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扬水曝气对峡谷分层型水库藻类控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孔昌昊
黄廷林
+4 位作者
温成成
张春晓
刘宇轩
程亚
赵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55-4266,共12页
为探明扬水曝气对峡谷分层型水库中不同径向藻类生物量和结构的影响,以李家河水库为对象,对扬水曝气系统(WLAs)运行期间水体理化性质参数和藻类数量及物种进行了高频监测,采用藻类传统和功能分类法,建立了控制条件下藻类的演替规律和控...
为探明扬水曝气对峡谷分层型水库中不同径向藻类生物量和结构的影响,以李家河水库为对象,对扬水曝气系统(WLAs)运行期间水体理化性质参数和藻类数量及物种进行了高频监测,采用藻类传统和功能分类法,建立了控制条件下藻类的演替规律和控制机制.结果表明,WLAs运行12d后,径向S1~S4点藻密度削减率分别为92.7%、92.9%、92.1%和89.2%;径向S1~S4点藻属结构发生演替,绿藻(珊藻)和硅藻(短缝藻和羽纹藻)转向硅藻(针杆藻,小环藻),即“高温、大型且低比表面积(S/V)藻”转向“低温、小型且高S/V藻”;水温、光可利用率(Zeu/Zmix)、营养盐的降低和混合层深度(Zmix)的增加是扬水曝气系统控藻的主要原因;径向S1~S4点Q指数升高且TLI指数降低,表明富营养化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分层型水库
硅藻水华
功能藻分类
扬水曝气
径向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水曝气对峡谷分层型水库藻类控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孔昌昊
黄廷林
温成成
张春晓
刘宇轩
程亚
赵童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李家河水库管理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55-426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9217)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ZDLSF06-01,2019ZDLSF06-02和2022ZDLSF06-08)。
文摘
为探明扬水曝气对峡谷分层型水库中不同径向藻类生物量和结构的影响,以李家河水库为对象,对扬水曝气系统(WLAs)运行期间水体理化性质参数和藻类数量及物种进行了高频监测,采用藻类传统和功能分类法,建立了控制条件下藻类的演替规律和控制机制.结果表明,WLAs运行12d后,径向S1~S4点藻密度削减率分别为92.7%、92.9%、92.1%和89.2%;径向S1~S4点藻属结构发生演替,绿藻(珊藻)和硅藻(短缝藻和羽纹藻)转向硅藻(针杆藻,小环藻),即“高温、大型且低比表面积(S/V)藻”转向“低温、小型且高S/V藻”;水温、光可利用率(Zeu/Zmix)、营养盐的降低和混合层深度(Zmix)的增加是扬水曝气系统控藻的主要原因;径向S1~S4点Q指数升高且TLI指数降低,表明富营养化得到改善.
关键词
峡谷分层型水库
硅藻水华
功能藻分类
扬水曝气
径向控制
Keywords
canyon stratified reservoir
diatom blooms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water lifting and aeration
radial control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扬水曝气对峡谷分层型水库藻类控制机制研究
孔昌昊
黄廷林
温成成
张春晓
刘宇轩
程亚
赵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