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拼接子镜力矩促动器布局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5
1
作者
宫雪非
陈迅
陈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371,共9页
为了降低较为昂贵的镜面抛光和光机装配费用,以及应对温度、重力及其他意外因素导致的镜面低阶像差,一种在被动浮动支撑结构上施加力矩以实现面形实时校正的力矩促动器在部分望远镜上已有成熟应用。本文旨在针对我国未来的大口径地基光...
为了降低较为昂贵的镜面抛光和光机装配费用,以及应对温度、重力及其他意外因素导致的镜面低阶像差,一种在被动浮动支撑结构上施加力矩以实现面形实时校正的力矩促动器在部分望远镜上已有成熟应用。本文旨在针对我国未来的大口径地基光学望远镜,对其拼接子镜力矩促动器的分布进行优化与设计。根据工程经验和参考文献初步确定力矩促动器所需的校正能力,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拼接子镜及镜室进行建模,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对力矩促动器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采用18个力矩促动器的分布方案能够对离焦、像散、彗差和三叶像差进行良好的校正。对于具有数百面子镜的拼接望远镜来说,18个力矩促动器方案在满足光学设计需求的同时,有效节约了建设经费并降低了工艺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镜面
力矩促动器
有限元
折减系数
面形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力矩促动器的镜面半主动光学支撑系统集成优化设计
2
作者
张奔雷
杨飞
+1 位作者
王富国
卢保伟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6-1078,共13页
基于半主动光学技术的半主动支撑,通过力矩促动器(Warping Harness,WH)弹簧叶片将校正力转换为校正力矩,对由重力、温度等误差源引入的镜面低阶像差进行校正。针对利用传统经验设计反射镜时存在的设计缺陷,提出一种反射镜支撑系统优化...
基于半主动光学技术的半主动支撑,通过力矩促动器(Warping Harness,WH)弹簧叶片将校正力转换为校正力矩,对由重力、温度等误差源引入的镜面低阶像差进行校正。针对利用传统经验设计反射镜时存在的设计缺陷,提出一种反射镜支撑系统优化设计新方法,即结合结构尺寸优化和经验设计的镜面支撑系统综合设计优化方法,并建立一套基于WH的半主动镜面支撑系统。首先,按照经验公式设计了支撑系统初始结构;设计了一款L形镂空式WH弹簧叶片,并对其开展了非线性分析及疲劳分析,确定叶片厚度为2 mm、寿命为1.2×106次。然后,通过优化镜面支撑点位置、三角板柔节位置、支撑系统柔性件关键尺寸参数,将光轴竖直及水平状态下镜面RMS值由119 nm和106 nm分别降至13.3 nm和4.8 nm;1°C温差状态下镜面面形差由2.8 nm降至1.9 nm;一阶谐振频率由80 Hz提升至130 Hz。最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半主动支撑系统的校正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套半主动支撑系统对镜面离焦、初级像散、初级慧差、初级球差的校正率最高可达99%,且校正后各像差幅值均小于1 nm;室温自重状态下对镜面面形RMS值校正率最高可达46.5%;温升10°C情况下的校正率为3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系统
集成优化
半主
动
光学
力矩促动器
低阶像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建模校正
3
作者
刘攀登
杜福嘉
宫雪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降低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建立了可以精确描述该迟滞现象的模型并提出了合理的补偿控制方案。首先,根据迟滞曲线的非中心对称的特性,基于Prandtl-Ishlinskii模型对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进行分段建...
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降低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建立了可以精确描述该迟滞现象的模型并提出了合理的补偿控制方案。首先,根据迟滞曲线的非中心对称的特性,基于Prandtl-Ishlinskii模型对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进行分段建模,并采用LMS算法进行模型参数的优化辨识,模型预测误差的RMS值为0.08111N。然后,通过PI模型的解析逆模型进行补偿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逆模型补偿后,力矩促动器输出力误差的RMS值从1.888N降低到0.2596N,误差的方均根值降低了86.25%,有效保证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矩促动器
迟滞非线性
PI模型
逆模型
补偿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拼接子镜力矩促动器布局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5
1
作者
宫雪非
陈迅
陈哲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37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1873014)
文摘
为了降低较为昂贵的镜面抛光和光机装配费用,以及应对温度、重力及其他意外因素导致的镜面低阶像差,一种在被动浮动支撑结构上施加力矩以实现面形实时校正的力矩促动器在部分望远镜上已有成熟应用。本文旨在针对我国未来的大口径地基光学望远镜,对其拼接子镜力矩促动器的分布进行优化与设计。根据工程经验和参考文献初步确定力矩促动器所需的校正能力,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拼接子镜及镜室进行建模,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对力矩促动器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采用18个力矩促动器的分布方案能够对离焦、像散、彗差和三叶像差进行良好的校正。对于具有数百面子镜的拼接望远镜来说,18个力矩促动器方案在满足光学设计需求的同时,有效节约了建设经费并降低了工艺的复杂性。
关键词
拼接镜面
力矩促动器
有限元
折减系数
面形分析
Keywords
segmented-mirror
warping harn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reduction factor
mirror figur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H74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力矩促动器的镜面半主动光学支撑系统集成优化设计
2
作者
张奔雷
杨飞
王富国
卢保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6-1078,共13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No.20210402065GH)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No.Y202053)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No.181722KYSB2020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973040)。
文摘
基于半主动光学技术的半主动支撑,通过力矩促动器(Warping Harness,WH)弹簧叶片将校正力转换为校正力矩,对由重力、温度等误差源引入的镜面低阶像差进行校正。针对利用传统经验设计反射镜时存在的设计缺陷,提出一种反射镜支撑系统优化设计新方法,即结合结构尺寸优化和经验设计的镜面支撑系统综合设计优化方法,并建立一套基于WH的半主动镜面支撑系统。首先,按照经验公式设计了支撑系统初始结构;设计了一款L形镂空式WH弹簧叶片,并对其开展了非线性分析及疲劳分析,确定叶片厚度为2 mm、寿命为1.2×106次。然后,通过优化镜面支撑点位置、三角板柔节位置、支撑系统柔性件关键尺寸参数,将光轴竖直及水平状态下镜面RMS值由119 nm和106 nm分别降至13.3 nm和4.8 nm;1°C温差状态下镜面面形差由2.8 nm降至1.9 nm;一阶谐振频率由80 Hz提升至130 Hz。最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半主动支撑系统的校正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套半主动支撑系统对镜面离焦、初级像散、初级慧差、初级球差的校正率最高可达99%,且校正后各像差幅值均小于1 nm;室温自重状态下对镜面面形RMS值校正率最高可达46.5%;温升10°C情况下的校正率为31.28%。
关键词
支撑系统
集成优化
半主
动
光学
力矩促动器
低阶像差
Keywords
support system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semi-active optics
Warping Harness
low-order aberrations
分类号
TH751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建模校正
3
作者
刘攀登
杜福嘉
宫雪非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873014 U183111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81507)。
文摘
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降低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建立了可以精确描述该迟滞现象的模型并提出了合理的补偿控制方案。首先,根据迟滞曲线的非中心对称的特性,基于Prandtl-Ishlinskii模型对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进行分段建模,并采用LMS算法进行模型参数的优化辨识,模型预测误差的RMS值为0.08111N。然后,通过PI模型的解析逆模型进行补偿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逆模型补偿后,力矩促动器输出力误差的RMS值从1.888N降低到0.2596N,误差的方均根值降低了86.25%,有效保证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关键词
力矩促动器
迟滞非线性
PI模型
逆模型
补偿控制
Keywords
Warping Harness
Hysteresis Nonlinearity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Inverse Model
Compensating Control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2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拼接子镜力矩促动器布局的优化设计
宫雪非
陈迅
陈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力矩促动器的镜面半主动光学支撑系统集成优化设计
张奔雷
杨飞
王富国
卢保伟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力矩促动器的迟滞非线性建模校正
刘攀登
杜福嘉
宫雪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