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清洗消毒方式对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效果与效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宗益 杨怀洁 +4 位作者 李瑾 刘青萌 范秀晶 张晓清 吴小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设备和方法对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效果与效率的影响。方法消化内镜使用后,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管道,取9条内镜随机分为3组(使用90次,冲洗90次,每组取样30次),未冲洗消毒副送水管道的消化内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两...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设备和方法对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效果与效率的影响。方法消化内镜使用后,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管道,取9条内镜随机分为3组(使用90次,冲洗90次,每组取样30次),未冲洗消毒副送水管道的消化内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两组按照《WS507-2016软式内镜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常规清洗消毒,按消化内镜厂家建议采用30 mL注射器连接厂家原装接头冲洗的管道为常规冲洗组,采用内镜副送水管道改进灌流装置冲洗消毒者为改良灌流组。记录清洗时间后对3组内镜进行采样后细菌培养。结果常规冲洗组和改良灌流组均未检出细菌。而对照组管道8个标本有细菌检出,检出率26.7%。3组间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提示排前3位的菌种分别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常规冲洗组洗消内镜时间为(18.37±0.88)min,改良灌流组时长为(15.00±0.00)min,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规范化清洗消毒值得临床重视。采用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全管道灌流装置,可以获得可靠、高效的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 清洗 消毒 院内感染
下载PDF
改良全管道灌流器对副送水内镜消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军 王缃兰 +5 位作者 吴云星 骆孜 张乾龙 马欧阳 蔡璇 于红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对副送水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患者使用后的奥林巴斯副送水肠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30根,B组32根。A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且未对副送水管... 目的探讨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对副送水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患者使用后的奥林巴斯副送水肠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30根,B组32根。A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且未对副送水管道进行特殊处理;B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但使用外接连接管(MAJ-855),对每个清洗消毒步骤均使用30 mL注射器对副送水管道手工注气注液最少3次;C组使用改良后的全管道灌流器。3组内镜均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清洗消毒及干燥,比较3组内镜各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清洗消毒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洗消员)手工操作时间以及躯体疲劳程度。结果A组内镜整体消毒合格率为30.0%,B组为78.1%,C组为100.0%。3组内镜整体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14,P<0.001)。3组内镜的送气送水管道和钳子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73,P<0.001)。洗消员清洗消毒手工操作时间A、B、C组分别为:(4.81+0.63)、(6.72+0.42)、(4.88+0.66)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49,P<0.001)。洗消员清洗消毒3组内镜的躯体疲劳量表评分A、B、C组分别为:(4.67+1.32)、(5.83+0.91)、(4.33+1.03)分,洗消员清洗消毒3组内镜的躯体疲劳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48,P<0.001)。结论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可提高副送水管道的消毒合格率,节约洗消员的手工操作时间,降低洗消员的躯体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管灌流器 消化内镜 副送水管道 清洗 消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