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儒林外史》中婚恋描写与功名富贵的关系
1
作者 李伟 《丽水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儒林外史》中涉及婚恋的描写多达十多处,这些描写并非闲笔。吴敬梓对这些婚恋情节分门别类,运用多种描写手段,或详写或略写,从正反两个方面阐释了功名富贵对婚恋的影响,强化了"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的思想主旨。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功名富贵 婚恋
下载PDF
功名富贵与士人的文化选择及生存处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颖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75-83,共9页
追求功名富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一,也是古代士阶层的精神底色,从先秦一直沿承至明清。功名富贵是士人自身、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文化选择,在科举制度极盛的明清两代更是如此。蒲松龄笔下的《镜听》,生动地反映了家庭文化选择所导致的... 追求功名富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一,也是古代士阶层的精神底色,从先秦一直沿承至明清。功名富贵是士人自身、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文化选择,在科举制度极盛的明清两代更是如此。蒲松龄笔下的《镜听》,生动地反映了家庭文化选择所导致的连环反应;吴敬梓创作的范进中举,客观地展示了全社会积极参与所引发的动态变迁与病梅效应。它不仅典型地表现了科举功名对人际关系网络的牵引和重构,也深透地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功利性膨胀对士人灵魂的腐蚀、对人性的扭曲。范进中举,从横向上看是科举制度极盛的明清社会整体的一个缩影,从纵向上看是功名富贵作用下的中国社会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截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吴敬梓塑造范进、创作《儒林外史》的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名富贵 文化选择 《镜听》 范进中举 创作初心
下载PDF
功名富贵下的女性图谱——《儒林外史》中女性形象研究
3
作者 赵娜丹 《商情》 2012年第47期104-105,共2页
《儒林外史》作为讽刺小说,人们普遍比较关注所写的儒林中的人物。所谓“穷极文士情态”。《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主旨,不仅塑造了一系列的儒林人物,同时也刻画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反映出作者追求人格独立、要求尊重... 《儒林外史》作为讽刺小说,人们普遍比较关注所写的儒林中的人物。所谓“穷极文士情态”。《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主旨,不仅塑造了一系列的儒林人物,同时也刻画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反映出作者追求人格独立、要求尊重女性的妇女观和超越“功名富贵”的社会理想,突出了女性形象在作品中的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功名富贵 女性形象 妇女观
下载PDF
施正荣: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向北流
4
作者 李紫宸 《新能源经贸观察》 2017年第8期44-47,共4页
有些人成功,自有其原因;他们在成功之路上走的短暂,亦有其自身原因。从当年的施正荣,再到现在的贾跃亭,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着这一个真理:短时的做大做强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为企业争取长远的发展机会。他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抛弃,长大后仅用... 有些人成功,自有其原因;他们在成功之路上走的短暂,亦有其自身原因。从当年的施正荣,再到现在的贾跃亭,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着这一个真理:短时的做大做强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为企业争取长远的发展机会。他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抛弃,长大后仅用5年时间成为中国首富,身价186亿.站在人生事业的高峰,睥睨天下,可以说这一生应该荣华富贵不尽了。谁曾想到突然市场形势逆转,公司股价飞流直下三千里,从每股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正荣 无锡市 功名富贵 无锡尚德 尚德电力 光伏产业
原文传递
《儒林外史》中溜须拍马描述及其叙事意义
5
作者 刘威风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15-19,共5页
《儒林外史》中人物之间的溜须拍马描述十分丰富,其核心话题往往是功名富贵。八股文士与官员主要谈论“功”;名士主要谈论才名、品貌、家世等,“功”成为区分二者的关键因素。当场景转换时,溜须拍马的话题亦随之迅速切换。讽刺手法的运... 《儒林外史》中人物之间的溜须拍马描述十分丰富,其核心话题往往是功名富贵。八股文士与官员主要谈论“功”;名士主要谈论才名、品貌、家世等,“功”成为区分二者的关键因素。当场景转换时,溜须拍马的话题亦随之迅速切换。讽刺手法的运用,情节反转的设计,有利于塑造溜须拍马者的形象,揭露八股之弊、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名富贵 讽刺手法 声态描摹 情节反转 世态炎凉
下载PDF
论《儒林外史》的时间操作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新 欧阳峰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72-76,共5页
小说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作为外在客观世界的主观投影,自然有其依存的时空条件.一方面,小说所叙述的故事,总是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故事从起点到终点所经历的时间构成故事时间.另一方面,“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 小说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作为外在客观世界的主观投影,自然有其依存的时空条件.一方面,小说所叙述的故事,总是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故事从起点到终点所经历的时间构成故事时间.另一方面,“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凡是我所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者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地利用的.”因此小说中存在着一个与故事时间相对应的叙事时间.本章拟从这两方面探讨《外史》的时间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故事时间 小说 叙事时间 叙述速度 功名富贵 杜少卿 八股取士 虞博士 创作主旨
下载PDF
《儒林外史》与传统人文精神──论吴敬笔下的贤人及其人格追求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文新 鲁小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3-57,共5页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虞博士 传统人文精神 杜少卿 圣贤人格 原始儒家 诗人气质 八股文 功名富贵 人生道路
下载PDF
《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义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2期75-81,共7页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空操作 功名富贵 杜少卿 时间意识 八股取士 主要人物 科举制度 匡超人 八股文
下载PDF
《儒林外史》与科举时代的士人心态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文新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7,共7页
中国古代的士,一方面是国家管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道"的承担者,"道"与"势"的博弈不仅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且造成了心灵世界的无穷纷扰。《儒林外史》在对科举时代的士人心态的描写中,时时回首原... 中国古代的士,一方面是国家管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道"的承担者,"道"与"势"的博弈不仅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且造成了心灵世界的无穷纷扰。《儒林外史》在对科举时代的士人心态的描写中,时时回首原始儒家的道义理想,直接面对士人的人生责任与道义理想的矛盾,作品因而显得厚重而深沉。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云:"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儒林外史》就情节而言聚焦于"功名富贵",就主旨而言,则是期待读书人保持其"道"的承担者的高贵和自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科举时代 功名富贵 士人心态
下载PDF
《儒林外史》的思想、艺术及版本说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美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0期64-67,共4页
《儒林外史》的思想、艺术及版本说略陈美林《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各个时代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评论。作者至友程晋芳说它“穷极文士情态”(《文木先生传》),闲斋老人在序《儒林外史》时又认为“某书以功名富贵为... 《儒林外史》的思想、艺术及版本说略陈美林《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各个时代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评论。作者至友程晋芳说它“穷极文士情态”(《文木先生传》),闲斋老人在序《儒林外史》时又认为“某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卧闲草堂本评语则将上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知识分子 吴敬梓 结构艺术 功名富贵 生活模式 中国小说 科举制度 社会理想 思想内容
下载PDF
胆汁质诗人李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仲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7,共8页
诗人李白身上存在诸多矛盾,借用气质学说来观照李白,这些矛盾可以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释。李白属于胆汁质气质,感情丰富,思想活跃,他的诗歌时常出现突然的停顿和猛然的跳跃,呈现一种奇妙的景观,但有时也使诗意断裂阻隔,不够流畅:他自负而孤... 诗人李白身上存在诸多矛盾,借用气质学说来观照李白,这些矛盾可以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释。李白属于胆汁质气质,感情丰富,思想活跃,他的诗歌时常出现突然的停顿和猛然的跳跃,呈现一种奇妙的景观,但有时也使诗意断裂阻隔,不够流畅:他自负而孤傲,又是一个酒痴,他满脑子幻想,大话连篇,但他又对功名富贵有着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话便成为维持"名士"形象的门面语。他热情而易冲动,头脑简单,说话做事不计后果,结果在唐初的诗歌复古运动中充当了儒家的打手,这根本不是他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胆汁质 跳跃性思维 功名富贵 绮靡诗风
下载PDF
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与生活态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自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生命意识 及时行乐 中国古代文学 悲秋意识 中国古代士大夫 功名富贵 活态 汉乐府民歌 客观景物
下载PDF
《车王府曲本》与民众的人生理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育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37,共9页
文章提出理想人物的概念 ,旨在揭示民间文化心态及其对戏曲人物和结构特征的生成作用。主要观点是 :1.由于战争作为获得功名富贵的机遇而发生 ,历史性事件因而被游戏化。人物由书生而突变为荣立战功的英雄 ,各种神灵起了决定性作用。女... 文章提出理想人物的概念 ,旨在揭示民间文化心态及其对戏曲人物和结构特征的生成作用。主要观点是 :1.由于战争作为获得功名富贵的机遇而发生 ,历史性事件因而被游戏化。人物由书生而突变为荣立战功的英雄 ,各种神灵起了决定性作用。女子也被男性化。 2 .戏中对功名富贵的炫耀以民众对改变生存状况的渴望为基础。《曲本》流露出民众对富贵者既嫉恨又羡慕的双重心态。 3.“上天”或神灵的意义在于填平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使道德与功名富贵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合理化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王府曲本 民众 人生理想 功名富贵 神灵 积德
下载PDF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玉璞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8期34-38,共5页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张玉璞在中国文学史上,“感士不遇”一类的文章俯拾即是,它已成为古典诗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韩愈研究时,更深切地感受到充斥其诗文中的那种郁勃难平的“怀才不遇”之愤、之...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张玉璞在中国文学史上,“感士不遇”一类的文章俯拾即是,它已成为古典诗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韩愈研究时,更深切地感受到充斥其诗文中的那种郁勃难平的“怀才不遇”之愤、之恨、之不平;从而也进一步发现,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人才利用 韩愈 《原毁》 《进学解》 执政者 功名富贵 《毛颖传》 下层士人 仕宦经历
下载PDF
论封建文士大夫的价值观及其怪圈
15
作者 黄世中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4期101-104,93,共5页
关键词 价值观 士大夫 山水自然 中国古典文学 山水诗 功名富贵 山水文学 中国封建社会 风尘女子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主题的严肃与结构的独特——《儒林外史》解读
16
作者 朱伟明 《当代继续教育》 1999年第6期61-63,共3页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的普及与流行程度,远不及《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儒林外史》既没有英雄传奇的色彩,也没有情意缠绵的爱情故事,通篇渗透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性的思考。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所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的普及与流行程度,远不及《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儒林外史》既没有英雄传奇的色彩,也没有情意缠绵的爱情故事,通篇渗透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性的思考。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所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象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一个具有思想家气质的小说家。整部《儒林外史》都贯穿着冷峻的笔调,有一种将人生底蕴看透了的冷静。可以说,《儒林外史》的难于被人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其主题的严肃与结构的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功名富贵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科举制度 八股取士 《懦林外史》 鲁迅先生 人物形象 英雄传奇 结构特点
下载PDF
《儒林外史》——一部仕途经济史
17
作者 张莉姗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1-13,共3页
以"读书进学——科考及第——出仕做官——富贵荣华"这条仕途经济为主线,看《儒林外史》中众儒对仕途经济的态度及命运。众儒分为三类:一是求取功名、奔走富贵的不肖之流;二是轻视功名、辞却仕途经济的豪杰、真儒、高士;三是... 以"读书进学——科考及第——出仕做官——富贵荣华"这条仕途经济为主线,看《儒林外史》中众儒对仕途经济的态度及命运。众儒分为三类:一是求取功名、奔走富贵的不肖之流;二是轻视功名、辞却仕途经济的豪杰、真儒、高士;三是科举无望的落魄方巾,斗方名士,他们混迹江湖,招摇撞骗,附庸风雅。通过对儒林众生的描画、提炼,显现《儒林外史》的主题:功名富贵,即仕途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仕途经济 功名富贵
下载PDF
论吴敬梓的儒生情怀与社会观察
18
作者 陈文新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9-77,共9页
在传统社会的语境中,科举制度既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也有巨大的负面后果,比如强化了读书人对体制的依附性和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心理,也造成了人才的积压、浪费和诸多读书人的困顿。吴敬梓以在野儒生的身份观察和反思体制弊端,呼吁读书人保... 在传统社会的语境中,科举制度既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也有巨大的负面后果,比如强化了读书人对体制的依附性和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心理,也造成了人才的积压、浪费和诸多读书人的困顿。吴敬梓以在野儒生的身份观察和反思体制弊端,呼吁读书人保持超然于“功名富贵”的品格,其深厚的儒家情怀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至今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敬梓 功名富贵 体制弊端 负面后果 科举制度 儒生 儒家情怀 困顿
下载PDF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境遇及其山水诗
19
作者 郭新榜 《文史杂志》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南宋陆游评介王安石(1021—1086)的人品、秉性说,王安石对于功名富贵,声色犬马,从不动心;对耿天骘送给他的宪竹冠却非常喜爱,还曾咏诗赞叹。他有一部《诗正义》,朝夕不离手,大部分字都因翻阅变得模糊不清了。大家认为王安石忽视先儒说教... 南宋陆游评介王安石(1021—1086)的人品、秉性说,王安石对于功名富贵,声色犬马,从不动心;对耿天骘送给他的宪竹冠却非常喜爱,还曾咏诗赞叹。他有一部《诗正义》,朝夕不离手,大部分字都因翻阅变得模糊不清了。大家认为王安石忽视先儒说教,这恐怕不符合实际。(参见《老学庵笔记》卷五、卷一)在陆游眼中,王安石首先是个很爱学习的人。孔子说:学习学得好了可以当官;当官处理公务后,时间若宽裕就学习。王安石恪守孔夫子教导,通过学习走向了仕途;但是,他不时又有归隐山林的想法而寄情于山水;至晚岁更崇佛而舍宅为寺(宋神宗赐匾额曰“报宁禅寺”)。这样的矛盾或称变故当然事出有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名富贵 《老学庵笔记》 陆游 王安石 山水诗 归隐
下载PDF
清代地方司法的运作失序及其文学表达——以《儒林外史》为中心的考察
20
作者 崔蕴华 王怡然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6期93-108,共16页
《儒林外史》以独特方式展现了清代地方法律实践的失序。民众法律意识逐渐萌发,因而引发无事兴讼、小事缠讼等乱象,却又因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而陷入诉讼困境。与此同时,官员为追求晋升而与士绅豪商相互攀结引发了特权阶层任意干讼的乱象... 《儒林外史》以独特方式展现了清代地方法律实践的失序。民众法律意识逐渐萌发,因而引发无事兴讼、小事缠讼等乱象,却又因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而陷入诉讼困境。与此同时,官员为追求晋升而与士绅豪商相互攀结引发了特权阶层任意干讼的乱象,无疑更加使得平民百姓在诉讼中举步维艰。除借诉讼中的人情往来寻求“功名”外,“富贵”也为官吏所渴求,因而形成了主官及其吏役借狱敛财之乱象。地方“失序”与首都的“秩序”形成结构性的微妙关联。重新审视其秩序书写,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完整认识与知识型小说的多维探索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跨学科 诉讼失序 功名富贵 文学与法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