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不同刈割高度对高丹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达到合理利用的效果,本研究设刈割高度分别为5、10、15、20和25 cm 5个处理,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丹草茎孽数、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丹草叶龄、再生...为了解不同刈割高度对高丹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达到合理利用的效果,本研究设刈割高度分别为5、10、15、20和25 cm 5个处理,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丹草茎孽数、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丹草叶龄、再生速度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刈割高度为20 cm的处理,高丹草的各项指标表现较为均衡,有益于高丹草收获总鲜草的提高,产量最高为74.19 t/hm^(2),刈割高度25 cm收获的总鲜草产量最少,为55.86 t/hm^(2),两者相差18.33 t/hm^(2)。展开更多
本研究以饲料桑新品种‘川饲桑1号’(Morus alba cv.Chuansisang-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2016-2018)对不同刈割高度(H_(1):70 cm,H_(2):90 cm,H_(3):110 cm)和施氮量(N1:138 kg N·hm^(-2),N2:207 kg N·h...本研究以饲料桑新品种‘川饲桑1号’(Morus alba cv.Chuansisang-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2016-2018)对不同刈割高度(H_(1):70 cm,H_(2):90 cm,H_(3):110 cm)和施氮量(N1:138 kg N·hm^(-2),N2:207 kg N·hm^(-2),N3:276 kg N·hm^(-2))下的饲草产量、植物学特性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饲料桑的推广利用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随着年限的增加各处理下饲草产量逐年递增,且均以H2N3处理最高。刈割高度与施氮量对饲料桑产量、植物学特性和营养品质均有影响。其中,刈割高度是影响饲料桑植物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两者交互作用对饲草产量、单枝重及各营养指标影响显著(P<0.05)。在相同刈割高度下,鲜、干草产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均以N_(3)处理最高,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氮肥用量下,H_(2)处理下的大部分饲草产量、主枝叶片数、单株重最大,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整体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整体在H_(2)高度下最高,粗脂肪含量随刈割高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隶属函数法对‘川饲桑1号’的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可知,在刈割高度为90 cm、施氮量为276 kg N·hm^(-2)时其饲用价值最高。展开更多
文摘本研究以饲料桑新品种‘川饲桑1号’(Morus alba cv.Chuansisang-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2016-2018)对不同刈割高度(H_(1):70 cm,H_(2):90 cm,H_(3):110 cm)和施氮量(N1:138 kg N·hm^(-2),N2:207 kg N·hm^(-2),N3:276 kg N·hm^(-2))下的饲草产量、植物学特性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饲料桑的推广利用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随着年限的增加各处理下饲草产量逐年递增,且均以H2N3处理最高。刈割高度与施氮量对饲料桑产量、植物学特性和营养品质均有影响。其中,刈割高度是影响饲料桑植物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两者交互作用对饲草产量、单枝重及各营养指标影响显著(P<0.05)。在相同刈割高度下,鲜、干草产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均以N_(3)处理最高,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氮肥用量下,H_(2)处理下的大部分饲草产量、主枝叶片数、单株重最大,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整体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整体在H_(2)高度下最高,粗脂肪含量随刈割高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隶属函数法对‘川饲桑1号’的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可知,在刈割高度为90 cm、施氮量为276 kg N·hm^(-2)时其饲用价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