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感觉功能重建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梁婉婉 赵容 +4 位作者 张利 刘雪洁 沈传业 王红雨 岳建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踝周肌力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踝周肌力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每周5次,共9 w,采用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评价训练前后受试者踝关节稳定性变化,修订版跌倒功效量表(MFES)评价训练前后不发生跌倒的自信程度变化,BioFlex-FP姿势控制训练系统评估训练前后受试者在睁眼、闭眼、睁眼+垫子、闭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的变化。结果 训练9 w时,治疗组CAIT、MFES得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5 w时治疗组,CAIT、MFES评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训练5 w时对照组,CAIT、MFES评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较训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改善趋势;训练9 w时,两组CAIT、MFES评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均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本体感觉功能训练能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增加不跌倒的自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训练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男性下蹲跳过程中下肢的生物力学特征
2
作者 王子龙 孟昕 +4 位作者 张芷棋 谢雨 孟令越 张秋霞 孔翎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5,共8页
背景:踝关节作为人体的末端承重关节,承受着机体自上而下的压力,这导致踝关节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生损伤,诱发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对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在下蹲跳过程中的下肢生物力学表现,对实现科学训练、预防... 背景:踝关节作为人体的末端承重关节,承受着机体自上而下的压力,这导致踝关节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生损伤,诱发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对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在下蹲跳过程中的下肢生物力学表现,对实现科学训练、预防踝关节损伤以及伤后临床康复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下蹲跳过程中的下肢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方法:于2023年3-9月在苏州大学招募男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健康人群各15名,年龄22-28岁,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下蹲跳试验。采用Vic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两组受试者在下蹲跳起跳阶段、离地瞬间时刻、初始着地时刻和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进行同步采集及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1)离地瞬间时刻,与健康对照组的匹配侧相比,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组患侧显示出了更小的膝关节内旋力矩(P=0.020)、更小的踝关节内旋力矩(P=0.009)。(2)落地瞬间时刻,与健康对照组的匹配侧相比,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组患侧显示出了更小的髋关节屈曲角度(P=0.039);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组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显示出了更小的髋关节外展角度(P=0.022)、更小的膝关节内翻角度(P=0.010)、更大的膝关节外旋角度(P=0.021)、更小的踝关节内翻角度(P=0.004)、更小的踝关节外旋角度(P=0.008)。(3)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组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显示出了更小的踝关节内翻角度(P=0.044);(4)结果说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在下蹲跳动作中相较于健康人群存在异常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离地与落地瞬间时刻,下肢关节在矢状面和额状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变化。这些改变反映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人群在执行下蹲跳时采用了僵硬的起跳与着陆模式,倾向于将患侧踝关节负荷转移至下肢其他关节,并显示出健侧下肢的代偿现象。因此,检测和纠正异常生物力学特征应该成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康复训练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下蹲跳 生物力学 运动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
3
作者 马乾峰 李立 +3 位作者 张伟 丁健 许贻林 毛文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1,共7页
目的 探索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2023年5月至7月,采用Qualisys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南京师范大学15例右侧FAI患者协调性和变异性进行测试。采集并截取步态周期数据,运用Matlab计算耦合角和... 目的 探索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2023年5月至7月,采用Qualisys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南京师范大学15例右侧FAI患者协调性和变异性进行测试。采集并截取步态周期数据,运用Matlab计算耦合角和耦合角标准差,比较在不同硬度地面上的差异。结果 在冠状面,髋-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和支撑后期硬地面大于软地面,其他步态阶段以及髋-膝关节、膝-踝关节各步态阶段均小于软地面(P <0.05);在矢状面,髋-踝关节和膝-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和支撑后期硬地面小于软地面,其他步态阶段以及髋-膝关节各步态阶段均大于软地面(P <0.01);在水平面,髋-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后期硬地面小于软地面,摆动前期和髋-踝关节承重期均大于软地面(P <0.05)。与硬地面相比,软地面上耦合角标准差仅在矢状面髋-膝关节承重期小于硬地面,其余均大于硬地面(P <0.05)。结论 FAI患者在三维面内各步态阶段在软地面上表现出更多的远端主导,即踝关节内翻跖屈优势增加,髋关节优势减少;协调变异性普遍高于硬地面。表明FAI患者在软地面上步行时会增加复发性外踝扭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地面硬度 步态 协调模式 协调变异性
下载PDF
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干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
4
作者 梁馨文 韩亚兵 +4 位作者 王世林 潘玮敏 蒋应鹏 魏晓宇 黄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 n=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 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 n=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 n=13)组和LI-PJT+BFR组(n=13),各组完成相应的干预训练,共6周。干预前后,采用无线遥感表面肌电测试仪测量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头、臀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下落(SLL)时肌电均方根值(RMS),采用Y平衡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除LI-PJT组腓骨长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MVIC和RMS,LI-PJT+BFR组腓骨长肌RMS外,各组其余肌肉MVIC和RMS均较干预前提高(t> 2.218, P <0.05);3组中,除腓骨长肌外,LIPJT组各肌肉MVIC和RMS均最低(F> 3.262, P <0.05);各组Y平衡各方向评分和综合分均提高(t> 2.485,P <0.05),3组中LI-PJT组最低(F> 5.042, P <0.05);各组CAIT评分显著改善(t> 5.227, P <0.001),3组中LI-PJT组最低(F=4.640, P <0.05)。结论 LI-PJT+BFR可改善功能恢复期FAI大学生下肢动态姿势控制能力,效果与HI-PJT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血流限制训练 增强式跳跃训练
下载PDF
电热针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疗效分析
5
作者 任格 丁学琛 +2 位作者 展利东 赵晓东 王理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电热针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82例,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电热针治疗)和... 目的探讨电热针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82例,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电热针治疗)和对照组41例(毫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的1、2、6周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Cumberland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Tymo平衡评估及姿势控制分析和本体感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umberland量表、AOFAS量表、Tymo平衡评估及姿势控制分析、本体感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各项评估指标中比较除了力中心轨道M4各时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治疗6周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对FAI疗效明确,提升了FAI患者的本体感觉,改善了其功能障碍,有利于FAI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针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本体感觉
下载PDF
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疗效及表面肌电评价分析
6
作者 郭婷 史亚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95-0198,共4页
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疗效及表面肌电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在2021年6月到2023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8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分析临床... 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疗效及表面肌电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在2021年6月到2023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8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分析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 踝关节不稳程度比较,训练前,没有显著差异,训练后,实验组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星形偏移平衡距离分析,训练前,没有显著差异,训练后,实验组距离比对照组远,P<0.05。在表面肌电、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方面,在进行训练前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训练之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开展髋周肌群力量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髋周肌群力量训练 康复疗效 表面肌电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单脚静立平衡能力与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关系
7
作者 刘灏 李宗涛 蔡言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 明确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单脚静立平衡能力与踝关节肌力和本体位置觉的关系。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在河北师范大学招募FAI患者44例,采用等速测力仪测量踝跖屈、背屈、内翻和外翻的等速向心肌力(60°/s和180°/s),以... 目的 明确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单脚静立平衡能力与踝关节肌力和本体位置觉的关系。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在河北师范大学招募FAI患者44例,采用等速测力仪测量踝跖屈、背屈、内翻和外翻的等速向心肌力(60°/s和180°/s),以及位置觉,采用三维测力台测量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单脚静立平衡时压力中心(COP)的晃动距离和包络面积。结果 180°/s下踝外翻最大等速力矩与闭眼单脚静立时COP前后方向晃动距离相关(r=-0.378, P <0.05)。结论 踝关节快速外翻肌力与单脚静立平衡能力有关,可能有助于评价或干预FAI患者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平衡 肌力 位置觉
下载PDF
下肢整体康复训练运动中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赵蒙蒙 米法朋 刘志二 《新体育(下半月)》 2024年第3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下肢整体康复训练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07-2021.07期间收治的60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BT评分(A NT、ALAT、LAT、PLAT、POST... 目的:研究下肢整体康复训练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07-2021.07期间收治的60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BT评分(A NT、ALAT、LAT、PLAT、POST、PM ED、M ED、A M ED);AOFAS评分;CAIT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通过下肢整体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整体康复训练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印杰松 廖长艳 张壮壮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平衡软垫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存在FAI的34例学生进行治疗,按照随... 目的:观察平衡软垫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存在FAI的34例学生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和平衡软垫训练,观察组采用平衡软垫训练结合PNF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利用踝关节功能评价量表(ankle joint functional assessment tool,AJFAT)、患侧单足站立试验(one leg standing test,OLST)、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SEBT)对两组学生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的AJFAT、OLST、SEB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平衡软垫和常规运动训练以及利用PNF疗法结合平衡软垫训练FAI患者均能取得不错的训练效果,综合运用PNF疗法与平衡软垫训练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平衡软垫
下载PDF
太极混元桩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平衡功能影响
10
作者 彭华英 邓安伦 +1 位作者 李红敏 陈瑞森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4期120-122,126,共4页
目的研究在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基础上增加太极混元站桩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简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踝周肌力训练组、踝周肌力训练+... 目的研究在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基础上增加太极混元站桩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简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踝周肌力训练组、踝周肌力训练+太极混元站桩组,各20例,使用平衡仪进行测试治疗前后两组轨迹长(WL)、外周面积(CIRCU A)、矩形面积(ReA),并测试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结果治疗后,两组WL、CIRCU A、ReA均较治疗前测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EB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踝周肌力训练+太极混元站桩组SEBT测值(92.46±3.89)明显高于踝周肌力训练组的(88.14±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0,P<0.05)。结论在踝周肌力训练基础上增加太极混元桩站桩训练比单独肌力训练改善动态平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太极混元站桩 平衡
下载PDF
基于矢量编码技术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下肢协调性和变异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乾峰 丁健 +4 位作者 李立 王凯 许贻林 孙萌梓 毛文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目的探索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在地面行走时的下肢协调性和协调变异性。方法12名右侧FAI男性受试者(FAI组)及配对招募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对照组),以自选速度在地面上行走,运用Qualisys红外高速光学... 目的探索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在地面行走时的下肢协调性和协调变异性。方法12名右侧FAI男性受试者(FAI组)及配对招募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对照组),以自选速度在地面上行走,运用Qualisys红外高速光学运动捕捉系统采集5 min步行的运动学数据,运用Matlab软件自编代码计算下肢关节间的耦合角及耦合角标准差。耦合角采用圆形分布资料统计,耦合角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Cohen’s d评价效应量。结果FAI组髋-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在步态支撑中期前1/2和摆动期最后1/4均大于对照组;FAI组髋-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在支撑末期前1/2也大于对照组;膝-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后1/2和支撑末期前1/2均小于对照组。FAI组髋-踝关节冠状面耦合角在承重期FAI组比及摆动期最后1/4小于对照组。在支撑末期及预摆期,FAI组髋-踝关节冠状面和膝-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标准差大于对照组。结论FAI患者与正常人群的步态模式存在差异。协调模式表现为某种代偿保护策略。支撑末期及预摆期较大的协调变异性提示FAI患者踝关节感觉知觉的变化使髋、膝、踝关节的运动控制发生适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步态 运动协调 协调变异性 矢量编码
下载PDF
全身性疲劳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平衡能力和跳跃落地时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12
作者 刘亚楠 田雪文 +4 位作者 宋祺鹏 周志鹏 吴成亮 王疆娜 孙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69-1676,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者和健康人群在疲劳前后静态、动态平衡能力及跳跃落地时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探讨全身性疲劳对FAI者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单侧FAI者和健康者各31例被纳... 目的:通过比较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者和健康人群在疲劳前后静态、动态平衡能力及跳跃落地时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探讨全身性疲劳对FAI者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单侧FAI者和健康者各31例被纳入研究,并在疲劳前后分别进行了静态、动态平衡测试及跳跃落地时踝关节的本体感觉测试。足底压力中心动摇径、均方根距离、95%包络面积、标准化伸展距离和AUC值等相关指标用于计算与分析。结果:全身性疲劳前,FAI组的静态、动态平衡能力及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全身性疲劳后,FAI组和健康对照组的静态、动态平衡能力以及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均显著降低(P<0.05),且FAI组的动摇径、均方根距离和95%包络面积增加的幅度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后内侧、后外侧的标准化动态伸展距离及AUC值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FAI及健康者在全身性运动疲劳后静态、动态平衡能力以及跳跃落地时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均下降,且FAI者静态、动态平衡能力及本体感觉功能下降程度更大。因此,全身性疲劳可能通过降低FAI者的姿势控制和本体感觉,增加了踝关节反复扭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疲劳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平衡能力 本体感觉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本体感觉特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一晗 魏乔叶 +1 位作者 庞宇 刘中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943-2952,共10页
目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表现为本体感觉异常、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以及反复性踝扭伤,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本体感觉作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重要方面,与对侧肢体和健康人群相比是否存在本体感觉的缺陷尚不明晰。因此,文章旨在分析功能性... 目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表现为本体感觉异常、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以及反复性踝扭伤,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本体感觉作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重要方面,与对侧肢体和健康人群相比是否存在本体感觉的缺陷尚不明晰。因此,文章旨在分析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本体感觉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host,Ovid,EMbas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有关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本体感觉特征的观察性研究,暴露因素为运动觉、关节位置觉、力觉中至少一项本体感觉缺陷,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与美国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制定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关运动觉、关节位置觉、力觉与设定目标的绝对误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项观察性研究,其中4项队列研究,6项病例-对照研究,16项横断面研究,均为中等以上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对侧肢体和健康人群存在内翻运动觉缺陷(SMD=0.53,95%CI:0.36-0.71,P<0.0000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对侧肢体存在内翻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的缺陷(SMD=1.60,95%CI:0.77-2.43,P=0.0002);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内翻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的缺陷(SMD=0.66,95%CI:0.25-1.07,P=0.002);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主动外翻关节位置觉缺陷(SMD=3.68,95%CI:1.85-5.52,P<0.000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被动外翻关节位置觉缺陷(SMD=-0.61,95%CI:-1.19至-0.02,P=0.04);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跖屈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SMD=0.80,95%CI:-0.19-1.79,P=0.11);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背屈关节位置觉(主动与被动复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SMD=0.86,95%CI:-0.01-1.74,P=0.05);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存在冠状面运动的力觉缺陷(SMD=1.35,95%CI:0.85-1.85,P<0.00001),并且亚组分析显示,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外翻力觉误差大于与内翻力觉误差(P=0.44)。结论: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对侧肢体相比存在内翻运动觉缺陷,而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内翻运动觉、主被动内翻关节位置觉、主动外翻关节位置觉、内翻和外翻的力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本体感觉 运动觉 关节位置觉 力觉 主动运动范围辨别评估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关节 观察性研究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等速肌力测试、平衡及步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斌 朱飞龙 +2 位作者 张明 朱伟伟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0-965,共6页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肌力、平衡及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网上招募及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6例,同时...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肌力、平衡及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网上招募及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6例,同时,招募23例踝关节未曾发生损伤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踝关节内翻及外翻的等速向心运动测试,髋关节内收及外展的等速向心测试;采用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方法获得受试者平衡参数,采用GaitScan仪器对受试者足底压力和步态进行测量。结果: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内翻、外翻、外翻/内翻比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患侧的内翻、外翻小于健康组,外翻/内翻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跖屈、背屈/跖屈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背伸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跖屈小于健康组,背屈/跖屈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内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小于健康组。FAI组的前、外、外后、后、内、内前星形偏移平衡结果与健康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小于健康组(P<0.05)。外前、内后方向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FAI组患侧足跟内侧、第一跖骨、第二跖骨压力小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足跟外侧、第四跖骨、第五跖骨压力大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FAI组患侧承重反应延长(P<0.05),站立末期缩短(P<0.05)。结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对患者的肌力、步态、平衡参数造成了显著影响,初次扭伤后,应当及时干预,避免进展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等速肌力测试 平衡 步态 康复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康复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阳 王波 +1 位作者 朱佳华 张学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1-657,共7页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是踝关节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及过早体育锻炼等,极易造成踝关节再次损伤,因此,探讨FAI的康复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发现,FAI的康...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是踝关节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及过早体育锻炼等,极易造成踝关节再次损伤,因此,探讨FAI的康复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发现,FAI的康复治疗方法以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康复工程和综合疗法四种方法为主,其中,运动疗法已成为干预FAI的主流方法;单一的物理因子疗法和康复工程对FAI康复疗效有限,建议与运动疗法联合使用;FAI的综合疗法主要有运动与物理因子相结合、运动与针灸相结合两种综合疗法,该疗法有助于FAI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运动疗法 本体感觉 平衡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信号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动态姿势稳定性评价方法
16
作者 黄冬旭 李依诺 +2 位作者 李秋捷 杨辰 万祥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4-666,共13页
目的 基于身体不同位置的加速度信号,比较采用不同算法获取的评价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者动态姿势稳定性指标的重测信度和鉴别效度。方法 2021年4月至6月于北京体育大学招募21例单侧FAI患者和21例踝关节正常者。3个惯性传感器粘贴于腰... 目的 基于身体不同位置的加速度信号,比较采用不同算法获取的评价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者动态姿势稳定性指标的重测信度和鉴别效度。方法 2021年4月至6月于北京体育大学招募21例单侧FAI患者和21例踝关节正常者。3个惯性传感器粘贴于腰点、膝和踝位置。通过三维测力台和惯性传感器同步采集受试者多方向单腿落地测试中的地面反作用力(GRF)和运动学数据。采用无界三阶多项式(UTOP)拟合法计算稳定时间,通过均方根值计算稳定指数。结果 基于加速度信号与基于GRF计算的大部分指标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r|=0.116~0.368,P <0.05)。基于身体不同位置的加速度信号得到的稳定时间和稳定指数表现出低到高的重测信度(CMC 0.30~0.91)。对女性受试者,基于加速度信号的稳定时间中,有11个评价指标达到一般至很高的鉴别效度(AUC=0.702~0.942,P <0.05);稳定指数中,有8个指标达到一般水平的鉴别效度(AUC=0.717~0.782,P <0.05)。不同算法在男性受试者中未取得良好的鉴别效果。结论 基于腰点位置的加速度信号并应用UTOP算法计算的稳定时间,能够评价女性FAI患者单腿落地动作的动态姿势稳定性,具有较高的鉴别效度和中等至高的重测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惯性传感器 姿势定性 加速度信号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7
作者 展利东 路玲玲 +4 位作者 赵晓东 吴照凤 丁学琛 任格 王理康 《中国康复》 2023年第8期509-512,共4页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指踝关节扭伤后未经系统治疗或治疗不当出现的踝关节长期慢性疼痛及反复扭伤的疾病。其中以外侧损伤最为常见,约占90%[1]。临床分为机械性踝关节不稳(mechanical ankle instability,MAI)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指踝关节扭伤后未经系统治疗或治疗不当出现的踝关节长期慢性疼痛及反复扭伤的疾病。其中以外侧损伤最为常见,约占90%[1]。临床分为机械性踝关节不稳(mechanical ankle instability,MAI)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其中FAI是指踝关节无解剖结构的异常,由本体感觉[2]、肌力[3]和姿势控制[4]缺陷导致的踝关节不稳定。研究显示,美国平均每年踝关节扭伤者达200万,仅约10%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5],初次踝关节扭伤后,约有40%的患者可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其中以FAI最为常见,占慢性踝关节不稳的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生物力学 综述
下载PDF
CT联合双X线透视成像评估支具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运动学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王侃 张弓皓 洪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利用CT联合双X线动态透视成像评估支具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运动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8例FAI患者(3男5女,10只脚,其中2例患者为双侧)和10名健康志愿者(6男4女,10只脚)行踝关节CT薄层扫描、行走中双X线透视成像,经CT三维骨... 目的:利用CT联合双X线动态透视成像评估支具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运动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8例FAI患者(3男5女,10只脚,其中2例患者为双侧)和10名健康志愿者(6男4女,10只脚)行踝关节CT薄层扫描、行走中双X线透视成像,经CT三维骨骼模型重建以及与双X线透视成像融合后,计算FAI患者佩戴支具前后、与健康对照者的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六自由度运动学数据。结果:对于胫距关节,未佩戴支具FAI患者的内外位移(P=0.023)、前后位移(P=0.005)自由度大于正常对照组,而旋转自由度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佩戴支具后,FAI患者内外翻自由度明显减少(P=0.037),佩戴支具FAI患者的前后(P=0.002)、内外(P=0.001)、近远(P=0.041)自由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对于距下关节,未佩戴支具FAI患者的内外旋(P=0.004)、内外位移(P=0.001)自由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佩戴支具后,FAI患者内外翻自由度明显减小(P=0.007),佩戴支具FAI患者的内外(P=0.001)、近远(P=0.008)自由度仍远大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佩戴支具可改善FAI患者关节活动度,CT结合双X线动态透视成像能准确评价支具对FAI患者行走中运动学指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双X线透视成像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支具
下载PDF
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王回 陈卉芳 +3 位作者 贾毓栋 张甜甜 杨丽竹 谢地 《中国康复》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拟探究新型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FAI患者45名随机分为常规组(n=21)和平衡组(n=24),2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功能训练和新型踝关节平衡训练装置训练,8... 目的:拟探究新型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FAI患者45名随机分为常规组(n=21)和平衡组(n=24),2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功能训练和新型踝关节平衡训练装置训练,8周干预前后,使用Noraxon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和Trap-door踝关节内翻诱发装置进行踝周肌肉潜伏期的测试,使用Biodex Systems IV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踝关节位置觉和踝内外翻等速肌力的测试,使用Y型平衡测试(YBT)系统进行姿势控制能力的测试,使用坎伯兰踝关节不稳定工具(CAIT)对FAI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平衡组FAI患者的CAIT评分、踝周肌肉潜伏期(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腓骨长肌、胫骨前肌)、峰值踝外翻力矩和姿势控制能力(内收、外展的最大距离)相比于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功能训练,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可以更显著地提高FAI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和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姿势控制能力 平衡装置训练 常规功能训练 关节功能
下载PDF
FIFA 11+练习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康复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阳 王强 +2 位作者 黄武胜 闻剑飞 张秋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69,80,共7页
目的:探讨FIFA 11+练习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的踝关节肌力、本体感觉和下肢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名FAI男性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实验组进行FIFA 11+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弹... 目的:探讨FIFA 11+练习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的踝关节肌力、本体感觉和下肢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名FAI男性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实验组进行FIFA 11+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弹力带+平衡垫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进行16周。康复训练前、后采集两组受试者不同角速度下(60°/s和240°/s)踝关节等速肌力[跖屈、背伸、内翻、外翻相对峰值力矩(relative reak tergue,RPT)]、本体感觉(位置觉和力觉)和下肢动态平衡能力(score、max rot. speed、rot. speed和grade)等指标的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同时期两组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而训练干预前、后组内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6周干预,两组受试者在60°/s和240°/s下跖屈RPT、背伸RPT、内翻RPT、外翻RPT等肌力学指标、位置觉和力觉以及score、max rot. speed、rot. speed和grade等动态平衡指标较干预前相应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训练干预后,两组受试者在max rot. speed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IFA 11+练习能显著提高FAI者踝关节肌力、本体感觉和下肢动态平衡能力,且FIFA 11+练习在改善FAI者踝关节爆发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方面优于力量+本体感觉训练法。因此,FIFA 11+练习可作为FAI后期康复的一种常用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FA11+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关节肌力 本体感觉 动态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