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人类历史上几种科学价值观点之评析
1
作者
吴恺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3-58,共6页
不同的人由于动机、目标、信念和知识背景不同,故其科学价值观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科学价值观点,如科学价值功利说、科学价值中立说与负载说、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等。只有...
不同的人由于动机、目标、信念和知识背景不同,故其科学价值观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科学价值观点,如科学价值功利说、科学价值中立说与负载说、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等。只有对以上观点进行辩证的评析,才能让人们避免种种歧见和误区,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
功利说
科学价值中立
说
科学价值负载
说
唯科学主义
反科学主义
科学悲观论
科学乐观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几种科学价值评价观点的解析
2
作者
吴恺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31-35,共5页
由于不同人的动机、目标、信念和知识背景不同,故其对科学价值的评价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科学价值评价观点,如科学价值功利说、科学价值负载说、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等。对以...
由于不同人的动机、目标、信念和知识背景不同,故其对科学价值的评价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科学价值评价观点,如科学价值功利说、科学价值负载说、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等。对以上观点进行辩证地解析,以避免种种歧见和误区,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价值
科学
功利说
科学价值负载
说
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
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资源的通道
3
作者
周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13,共13页
社会关系是资源交换和流通的通道,这种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理性的人际关系和感情的人际关系,后者是资源的重要通道。功利说认为,感情性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运作都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感情说认为,由于感情的作用,人的行为有可能...
社会关系是资源交换和流通的通道,这种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理性的人际关系和感情的人际关系,后者是资源的重要通道。功利说认为,感情性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运作都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感情说认为,由于感情的作用,人的行为有可能是利他的;自我论的解释是发生关系的人都属于自家人的范围,天下是一家;控制论的解释则为,一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控制可以有不同程度,而他人与他的感情性关系越是密切,可控制程度就越大;终极价值论的解释认为,良好的感情性人际关系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资源通道
功利说
感情
说
控制
说
终极价值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与审美自由论
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51,共1页
陈望衡在《庄子审美自由论》(《学术月刊》91年第12期)一文中指出: 庄子美学最核心的是审美自由论。这种审美自由论是从他的“逍遥游”哲学来体现的。作为现实人生的哲学,这种哲学的空想性是自明的,把它体现出来的一些观点加以改造,赋...
陈望衡在《庄子审美自由论》(《学术月刊》91年第12期)一文中指出: 庄子美学最核心的是审美自由论。这种审美自由论是从他的“逍遥游”哲学来体现的。作为现实人生的哲学,这种哲学的空想性是自明的,把它体现出来的一些观点加以改造,赋予新的理解,倒不失为一种颇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审美自由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无功”——审美的无功利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由
庄子美学
无
功利说
传统特色
哲学
逍遥游
现实人生
审美直觉
中国美学
审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兰香蝉鸣话爱玲——试谈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冰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08-113,共6页
在人类社会存在着两个显著不同的世界 ,即客观的物理世界和主观的心理世界 ,文学的创作属于心理世界。文学创作是一个作家心理世界外化的过程 ,也是作家用自己的感知、欲望、思维、情感、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功能把物理世界心灵化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存在着两个显著不同的世界 ,即客观的物理世界和主观的心理世界 ,文学的创作属于心理世界。文学创作是一个作家心理世界外化的过程 ,也是作家用自己的感知、欲望、思维、情感、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功能把物理世界心灵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作家都以自己的情感、修养、想象和阅历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决定自己的审美态度。在这不尽相同的审美态度中 ,我们试图把它们分为两类 ,即男性审美和女性审美。这样只是便于我们对张爱玲的文学世界进行了解 ,更好地与她对话 ,让我们走进张爱玲的文学田野 ,欣赏那令人陶醉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
心灵化
审美态度
伦理意境
记忆表象
女人的耐性
心理距离
至乐无乐
无
功利说
平衡
说
人物的品藻
原文传递
漫论“何必曰利”
被引量:
1
6
作者
范学德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5,共7页
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发展到了孟子就转换为“义利之辨”,自孟子之后,“义利之辨”构成了诸儒反复研讨的基本问题。近几十年来,批评孟子的人,大都认为孟子的“义利之辨”是鄙视功利,并据此把孟子说成是反功利主义者。孟子鄙...
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发展到了孟子就转换为“义利之辨”,自孟子之后,“义利之辨”构成了诸儒反复研讨的基本问题。近几十年来,批评孟子的人,大都认为孟子的“义利之辨”是鄙视功利,并据此把孟子说成是反功利主义者。孟子鄙视功利说能否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义利之辨
仁义
利己主义
功利说
孔子
私利
修己以安百姓
物质利益
反
功利
主义
原文传递
题名
对人类历史上几种科学价值观点之评析
1
作者
吴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3-58,共6页
文摘
不同的人由于动机、目标、信念和知识背景不同,故其科学价值观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科学价值观点,如科学价值功利说、科学价值中立说与负载说、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等。只有对以上观点进行辩证的评析,才能让人们避免种种歧见和误区,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
关键词
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
功利说
科学价值中立
说
科学价值负载
说
唯科学主义
反科学主义
科学悲观论
科学乐观论
Keywords
the scientific value
the view of scientific value being utilitarian
the view of scientific value being neutral
the view of science having value
the view of scientism
the view of anti scientism
the pessimistic view about scientific value
the optimistic view about scientific value
分类号
B01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几种科学价值评价观点的解析
2
作者
吴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31-35,共5页
文摘
由于不同人的动机、目标、信念和知识背景不同,故其对科学价值的评价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科学价值评价观点,如科学价值功利说、科学价值负载说、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等。对以上观点进行辩证地解析,以避免种种歧见和误区,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
关键词
科学价值
科学
功利说
科学价值负载
说
唯科学与反科学主义
科学悲观论与乐观论
Keywords
scientific value
view of scientific value being utilitarian
view of science having value
view of scientism oranti scientism
pessimistic or optimistic view about scientific value
分类号
B01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D6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资源的通道
3
作者
周毅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13,共13页
文摘
社会关系是资源交换和流通的通道,这种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理性的人际关系和感情的人际关系,后者是资源的重要通道。功利说认为,感情性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运作都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感情说认为,由于感情的作用,人的行为有可能是利他的;自我论的解释是发生关系的人都属于自家人的范围,天下是一家;控制论的解释则为,一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控制可以有不同程度,而他人与他的感情性关系越是密切,可控制程度就越大;终极价值论的解释认为,良好的感情性人际关系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关键词
社会学
资源通道
功利说
感情
说
控制
说
终极价值论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与审美自由论
4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51,共1页
文摘
陈望衡在《庄子审美自由论》(《学术月刊》91年第12期)一文中指出: 庄子美学最核心的是审美自由论。这种审美自由论是从他的“逍遥游”哲学来体现的。作为现实人生的哲学,这种哲学的空想性是自明的,把它体现出来的一些观点加以改造,赋予新的理解,倒不失为一种颇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审美自由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无功”——审美的无功利说;“
关键词
审美自由
庄子美学
无
功利说
传统特色
哲学
逍遥游
现实人生
审美直觉
中国美学
审美理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兰香蝉鸣话爱玲——试谈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冰心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08-113,共6页
文摘
在人类社会存在着两个显著不同的世界 ,即客观的物理世界和主观的心理世界 ,文学的创作属于心理世界。文学创作是一个作家心理世界外化的过程 ,也是作家用自己的感知、欲望、思维、情感、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功能把物理世界心灵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作家都以自己的情感、修养、想象和阅历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决定自己的审美态度。在这不尽相同的审美态度中 ,我们试图把它们分为两类 ,即男性审美和女性审美。这样只是便于我们对张爱玲的文学世界进行了解 ,更好地与她对话 ,让我们走进张爱玲的文学田野 ,欣赏那令人陶醉的美。
关键词
外化
心灵化
审美态度
伦理意境
记忆表象
女人的耐性
心理距离
至乐无乐
无
功利说
平衡
说
人物的品藻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漫论“何必曰利”
被引量:
1
6
作者
范学德
机构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5,共7页
文摘
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发展到了孟子就转换为“义利之辨”,自孟子之后,“义利之辨”构成了诸儒反复研讨的基本问题。近几十年来,批评孟子的人,大都认为孟子的“义利之辨”是鄙视功利,并据此把孟子说成是反功利主义者。孟子鄙视功利说能否成立。
关键词
孟子
义利之辨
仁义
利己主义
功利说
孔子
私利
修己以安百姓
物质利益
反
功利
主义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人类历史上几种科学价值观点之评析
吴恺
《保定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几种科学价值评价观点的解析
吴恺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资源的通道
周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庄子与审美自由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兰香蝉鸣话爱玲——试谈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
夏冰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原文传递
6
漫论“何必曰利”
范学德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