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功利化:论教育功利的合理限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吉永桃 冯建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8,共10页
庸俗功利化取向使教育沦为追逐利益的工具,导致人的失落。人文教育的理念为超越功利化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但是,矫枉过正的理想化追求无法真正实现超越庸俗功利化的诉求。寻求超越教育功利化的现实可能,不是行动上的妥协与折中,而是在把... 庸俗功利化取向使教育沦为追逐利益的工具,导致人的失落。人文教育的理念为超越功利化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但是,矫枉过正的理想化追求无法真正实现超越庸俗功利化的诉求。寻求超越教育功利化的现实可能,不是行动上的妥协与折中,而是在把握教育本性与社会境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重塑教育功利观。一方面,教育是功利性与超越性共存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当前社会,知识经济、低欲望社会与后物质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呼唤超越功利化的教育。超越功利化,并不是全盘否定功利追求的倾向,而是反对庸俗功利化的取向,寻求一种合理的教育功利观。这需要基于功利主义理论重新理解教育功利的内涵:第一,明确功利以幸福而非利益为追求,学生的幸福是教育功利的旨归;第二,把握教育中功利价值的限度,正视教育的无用性;第三,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看到美好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功利 功利 人文教育 功利主义 超越性
下载PDF
海萨尼对规则功利主义的康德式辩护
2
作者 张会永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海萨尼借鉴康德伦理学的理性、法则、自主和普遍性等观念,并结合功利主义的伦理学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偏好的规则功利主义理论。在为这种规则功利主义的优越性进行辩护时,他批评了以黑尔为代表的康德式行为功利主义和以罗尔斯为代... 海萨尼借鉴康德伦理学的理性、法则、自主和普遍性等观念,并结合功利主义的伦理学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偏好的规则功利主义理论。在为这种规则功利主义的优越性进行辩护时,他批评了以黑尔为代表的康德式行为功利主义和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康德式义务论,认为前者缺乏“自发的协调效应”且易于破坏权利和规则,而后者对“最大最小值原则”“绝对优先原则”和“道德应当”理论的论证既是反事实的,也是不合理的。海萨尼认为,康德式的规则功利主义能够克服行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上述缺陷,从而是更加合理的替代选项。海萨尼的理论对功利主义和康德伦理学的当代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们建设自主的规范伦理学理论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萨尼 规则功利主义 行为功利主义 义务论
下载PDF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三重批判
3
作者 王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237,F0002,共11页
在正义理论中,为了证成“公平的正义”,罗尔斯自始至终都把功利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对手和批判对象。罗尔斯创造性地将功利主义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平均功利主义和有限功利主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与两个正义原则相对照,通过展现“公平... 在正义理论中,为了证成“公平的正义”,罗尔斯自始至终都把功利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对手和批判对象。罗尔斯创造性地将功利主义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平均功利主义和有限功利主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与两个正义原则相对照,通过展现“公平的正义”所具有的理论优势,完成对功利主义的全面批判。罗尔斯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功利主义批判的理论力量逐渐减弱,尤其是有限功利主义对“公平的正义”构成了难以消解的理论压力。“公平的正义”要想完全取代功利主义,必须寻求更加充分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的正义 古典功利主义 平均功利主义 有限功利主义
下载PDF
扭转教育功利化取向,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4
作者 朱晓宏 崔晓鑫 《教育家》 2024年第3期14-15,共2页
如今,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教育落后”的恐慌心理在家长群体中蔓延,相互攀比,争报兴趣班……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也多半指向升学或未来就业。在家长眼中,种种做法是助力孩子成长的“捷径”,但其实正在“扼杀天赋... 如今,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教育落后”的恐慌心理在家长群体中蔓延,相互攀比,争报兴趣班……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也多半指向升学或未来就业。在家长眼中,种种做法是助力孩子成长的“捷径”,但其实正在“扼杀天赋”。在“争夺名利”的浪潮下,很多孩子的天赋被限定,甚至被遏制,对孩子成长形成消极影响。只有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才能推动孩子找到自我,发挥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班 功利化倾向 教育功利 恐慌心理 兴趣培养 发挥潜能 做最好的自己 扭转
下载PDF
功利化追求竞赛成绩无益孩子成长
5
《甘肃教育》 2024年第11期5-5,共1页
据媒体报道,有科创竞赛评委指出,近两年参赛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其实,我国近年来一直在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其目的就是淡化竞赛的功利色彩,让竞赛回归发展学生兴趣的本位。但一些家长还以功利心态对待竞赛,甚至为了让孩子获得竞赛奖... 据媒体报道,有科创竞赛评委指出,近两年参赛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其实,我国近年来一直在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其目的就是淡化竞赛的功利色彩,让竞赛回归发展学生兴趣的本位。但一些家长还以功利心态对待竞赛,甚至为了让孩子获得竞赛奖项,要么亲自上阵,要么请人代做竞赛作品,这不但破坏竞赛秩序,也会误导孩子对发展兴趣、培养特长的认识,让孩子从小习得弄虚作假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成绩 功利 中小学生 功利色彩 功利心态 媒体报道 兴趣 弄虚作假
下载PDF
“准则功利”抑或“行为功利”?——兼评西方新旧功利主义道德理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东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6,共6页
准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围绕行为的功利标准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理论争论。两派的争论打破了元伦理学此前的一统天下,推进了当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但这只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同一理论谱系的内部争论,它没有也不可能超出旧功利主义... 准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围绕行为的功利标准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理论争论。两派的争论打破了元伦理学此前的一统天下,推进了当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但这只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同一理论谱系的内部争论,它没有也不可能超出旧功利主义的传统理论基地。唯物史观在深刻揭示、批判功利主义理论之资产阶级道德意识形态本质的同时,在正确理解的功利基础上,实现了对新旧功利主义的理论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准则功利主义 行为功利主义 唯物史观 功利
下载PDF
论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永军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26-29,共4页
论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郭永军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应包括功利主义和非功利主义两个方面。然而,近些年来理论界只讲功利主义而极少讲非功利主义,这是十分片面的,不利于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的健康发展。事实上,离开与非功利主义的关系,也... 论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郭永军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应包括功利主义和非功利主义两个方面。然而,近些年来理论界只讲功利主义而极少讲非功利主义,这是十分片面的,不利于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的健康发展。事实上,离开与非功利主义的关系,也很难把功利主义问题讲清,很难摆正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精神价值 功利价值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价值文化 功利追求 文化建设 义利并重 自然经济
下载PDF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及其伦理归属 被引量:2
8
作者 文学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8,共11页
功利主义的缺陷,一是将一切关系归结为功利关系,二是将个体主义的自私自利者设定为人的标准形态,三是在功能上沦为替现存事物辩护。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其理由主要是马克思追求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他诉诸功... 功利主义的缺陷,一是将一切关系归结为功利关系,二是将个体主义的自私自利者设定为人的标准形态,三是在功能上沦为替现存事物辩护。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其理由主要是马克思追求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他诉诸功利论证来判定行为的正当性,并以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价人类活动。反对者则认为,马克思注重多重价值,而非只关注人的快乐,功利也不可能通约量化,并且非功利主义也可以考虑行为后果,因此马克思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然而,事实上,马克思本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反对将马克思归为功利主义者的理由,均只能证明马克思不是快乐论、幸福论或偏好论的功利主义者,但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依然可归为理想的消极功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霸权 标准人 辩护功能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理想的消极功利主义
下载PDF
形式特质与无功利性——论保罗·克劳瑟对审美领域的界划
9
作者 朱松峰 罗岩松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58-68,共11页
保罗·克劳瑟认为,20世纪的美学研究面临一个根本性难题,即研究者无法公正地对待审美反应的多样性,以至于审美领域的独特边界频受质疑。为解决该问题,他强调美学研究必须从分析审美反应的共性转向澄清审美反应的差异。作为一名形式... 保罗·克劳瑟认为,20世纪的美学研究面临一个根本性难题,即研究者无法公正地对待审美反应的多样性,以至于审美领域的独特边界频受质疑。为解决该问题,他强调美学研究必须从分析审美反应的共性转向澄清审美反应的差异。作为一名形式主义者,他首先指出审美反应的共性是对形式的关注,并阐释了“形式特质”的概念和结构,将之作为澄清审美反应之差异的基础;然后,他将形式特质与逻辑上的无功利性概念联系起来,阐明了审美反应的多样性,即绝对无功利与相对无功利的欣赏模式。在回应马歇尔·科恩与乔治·迪基对形式主义美学的批评时,克劳瑟重申绝对无功利的欣赏是区分人类经验的其他领域与审美领域的根据,因为它不预设作品任何的实际意义。由此,克劳瑟得以捍卫审美领域在人类经验领域中的独特性地位。他的形式主义为绘制审美领域的边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展现了当代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领域 审美反应 形式特质 功利 超结构
下载PDF
功利之中有道德——孙子战争伦理思想浅析
10
作者 商海燕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战争伦理思想是孙子兵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孙子战争伦理的主要内容、功利主义特征、道德因素等方面,对孙子的战争伦理思想进行剖析。
关键词 孙子 战争伦理 道德 功利
下载PDF
论功利主义对权利局限的自我修复——以密尔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李育书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40-47,共8页
随着功利主义原则的进一步展开,它与权利的冲突变得日益明显,密尔较早关注到上述冲突并做出了重要修复,他通过关注所有相关者的利益,重申权利的重要地位,论证自由对于功利的积极意义和确立次级规则等工作,初步建立了功利与权利的相容性... 随着功利主义原则的进一步展开,它与权利的冲突变得日益明显,密尔较早关注到上述冲突并做出了重要修复,他通过关注所有相关者的利益,重申权利的重要地位,论证自由对于功利的积极意义和确立次级规则等工作,初步建立了功利与权利的相容性,密尔这一工作具有意义,其开启的方向更值得肯定。但是,以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的自我修复依然存在着重要局限,权利依然具有工具性特征,为此,我们需要在权利基础上,通过权利来扩展福利,推动权利与功利的正向促进,这将更为牢固也更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权利 功利 密尔
下载PDF
改进新时代学校教育科研中的“功利主义”的思考与对策
12
作者 段艳霞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8-20,39,共4页
现行的学校评价及教师职称评价的政策设计掀起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新热潮”,但由此带来的学校教育科研“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科学、理性地反思学校教育科研的... 现行的学校评价及教师职称评价的政策设计掀起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新热潮”,但由此带来的学校教育科研“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科学、理性地反思学校教育科研的“功利主义”倾向,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引领新时代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学校教育科研 功利主义
下载PDF
“3+1+2”新高考选科行为的分化及其功利化释疑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易林 余秀兰 +1 位作者 倪颖 高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2,89,共8页
新高考虽然提出科学选科的制度愿景,但实际却出现了与之有出入的个体选择困境——选科行为的功利化。基于感知空间、构想空间和亲历空间的分层视角,分析33位考生的选科行为发现:“成绩”“出息”不单是学校、家庭的共识,也被考生所感知... 新高考虽然提出科学选科的制度愿景,但实际却出现了与之有出入的个体选择困境——选科行为的功利化。基于感知空间、构想空间和亲历空间的分层视角,分析33位考生的选科行为发现:“成绩”“出息”不单是学校、家庭的共识,也被考生所感知并影响了他们后续的选科构想和选科行为;在学业竞争大众化的背景下,考生选科构想的差异体现了不同认知、不同成长经历的考生对教育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的差别;感知与构想共同支配考生的亲历选科行为并导致行为分化。据此,对选科行为及其功利化的认识应从行为学论域转向社会学论域,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庭可通过影响考生的感知与构想引导考生科学选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选科 空间三元辩证法 功利
下载PDF
论教育的自成目的性——基于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志鹏 刘旭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1,共9页
如何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呼唤着教育自成目的性的理论研究。教育的自成目的性生发于教育对人之存在本性的切实关怀,以教育工具价值之于教育内在价值的随附性为核心内涵,以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实践旨趣... 如何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呼唤着教育自成目的性的理论研究。教育的自成目的性生发于教育对人之存在本性的切实关怀,以教育工具价值之于教育内在价值的随附性为核心内涵,以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实践旨趣,对彰显沟通交往的教育性、守卫教育公共精神及增强教育内在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长时以来,教育在迎合社会需求中对人的忽视、在转型过程中对公共精神的遗忘以及技术理性对教育内在活力的桎梏共同遮蔽了教育的自成目的性,导致教育功利化倾向愈发严重,需要复归教育的自成目的性以扭转之。为此,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关注人的潜能的发展,推动教育回归育人原点;进一步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着力凸显教育的探究性,充分彰显教育的内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自成目的性 内在价值 教育功利化倾向
下载PDF
功利与超功利: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坐标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亚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近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外在威胁和内在自强的合力作用下一直进行着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探索。在东西方的交流更为广泛深入、思想观念的综合趋势更为明显的21世纪,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需要寻找更为合理的价值坐标。在兼顾现实使命... 近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外在威胁和内在自强的合力作用下一直进行着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探索。在东西方的交流更为广泛深入、思想观念的综合趋势更为明显的21世纪,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需要寻找更为合理的价值坐标。在兼顾现实使命与理想追求的前提下,应建立由功利和超功利组成的二维价值坐标,并据此进行具体的改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功利 功利 功利
下载PDF
规则功利论的法律意识之辩——以基本权利保障为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彤彪 袁野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2期90-99,共10页
根据规范伦理学中的行为功利论,一种行为的对错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功利原则的要求,即能否最大化提升社会效益。然而,行为功利论会在一些情形下允许侵犯基本权利以提升短期效益的行为,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展开的权利保障实践冲突。相比之... 根据规范伦理学中的行为功利论,一种行为的对错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功利原则的要求,即能否最大化提升社会效益。然而,行为功利论会在一些情形下允许侵犯基本权利以提升短期效益的行为,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展开的权利保障实践冲突。相比之下,规则功利论则主张功利原则的评价对象是规则。我们应首先依据原则制定规则,再依据规则判定具体行为的对错。如此一来,功利主义就能在理论上容纳法律保障权利的制度实践。因此,有论者认为规则论优于行为论。尽管如此,由于规则指引的模糊性,要使其能够真正适用,往往需要穷尽列举各种具体状况和排除条件。如此一来,规则论在逻辑上就会塌缩为行为论。要破解这一难题,可从法律意识的角度切入。法律意识的对象是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不是规则的简单罗列,而是以一种内在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人们在对具体个案做依法应当如何行事的判断时,不是将相关规则机械地适用于个案,而是对规则作体系性解释。法律意识如此,道德意识亦同。塌缩难题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才错误地描述了人如何在与规则的主客体互动中产生应当如何行事的判断。一旦澄清了规则意识的心理机制,塌缩难题便不攻自破。规则论就可以代表功利主义伦理学,回应基本权利保障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保障 功利原则 行为功利 规则功利 法律意识
下载PDF
理性式微、功利扩张?近40年中国社会两种个人主义的变迁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胜涛 王予灵 彭凯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925,I0009,I0010,共17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变迁,个人主义异常增长,但这一增长究竟是自我的功利扩张(如利益至上)、还是理性提升(如人格独立),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反思。预研究建立了理性个人主义(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和功利个人主义(如财产、利益、快...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变迁,个人主义异常增长,但这一增长究竟是自我的功利扩张(如利益至上)、还是理性提升(如人格独立),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反思。预研究建立了理性个人主义(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和功利个人主义(如财产、利益、快乐、享受)词典。进而对谷歌中文图书语料库(1980~2019)的词频分析显示,理性个人主义显著下降,功利个人主义显著增长(研究1);词嵌入分析表明,自我靶词与理性(vs.功利)个人主义属性词的相对语义关联也呈下降趋势(研究2)。总之,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的文化转型并非个人主义的简单增长,而是出现了理性个人主义下降、功利个人主义增长的趋势。这表明,理性式微、功利扩张的价值失衡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议题,其背后的多重自我结构、演化路径及社会精神动力的培育还有待未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 功利 理性 中国 价值观
下载PDF
系统功利主义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晓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3,共7页
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实际上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利原则,也是一个人作为一个系统对其社会环境的适应原则,适应的目的是达到人生系统的稳定即幸福。因此,基于系统论的道德哲学不可避免地是功利主义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平衡就是道德系... 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实际上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利原则,也是一个人作为一个系统对其社会环境的适应原则,适应的目的是达到人生系统的稳定即幸福。因此,基于系统论的道德哲学不可避免地是功利主义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平衡就是道德系统的序参量,公德和私德分别是道德系统的规范组织和自组织的两种状态。系统功利主义的包容性和整体性最终体现于对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的统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利主义 行为功利 准则功利 公德 私德
下载PDF
转型期高等教育功利观辨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海波 李吉芳 《前沿》 2013年第13期129-130,共2页
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进利益和幸福,教育能增进社会的利益并给个人带来幸福,故功利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当前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学校、大学生还是社会对学校的需求都凸显了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教育的功利性并不必然决定教育一定会急... 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进利益和幸福,教育能增进社会的利益并给个人带来幸福,故功利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当前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学校、大学生还是社会对学校的需求都凸显了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教育的功利性并不必然决定教育一定会急功近利,而当前教育有功利的倾向,并不是所谓的"功利主义教育"或者"教育功利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教育的功利 高等教育 功利追求
下载PDF
反功利主义:一种值得重视的伦理思潮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令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功利主义是近代以来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潮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在当前功利冲动尤为强劲的背后 ,一种反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潮在涌动着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章详细分析了功利主义的含义、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潮以及我国当前功利冲动的... 功利主义是近代以来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潮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在当前功利冲动尤为强劲的背后 ,一种反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潮在涌动着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章详细分析了功利主义的含义、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潮以及我国当前功利冲动的种种现象所引起的反功利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