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火温度对2Cr13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和力学滞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向群 戴起勋 +1 位作者 周明 孔德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4,19,共5页
采用慢应变试验法(SSRT)测试了2Cr13不锈钢在1020℃淬火及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特性,并利用电阻应变计传感器设计原理,测试了回火温度对2Cr13钢力学滞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70~420℃回火区间,随着回火温度升高,2... 采用慢应变试验法(SSRT)测试了2Cr13不锈钢在1020℃淬火及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特性,并利用电阻应变计传感器设计原理,测试了回火温度对2Cr13钢力学滞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70~420℃回火区间,随着回火温度升高,2Cr13钢强度略有增加,滞后略微减小,而应力腐蚀抗力则显著降低。分析认为,在试验温度区间,随温度升高,回火温度接近2Cr13钢敏化和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加之二次硬化效应,使得该材料应力腐蚀抗力随回火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2Cr13钢力学滞后和其强度及亚结构有关,滞后误差随着材料强度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温度 2Cr13不锈钢 应力腐蚀开裂 力学滞后
下载PDF
考虑动力学滞后的最优比例导引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辉 林德福 程振轩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6,共4页
建立具有一阶动力学滞后的制导系统模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考虑一阶制导动力学滞后的最优制导律。与经典的比例导引、增强型比例导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最优制导律能有效降低弹道末端对加速度的要求,减少制导系统... 建立具有一阶动力学滞后的制导系统模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考虑一阶制导动力学滞后的最优制导律。与经典的比例导引、增强型比例导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最优制导律能有效降低弹道末端对加速度的要求,减少制导系统对末导时间的要求,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动力学滞后对制导系统脱靶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滞后 最优控制 比例导引 增强型比例导引 脱靶量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的Fe-25Cr-5Al合金的磁学-力学滞后阻尼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正存 顾苏怡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53,共4页
研究了热处理和晶粒尺寸对Fe-25%Cr-5%Al(质量分数)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和晶粒尺寸对该合金的磁学-力学滞后阻尼以及其阻尼的应变振幅效应有显著的影响,合适的退火温度和晶粒尺寸是使该合金获得高阻尼... 研究了热处理和晶粒尺寸对Fe-25%Cr-5%Al(质量分数)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和晶粒尺寸对该合金的磁学-力学滞后阻尼以及其阻尼的应变振幅效应有显著的影响,合适的退火温度和晶粒尺寸是使该合金获得高阻尼性能的必要条件,如果退火不能使合金获得较粗大的晶粒组织,则退火处理对阻尼性能的影响很微弱,这种合金在水淬和冷加工之后具有相当低的阻尼值。另外,该合金的磁学-力学滞后阻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直至某一温度消失,这与铁磁性合金的磁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学-力学滞后阻尼 热处理 应变振幅效应
下载PDF
人体血液、人体精液、含羞草匀浆液力学滞后环与屈服应力各自特点
4
作者 施永德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16,共9页
该文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研究结果 ,综述了测定流体物质滞后环与屈服应力的原理与方法 ,并对人类血液、人类精液、植物含羞草匀浆液的三种液体滞后环与屈服应力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初步介绍.
关键词 力学滞后 屈服应力 人类血液 人类精液 含羞草匀浆液
下载PDF
导引头动力学滞后下带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宏宇 王旭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44,共5页
为提高制导炮弹的打击能力与打击效果,在最优制导律的基础上加入落角约束,同时考虑由导引头引起的动力学滞后。为了加强毁伤效果,一般为大角度约束,所以本文在推导带落角的最优制导律过程中关于俯仰角和弹目连线视线角的三角与反三角函... 为提高制导炮弹的打击能力与打击效果,在最优制导律的基础上加入落角约束,同时考虑由导引头引起的动力学滞后。为了加强毁伤效果,一般为大角度约束,所以本文在推导带落角的最优制导律过程中关于俯仰角和弹目连线视线角的三角与反三角函数均采用不近似原则。通过研究发现对于一定的初始弹道角,有效的制导距离是有界的。为提高制导炮弹的制导自由度与初始状态的灵活度,通过改变导航系数增大制导距离。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导航系数可以增大制导炮弹的制导范围,通过调节滞后时间可以很好提高制导炮弹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炮弹 制导范围 落角约束 导引头 力学滞后 最优制导律 不近似
下载PDF
考虑导引头耦合作用的带落角约束制导律设计
6
作者 鲁娇娇 董蒙 郭正玉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针对制导火箭弹弹体与导引头之间的动力学耦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律设计方法。首先,考虑到飞行过程中导引头和弹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方位俯仰捷联式导引头的二自由度数学模型以及制导火箭弹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然后... 针对制导火箭弹弹体与导引头之间的动力学耦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律设计方法。首先,考虑到飞行过程中导引头和弹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方位俯仰捷联式导引头的二自由度数学模型以及制导火箭弹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然后,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中导引头与弹体之间的动力学耦合因素,将导引头框架偏转角作为制导信息,设计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律,实现最大毁伤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带落角约束制导律能够在保证落角精度的同时降低脱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火箭弹 方位俯仰捷联式导引头 落角约束 比例制导律 力学滞后
下载PDF
基于Gauss伪谱法的滑翔弹道快速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琦 王中原 常思江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28,共6页
针对远程精确制导炮弹弹道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的滑翔弹道快速优化方法。以制导炮弹飞行时间为性能指标,考虑一阶动力学滞后,引入虚拟控制量,并将其作为优化变量,为保证攻击效果,对滑翔末端弹道倾角和速度值进行了约束,... 针对远程精确制导炮弹弹道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的滑翔弹道快速优化方法。以制导炮弹飞行时间为性能指标,考虑一阶动力学滞后,引入虚拟控制量,并将其作为优化变量,为保证攻击效果,对滑翔末端弹道倾角和速度值进行了约束,建立了纵向平面内弹道优化模型。利用Gauss伪谱法对状态量和控制量进行了离散,将最优控制问题转换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其进行了求解,最后将求解结果与传统的直接打靶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能够快速计算出满足各种约束的滑翔弹道,具有在线优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炮弹 弹道 GAUSS伪谱法 快速优化 力学滞后
下载PDF
三元层状陶瓷MAX相的非线性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爱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9-713,共5页
MAX相(包括Ti3SiC2、Ti2AlC等)是一种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可加工陶瓷材料。由于独特的晶体结构,这种材料具有的明显的非线性弹性。对这类材料进行循环的加载-卸载压力试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滞后环。由于这种非线性弹性,MAX相... MAX相(包括Ti3SiC2、Ti2AlC等)是一种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可加工陶瓷材料。由于独特的晶体结构,这种材料具有的明显的非线性弹性。对这类材料进行循环的加载-卸载压力试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滞后环。由于这种非线性弹性,MAX相的应变不能简单的由应力计算。相当于滞后环面积的机械能被耗散掉,因此MAX相具有很好的减振性。本文描述了晶粒大小、化学组成、气孔率等因素对这种陶瓷材料的非线性弹性的影响。因为这一类非线性弹性具有抹除性和一致性,所以可以使用经典滞后模型Preisach-Mayergoyz(P-M模型)计算MAX相经过一定的应力历史后的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力学滞后 非线性弹性 P-M模型
下载PDF
铁磁合金阻尼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正存 严勇健 杨洪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对铁磁合金的阻尼机理的综述,介绍了磁学-力学滞后阻尼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它产生于应力诱导下的不可逆的磁畴壁的运动,阻尼性能受合金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合金的磁性参数和微观结构以及合金的内应力状态是决定阻尼大小的... 通过对铁磁合金的阻尼机理的综述,介绍了磁学-力学滞后阻尼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它产生于应力诱导下的不可逆的磁畴壁的运动,阻尼性能受合金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合金的磁性参数和微观结构以及合金的内应力状态是决定阻尼大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肱合金 磁学-力学滞后阻尼 阻尼机理
下载PDF
抗目标大机动的制导指令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候冰 张金鹏 +1 位作者 曹有亮 赵阳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寻的末制导中对抗大机动目标的情况,同时考虑导弹制导系统动力学及重力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导算法,即在制导回路中加入指令校正环节。该制导算法通过引入校正环节,并在制导律中引入导弹加速度,可以弥补弹体动态响应引起的延迟,减... 针对寻的末制导中对抗大机动目标的情况,同时考虑导弹制导系统动力学及重力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导算法,即在制导回路中加入指令校正环节。该制导算法通过引入校正环节,并在制导律中引入导弹加速度,可以弥补弹体动态响应引起的延迟,减小脱靶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快速性,提高制导控制系统对抗目标大机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机动 力学滞后 制导律 导弹加速度 校正算法
下载PDF
结构陶瓷在压力传感器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士忠 石汝军 +2 位作者 翟鹏 郭益平 李岩 《山东陶瓷》 CAS 1998年第4期33-40,共8页
结构陶瓷作为零力学滞后、低介电绝缘材料,在压力传感器中应用可以降低压力传感器的蠕变现象.提高其反应速度。由于陶瓷烧结体耐高温、耐腐蚀,可以在其上制备微米级导电和绝缘薄膜,使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和抗冲击、抗过压能力大大提高... 结构陶瓷作为零力学滞后、低介电绝缘材料,在压力传感器中应用可以降低压力传感器的蠕变现象.提高其反应速度。由于陶瓷烧结体耐高温、耐腐蚀,可以在其上制备微米级导电和绝缘薄膜,使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和抗冲击、抗过压能力大大提高。其相关技术为其它传感器的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陶瓷 压力传感器 力学滞后 材料
下载PDF
开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秀红 乐融融 +2 位作者 吕勇 方爱武 朱豫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手术前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的动态变化.方法 前瞻性研究.38例(58眼)POAG作为研究组(以下称青光眼组),于抗青光眼术前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以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角膜滞后性(CH)及G...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手术前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的动态变化.方法 前瞻性研究.38例(58眼)POAG作为研究组(以下称青光眼组),于抗青光眼术前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以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角膜滞后性(CH)及Goldmann相关眼压(IOPG),以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选性别和年龄相近的40例(80眼)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以下称正常组).结果 青光眼组术前CH值(6.93±2.47)mmHg,明显低于正常组的(10.66±2.13)mmHg(t=10.381,P=0.000);术后青光眼组各时间点CH值逐渐回升,3个月时为(10.38±1.64) mmHg,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0.838,P=0.227).结论 POAG患者CH低于正常人,经抗青光眼手术成功降低眼压后3个月,CH逐渐回升到正常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原发性 角膜生物力学性质(角膜滞后性) 角膜厚度 中央 眼压
原文传递
大跨域条件下的自适应滚转稳定容错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雨辰 林德福 +1 位作者 王伟 纪毅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制导弹药在执行大跨域飞行任务时,其滚转扰动系数随速度、高度和攻角高频大幅值非线性变化,对制导弹药滚转通道稳定性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此外,时间滞后与控制失效等执行机构动力学特性进一步增加了滚转通道稳定性的控制难度。针对上述问... 制导弹药在执行大跨域飞行任务时,其滚转扰动系数随速度、高度和攻角高频大幅值非线性变化,对制导弹药滚转通道稳定性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此外,时间滞后与控制失效等执行机构动力学特性进一步增加了滚转通道稳定性的控制难度。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强鲁棒性的自适应滚转稳定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在考虑执行机构失效动力学特性条件下建立了制导弹药滚转通道的数学模型,将系统不确定性和扰动项视为外部扰动,设计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的强鲁棒滚转稳定控制方法,以补偿非线性变化项及执行机构失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执行机构动力学滞后特性,利用反步法设计了一种考虑执行机构动力学的控制方法,以补偿执行机构动力学滞后特性,提高弹体的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方法对气动扰动有较强鲁棒性以及在故障处理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弹药 滚转通道 自适应滑模控制 执行机构失效 执行机构动力学滞后 backstepping技术
原文传递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hysteresis:dynamics of shale gas in nanopores 被引量:7
14
作者 Jie Chen FengChao Wang +1 位作者 He Liu HengAn Wu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4-31,共8页
Understanding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of methane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since it is one of the crucial aspects of the exploitation of shale gas.Unexpectedly,obvious hysteresis is observed f... Understanding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of methane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since it is one of the crucial aspects of the exploitation of shale gas.Unexpectedly,obvious hysteresis is observed from the ideally reversible physical sorption of methane in some experiments.However,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still remains an open problem.In this study,Monte Carlo(MC) and molecular dynamics(MD)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hysteresis.First,a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the capillary condensation of methane in micropores is presented.The influence of pore width,surface strength,and temperature on the hysteresis loop is further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a disappearance of hysteresis occurs above a temperature threshold.Combined with the phase diagram of methane,we explicitly point out that capillary condensation is inapplicable for the hysteresis of shale gas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conditions.Second,a new mechanism,variation of pore throat size,is proposed and studied.For methane to pass through the throat,a certain energy is required due to the repulsive interaction.The required energy increases with shrinkage of the throat,such that the originally adsorbed methane cannot escape through the narrowed throat.These trapped methane molecules account for the hysteresis.Furthermore,the hysteresis loop i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and decreasing temperature.We suggest that the variation of pore throat size can explain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hysteresis of shale gas.Our conclusions and finding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the e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shale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adsorption/desorption hystere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capillary condensation pore throa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