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规制工具的功能悖论及其法治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闫海 王洋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05-113,共9页
信息时代引发规制环境变迁,政府面临规制资源匮乏的窘境,公众的行权能力明显不足,数据资源被市场主体主导使用并塑造着信息社会的面貌和秩序,算法应当成为政府顺应时代挑战的规制工具之一。算法规制工具存在一系列功能悖论,诸如简化规... 信息时代引发规制环境变迁,政府面临规制资源匮乏的窘境,公众的行权能力明显不足,数据资源被市场主体主导使用并塑造着信息社会的面貌和秩序,算法应当成为政府顺应时代挑战的规制工具之一。算法规制工具存在一系列功能悖论,诸如简化规制过程但忽视规制复杂性,减少规制的恣意但削弱法律决断的权威,避免人为规制错误但自身错误后果更严重,规制更精准但危及规制的公平性。为避免算法规制工具的功能悖论,应当适用平衡工具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贯彻正当程序原则、严格审慎而不失灵活性的立法态度等法治要求,进而构建算法规制工具的内部优化和决策矫正的法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算法规制工具 功能悖论 信息失灵 程序正当原则
下载PDF
日常审美·欲望狂欢·时尚拼贴——消费主义时代的文艺审美特征及其功能悖论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俊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3-87,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社会的公众生活领域。随即,在文学艺术领域,一种以“消费”为内在“节点”的相关审美形式已经或者正在形成。论文以消费主义文化及其美学特征为学理依托,以中国90年代以来的文学艺术为研究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社会的公众生活领域。随即,在文学艺术领域,一种以“消费”为内在“节点”的相关审美形式已经或者正在形成。论文以消费主义文化及其美学特征为学理依托,以中国90年代以来的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文艺审美特征——日常审美方式,欲望狂欢风格,时尚拼贴文本的“美学合理性”,及其人性诉求的弱化,文明价值底线的失守,艺术审美自律的缺失的“功能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文化 文艺审美特征 功能悖论
下载PDF
文学审美者的审美救世之途——论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学理特征与功能悖论
3
作者 李俊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中国现代审美文化批评,自它形成之初,一直受到西方近现代艺术哲学,特别是康德、叔本华,以及博克、布洛、克罗齐、谷鲁斯等审美经验主义和艺术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审美文学批评,又受到中国... 中国现代审美文化批评,自它形成之初,一直受到西方近现代艺术哲学,特别是康德、叔本华,以及博克、布洛、克罗齐、谷鲁斯等审美经验主义和艺术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审美文学批评,又受到中国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多重语义制约,逐渐形成“中国式”的文学审美论。文章认为,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学理特色在于:文学审美的大众普适性,文学审美的超功利机制、文学审美的潜在社会功能。进而,在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中,评析了审美救世在政治革命、思想启蒙这两种文化思潮之外的多种文化意义,并结合20世纪人类技术文明时代艺术“自为”的全球性文化语境,评析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功能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 学理特征 功能悖论
下载PDF
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悖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广东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2-93,共2页
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悖论与其功能悖论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境外立法实践,从法理和现实角度对两者作了客观评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反收购决定权 功能悖论 立法悖论 归属悖论
下载PDF
解读市长信箱悖论:功能边界与非理性期望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志忍 李倩 《行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08,共5页
作为公民参与的新形式,市长信箱承载着社会的诸多期望,但实际运作中却屡屡引发公众的不满,使政府公信力受到进一步损害,从而导致市长信箱悖论。主流舆论把问题的根源归咎于官员动机不纯和责任心的缺乏。市长信箱目前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 作为公民参与的新形式,市长信箱承载着社会的诸多期望,但实际运作中却屡屡引发公众的不满,使政府公信力受到进一步损害,从而导致市长信箱悖论。主流舆论把问题的根源归咎于官员动机不纯和责任心的缺乏。市长信箱目前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对其功能边界缺乏清醒的认识,进而赋予了不切实际的期望。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有助于市长信箱本身的运作改进,而且从更广的角度看,对我国民主参与机制的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长信箱 悖论功能 非理性期望 公民参与
原文传递
A Paradoxical Way of Communica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Syndrome
6
作者 Bujar Hoxha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6期480-492,共13页
This paper seeks to exemplify some of the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ttempts expressea Dy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syndrome. It demonstrates that such interactions wit... This paper seeks to exemplify some of the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ttempts expressea Dy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syndrome. It demonstrates that such interaction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trying to establish some semiotic functions, in an effort behaviorally to overcome the children's disability. The author's aim is to analyze such a paradoxical way of communicational interaction of such a subject vs. a given objectively perceivable reality, thus attempting to reveal paradoxical social contexts. The focus is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or disabilities, thus allowing semiotically distinguishable units as an object of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mental disorders, such as ASD, requires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e.g., biological, medical,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In conclusion, by applying a semiotic analysis,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communicate with such children in a whole new way which, by processes of transformation, can bring about a state of awareness of a paradoxical and/or abnormal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SM SEMIOTICS transformation PASSIONS defici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