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角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定量评估
1
作者 张碧磊 陈有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8期32-34,共3页
目的:运用广角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研究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CDR)的微血管异常。方法:选取2020年9月—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PCDR患者为研究对象。对PCDR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使用12 mm广角OCTA测量视... 目的:运用广角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研究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CDR)的微血管异常。方法:选取2020年9月—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PCDR患者为研究对象。对PCDR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使用12 mm广角OCTA测量视网膜浅层及深层毛细血管丛的血管密度(VD)。结果:研究共纳入50只PCDR患眼和50只健康对照眼。PCDR的旁中心凹、中心凹周围区、环区6-9的颞侧深层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眼旁中心凹区域深层的鼻侧、下方和平均VD也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的浅层VD未发现明显区别(P>0.05)。结论:PCDR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能最早产生于黄斑颞侧的深层血管丛,这种改变可以通过广角OCTA早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广角 血管密度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底疾病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景元 陈有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4-948,共5页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通过对同一体素多次扫描信号间的差异进行处理,得到视网膜与脉络膜血流信息。OCTA因其无创、三维显示、分辨率高等优点,可用于眼底疾病的检查。OCTA能发现眼底疾病的血流改变,可以清晰显示正常眼底与...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通过对同一体素多次扫描信号间的差异进行处理,得到视网膜与脉络膜血流信息。OCTA因其无创、三维显示、分辨率高等优点,可用于眼底疾病的检查。OCTA能发现眼底疾病的血流改变,可以清晰显示正常眼底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等疾病的视网膜与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本文就OCTA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正常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2型、视网膜血管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等眼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疾病 诊断 综述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引导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8
3
作者 邱新文 任旋 +2 位作者 兰丽霞 邱丘 叶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新方法引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新方法引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慢性CSC患者60例(60眼),按引导PDT光斑设计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A组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设计、B组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设计、C组由OCTA设计,同时选入正常眼36例(36眼)作为对照;患者均采用半剂量维替泊芬PDT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期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吸收时间、光感受器内外节至Bruch膜厚度(photoreceptor inner/outer segment to bruch member thickness,IOBT)、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retinal fovea choridial thickness,SFCT)、后极部6 mm×6 mm区域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horiocapillary layer angio-flow density,CFD)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DT光斑大小A组(1500.00±79.47)μm、B组(2800.00±629.95)μm、C组(2700.00±553.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明显小于B、C组(均为P=0.000),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三组SRF吸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A组比B、C组时间延长(均为P=0.000),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SRF吸收后三组BCVA显著提高、IOBT显著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三组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I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SRF吸收后三组CRT、SFCT与CF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三组间CRT、CF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但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CSC患者治疗前后BCVA、CRT、SFCT、IOBT以及治疗前CFD与正常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未见与视力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适当大小PDT光斑有利于缩短CSC病程,但对最终视力影响不大;OCTA引导与FFA、ICGA引导PDT治疗CSC有相似的效果;因为无创及经济,OCTA引导更优于FFA及ICGA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动力疗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和荧光素血管造影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龚玉静 武炳慧 +2 位作者 索琰 陆慧琴 曲晓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回顾诊断为CNV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瘢痕期的病灶,共116眼,分析患者同期进行的OCTA和FFA检查的特征。结果CNV在OCTA中表现为肾小... 目的探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回顾诊断为CNV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瘢痕期的病灶,共116眼,分析患者同期进行的OCTA和FFA检查的特征。结果CNV在OCTA中表现为肾小球形的最多(占48.3%),其中病灶周围有黑晕的占64.3%;其次为美杜莎形(占36.2%),病灶周围有黑晕的占71.4%;最少的为枯树枝状CNV(占15.5%),其中病灶周围有黑晕的比例为22.2%。在FFA检查中,无源性渗漏和经典型渗漏占比分别为58.6%和41.4%,无源性渗漏中合并出血、渗出及色素紊乱者分别占50.0%、38.2%和35.3%。OCTA中表现为肾小球形合并周围黑晕的病灶占经典型渗漏的37.5%,表现为美杜莎形合并周围黑晕的病灶占经典型渗漏的25.0%,表现为枯树枝状且周围无黑晕的病灶占经典型渗漏的16.7%。结论与FFA相比,OCTA检查技术具有非接触性、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素血管造影
下载PDF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夏松 杨景元 +1 位作者 赵欣宇 陈有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息肉病灶和脉络膜分支血管网(BVN)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特征。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未经治疗的PCV患者42例45眼,其中男26例27眼,女1... 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息肉病灶和脉络膜分支血管网(BVN)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特征。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未经治疗的PCV患者42例45眼,其中男26例27眼,女16例18眼;平均年龄为(68.59±8.52)岁。所有患眼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和OCTA检查,观察息肉和BVN的OCTA影像特征,并计算其OCTA的检出率。结果所有PCV患者ICGA图像上均可观察到明确的高荧光息肉病灶,其中38眼的ICGA图像上可观察到BVN结构。OCTA图像显示息肉为点状、环状、团簇状或结节状高反射信号,共检测出45眼中35眼的息肉病灶信号,检出率为77.8%。OCTA能清晰显示38眼的BVN血管结构,检出率为100.0%。结论OCTA能无创地显示PCV的息肉病灶和BVN结构,结合en face图像和B扫描图像能实现对病灶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成像 分支血管网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梁超群(综述) 陈长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3-496,共4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其诊断主要依赖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和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近年来,手持式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这...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其诊断主要依赖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和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近年来,手持式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这有助于观察到黄斑囊样改变(CMCs)、黄斑中心凹形成不良、黄斑中心凹血管发育异常和视网膜前膜等ROP异常改变。OCT应用于ROP的随访观察,可测量脉络膜及视网膜各层厚度、黄斑中心凹血管密度等指标,评估ROP本身及相关治疗对黄斑、视网膜与脉络膜发育和视力等的影响,为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ROP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黄斑 视网膜 脉络膜 视力 综述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优势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林 陈臻 张希瑞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1期150-154,共5页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青光眼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是基于检测血流来构建视网膜血管网图像的一种无侵入性快速...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青光眼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是基于检测血流来构建视网膜血管网图像的一种无侵入性快速成像方式,能够提供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灌注系统的三维成像。并可同时对血流变化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严谨的循证研究。对评估早期青光眼的损伤提供了良好的诊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流灌注 视网膜 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莹(综述) 宋武莲(综述) 原慧萍(审校) 《眼科学报》 2020年第6期442-448,共7页
高度近视视盘及盘周的改变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分析带来困难。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非侵入... 高度近视视盘及盘周的改变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分析带来困难。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眼底影像检查技术,可以量化视网膜、脉络膜各部分血流密度,具有无创、快速和可随访等特点。OCTA可以通过评估脉络膜、视网膜各部位异常血流状态,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野等改变相结合,从而为POAG合并高度近视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分析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本文对POAG、高度近视以及POAG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OCTA眼底血流改变和特点进行综述,以对POAG合并高度近视临床诊断提供比较可靠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 高度近视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密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野
下载PDF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任旋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6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AMD neovascular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wet-AMD患者,对其进行眼科全面检查,包括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目的研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AMD neovascular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wet-AMD患者,对其进行眼科全面检查,包括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眼底彩色照相、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眼压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裂隙灯检查前节、最佳矫正视力(BCVA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均采纳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药物经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进行一次随访,并进行OCTA、OCT、眼底彩色照相、眼底镜、眼压、裂隙灯、BCVA检查,进行3~4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予以FFA检查,对末次、初次的OCTA图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与OCT、FF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CTA检查示:深层以及浅层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没有出现异常,但40例患者的脉络膜、视网膜毛细血管均发生了异常的血流信号,其中5例新生血管结构清晰,占12.5%;2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存在新生的血管病灶,且主干血管的增粗异常,占5%。OCTA的检查结果显著优于OCT、FFA,所获得的图像更加清晰、直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对脉络膜毛细血管、视网膜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检查结果远比OCT、FFA的清晰、直观,可作为诊断、随访wet-AMD患者的一种重要措施,具有实用性、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图像特征
下载PDF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的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炳慧 李婵 陆慧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9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特征,并应用OCTA的变化来指导抗VEGF治疗。方法对22例(23眼)特发性CNV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前、后进行OCTA检... 目的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特征,并应用OCTA的变化来指导抗VEGF治疗。方法对22例(23眼)特发性CNV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前、后进行OCTA检查,比较治疗前、后B-scan图像、扫描范围3 mm×3 mm的OCT血流成像及En face图像上CNV的变化。结果抗VEGF治疗后,所有患眼OCTA的B-scan图像可测量病灶处视网膜厚度减小,病灶缩小;扫描范围3 mm×3 mm的OCT血流成像显示18只眼存在肉眼可见的病灶部位异常血管网的血流信号减弱;16只眼En face图像上CNV病灶区不规则中低反射面积缩小。结论 OCTA可以作为特发性CNV抗VEGF治疗后的有效观察手段,且可根据OCTA的变化指导抗VEGF治疗,具有无创、方便、简洁、高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健康中老年人中心视觉敏感度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的双眼对称性
11
作者 刘瑞 李轻宸 《Eye Science》 CAS 2017年第4期199-205,共7页
目的:观察健康中老年人群中心凹视觉敏感度阈值(foveal threshold,F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双眼对称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33例66眼,测量并比较眼灌注压(ocular perfus... 目的:观察健康中老年人群中心凹视觉敏感度阈值(foveal threshold,F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双眼对称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33例66眼,测量并比较眼灌注压(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OPP),FT,黄斑区3 mm×3 mm范围内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non-flow area,NFA),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superior vessel density,SVD)和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deep vessel densit y,DVD)的双眼对称性;分析各指标双眼差值、均值及其比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FT(t=-2.118,P=0.042)外,左右眼OPP,NFA,SVD和D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结果显示5项指标左右眼测量值相关强度由强到弱为OPP>FT>NFA>DVD>SVD;Bland-Altman分析结果提示5项指标双眼间一致性良好。5项指标的双眼对称性不随性别、年龄改变。结论:健康中老年人群FT、黄斑区NFA,SVD及DVD的测量值具有双眼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中心凹视觉敏感度阈值 双眼对称性 Bland-Altman检验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雪香 谭钢 邵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8-400,共3页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快速的、非侵入性的新型血流成像技术,最先应用于视网膜疾病,仅在数秒内获得视网膜血管影像。与传统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相比,OCTA具有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量化血流等优点,不仅能...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快速的、非侵入性的新型血流成像技术,最先应用于视网膜疾病,仅在数秒内获得视网膜血管影像。与传统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相比,OCTA具有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量化血流等优点,不仅能够更精确地定性分析眼部血管形态结构,更重要的是能够无创性定量测量眼部血管及血流灌注,同时还能对病变深度进行评估。随着抗新生血管药物逐渐在眼前节的应用,客观评估角膜及虹膜中的新生血管对临床指导用药并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OCTA的特点和OCTA在角膜及虹膜疾病等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角膜 虹膜 应用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和微视野检查指标与视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嘉婧 段虎成 +5 位作者 陈瑞 吕依洋 吕红玲 晏世刚 孔祥斌 宁晓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微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微血管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IMEM患者37例(72眼),根据Gass分期分为A组(2期IMEM 23眼)和B组(0期、...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微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微血管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IMEM患者37例(72眼),根据Gass分期分为A组(2期IMEM 23眼)和B组(0期、1期IMEM 25眼)及C组(健康对侧眼24眼)。另选择健康对照组13人26眼为D组。利用OCTA检测所有受试者视网膜厚度、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FSVD)、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FAZ 300μm宽度内血流密度(FD-300)。微视野计检查各组受检眼黄斑中心6°范围的视觉敏感度(MS),分析不同组别受检眼OCTA检测指标、MS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眼BCVA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A组患眼CMT大于B组,B组大于C组、D组;5个方位视网膜厚度中央视网膜厚度A组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厚度A组大于B组、C组和D组。5个方位MS A组小于D组。A组FSVD大于B组;各组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无显著差异;FAZ面积A组、B组小于C组、D组;A组FD-300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BCVA(logMAR)与视网膜中央厚度和FD-300均呈正相关(r=0.719,P<0.01;r=0.407,P<0.01),与视网膜中央MS呈负相关(r=-0.564,P<0.01),与FSVD不相关(r=0.267,P=0.066),与FAZ面积不相关(r=-0.004,P=0.978)。IMEM患眼中央、上方、颞侧、下方、鼻侧视网膜厚度与其所对应的MS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IMEM引起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流改变会导致患者视力和MS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微视野 视网膜平均敏感度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新生血管性ARMD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闵晓雪 周思睿 +2 位作者 牟佳 刘依琳 张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48-2252,共5页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RMD)患者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RMD)患者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及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病例系列分析研究。纳入2017-05/12就诊于我院眼科的n ARMD患者29例37眼。所有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前和治疗后1d,1wk,1mo及每月随访时均行OCTA检查,共随访3~6mo,观察抗VEGF治疗前后CNV病灶形态和大小、中心凹旁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和血流灌注的变化。结果:n ARMD患者CNV病灶的组织结构中不成熟的结构、小分支血管和毛细血管对抗VEGF的治疗应答反应较好;术前基线病灶面积为1. 27±1. 88mm2,术后第1d病灶面积为1. 13±1. 79mm2,CNV病灶在抗VEGF治疗后1d即可缩小,最终病灶大小稳定在1mo时的病灶面积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抗VEGF治疗后3mo,中心凹旁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和血流灌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3、0. 015)。结论:OCTA能够无创、清晰地显示n ARMD患者CNV病灶的细微结构变化和定量分析CNV病灶面积的变化。OCTA还能够对视网膜血管进行分层显示,定量分析视网膜微循环的变化,在nARMD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彭稚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7期79-81,共3页
青光眼是一种以影响人的视力为主要特征的眼底病。该病是造成患者发生不可逆盲的主要原因。青光眼的发生与患者眼压水平的升高有关。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检查快捷等优势。OCTA技... 青光眼是一种以影响人的视力为主要特征的眼底病。该病是造成患者发生不可逆盲的主要原因。青光眼的发生与患者眼压水平的升高有关。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检查快捷等优势。OCTA技术能够让患者视网膜的脉络更加可视化,可帮助临床医生全面了解其视网膜血管内血流的基本状况,进而有效地判断其发生视神经损伤的程度。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应用OCTA技术进行眼底病检查时成像的特点及其在诊断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视网膜 视野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青光眼损害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阳(综述) 李元媛 原慧萍(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5-368,共4页
青光眼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改变为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目前青光眼的诊断和评价主要应用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以往对视... 青光眼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改变为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目前青光眼的诊断和评价主要应用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以往对视盘的血流评估都是针对大血管,而对于微血管的血流定量评估一直缺少很好的评估设备。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可实现对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的量化,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指标。本文对应用OCTA技术测量视盘和黄斑区的血管密度在青光眼诊断和进展评估中的研究及血流参数与视神经纤维层和筛板等结构参数和视野参数的一致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价血流参数在青光眼损害评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评估指标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测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小玲 焦亚 +3 位作者 贺文山 黄银花 付碧波 叶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6-401,共6页
目的探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各参数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诊断能力,并比较OCTA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8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诊断为POAG的患者54例95眼,同期纳... 目的探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各参数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诊断能力,并比较OCTA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8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诊断为POAG的患者54例95眼,同期纳入正常对照者48人96眼。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OCTA检查,获得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黄斑区深层毛细血管密度、视盘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层(RPC)内各区毛细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层厚度、黄斑全层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POAG组与正常对照组OCTA参数的差异,建立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诊断POAG的能力;并对各血管参数与视野M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AG组黄斑区及视盘RPC层各区毛细血管密度均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OAG组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黄斑区深层毛细血管密度、视盘周围RPC层毛细血管密度、视盘RPC层平均毛细血管密度、视盘RPC层(上方、下方、鼻侧、颞侧)毛细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全层厚度及黄斑区GCC层厚度与MD值均存在正相关(r=0.586、0.352、0.610、0.592、0.598、0.589、0.445、0.587、0.578、0.530、0.609,均P<0.01),视盘内RPC层毛细血管密度与MD值无相关性(r=0.174,P=0.111)。各血管参数诊断POAG的AUC值为0.623~0.927,其中诊断能力最高的是视盘RPC层平均毛细血管密度,AUC值为0.927。结论OCTA测得的各参数均对POAG有一定的诊断能力,且除视盘RPC层内毛细血管密度外,余各血管参数均与MD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原发性开角型青 血管密度 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神经纤维
下载PDF
单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史儿童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欣予 吴桢泉 张国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4-618,共5页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单次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黄斑形态和视力改变。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4—8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有单次激光光凝或IVR治疗史的4~10岁ROP患...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单次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黄斑形态和视力改变。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4—8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有单次激光光凝或IVR治疗史的4~10岁ROP患儿14例23眼作为ROP组,其中单纯激光光凝9例14眼作为激光光凝组,IVR 5例9眼作为玻璃体腔注射组。同期收集年龄匹配的足月产正常儿童8例16眼作为对照组。采用OCTA的3 mm×3 mm扫描模式测量各组患儿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形态指数、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VD)及表层视网膜灌注密度(PD);利用其B-scan模式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检查并记录所有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OCTA图像显示ROP组FAZ区域较对照组小,FAZ形态较对照组不规则,CF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激光光凝组黄斑中心凹陷变浅,轮廓接近消失。ROP组FAZ面积、FAZ形态指数、VD和PD分别为(0.09±0.08)mm^(2)、0.51±0.25、(19.18±2.50)mm/mm^(2)和0.35±0.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2±0.08)mm^(2)、0.68±0.07、(20.94±0.93)mm/mm^(2)和0.38±0.02,ROP组CFT为(215.00±21.32)μ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4.29±20.2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3、-3.14、-3.02、-2.52、8.91,均P<0.05)。2组间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87)。激光光凝组CFT较玻璃体腔注射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P<0.01)。结论单次激光光凝或IVR史ROP患儿黄斑区形态存在明显改变,但BCVA并未因此受到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下载PDF
重视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的临床应用及其图像的判读 被引量:10
19
作者 魏文斌 曾司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是在OCT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眼病诊断新技术,也是目前眼科影像学检查中发展最快速的检查方法之一。目前,对眼底血管性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具...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是在OCT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眼病诊断新技术,也是目前眼科影像学检查中发展最快速的检查方法之一。目前,对眼底血管性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具有对血管异常动态显现的特点,能对异常血管形态和病变特征提供有用的诊断信息,但其为有创的检查方法,且无法对病变进行分层分析。与FFA和ICGA相比,OCTA除了具备无创、快速、高分辨率的特点外,还具有无创性对血流显影的能力,其不受血管渗漏和视网膜出血的影响,能够提供三维测量的病变图像,并能实现病变的定量检测和分层检测,目前已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OCTA技术的临床应用丰富了眼科影像学对疾病的诊疗信息及发病机制的探索结果。OCTA的检测过程和正确判读是基于对其原理和眼部待测组织解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理解其原理及临床应用是临床眼科医师的必修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疾病/诊断 视网膜血管/病理 素血管造影 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下载PDF
眼底炫彩成像联合光相干断层扫描对视网膜动脉阻塞快速诊断及分类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燕华 李永雄 +3 位作者 黄国舜 区淑文 林婉明 黄秀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眼底炫彩成像(MCI)联合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在视网膜动脉阻塞(RAO)的快速诊断及分类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18-02/2020-07诊断为RAO的患者19例19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在经过眼科检查后确诊为RAO,均为单眼发病,其中... 目的:探讨眼底炫彩成像(MCI)联合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在视网膜动脉阻塞(RAO)的快速诊断及分类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18-02/2020-07诊断为RAO的患者19例19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在经过眼科检查后确诊为RAO,均为单眼发病,其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13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5眼,睫状视网膜动脉残留的CRAO 1眼。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OCT、MCI、FFA及视野检查及分析。结果:经裂隙灯检查,12眼(63%)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16眼(84%)可发现全部或部分后极部视网膜苍白水肿,10眼(53%)可发现视网膜动脉变细。行FFA检查的患者为10例(53%),其余9例未行检查,其中6例患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2例拒绝检查、1例有药物过敏史。所有患者经MCI及OCT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眼底表现,OCT特征性改变为弥漫性内层视网膜反射增强与MCI图像绿色缺血区域形成严密的一对一关系。结论:联合MCI及OCT检查可快速确诊RAO,而且结合两者的图像特征可更精确辨认出视网膜缺血区域,有助于疾病分类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阻塞 眼底炫彩成像 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快速诊断/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