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88-1992,共5页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AHV)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新发BCS患者153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50例行肝静脉(HV)...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AHV)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新发BCS患者153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50例行肝静脉(HV)及下腔静脉(IVC)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的健康成人资料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HV及IVC的CDUS检查结果,其中实验组患者HV和(或)IVC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均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分析实验组患者不同亚组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手术前后HV压力变化。实验组中有粗大AHV(直径≥5 mm)的患者根据开口是否通畅分为A组和B组,A组特征为AHV开口通畅,B组特征为有粗大AHV,但开口阻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和构成比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检验水准ɑ=0.05。结果实验组中存在AHV患者的比例、存在粗大AHV患者的比例及粗大AHV的直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A组和B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B+C)级比例分别为4.55%(4/88)和78.57%(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粗大AHV患者中,其中A组88例皆合并IVC阻塞患者均开通IVC治疗,临床有效率为100%。术前和术后IVC压力分别为(39.43±7.33)cm H2O和(17.87±3.33)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三支HV及AHV全部阻塞,其中6例仅开通阻塞AHV,8例仅开通阻塞的HV,5例联合开通阻塞的IVC,术前和术后HV(包括AHV)压力分别为(43.51±3.43)cm H2O和(22.08±3.58)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BCS患者中超声检出AHV比例高于健康成人,且有粗大AHV所占比例更高,此由AHV代偿增粗所致。BCS中开口通畅粗大AHV的存在,可有效缓解肝淤血造成的肝功能损伤。对于合并IVC阻塞患者,如存在开口通畅、粗大AHV,仅需开通IVC即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开通阻塞的粗大AHV是BCS介入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副肝静脉 静脉 内交通支
原文传递
副肝右静脉的多层螺旋CT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本菊 刘兵 +1 位作者 许本柯 周晓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37-139,6,共3页
目的:为右叶部分活体肝移植(LDLT)提供有关副肝右静脉(aRHV)的活体形态学资料,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显示副肝静脉的价值。方法:无肝病成人病例100例行64-MSCT增强扫描,对肝静脉期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观测统计aRHV的开口部位、出现率、... 目的:为右叶部分活体肝移植(LDLT)提供有关副肝右静脉(aRHV)的活体形态学资料,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显示副肝静脉的价值。方法:无肝病成人病例100例行64-MSCT增强扫描,对肝静脉期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观测统计aRHV的开口部位、出现率、数量、管径及引流范围。结果:aRHV开口部位位于下腔静脉(IVC)肝后段下份7∶00~8∶00间占78.4%(40/51),直径≥5.00 mmaRHV的出现率为28.0%;汇入IVC肝后段上、中、下份的aRHV分别占8.0%、24.0%和68.0%,管径分别为(5.98±1.86)、(4.38±1.11)mm和(5.81±1.93)mm。结论:aRHV出现率较高,以开口于IVC肝后段下份右后壁者居多,64-MSCT能较好地显示具临床意义的副肝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多层螺旋CT 活体移植
下载PDF
副肝静脉支架置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祁志 张庆桥 +7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顾玉明 刘洪涛 高志康 王洵 吕墩涛 黄乾鑫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AHV)支架置入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BCS伴AHV开口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施行了AHV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其中13例经右颈静脉途径、5例经右股静脉途径、2例经皮... 目的探讨副肝静脉(AHV)支架置入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BCS伴AHV开口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施行了AHV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其中13例经右颈静脉途径、5例经右股静脉途径、2例经皮经肝联合经右股静脉途径行AHV开通术。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AHV支架通畅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首次及再次通畅率。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开通AHV,支架置入术后造影示AHV血流均通畅。AHV-下腔静脉压差由术前平均(19.2±4.8)cmH2O(1cmH2O=0.098kPa)降至术后平均(4.5±1.9)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9,P〈0.01)。术中球囊扩张致AHV破裂出血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后治愈。20例患者随访1—80个月,平均(32.1±27.4)个月。AHV支架再狭窄5例,经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成功。术后1、3、5年首次通畅率分别为100%、85.1%、74.5%;再次通畅率分别为100%,90.9%,90.9%。1例于术后3年死于肝衰竭。结论AHV支架置入治疗BCS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副肝静脉 支架置入术
原文传递
绕肝提拉法在高难度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解剖
20
作者 张彦 李振平 +4 位作者 管一帆 王惠 王慧芳 权源 马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观察肝后段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前间隙内的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分布规律,为高难度肝叶切除术、肝移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随机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正常成人肝标本28例,观察下腔静脉壁上AHV开... 目的:观察肝后段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前间隙内的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分布规律,为高难度肝叶切除术、肝移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随机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正常成人肝标本28例,观察下腔静脉壁上AHV开口情况;(2)在肝标本上模拟绕肝提拉法,以纸带代替术中绕肝带,观察纸带下AHV分布情况;(3)在解剖放大镜下解剖IVC前间隙内的AHV。结果:(1)28例标本共有AHV292支,可分为左、右侧组,两组间相对无血管区长(62.1±7.0)mm,宽(9.1±3.0)mm。(2)模拟手术组:纸带穿过相对无血管区,其下方AHV平均2.1支(0~3),内径细小(1.9±1.1)mm。(3)IVC前间隙的AHV走行迂曲,与下腔静脉壁开口分布规律相似。结论:绕肝提拉法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拉法 叶切除术 副肝静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