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中的功能与空间重构策略研究——以宁海县时代大道区块城市设计为例
1
作者 邱翔 朱烈建 张瀲 《华中建筑》 2013年第2期97-103,共7页
近年一些实施"退二进三"策略的城市旧工业区先后面临改造的需求,这类地区改造的关键在于目标模式的选择和运作模式的确定,涉及区块产业功能更新、土地利用调整、城市空间格局重构、建筑更新方式、实施政策法规等内容。该文以... 近年一些实施"退二进三"策略的城市旧工业区先后面临改造的需求,这类地区改造的关键在于目标模式的选择和运作模式的确定,涉及区块产业功能更新、土地利用调整、城市空间格局重构、建筑更新方式、实施政策法规等内容。该文以近年参与的宁海时代大道区块城市设计为例,探讨了这类地区关于城市功能与空间的重构的改造原则与发展策略,并提出了合理选择开发模式、加强与城市区域功能空间协调的研究、打造区块自身的亮点、以及关注近期产业建筑利用的规划实施步骤等开发与改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海县 城市设计 旧工业区 城市功能与空间重构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传统村落功能与空间演化研究——以苏州陆巷村为例
2
作者 张运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4期187-189,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村落一直秉承着由政府或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忽视了许多村民的实际需求以及乡村地区的“自发性”传统,造成了村落发展与村民生活的割裂。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第三代系统理论,将为揭示村落“自发性”的形成...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村落一直秉承着由政府或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忽视了许多村民的实际需求以及乡村地区的“自发性”传统,造成了村落发展与村民生活的割裂。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第三代系统理论,将为揭示村落“自发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因此,文章选择苏州陆巷村作为案例地,尝试在复杂适应理论的视角下,探讨其发展过程中村落功能与空间的演化特征,并在村落主体的适应能力、基层力量、公共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调节机制,希冀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陆巷村 功能与空间演化 调节机制
下载PDF
工业4.0时代下的科学园区功能与空间规划--以山东省临沂科学城规划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欣欣 康铭东 +1 位作者 李伟 潘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47-153,共7页
工业4.0时代即大数据时代,其特征是产业生产及企业运行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它对应着第四产业的发展,而科学园区是第四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文章通过对工业4.0背景的解读,并结合国内外科技产业园区的案例研究,归纳其特质要点,并以山... 工业4.0时代即大数据时代,其特征是产业生产及企业运行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它对应着第四产业的发展,而科学园区是第四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文章通过对工业4.0背景的解读,并结合国内外科技产业园区的案例研究,归纳其特质要点,并以山东省临沂科学城规划为例,研究科学城园区规划的功能定位与空间需求,达到与时俱进地转变产业园区发展思维,顺应时代进步,实现产业升级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时代 功能与空间 科学园区 山东临沂科学城
全文增补中
基于环境特性的复合功能与空间——成渝金融法院历史建筑群的整合、更新和利用
4
作者 徐千里 余水 许书 《建筑技艺》 2022年第11期12-27,共16页
重庆渝中半岛独特的地形地貌与丰富多彩的城市日常生活一道,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山水城市景观。新近落成的成渝金融法院重庆办公区,通过整合、更新和利用一组既有历史建筑,形成了基于环境特性的独具特色的复合功能与空间,同时让这一历史悠... 重庆渝中半岛独特的地形地貌与丰富多彩的城市日常生活一道,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山水城市景观。新近落成的成渝金融法院重庆办公区,通过整合、更新和利用一组既有历史建筑,形成了基于环境特性的独具特色的复合功能与空间,同时让这一历史悠久的城市区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特征 复合 功能与空间 成渝金融法院 历史建筑群 整合 更新
下载PDF
铁路客运口岸站房功能空间特征与异域文化融合设计研究
5
作者 高原 李异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包括了加强与周边国家道路的互联互通,一体化铁路运输网成为一种趋势。我国边境陆路口岸众多,其中铁路客运口岸在与邻国人文、经济交往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文章以铁路客运口岸站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老...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包括了加强与周边国家道路的互联互通,一体化铁路运输网成为一种趋势。我国边境陆路口岸众多,其中铁路客运口岸在与邻国人文、经济交往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文章以铁路客运口岸站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老国际铁路磨憨站等相关案例站房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功能构成、空间布局、交通流线、地域性与异域文化融合、功能空间的韧性与弹性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到一些策略,以期为今后同类型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口岸站房 口岸站房建筑 功能与空间特征 异域文化融合 地域性 韧性与弹性设计
下载PDF
林克明旧居修缮与活化利用,广州,广东,中国
6
作者 《世界建筑》 2024年第8期64-69,共6页
街区断点更新林克明旧居(简称旧居)1935年由中国第一代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建造。旧居所在的越秀北路原为民国初年广州城墙拆除后的城基路,城外即东濠涌,前后高差达8m。林克明巧妙地利用地形组织功能与空间,并采用摩登建筑理念,使建筑... 街区断点更新林克明旧居(简称旧居)1935年由中国第一代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建造。旧居所在的越秀北路原为民国初年广州城墙拆除后的城基路,城外即东濠涌,前后高差达8m。林克明巧妙地利用地形组织功能与空间,并采用摩登建筑理念,使建筑形体呈现出迷人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体 建筑理念 活化利用 功能与空间 著名建筑师 林克明 修缮 城墙
下载PDF
深圳市大型综合医院建筑实态分析
7
作者 覃力 单荣亮 《新建筑》 2012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以深圳市500床位以上的大型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功能与空间演变、交通与流线组织两方面入手,对特区成立30年来的大型综合医院建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医院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功能与空间 交通衔接 流线组织
下载PDF
科技园研发中心设计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振华 《华中建筑》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在分析研发行为特征的基础上, 从建筑设计层面探讨了科技园研发中心设计的几个方面,指出如何用物质的手段来营造非物质创新网络秩序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主要命题之一。
关键词 科技园研发中心 设计 场地与秩序 功能与空间 生态与技术 隐喻与文化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建筑设计:演变趋势与新的可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范文兵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131,共12页
互联网时代,建筑师工作内容及角色发生变化,需从被动的技术绘图者转向主动的协调者,要具备产品研发与新技术转化能力,成为多样化的特长建筑师。建筑的旧式功能与空间进行了重构,体现分类强化、功能、局部放大、反向颠覆等特征。同时,建... 互联网时代,建筑师工作内容及角色发生变化,需从被动的技术绘图者转向主动的协调者,要具备产品研发与新技术转化能力,成为多样化的特长建筑师。建筑的旧式功能与空间进行了重构,体现分类强化、功能、局部放大、反向颠覆等特征。同时,建筑的新式功能与空间建构起暂时性、共享性、图像性的体验与消费新特点。以网红建筑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揭示场景意向直观明确、视觉风格鲜明、内涵直白、适合自拍、部落式传播等互联网时代建筑学特点。希望仍有相当比例停留在工业时代的建筑设计,能够将互联网时代的全方位挑战视为机遇,如上世纪初现代主义前辈那样,直面时代召唤,突破传统视野,对建筑设计进行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方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建筑设计 功能与空间 网红建筑
下载PDF
“布扎”与现代主义的融合——从《浙江民居》看一种中国民居研究方法
10
作者 沈攀 林广思 《新建筑》 2022年第5期34-39,共6页
在中国民居研究的发展历程中,1960年代编写的《浙江民居》作为重要的民居研究著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但该著作的研究方法的形成背景及其历史价值仍有待挖掘。采用历史文本研究法,以该书的编写目的、编写与调研人员的教育背景为切入点,... 在中国民居研究的发展历程中,1960年代编写的《浙江民居》作为重要的民居研究著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但该著作的研究方法的形成背景及其历史价值仍有待挖掘。采用历史文本研究法,以该书的编写目的、编写与调研人员的教育背景为切入点,探究《浙江民居》的研究路径。研究表明,该书以“布扎”体系的“构图”“要素”与“构图法则”的视角对民居的建筑、村镇等多尺度要素进行了拆分和分类整理,并与功能、空间、体形环境等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民居研究的新方法,体现了研究团队建筑师们的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民居》 布扎 现代主义 构图 要素 构图法则 功能与空间 体形环境
下载PDF
阴阳相济 两仪共生——浅谈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
11
作者 陈红 覃凡忠 《工程建设》 2006年第5期18-21,共4页
以规划中“太极图”构思为基础,引申建筑理念,融规划与建筑、地域文化于一体,深刻阐述图书馆建筑特定的内在精神。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规划环境 建筑语言 功能与空间
下载PDF
校园设计基本要素的回归及整构——以宁波鄞州中学校园为例
12
作者 王敏霞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6期76-78,共3页
随着建筑学在演进中变得越加丰富和复杂,回归基本成为一种可取的设计策略。以投入使用的宁波鄞州中学校园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基本轴网、基本功能、基本空间、基本景观及基本美学五个维度,对校园设计面对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矛盾进行有序的... 随着建筑学在演进中变得越加丰富和复杂,回归基本成为一种可取的设计策略。以投入使用的宁波鄞州中学校园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基本轴网、基本功能、基本空间、基本景观及基本美学五个维度,对校园设计面对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矛盾进行有序的梳理和解决,并深入挖掘特定基地所蕴含的场所性和项目的独特性,最终以恰当的建筑形式展现出来。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效果展现,旨在总结“回归基本”这一设计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和方法,希望给设计师的实践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设计 场地与文脉 功能、形式与空间 建筑与景观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