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步态评价与Berg平衡量表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5
1
作者 周明 彭楠 +6 位作者 朱才兴 石荣光 方继红 李令臣 李宏伟 李家玉 郭占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和Berg平衡量表(BBS)对75~85岁中国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3个社区75~85岁老年人162人进行FGA、BBS评估,根据过去1年内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结果跌倒组和非跌倒组FG... 目的比较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和Berg平衡量表(BBS)对75~85岁中国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3个社区75~85岁老年人162人进行FGA、BBS评估,根据过去1年内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结果跌倒组和非跌倒组FGA和BBS均有菲常高度恩著性差异(P〈0.001)。FGA总分与BBS总分显著正相关(F0.723,P=0.001)。除闭眼行走(P=0.31)外,FGA总分与其他分项明显正相关(P〈0.01);FGA受试者T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为0.90l,BBS为0.872。根据Youden指数,FGA对跌倒的预测值为19.5(满分30分1,敏感性85.5%,特异性81.2%;BBS的预测值为48.5(满分56分),敏感性78.3%,特异性83.3%。结论FGA预测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敏感性优于BBS,特异性与BBS相似,总体效能优于B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社区 老年人 功能性步态评价 BERG平衡量表
下载PDF
功能性步态评价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效度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雅琴 周亚楠 +1 位作者 王拥军 冯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检验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方法 2011年3月至12月,住院帕金森病患者121例(平均年龄61.9岁)行FGA评定,同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态分级、计时起立-走测验、特异性活动平衡自信量表、运动... 目的检验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方法 2011年3月至12月,住院帕金森病患者121例(平均年龄61.9岁)行FGA评定,同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态分级、计时起立-走测验、特异性活动平衡自信量表、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最大步行速度和改良Hoehn and Yahr量表进行评定。采用主成分法正交旋转法分析其结构效度,计算FGA与其他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同时效度。结果 FGA提取到1个公因子,解释总变异64.0%;FGA与其他评价之间的相关系数0.57~0.85。结论 FGA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功能性步态评价 效度 平衡 评定
下载PDF
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社区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孙良文 胡锦荣 +3 位作者 潘喆 叶素贞 李海燕 周成业 《中国康复》 2017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在现实环境中采用功能性步态训练(FGT)以强化恢复期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反应及姿势控制能力对其早期社区生活活动能力及平衡信心的影响,以及对活动中跌倒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及对照... 目的:探讨在现实环境中采用功能性步态训练(FGT)以强化恢复期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反应及姿势控制能力对其早期社区生活活动能力及平衡信心的影响,以及对活动中跌倒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现实环境中的功能性步态训练。训练前、训练6周及出院后第3个月采用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分别评估参与者的活动平衡信心。出院后第3个月采用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评估社区生活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收集跌倒相关数据。结果:训练6周后,2组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2组跌倒总人数和跌倒总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中跌倒者均未造成严重损伤,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AQ及ABC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中社区生活发生跌倒者的FAQ评分明显高于非跌倒者(P<0.05),ABC评分明显低于非跌倒者(P<0.05)。结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在现实环境中强化平衡反应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功能性步态训练方案,有利于提高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信心,对社区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现实环境 功能性步态训练 平衡反应 跌倒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步态特征及害怕跌倒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瑞玉 洪香君 +1 位作者 陈伙妹 王舒婷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对两组卒中偏瘫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以步态特征以及害怕跌倒的情况作为评价康复效果的指标。结果两组干预之前在害怕跌... 目的探究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对两组卒中偏瘫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以步态特征以及害怕跌倒的情况作为评价康复效果的指标。结果两组干预之前在害怕跌倒、平衡信心评分以及步态特征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干预之后两组的各指标都有一定的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更大,害怕跌倒人数比例、平衡信心评分以及步频、步速、落地强度、摆动强度、跨步时间、患侧摆动相、患侧站立相以及跨步时间变异性和常规组相比数据的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可以改善卒中偏瘫患者害怕跌倒心理,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步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步态训练 卒中 偏瘫 康复期 特征
下载PDF
社区现实环境功能性步态训练在脑卒中后康复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皖萍 林丹 卢薇 《护理与康复》 2020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社区现实环境功能性步态训练在脑卒中后康复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社区现实环境功能性步态训练。对两组干预后的... 目的观察社区现实环境功能性步态训练在脑卒中后康复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社区现实环境功能性步态训练。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害怕跌倒评分、出院后3个月内跌倒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跌倒效能评分和康复训练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现实环境功能性步态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后康复期老年患者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现实环境训练 功能性步态 训练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功能性步态评价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信度分析
6
作者 任晓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316-316,318,共2页
探讨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对帕金森病(PD)的信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9月期间住院PD患者70例,由两名评价者进行评价,留存视频资料,4w后由一名人员再次评价视频,分析信度,分析一致性信度。结果:FGA的重测信度、组间信度均0.99,重测信度0.... 探讨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对帕金森病(PD)的信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9月期间住院PD患者70例,由两名评价者进行评价,留存视频资料,4w后由一名人员再次评价视频,分析信度,分析一致性信度。结果:FGA的重测信度、组间信度均0.99,重测信度0.91-0.99,组间信度0.49-0.99。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4,项已删除的α为0.93,校正项目的总计相关性为0.64-0.80。结论:FGA评价PD的信度极佳,是评价PD的重要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功能性步态评价 信度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视觉运动想象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力、神经运动功能中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俊霞 张小红 汪云朋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视觉运动想象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力、神经运动功能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诊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方案将患者分成实验组(n=56,行步态诱... 目的:分析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视觉运动想象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力、神经运动功能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诊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方案将患者分成实验组(n=56,行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视觉运动想象康复治疗)和对照组(n=52,仅行视觉运动想象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下肢肌力、步行功能评分评估量表(Holden)及步态测试量表(Tinett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简化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博格平衡量表(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视觉运动想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疗效,可作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视觉运动想象 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肌力 神经运动功能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薇 钟跃 +3 位作者 柯晓华 黄墩兵 张安仁 董小丽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减重平板训练(BWSTT)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SCP儿童60例,采用SAS软件随机数字模块产...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减重平板训练(BWSTT)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SCP儿童60例,采用SAS软件随机数字模块产生随机序列分为对照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1次/d,40 min/次,5 d/周,共训练8周。减重平板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BWSTT,平板坡度0°,初始速度0.09 m/s,以0.03 m/s增量逐渐调整至患儿可承受的适宜速度,初始减重为患儿体质量的30%,逐渐调整至完全支撑患儿自身体质量为宜。联合干预组在减重平板训练组基础上接受步态诱发FES,使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刺激患儿的腓总神经和胫前肌,刺激强度以出现踝背伸和外翻的理想动作且患儿能够耐受为宜。2组均训练1次/d,20 min/次,5 d/周,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项(GMFM-88)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儿步行功能;采用生理消耗指数(PCI)评估患儿的步行效率;分析患儿跨步长、步宽和步速等步态参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升高,PCI、步宽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减重平板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更高,PCI、步宽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减重平板训练组比较,联合干预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更高,PCI、步宽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诱发FES联合BWSTT能改善SCP儿童运动功能,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步行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 减重平板训练 功能 分析
下载PDF
大强度减重步态对脑瘫儿童的功能性步态及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跃琴 刘璨 +4 位作者 刘兰 杨勇 邹育庭 覃容 王跑球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大强度减重步态对脑瘫儿童的功能性步态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的收治的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前对患儿进行改良Ashorth法肌张力评级以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 目的:探讨大强度减重步态对脑瘫儿童的功能性步态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的收治的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前对患儿进行改良Ashorth法肌张力评级以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大强度减重步态训练,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采用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CA)、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经过训练,40例脑瘫儿童功能性步态及耐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强度减重步态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脑瘫儿童的功能性步态及耐力异常的方法,在脑瘫儿童的治疗申应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强度减重 脑瘫儿童 功能性步态 耐力
原文传递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影响
10
作者 徐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4-96,共3页
分析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镜像疗法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干预作用。方法 抽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调查资料,将所有患者进行预先分组,使用随机摸球方式,共分入两个临床组别,各有45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镜... 分析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镜像疗法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干预作用。方法 抽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调查资料,将所有患者进行预先分组,使用随机摸球方式,共分入两个临床组别,各有45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镜像疗法,持续4周;观察组予以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持续4周。干预前后评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的下肢部分和Barteal指数、Berg平衡量表(BBB),记录两组干预4周的康复效果,相互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FMA下肢、Barthel指数和BBB评分多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下肢、Barthel指数和BBB评分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22%(37/45),低于观察组95.56%(43/45),两两分析有差异(P<0.05)。结论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于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有一定效果,有助于重建下肢运动模式,促进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 镜像疗法 脑卒中偏瘫 肢体运动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坤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医院登记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医院登记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步幅升高以外,两组步宽、步态周期、双侧支撑相时间等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通过改善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矫正其步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 分析 时空参数 对称参数
下载PDF
老年人下肢肌力和功能性活动测试与步速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2
作者 彭楠 周明 +6 位作者 朱亚琼 王秋华 李晓瑛 黎春华 郭燕梅 陈蔚 戴建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下肢特殊肌群肌力和几种功能性活动测试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 341名居家老年人(65~94岁),按步速〈0.8 m/s为肌少症的筛查标准,分为可疑肌少症组(n=137)和正常组(n=204)。比较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下肢肌群(包括髂... 目的了解老年人下肢特殊肌群肌力和几种功能性活动测试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 341名居家老年人(65~94岁),按步速〈0.8 m/s为肌少症的筛查标准,分为可疑肌少症组(n=137)和正常组(n=204)。比较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下肢肌群(包括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肌力,单腿站立测试、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态测试、功能性伸展测试、计时起立-走测试评分,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体重、身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疑肌少症组年龄较大(P〈0.05)。双侧下肢肌群肌力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与步速呈弱相关(r=0.121~0.227,P〈0.05),胫前肌肌力与步速无显著相关性(P〉0.05)。步速与单腿站立试验呈弱相关(r=0.121~0.236,P〈0.05),与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态测试、功能性伸展试验评分呈中度相关(r=0.479~0.584,P〈0.001),与计时起立-走测试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02,P〈0.001);除功能性伸展测试(P=0.28)外,其他测试两组间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诊断肌少症不能仅依靠肌力,还应结合功能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肌力 下肢 单腿站立试验 BERG平衡量表 功能性步态测试 计时起立-走测试 功能性伸展测试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徐安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52-52,54,共2页
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将分为对照组(31例: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 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将分为对照组(31例: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与实验组(31例: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Fugl-Mayer(FMA)量表得分以及Barthel(BI)指数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 镜像疗法 脑卒中偏瘫 肢体运动
下载PDF
积极临床干预对老年性肌肉减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及功能性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凤翎 罗社文 +4 位作者 毛积分 王文妍 宋晓萍 刘明贺 许莉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临床干预对老年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患者的下肢肌力及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6至2016-01亚洲工作组关于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标准的109例老年性肌少症的患者,通过有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运动指导、营养支持及... 目的探讨积极临床干预对老年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患者的下肢肌力及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6至2016-01亚洲工作组关于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标准的109例老年性肌少症的患者,通过有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运动指导、营养支持及维生素D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下肢肌群(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和下肢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应用便携手持式肌力测定仪FET3测定肌力,采用单腿站立测试(one leg standing test,OLS),计时直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功能性步态测试(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FGA)测定下肢功能。结果干预后,双下肢肌力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的OLS[左侧(3.42±1.84)s,右侧(3.23±1.82)s]较干预前延长,而TUGT[(12.20±7.30)s]较干预前缩短,BBS[(49.52±27.17)分]和FGA[(17.91±9.86)分]评分均较干预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运动指导、营养支持及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性肌少症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肌力 下肢 单腿站立测试 计时直立行走测试 BERG平衡量表 功能性步态测试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晶晶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观察组联用镜像疗法。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平... 目的:研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观察组联用镜像疗法。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平衡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AC分级及TG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的生活质量对比无差异;两组治疗后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更高。结论: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 镜像疗法 肢体运动 脑卒中偏瘫
原文传递
针刀联合通脉解痉汤治疗脑梗死后踝关节痉挛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聪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4期154-15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通脉解痉汤治疗脑梗死后踝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脑梗死后踝关节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通脉解痉汤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刀疗法联合通脉解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通脉解痉汤治疗脑梗死后踝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脑梗死后踝关节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通脉解痉汤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刀疗法联合通脉解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痉挛指数(CSI)评分、功能性步态(FGA)评分、10 m步行测试(10 MWT)等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I指数腱反射、肌张力、阵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G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FG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步长、步速、步频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能量消耗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P<0.05),能量消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1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通脉解痉汤治疗脑梗死后踝关节痉挛患者疗效显著,能缓解患者痉挛程度,改善步态及步行功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踝关节痉挛 针刀 通脉解痉汤 肌张力 功能性步态
下载PDF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跖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娟 徐彦博 +2 位作者 陈辉 杨大伟 钟才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443-445,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病人踝关节跖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脑卒中后踝关节跖屈肌痉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予以电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普通...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病人踝关节跖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脑卒中后踝关节跖屈肌痉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予以电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观察病人踝关节跖屈肌肌张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10m步行测试(10MWT)及功能性步态评价(FGA)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病人踝关节跖屈肌痉挛评分、TUGT、10MWT及FG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病人在踝关节跖屈肌痉挛评分、TUGT及FGA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人10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病人跖屈肌肌张力,改善病人步态,提高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针 康复训练 跖屈肌痉挛 功能性步态评价 肌张力
下载PDF
Novel Walking Stability-Based Gait Recognition Method for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 Control
18
作者 明东 万柏坤 +4 位作者 胡勇 汪曣 王威杰 吴英华 陆瓞骥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Gait recognition is the key question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system control for paraplegic walking. A new risk-tendency-graph (RTG) method was proposed to recognize the stability information in FES-... Gait recognition is the key question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system control for paraplegic walking. A new risk-tendency-graph (RTG) method was proposed to recognize the stability information in FES-assisted walking gait. The main instrument was a specialized walker dynamometer system based on a multi-channel strain-gauge bridge network fixed on the walker frame. During walking process, this system collected the reaction forces between patient's upper extremities and walker and converted them into RTG morphologic curves of dynamic gait stability in temporal and spatial domain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usefulness of RTG, preliminary clinical trials were done with paraplegic patients. The gait stability levels of two walking cases with 4- and 12-week FES training from one subject were quantified (0.43 and 0.19) from the result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RTG. Relevant instable phases in gait cycle and dangerous inclinations of patient's body during walking process were also brought forward. In conclusion, the new RTG method is practical for distinguishing more useful gait stability information for FES system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t recognitio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arapegic walking risk-tendency-graph
下载PDF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肌少症患者的功能改善作用
19
作者 陶有娣 黄雄昂 +1 位作者 林坚 汤洋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肌少症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浙江医院就诊的73例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37例...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肌少症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浙江医院就诊的73例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3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太极拳锻炼干预12周(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指数、6 m步行速度、功能性步态评价(FGA)评分、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ASMI、握力指数、6米步行速度、FGA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2.876、4.375、4.982、4.582,P<0.01)。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96,P<0.05),其中干预12周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和首次干预24 h后(P<0.01)。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2.557,P<0.01)。结论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肌少症患者的肌肉质量,改善平衡功能,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肌少症 老年人 运动平衡功能 功能性步态评价 功能
原文传递
活动能力测试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明 彭楠 +6 位作者 石荣光 方继红 李令臣 李宏伟 李家玉 郭占芳 代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研究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跌倒筛查,并量化活动能力与跌倒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四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144例,根据过去1年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其中跌倒组50例,非跌倒组94例。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功能性... 目的研究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跌倒筛查,并量化活动能力与跌倒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四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144例,根据过去1年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其中跌倒组50例,非跌倒组94例。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功能性步态测试(FG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功能性伸展测试(FRT)、感觉整合和平衡的临床改良测试(CISIB)、单腿站立(OLS)、记时起立行走实验(TUGT)、10米步行时间,功能性伸展实验。跌倒组和非跌倒组之间各项测试的差异进行分析,除了睁眼、闭眼平地站立和睁眼抬头平地站立外,其余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受试者除睁眼平地站立、闭眼平地站立和睁眼抬头平地站立外,其余各项测试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FGA总分和mCISIB中的睁眼站立海绵垫上对跌倒的预测最有意义,其中敏度性为80%,特异度为74.2%。FGA和睁眼站立海绵垫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4.2%和56%,81.6%。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结论该模型可用于社区居家健康老年人跌倒的筛查,预测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敏感性优于FGA和睁眼站立海绵垫上,特异性与FGA相似。量化社区居家老年人活动能力与跌倒的关系,为跌倒预防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老年人 LOGISTIC模型 功能性步态测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