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劝婚诗”之“劝”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倩 李晓颖 《科教文汇》 2007年第2期159-159,共1页
本文根据莎士比亚写“劝婚诗”的背景分析诗中“劝”的手法。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劝婚
下载PDF
人性丛林视角下的莎士比亚劝婚诗赏析
2
作者 王慧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5-57,共3页
莎士比亚在其旷世之作十四行诗的前l7首,为使其爱友达到美之永恒——爱之永恒——生之永恒的境界,不惜用大量笔墨和高超的劝说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丝毫没能打动对方。本文着重分析莎翁美丽的"劝婚诗篇"的失败原因:由于... 莎士比亚在其旷世之作十四行诗的前l7首,为使其爱友达到美之永恒——爱之永恒——生之永恒的境界,不惜用大量笔墨和高超的劝说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丝毫没能打动对方。本文着重分析莎翁美丽的"劝婚诗篇"的失败原因:由于他违犯了"人性丛林中的忌讳",即"朋友数,斯疏矣"这条原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劝婚 人性丛林忌讳 非爱行为
下载PDF
莎士比亚劝婚十四行在中国——汉语文化语境下对三个译本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王微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2-55,共4页
笔者采用译介学的方法,对“莎士比亚劝婚十四行”三个中译本进行字句分析,发现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包括生育观、人生价值观)存在着“古”与“今”的差异,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负载(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思维模式和宗教理念诸层面而言)... 笔者采用译介学的方法,对“莎士比亚劝婚十四行”三个中译本进行字句分析,发现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包括生育观、人生价值观)存在着“古”与“今”的差异,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负载(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思维模式和宗教理念诸层面而言)也有着“中”与“西”的不同。梁宗岱的译本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特色,而梁实秋和屠岸梁译本则更多地吸纳了西方文化因素。联系社会历史环境,对译本差异的产生原因作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婚十四行 译本 文化语境 译介学 莎士比亚 汉语文化语境 译本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