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灌肠联合腹部按摩在治疗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作者 何福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深部灌肠联合腹部按摩在临床上治疗功能性肠梗阻患儿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号的单双次序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 目的研究深部灌肠联合腹部按摩在临床上治疗功能性肠梗阻患儿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号的单双次序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深部灌肠联合腹部按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临床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泌素(Gas)与胃动素(MTL)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TL与G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as低于本组治疗前,MTL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的MTL与Ga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肠梗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深部灌肠联合腹部按摩可以改善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MTL与Gas水平,为患儿的后续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灌肠 腹部按摩 功能性肠梗阻 胃动素 胃泌素
下载PDF
极低体重儿功能性肠梗阻12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海静 何宝梅 《浙江实用医学》 2001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极低体重儿 功能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极低体重儿功能性肠梗阻的护理
3
作者 胡春梅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4年第9期1650-1651,共2页
关键词 极低体重儿 功能性肠梗阻 护理 诊断依据
下载PDF
高纤维素饮食减少功能性肠梗阻复发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敏芬 沈小英 徐永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0期75-77,81,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肠梗阻(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IPO)的高危因素和饮食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1月间入住我院的75例IPO患者,仔细询问病史,分析其高危因素,通过后期随访患者饮食情况分为实验组(出院后长期高纤维素饮食患... 目的探讨功能性肠梗阻(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IPO)的高危因素和饮食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1月间入住我院的75例IPO患者,仔细询问病史,分析其高危因素,通过后期随访患者饮食情况分为实验组(出院后长期高纤维素饮食患者)与对照组(出院后长期普通饮食患者),随访1年统计患者出院后的复发率。结果 75例IPO病例中男24例(32.0%),女51例(68.0%),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5例,不同程度的脊柱损伤或者脊髓损伤4例,步行少13例,便秘47例,有焦虑情绪或者焦虑症等精神疾病18例,胃肠道感染20例,其中便秘的相关性最高。统计学分析两组危险因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4、1.114、0.128、0.008、0.226、0.205,P均>0.05)。实验组出院后随访复发2例,复发率为5.3%,对照组10例,复发率为2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607,P<0.05)。结论 IPO的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脊柱疾病、步行少、便秘、焦虑等精神疾病均与IPO发病可能相关,其中便秘IPO的相关性最高,提示高纤维素饮食可以减少IPO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梗阻 高危因素 饮食策略 复发
下载PDF
通过一次性肛管将开塞露深部灌肠在治疗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福玉 谢美燕 +3 位作者 钟晓燕 彭小燕 赵爱莲 黄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一次性肛管将开塞露深部灌肠在治疗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号的单双次序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通过一次性肛管将开塞露深部灌肠在治疗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号的单双次序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开露塞灌肠,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肛管将开塞露深部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症状改善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灌肠后大便排出量、肛门收缩次数、排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肠蠕动时间长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肠梗阻患儿应用一次性肛管将开塞露深部灌肠,可明显改善患儿胃肠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梗阻 一次性肛管 开塞露 灌肠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正敏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究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普外科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功能性肠梗阻所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对开... 目的探究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普外科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功能性肠梗阻所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对开腹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方程术后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应激性损伤的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入侵式操作、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利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季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胀腹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排便是否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对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做好术前评估,术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结合正确的护理干预,根据与患者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开腹手术 功能性肠梗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行气消痞汤配合莱菔子散外敷治疗功能性肠梗阻30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印昌 吴博 李正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3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内服加外敷治疗功能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行气消痞汤内服配合莱菔子散外敷。结果:治疗功能性肠梗阻30例,总有效率为90%。
关键词 功能性肠梗阻 中医药疗法 行气消痞汤 莱菔子散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惠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7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诊的200例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功能性肠梗阻分为发生(23例)和未发生(177例... 目的:探讨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诊的200例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功能性肠梗阻分为发生(23例)和未发生(177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功能性肠梗阻发生与未发生的患者年龄、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2 h、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是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2 h、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是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功能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开腹手术 功能性肠梗阻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艾灸疗法配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苏丽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7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肠梗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我科的功能性肠梗阻病人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外加艾条温和炙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每次3...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肠梗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我科的功能性肠梗阻病人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外加艾条温和炙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每次30分钟,每日3次,并用冬青油搽腹部,每日3~5次,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腹胀情况发生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次数、大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疗法配合腹部胀气有助于功能性肠梗阻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梗阻 艾炙疗法 腹部按摩
下载PDF
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功能性肠梗阻一例
10
作者 张翔 夏平钿 +1 位作者 王延磊 戴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8期3168-3169,共2页
功能性肠梗阻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出现功能性肠梗阻的患者。该患者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正确识别该类型的肠梗阻有助于及时选择正确的治... 功能性肠梗阻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出现功能性肠梗阻的患者。该患者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正确识别该类型的肠梗阻有助于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梗阻 回肠造口术 还纳
原文传递
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方美珍 温培英 +1 位作者 徐永强 陈建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8期931-935,共5页
目的 分析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可行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开腹手术的6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情况,将... 目的 分析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可行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开腹手术的6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肠梗阻组和非肠梗阻组,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阿片类、非阿片类药物)、腹部手术史、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开腹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58例开腹手术患者中有47例发生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率为7.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腹部手术史和糖尿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腹部手术史和糖尿病史是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腹部手术史和糖尿病史,应根据患者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功能性 危险因素 开腹手术 预防
原文传递
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功能性结肠梗阻8例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炎 刘小孙 于吉人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3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功能性结肠梗阻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本院于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回顾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功能性结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均无腹部手术史,出现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腹部CT提... 目的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功能性结肠梗阻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本院于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回顾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功能性结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均无腹部手术史,出现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腹部CT提示结肠扩张而无占位性病变,治疗上可以结合电子肠镜以保守治疗为主。结论提高对功能性结肠梗阻的认识对于本病的诊治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梗阻 诊断 电子肠镜
下载PDF
四磨汤联合中药热奄包在促进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文熠 许露 +4 位作者 原丽科 陈燕芬 朱小春 黄蓉 肖尚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2期1857-1861,共5页
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合中药热奄包的中医内外兼治通腑法在促进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8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G1)、四磨汤组(G2)、中药热奄包组(G3)和四... 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合中药热奄包的中医内外兼治通腑法在促进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8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G1)、四磨汤组(G2)、中药热奄包组(G3)和四磨汤联合中药热奄包组(G4),各20例,Grosfeld分型均为Ⅲa型,手术方式均采用肠闭锁切除+近端裁剪端斜吻合术,术后予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四磨汤组、中药热奄包组、四磨汤联合中药热奄包组)于术后7d开始在常规治疗(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单纯四磨汤治疗、单纯中药热奄包治疗和四磨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则仅予常规治疗(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比较各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足量喂养时间、术后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四组患儿中,术前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4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足量喂养时间、术后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分别为(35.83±16.7)h、(5.02±0.8)d、(5.25±0.6)d、(13.55±1.0)d、(12.96±0.8)d,均低于G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4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4.90±1.33)d、(42958.50±2431.98)元,均低于G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患儿无1例死亡,均未出现肠吻合口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 新生儿Ⅲa型先天性小肠闭锁术后应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中药热奄包的中医内外兼治通腑法,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改善先天性肠闭锁术后疗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闭锁 功能性肠梗阻 四磨汤口服液 中药热奄包
下载PDF
成人型巨结肠2例报告
14
作者 陈颢 王兆刚 梁文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成人型 巨结肠 无神经节细胞症 功能性肠梗阻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一例报道
15
作者 梁长健 姚敦武 +2 位作者 宋明照 杨森婷 张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7期862-863,共2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大肠远端肠壁肌层和黏膜下神经节细胞先天缺如所致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其病变段肠管持续痉挛,导致排便困难,造成功能性肠梗阻及近端正常肠管代偿性扩张与肥厚。本病多见于儿童,成人先天性巨结肠较罕见,本校附属...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大肠远端肠壁肌层和黏膜下神经节细胞先天缺如所致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其病变段肠管持续痉挛,导致排便困难,造成功能性肠梗阻及近端正常肠管代偿性扩张与肥厚。本病多见于儿童,成人先天性巨结肠较罕见,本校附属医院于2010年8月收治了一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成人 手术治疗 肠道发育畸形 功能性肠梗阻 神经节细胞 代偿性扩张 排便困难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护理
16
作者 付俊玲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术后护理 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 新生儿巨结肠 功能性肠梗阻 神经节细胞 小肠结肠炎 治疗效果 排便功能 护理体会
下载PDF
5岁儿童先天性巨结肠1例
17
作者 王立平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巨结肠 便秘 乙状结肠 功能性肠梗阻
下载PDF
老年人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金伟森 李金锁 +1 位作者 张继光 金虎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及腹泻和/或功能性肠梗阻的防治。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年龄为60~78岁高龄病人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结果本组46例,其中4例...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及腹泻和/或功能性肠梗阻的防治。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年龄为60~78岁高龄病人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结果本组46例,其中4例出现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即:腹泻2例,功能性肠梗阻2例。经病因和对症治疗均获痊愈。结论了解老年人机体的特殊性;学习认识机体微生态平衡对胃肠功能的作用,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及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结直肠癌术后 腹泻 功能性肠梗阻
原文传递
肠折叠术在肠闭锁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维兵 耿其明 +5 位作者 张杰 陈焕 吕小逢 路长贵 蒋维维 徐小群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 评价肠折叠术在肠闭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肠闭锁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恢复过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方法、胎龄、出生体重、伴发疾病、手术年龄和时间、住... 目的 评价肠折叠术在肠闭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肠闭锁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恢复过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方法、胎龄、出生体重、伴发疾病、手术年龄和时间、住院时间、全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经口喂养时间、术后经口喂养达40ml/3 h的时间)、生长发育以及是否需再手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二组,38例在切除闭锁盲端肠吻合基础上加肠折叠术(折叠组),30例行扩张段斜行切除肠成形术(对照组);二组在胎龄、出生体重、伴发疾病、手术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折叠组手术时间(1.21±0.24)h、住院时间(12.2±2.5)d比对照组(1.77±0.31)h、(17.3±3.2)d显著减少(P<0.05);折叠组术后经口喂养时间、术后经口喂养达40ml/3 h的时间和全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分别是(8±2.3)d、(13.1±1.9)d、(8.3±1.8)d,均比对照组(12.9±1.7)d、(18.7±1.1)d、(13.6±2.5)d显著缩短(P<0.05);术后半年内折叠组有1例因粘连性肠梗阻需再次手术,对照组共有6例术后半年内再次手术,其中术后功能性肠梗阻3例、吻合口漏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比折叠组显著增加.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7年(6个月至5年),二组生长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闭锁手术时在肠吻合基础上加肠折叠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助于保留肠管吸收面积和促进肠功能恢复,可以作为预防肠闭锁扩张肠管功能性梗阻的一种有效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肠折叠术 功能性肠梗阻
原文传递
小肠闭锁的临床与病理形态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江泽熙 胡家高 +1 位作者 鲁建生 姬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7年第6期324-326,插1,共4页
为研究小肠闭锁患儿术后功能性肠梗阻与病理形态的关系,我们将五年来经手术治疗的32例中,21例送检标本作了较细致的显微镜检查.并选择11例日龄1~17天,非肠源性疾病死亡患儿作对照组.观察到十二指肠及回肠闭锁患儿肠管发育不全,闭锁远... 为研究小肠闭锁患儿术后功能性肠梗阻与病理形态的关系,我们将五年来经手术治疗的32例中,21例送检标本作了较细致的显微镜检查.并选择11例日龄1~17天,非肠源性疾病死亡患儿作对照组.观察到十二指肠及回肠闭锁患儿肠管发育不全,闭锁远、近端肠壁全层增厚,粘膜及肌层比例失调,肌间神经丛存在,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作者认为这些是手术后肠梗阻的结构基础,随其全身情况好转,消化道继续发育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闭锁 临床与病理 connecting parts retrospective study 手术后肠梗阻 患儿 功能性肠梗阻 small bowel 显微镜检查 神经节细胞 肌间神经丛 送检标本 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 全身情况 结构基础 疾病死亡 回肠闭锁 发育不全 病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