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7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功德使一职看唐代宦官对佛教的信奉
1
作者 刘耀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29-32,共4页
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与皇帝的关系较为密切,宦官的宗教信仰与宦官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有密切的联系。唐代的宦官大多信奉佛教,并且功德使一职又通常由宦官担任。担任功德使的宦官对佛教的信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上维护佛教、在经济上... 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与皇帝的关系较为密切,宦官的宗教信仰与宦官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有密切的联系。唐代的宦官大多信奉佛教,并且功德使一职又通常由宦官担任。担任功德使的宦官对佛教的信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上维护佛教、在经济上扶持佛教、在文化上传播佛教。而这三个方面又是互相融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德使 唐代 宦官 佛教
下载PDF
元代管理吐蕃地方的中央机构——总制院与功德使司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云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称汗,建元中统,“以国朝之威法.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威一代王法.”①与此同时,尊吐蕃高僧八思巴(hphags-pa)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②始于吐蕃全面建制施政.其先... 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称汗,建元中统,“以国朝之威法.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威一代王法.”①与此同时,尊吐蕃高僧八思巴(hphags-pa)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②始于吐蕃全面建制施政.其先后在中央设置的管理机构有总制院、功德使司和宣政院.本文拟就总制院与功德使司的有关情况予以讨论.关于宣政院,将另文探讨.(一)总制院总制院之名不见于前代史籍.《旧唐书》卷43职官二记,兵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武官选择及地图与甲仗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官之事,由于所属,咸质正焉”.或取此义也.兹分论如下:一、总制院的建立背景《元史》记“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之经以国师.”是总制院建立于至元元年(1264).它建立与这样几个因素有关:1、适应对吐蕃地方统治的需要.1239年镇守凉州的蒙古皇子阔端派大将道尔达(rDo-rta,或Dor—tog)进兵乌思藏,沉重打击了各地势力,为乌思藏地方归附蒙古奠定了基础.1244年道尔达再入吐蕃,奉命召请萨斯迦班第达(sa-skya pandita kun-dgah rgyal-mtshan,省称萨班,sa-pan,1182—1215).1247年萨班与阔端议定乌思藏归附蒙古条件,乌思藏正式置于大蒙古国治下.蒙古统治者许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八思巴 功德 中央机构 佛教 桑哥 帝师 乌思藏 《佛祖历代通载》 汉藏史集
下载PDF
敦煌写本《大蕃敕尚书令尚起律心儿圣光寺功德颂》相关问题研究
3
作者 马振颖 郑炳林 王文婷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0,共12页
敦煌写本《大蕃敕尚书令尚起律心儿圣光寺功德颂》是一篇比较重要的碑铭类抄本,文中主要记述功德主尚起律心儿修建圣光寺的缘由始末、其家族世系及父祖履历、尚起律心儿的重要功绩等,为我们研究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历史、唐蕃关系史提供... 敦煌写本《大蕃敕尚书令尚起律心儿圣光寺功德颂》是一篇比较重要的碑铭类抄本,文中主要记述功德主尚起律心儿修建圣光寺的缘由始末、其家族世系及父祖履历、尚起律心儿的重要功绩等,为我们研究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历史、唐蕃关系史提供可靠的文献支撑。关于这篇文献,前人已有部分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研究空间。我们运用汉藏文文献、出土碑志等材料,从文书录文、没卢氏家族、尚赞磨事迹、圣光寺等几个方面再作探讨,以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吐蕃 没卢氏 功德 尚赞摩 圣光寺
下载PDF
梅山功德画文化基因图谱及内涵研究
4
作者 马珂 王立群 李节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76,共5页
梅山功德画作为湘中地区宗教信仰与民间绘画融合的文化遗产,构筑了一幅独特的天、地、人社会全像图。旨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构建梅山功德画文化基因图谱。通过“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层一体的视角,结合图像分析法,对梅山功... 梅山功德画作为湘中地区宗教信仰与民间绘画融合的文化遗产,构筑了一幅独特的天、地、人社会全像图。旨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构建梅山功德画文化基因图谱。通过“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层一体的视角,结合图像分析法,对梅山功德画的图像题材、色彩配置、创作过程、使用方式和空间环境进行具体剖析,再进一步阐释梅山功德画的文化内涵,揭示其外化特征与梅山地区的民间信仰、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构建的密切关联。研究对于梅山功德画的系统性整理和保护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梅山功德 基因图谱 民间信仰
下载PDF
“书籍之路”视域下的《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考论
5
作者 王杰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以《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的考证为例,说明中日间存在一条“书籍之路”。《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实为《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的略名,译者为唐代僧人宝思惟,他来洛阳译经之前曾在长安西明寺。结合中日两国后世的佛经目录... 以《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的考证为例,说明中日间存在一条“书籍之路”。《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实为《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的略名,译者为唐代僧人宝思惟,他来洛阳译经之前曾在长安西明寺。结合中日两国后世的佛经目录,分析该经的译者、译时、译地、内容、同经异译状况。最后,从论证经文引用的文献入手,考察中日两国间“书籍之路”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 书籍之路 宝思惟
下载PDF
宋以降佛教士庶化——福建功德寺院的个案研究
6
作者 张小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7,共12页
文章主要通过以福建为主的东南功德寺院的历史演变个案,探讨东南佛教在宋代以后的士庶化过程这一过程与宋以降儒家文化走向民间社会的过程紧密相连,与国家制度和文化的下沉如华南民间信仰的国家化密切相关,也与华南大规模的宗族文化创... 文章主要通过以福建为主的东南功德寺院的历史演变个案,探讨东南佛教在宋代以后的士庶化过程这一过程与宋以降儒家文化走向民间社会的过程紧密相连,与国家制度和文化的下沉如华南民间信仰的国家化密切相关,也与华南大规模的宗族文化创造相伴随。佛教的士庶化一方面是国家佛教制度下沉到基层社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士庶社会消费国家的佛教文化资本,将国家做到他们身边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功德寺院 士庶化 国家化 历史演变
下载PDF
汉地功德天图像考——以明清时期为中心
7
作者 甘元 戴晓云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功德天作为诸天中的一员,在明清时期其增益财富的属性格外突出。综合历史文献及功德天图像遗存可知:在佛教文化中功德天不仅具有求财功能,还具有疗愈功能,其眷属咒师的作用是凸显功德天的疗愈价值;功德天不仅有多种排布方式,而且其持物... 功德天作为诸天中的一员,在明清时期其增益财富的属性格外突出。综合历史文献及功德天图像遗存可知:在佛教文化中功德天不仅具有求财功能,还具有疗愈功能,其眷属咒师的作用是凸显功德天的疗愈价值;功德天不仅有多种排布方式,而且其持物和形象多元,有手持宝珠、男相武士装扮、双手结印/手持卷轴、持莲花等状,这表示不同的时代所遵循的仪轨有所差异,又代表其承载了信众多元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德 咒师 诸天信仰
下载PDF
《唐乾封二年(667)西州高昌县董真英随葬功德疏》再释——兼论天台宗在吐鲁番地区的传播
8
作者 沈奥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27-138,155,共13页
《唐乾封二年(667)西州高昌县董真英随葬功德疏》是吐鲁番出土的一件宗教性随葬文书,记述了董真英逝世的日期、身份、佛教信仰以及其患病期间所做的种种功德。整件文书分为朱书与墨书两部分,朱书部分体现了东汉时期盛行的“生死异路”观... 《唐乾封二年(667)西州高昌县董真英随葬功德疏》是吐鲁番出土的一件宗教性随葬文书,记述了董真英逝世的日期、身份、佛教信仰以及其患病期间所做的种种功德。整件文书分为朱书与墨书两部分,朱书部分体现了东汉时期盛行的“生死异路”观,其性质近似于镇墓文,起到镇墓及保佑生者的作用,墨书部分则罗列了董真英患病期间所做的功德。其中《法华经》等四部天台宗核心经典被连续记载在功德疏上,形成了一个带有天台宗教义思想的佛经体系,反映了天台宗教义思想在西州僧侣间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文书 功德 疏天台宗 生死观
下载PDF
功德与天命:秦汉时期皇权合法性观念的变迁
9
作者 代国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秦汉时期,皇权合法性观念曾历经一个显著变化。受战国理性精神的影响,秦朝称帝者只言功德。而两汉之际,由于君权神授观念流行,称帝者却必据天命。皇权合法性观念由重“功德”变为重“天命”,与西汉士人对秦亡汉兴的历史反思有密切关系... 秦汉时期,皇权合法性观念曾历经一个显著变化。受战国理性精神的影响,秦朝称帝者只言功德。而两汉之际,由于君权神授观念流行,称帝者却必据天命。皇权合法性观念由重“功德”变为重“天命”,与西汉士人对秦亡汉兴的历史反思有密切关系。审视这一“天地大变局”,西汉士人普遍认为历史的重大变化冥冥之中另有主宰,实际上非人所能掌控。正是这种怀疑理性能力的认识,导致了西汉君权神授观念的兴起和盛行。魏晋以后人们普遍持有的“功德”与“天命”并重的皇权合法性观念,正是在这一转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皇权合法性 功德 天命
下载PDF
唐代宗朝内外功德使考
10
作者 齊瑾 白玉冬 《中国文化》 2023年第2期312-323,共12页
内外功德使一職僅見於唐代宗朝。不同於内、外朝官員,是分别由宦官和禁軍擔任的佛教事務管理者,負責傳布政令、管建寺院僧尼。内外功德使的出現和發展以安史之亂後使職差遣制發展及中央禁軍勢力增强馬背景,以统治者依賴宦官和禁軍維持... 内外功德使一職僅見於唐代宗朝。不同於内、外朝官員,是分别由宦官和禁軍擔任的佛教事務管理者,負責傳布政令、管建寺院僧尼。内外功德使的出現和發展以安史之亂後使職差遣制發展及中央禁軍勢力增强馬背景,以统治者依賴宦官和禁軍維持政治秩序寫條件,以皇帝借助佛教高僧宣揚宗教手段穩定人心寫職屬。内外功德使承前啓後,既是唐王朝權力真空、政治失序的表徵,也是使職走向確立的象徵,更成為德宗朝“兩街功德使”崛起之先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功德使 唐代宗 使職 禁軍 宦官
原文传递
清代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穆坪土司坚参囊康功德碑考释
11
作者 王航 周毓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5,共11页
穆坪土司坚参囊康是清乾隆时期的著名少数民族首领,也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名列紫光阁功臣的土司。保存于今雅安市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内的坚参囊康功德碑记述了坚参囊康一生的文治武功,对其人格和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是填补... 穆坪土司坚参囊康是清乾隆时期的著名少数民族首领,也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名列紫光阁功臣的土司。保存于今雅安市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内的坚参囊康功德碑记述了坚参囊康一生的文治武功,对其人格和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是填补正史、方志记载空白的珍贵历史文献。坚参囊康功德碑展开了一幅清代穆坪土司及川西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了穆坪土司的家国认同,凸显了清王朝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红军长征时期曾利用此碑进行抗日反蒋宣传,因此该碑也具有红色文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坪土司 坚参囊康 功德 家国认同
下载PDF
澳门功德林寺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
12
作者 杨开荆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8,共3页
2023年,《澳门功德林寺档案文献(1645—1980)》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澳门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得以在国际社会彰显。功德林寺院始建于1924年,爱国维新人士观本法师(1868—1946)在社会贤达、高僧大德的支持下... 2023年,《澳门功德林寺档案文献(1645—1980)》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澳门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得以在国际社会彰显。功德林寺院始建于1924年,爱国维新人士观本法师(1868—1946)在社会贤达、高僧大德的支持下筹组兴办了岭南地区首座女子佛教学院,以弘扬佛学、推动女性教育为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功德 档案文献 维新人士 澳门地区 岭南地区 记忆 文化底蕴
下载PDF
浅谈功德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
13
作者 曾建萍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12期180-183,共4页
剪纸是一项以刻刀或剪刀在纸上进行剪裁、剪刻花样为特色的我国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创作方式简单易行,题材丰富多样,常用于装饰日常生活、烘托民间风俗以及活跃氛围等。剪纸不仅是一项带有优良传统的工艺美术,还是我们人类非物质文... 剪纸是一项以刻刀或剪刀在纸上进行剪裁、剪刻花样为特色的我国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创作方式简单易行,题材丰富多样,常用于装饰日常生活、烘托民间风俗以及活跃氛围等。剪纸不仅是一项带有优良传统的工艺美术,还是我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重大意义。剪纸艺术承载了历史文化传统的精髓,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时代社会认识、道德、生存理念和生活审美趣味,还包含深远的社会意义,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教育人民生活、抒发情感、娱乐大众、交流感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德剪纸 历史文化 活态遗存
下载PDF
麦积山第127窟为乙弗皇后功德窟试论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炳林 沙武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85,共10页
考察麦积山北朝石窟,其中有一件历史事件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那就是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在麦积山的活动,及其在麦积山北朝石窟艺术中的表现与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此前学者较多谈到的有乙弗后在麦积山的墓窟第43窟的问题,其它则较少... 考察麦积山北朝石窟,其中有一件历史事件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那就是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在麦积山的活动,及其在麦积山北朝石窟艺术中的表现与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此前学者较多谈到的有乙弗后在麦积山的墓窟第43窟的问题,其它则较少论及,因此本文意欲就这一问题略作讨论,以求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 皇后 功德 石窟艺术 历史事件 北朝 西魏
下载PDF
中国佛教的和谐理性模式——从“心”开始的功德本体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向平 王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中国佛教从“心”开始,讲求的是一种方法论,构建一种心心相印的和谐理性模式。它强调的“同其心而和合为尚”的“价值关联模式”,能够为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宗教信徒,提供一个处理国家、社会、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基本理路。它能够从自心净... 中国佛教从“心”开始,讲求的是一种方法论,构建一种心心相印的和谐理性模式。它强调的“同其心而和合为尚”的“价值关联模式”,能够为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宗教信徒,提供一个处理国家、社会、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基本理路。它能够从自心净化到心心相印,从心心相印到心系众生、回报社会。在此观念和信仰体系之中,既有本体观念,亦有公共逻辑,两者的整合,建构了从“心”开始、功德为本体的价值规范,构成了本文提出的“功德为本体的公共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心心相印 功德本体 公共逻辑
下载PDF
敦煌曹氏归义军时期修功德记文体的演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怡楠 郑炳林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修功德记写本,这些写本到895年之后文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叙述家世沿革变为发愿为主的功德记,主要使用于曹氏归义军时期。前者侧重于一个家族;而后者侧重于群体,与曹氏家族非世家大族缺乏荣耀历史有关。
关键词 敦煌 归义军 功德 石窟
下载PDF
《金刚经》中福德、功德、无相境界之探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含峰 张霞 白云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88-91,共4页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修行者在"不住于相"的生活实践中将福德转化为功德,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实现心境的"无相境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智慧。无相境界,是最能够清净身心、...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修行者在"不住于相"的生活实践中将福德转化为功德,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实现心境的"无相境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智慧。无相境界,是最能够清净身心、消除烦恼、获得生命的宁静与安逸,从而在根本上它是增进人类福祉推进文明进步的一种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德 功德 不住于相 无相境界
下载PDF
敦煌写本《大蕃沙州敦煌郡摄节度功德颂》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炳林 魏迎春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9,共17页
敦煌写本P.2686V《大蕃沙州敦煌郡摄节度功德颂》是敦煌名士窦良器于大中四年十月撰写的歌颂张议潮收复河西地区德政的一篇贺词。颂词中记载了吐蕃陷落敦煌与阎朝达成的城下之盟、敦煌陷落的时间和张议潮收复敦煌河西诸州的背景,特别是... 敦煌写本P.2686V《大蕃沙州敦煌郡摄节度功德颂》是敦煌名士窦良器于大中四年十月撰写的歌颂张议潮收复河西地区德政的一篇贺词。颂词中记载了吐蕃陷落敦煌与阎朝达成的城下之盟、敦煌陷落的时间和张议潮收复敦煌河西诸州的背景,特别是对论恐热帅部追击尚婢婢就食部落而对河西诸州形成的焚烧杀戮景象也有描述,是一篇价值极高而且学术界很少有人关注的碑刻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686V 《大蕃沙州敦煌郡摄节度功德颂》 吐蕃 敦煌 张议潮
下载PDF
敦煌写本P.3550《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考释 被引量:5
19
作者 俄玉楠 郑怡楠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6,共9页
《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记载了曹氏归义军时期某都押衙镌大龛之事,学术界多将此龛比作莫高窟第108窟,即张都衙窟,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修建第108窟的右马步都押衙与死于后晋时期的衙前都押衙张怀庆没有关系,也无法肯定《都押衙镌大龛功... 《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记载了曹氏归义军时期某都押衙镌大龛之事,学术界多将此龛比作莫高窟第108窟,即张都衙窟,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修建第108窟的右马步都押衙与死于后晋时期的衙前都押衙张怀庆没有关系,也无法肯定《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所记洞窟是否就是939年中秋镌成的第108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 莫高窟第108窟 张都衙窟
下载PDF
滴水仪式、功德储备与德昂族保护环境资源的地方性知识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全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1,共5页
在乡土社会中,水是构建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德昂族的佛教信仰体系中,每一种活动最后举行的滴水仪式以及仪式用水指向的功德储备的表意超越了本身的宗教含义,最终进入到保护环境资源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中———把水滴入土地意味... 在乡土社会中,水是构建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德昂族的佛教信仰体系中,每一种活动最后举行的滴水仪式以及仪式用水指向的功德储备的表意超越了本身的宗教含义,最终进入到保护环境资源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中———把水滴入土地意味着滴水者在一系列轮回中会生活在有水滋养的肥沃土地上。在他们对女神Nang Wa SongDe Rui作为土地的化身以水的形式收录着众生各自所累积的功德的解释中,实际上表露出的是他们对生存之本的尊崇和对佛的虔诚。在功德通过生命之源储备于生存之本的过程中,通过舍功德、累积功德和记录功德表现出来,实践着该民族的生态话语权。在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地方性知识对应对当前的环保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昂族 滴水仪式 功德储备 地方性知识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