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4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孩童至“掌书记”——刘禹锡在长三角的早年形象建构
1
作者 程宏亮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刘禹锡是唐代长三角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其一生与长三角结缘深厚。从孩童至“掌书记”,刘禹锡角色形象光彩照人。其“孺子可教”形象体现在笃志学儒、从诗僧学诗、立志学医习药等方面,早年的厚积锤炼为其未来的求仕与创作构筑了雄厚基... 刘禹锡是唐代长三角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其一生与长三角结缘深厚。从孩童至“掌书记”,刘禹锡角色形象光彩照人。其“孺子可教”形象体现在笃志学儒、从诗僧学诗、立志学医习药等方面,早年的厚积锤炼为其未来的求仕与创作构筑了雄厚基础。刘禹锡“掌书记”形象之精彩呈现,主要源于其写出了优秀的表状类文章。该类文章品格鲜明:蕴含着政治智慧,有切中肯綮之妙;充盈着忠心情感,能反映恭谦厚诚之德操;文风鲜活,“骨采”显耀,展示了雅正骏爽之丰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孺子 掌书记 杜佑 长三角
下载PDF
秋意惹人悲,一起拍打心包经吧!
2
作者 孙利华 汪小冬(指导)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中的诗句。我国民间素来有悲秋的说法,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到,秋风起,落叶缤纷,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们产生悲伤的情绪,有一种自己被负面情绪包围的感觉,伴有遇事容易叹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中的诗句。我国民间素来有悲秋的说法,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到,秋风起,落叶缤纷,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们产生悲伤的情绪,有一种自己被负面情绪包围的感觉,伴有遇事容易叹气、精神不舒畅、身体倦怠等症状。这种现象俗称“秋悲”。有些人可能悲伤一会就过去了,而有的人则会陷入这种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情绪 刘禹锡 秋意 秋风秋雨 秋悲 悲秋 日常生活 悲伤
下载PDF
国色天香
3
作者 张保军 《中国信用卡》 2024年第6期90-91,共2页
古诗云“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牡丹历来被称作花中之王、群芳之冠,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描写牡丹花的诗词太多了,最有名的应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表达了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诗仙李白... 古诗云“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牡丹历来被称作花中之王、群芳之冠,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描写牡丹花的诗词太多了,最有名的应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表达了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诗仙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更是以牡丹喻美人,成为千古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仙李白 云想衣裳 刘禹锡 露华浓 花中之王 花开时节 牡丹 花想容
下载PDF
唐代文人拟竹枝词与风土诗歌传统
4
作者 王佳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3,共9页
唐代文人拟民歌填竹枝词,为后世模仿从而形成“竹枝体”。唐人眼中“竹枝词”虽名为“词”,核心特征却不在体式韵律,而在内容上的叙写风土与格调上的俚俗。唐代众多民歌中,唯竹枝词完成了从曲调到文体的变迁。究其原因,它的兴起既出于... 唐代文人拟民歌填竹枝词,为后世模仿从而形成“竹枝体”。唐人眼中“竹枝词”虽名为“词”,核心特征却不在体式韵律,而在内容上的叙写风土与格调上的俚俗。唐代众多民歌中,唯竹枝词完成了从曲调到文体的变迁。究其原因,它的兴起既出于内容题材的特殊性,又离不开文人拟作使其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与经典作家的垂范效应。在风土书写传统的视阈下,竹枝词契合了中晚唐以来采诗理想复兴、南贬文人增多的社会背景与好奇、尚俗的创作风气,适于文人心态而被大量创作。这些唐代文人拟作的竹枝词不仅是后世竹枝体的滥觞,更书写着地方风俗,成为中国风土诗歌演进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文人拟作 竹枝词 刘禹锡 风土诗歌
下载PDF
新金陵四十八景
5
作者 傅凯(文\绘画)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到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名胜,到清代南京的金陵四十八景已经享誉大江南北。南京工业大学傅凯教授于2018年申报南京艺术基金项目,用水彩绘画形式表现《新金陵四十八景》,着力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京这座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造就了现今大美金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事沧桑 六朝古都 乌衣巷 南京工业大学 刘禹锡 基金项目 石头城 金陵
下载PDF
新金陵四十八景
6
作者 傅凯(文/绘画)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到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名胜,到清代南京的金陵四十八景已经享誉大江南北。南京工业大学傅凯教授于2018年申报南京艺术基金项目,用水彩绘画形式表现《新金陵四十八景》,着力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京这座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造就了现今大美金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事沧桑 六朝古都 乌衣巷 南京工业大学 刘禹锡 基金项目 石头城 金陵
下载PDF
新金陵四十八景
7
作者 傅凯(文/绘画)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到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名胜,到清代南京的金陵四十八景己经享誉大江南北。南京工业大学傅凯教授于2018年申报南京艺术基金项目,用水彩绘画形式表现《新金陵四十八景》,着力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京这座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造就了现今大美金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事沧桑 六朝古都 乌衣巷 南京工业大学 刘禹锡 基金项目 石头城 金陵
下载PDF
新金陵四十八景
8
作者 傅凯(文/绘画)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 南京,作为我国首个申报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绝非偶然。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许多令人骄傲和向往的文化地标景观,其背后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世事沧桑和人文故事。自唐朝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提到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名胜,到清代南京的金陵四十八景已经享誉大江南北。南京工业大学傅凯教授于2018年申报南京艺术基金项目,用水彩绘画形式表现《新金陵四十八景》,着力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京这座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造就了现今大美金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事沧桑 六朝古都 乌衣巷 南京工业大学 刘禹锡 基金项目 石头城 金陵
下载PDF
韩愈阳山之贬成因考释
9
作者 吴坤檑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韩愈阳山之贬的原因向来众说纷纭。两《唐书》所载其“上疏论宫市”一事应作为韩愈此次贬谪的导因。从历史之客观记载与人物之主观态度分析,以之构罪于韩愈的并非传统所论的幸臣李实,而是在德宗朝已阴为党羽的韦执谊、王叔文等永贞党人... 韩愈阳山之贬的原因向来众说纷纭。两《唐书》所载其“上疏论宫市”一事应作为韩愈此次贬谪的导因。从历史之客观记载与人物之主观态度分析,以之构罪于韩愈的并非传统所论的幸臣李实,而是在德宗朝已阴为党羽的韦执谊、王叔文等永贞党人。柳宗元与刘禹锡虽无加害韩愈的主观故意,却有泄情于韦、王的嫌疑。韩愈对于韦、王诸人卑鄙行径的怨愤与控诉,也如实反映在了其后创作的诗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宫市 李实 柳宗元 刘禹锡 韦执谊
下载PDF
刘禹锡与牛僧孺、裴度、李德裕唱和诗的多维互动考释
10
作者 唐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6,92,共7页
刘禹锡于永贞新政受挫后,二十多年间处于贬谪之中,虽然他积极进取,以唱和诗为政治交往工具,但终究未获得多大的实效。他与牛僧孺、裴度、李德裕的唱和,并不仅仅是诗人间的艺术观照。刘禹锡对三者的不同情感态度,在唱和诗中有较为明显的... 刘禹锡于永贞新政受挫后,二十多年间处于贬谪之中,虽然他积极进取,以唱和诗为政治交往工具,但终究未获得多大的实效。他与牛僧孺、裴度、李德裕的唱和,并不仅仅是诗人间的艺术观照。刘禹锡对三者的不同情感态度,在唱和诗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他与三人的唱和在题材方面可以说无所不涉,在艺术手法方面则强化了用典的特征。刘禹锡与三人的唱和是政治交往的手段,因此对刘禹锡的诗风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牛僧孺 裴度 李德裕 唱和诗
下载PDF
贵州省外与播州有关的三处摩崖石刻
11
作者 李连昌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遵义古称播州,唐代诗人韩愈的《韩昌黎文集》收录有他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文,其中讲述了柳宗元易刘禹锡迁播州的事。这里提到的播州,指的就是遵义。《明史》记载:“遵义府即播州。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唐贞观中,改播州。乾符初,... 遵义古称播州,唐代诗人韩愈的《韩昌黎文集》收录有他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文,其中讲述了柳宗元易刘禹锡迁播州的事。这里提到的播州,指的就是遵义。《明史》记载:“遵义府即播州。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唐贞观中,改播州。乾符初,南诏陷播,太原杨端应募复其城,为播人所怀服,历五代,子孙世有其地。宋大观中,杨文贵纳土,置遵义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 摩崖石刻 柳宗元 唐贞观 遵义府 《明史》 刘禹锡
下载PDF
乌衣巷:王谢不见 燕儿重来
12
作者 杨颉 尹晓雯 《中国民政》 2024年第9期54-54,共1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到乌衣巷,许多人都会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这首怀古名诗。乌衣巷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核心地带,是闻名遐迩的一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到乌衣巷,许多人都会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这首怀古名诗。乌衣巷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核心地带,是闻名遐迩的一条古巷。乌衣巷西北起文德桥,东南止平江府路,长350米。关于乌衣巷的得名有多种说法,主要是两种:其一,三国东吴禁军驻扎此地,军士都身着乌衣,得名乌衣营,后改为乌衣巷;其二,乌衣巷为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聚居地,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衣巷 核心地带 南京市秦淮区 刘禹锡 朱雀桥 秦淮河 夫子庙 文德桥
下载PDF
刘禹锡创作民风民俗诗缘由探析
13
作者 伍微微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刘禹锡深受自身遭遇、创作心态、民间歌谣、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创作的民风民俗诗反映了偏远地区的祭祀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婚姻爱情等多方面的风俗人情,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价值。厚重朴实的风俗传统与亲身经历使其诗与其他文人... 刘禹锡深受自身遭遇、创作心态、民间歌谣、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创作的民风民俗诗反映了偏远地区的祭祀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婚姻爱情等多方面的风俗人情,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价值。厚重朴实的风俗传统与亲身经历使其诗与其他文人创作的民歌殊异;优美意境的创造与雅俗语言的兼备使其诗亦与普通民歌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民风民俗 诗歌 创作缘由
下载PDF
刘禹锡赋中的士不遇情结及其心理成因
14
作者 李忠洋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41-47,共7页
基于时代环境与个体差异,刘禹锡赋汲取并发扬了传统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基本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呈现出鲜明的贬谪主题和怨怼幽愤的情感基调,同时又接受儒家入世思想的熏陶,开辟了一种俟时奋起、积极乐观的风格。从代偿与挫折心理角度来看... 基于时代环境与个体差异,刘禹锡赋汲取并发扬了传统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基本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呈现出鲜明的贬谪主题和怨怼幽愤的情感基调,同时又接受儒家入世思想的熏陶,开辟了一种俟时奋起、积极乐观的风格。从代偿与挫折心理角度来看,刘氏所作之赋实际上就是以“穷愁著书”作为“见志之具”,释放长期压抑的士不遇心理,从而寻求内心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士不遇 挫折的ABC理论
下载PDF
离骚万古家国情
15
作者 施璇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1期3-3,共1页
又逢端午,遥祭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个民俗、一种精神联系如此之紧密,唯有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当屈原含恨写完诗篇《怀沙》,“踽踽然到汨罗,默默然向郢都”,抱石投进滔滔的江河时... 又逢端午,遥祭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个民俗、一种精神联系如此之紧密,唯有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当屈原含恨写完诗篇《怀沙》,“踽踽然到汨罗,默默然向郢都”,抱石投进滔滔的江河时,中华民族的文脉里从此便多了一股绵绵的诗意、一种淡淡的忧思。忠烈屈子,千年一叹。一声悲叹,无限赞叹。刘禹锡缅怀屈原,“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李白回忆屈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汤显祖牵挂屈原,“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子 屈平 离骚 汤显祖 刘禹锡 端午 李白
下载PDF
书里“乾坤”
16
作者 邓琳萱 林巧铃(指导)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4年第4期10-11,共2页
我家地盘不大,却在城中央。小宅“寸土寸金”,我却还能拥有一个“家庭书屋”,一张书桌,一个书架,一批藏书,足矣。刘禹锡,他有一间“陋室”;梁启超,他有一间“饮冰室”;而鲁迅呢,他有“三味书屋”“绿林书屋”……我的小书屋。
关键词 三味书屋 饮冰室 刘禹锡 藏书 梁启超
下载PDF
深情一曲为谁寄——袁迪老师《公元826 年的那场相逢》诗歌联读课简评
17
作者 陈家尧 《中华手工》 2024年第5期34-35,共2页
袁迪老师执教的《公元826年的那场相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联读》一课,颇具创意,恰似一曲深情款款的吟唱,再现了白居易与刘禹锡这两位大诗人的一次美妙际遇,也展示了诗歌教学的一条探索之路。
关键词 见赠 刘禹锡 白居易 诗歌教学 探索之路 相逢
下载PDF
庭竹舞清风 碧波荡万顷
18
《书法教育》 2024年第7期54-59,共6页
《唐诗画谱》收录了刘禹锡《庭竹》一诗。绘者仿照苏轼笔意,通过精细的线条和巧妙的构图,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清新与挺拔。画面中竹子姿态各异,或挺立,或斜倚,青玉般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宛如谦谦君子,生动而不失风骨。竹子的形态与诗中的... 《唐诗画谱》收录了刘禹锡《庭竹》一诗。绘者仿照苏轼笔意,通过精细的线条和巧妙的构图,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清新与挺拔。画面中竹子姿态各异,或挺立,或斜倚,青玉般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宛如谦谦君子,生动而不失风骨。竹子的形态与诗中的“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相呼应,展现出竹子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高洁品性。在欣赏古人的创作后,我们一起来给刘禹锡的两首诗《浪淘沙》《望洞庭》配上图画,感受诗、书、画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淘沙》 刘禹锡 庭竹 风骨 竹子 苏轼
下载PDF
从刘禹锡声诗创作看中唐士人对民俗的作用
19
作者 马舒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8期37-39,共3页
本文选取刘禹锡为中唐时期的士人代表,探讨其创作对民俗的作用。从刘禹锡声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条件讲起。民俗为其声诗创作提供了素材与主题,是其贬谪失意时的情感寄托,相应地,刘禹锡身上也体现出对民俗之美的主动关注与发现。他将... 本文选取刘禹锡为中唐时期的士人代表,探讨其创作对民俗的作用。从刘禹锡声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条件讲起。民俗为其声诗创作提供了素材与主题,是其贬谪失意时的情感寄托,相应地,刘禹锡身上也体现出对民俗之美的主动关注与发现。他将地域文化与风俗上升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审美内涵,在过程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有自觉的教化与引领。通过刘禹锡一人,可以以小见大,管窥中唐时期乃至有唐一代士人与民俗之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声诗 民俗 《竹枝词》
下载PDF
苏州山塘街从诗词里走出来的姑苏风流
20
作者 祥兰 春野(图) 《城市地理》 2024年第8期106-111,共6页
生在中原的诗人们,总有一颗向往姑苏的心。韦应物闻门怀古,念的是吴地的风云争霸以及英雄末路:刘禹锡在水城码头排,不舍得的是旧时风情;白居易吟诗咏怀,更是在此留下了自己的伟大“诗作”——山塘街。千年时间转瞬即逝,这里仍然水路并行... 生在中原的诗人们,总有一颗向往姑苏的心。韦应物闻门怀古,念的是吴地的风云争霸以及英雄末路:刘禹锡在水城码头排,不舍得的是旧时风情;白居易吟诗咏怀,更是在此留下了自己的伟大“诗作”——山塘街。千年时间转瞬即逝,这里仍然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编织出一幅最有苏州味儿的水乡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刘禹锡 白居易 山塘街 咏怀 诗词 姑苏 英雄末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