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加压素受体GPR14在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内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玲 袁文俊 +1 位作者 邱景伟 潘秀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 (U )受体 GPR14在 SD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内的表达。 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GPR14。 结果 :在心血管系统中 ,大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左心房及左心室均表达 GPR14m RNA,其中心室表...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 (U )受体 GPR14在 SD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内的表达。 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GPR14。 结果 :在心血管系统中 ,大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左心房及左心室均表达 GPR14m RNA,其中心室表达丰度最高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大鼠小脑、大脑皮质、下丘脑及海马均表达 GPR14m RNA,其中小脑表达丰度较高。结论 :U 受体 GPR14在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组织中都有表达 ,提示 U 在心血管及中枢神经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尿紧张素类 小脑 聚合酶链反应 心血管系统 大鼠 加压素受体 GPR14 mRNA
下载PDF
痛经康口服液对痛经大鼠子宫组织中催产素受体及加压素受体mRNA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伟国 李运景 黄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观察痛经康口服液(延胡索、当归、川芎、香附等)抗痛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股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次/d,连续11 d,其中第1天及第11天注射量为0.8 mg/只,第2天至第10天注射量为0.4 mg/只。于最后1次给药40 min后,所有大鼠按4 U... 目的观察痛经康口服液(延胡索、当归、川芎、香附等)抗痛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股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次/d,连续11 d,其中第1天及第11天注射量为0.8 mg/只,第2天至第10天注射量为0.4 mg/只。于最后1次给药40 min后,所有大鼠按4 U/kg体质量腹腔注射缩宫素致大鼠扭体反应。采血,处死,取子宫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催产素受体(OTR)及加压素受体(VP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量均较模型对照组少。田七痛经胶囊组、痛经康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延长,30 min扭体反应次数较模型对照组减少,其中痛经康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但扭体反应次数无统计学差异。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痛经康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痛经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康口服液 催产素受体 加压素受体 MRNA RT-PCR
下载PDF
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施蓓莉 倪兆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766-1767,F0004,共3页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 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低钠血症
下载PDF
大鼠基底动脉和肾动脉血管加压素受体及钙动员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济民 陈孟勤 +1 位作者 王群 王质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5期43-48,共6页
用离体小血管分析了大鼠基底动脉(BA)和肾动脉(RA)血管内皮及平滑肌上血管加压素受体亚型的分布,及与之耦联的平滑肌细胞钙动员之特征。结果表明,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之BA和RA均有强烈的收缩作... 用离体小血管分析了大鼠基底动脉(BA)和肾动脉(RA)血管内皮及平滑肌上血管加压素受体亚型的分布,及与之耦联的平滑肌细胞钙动员之特征。结果表明,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之BA和RA均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后者可被V_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d(CH_2)_5Tyr(Me)AVP所拮抗。未观察到AVP对BA和RA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提示在BA和RA之平滑肌细胞上均有V_1受体分布,介导AVP的直接缩血管作用,这在AVP对BA和RA的作用中占主导地位。在V_1受体所耦联的平滑肌细胞钙动员方面,BA和RA有所不同:BA的AVP敏感钙池明显小于RA,BA的收缩对胞外钙内流的依赖性较之RA大。硝苯吡啶不仅抑制AVP诱发的Ca ̄(2+)内流,而且可明显抑制胞内钙池的释放。BA对硝苯吡啶比RA敏感。蛋白激酶C参与了AVP对BA和RA的钙动员和收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加压素受体 钙动员 基底动脉 肾动脉 大鼠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丽 乔屹 +3 位作者 禹顺英 邵阳 张燃 谢斌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受体(AVPR1A、AVPR1B)和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多态性在青少年男性暴力攻击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SNa 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138名暴力攻击行为男性少教人员(暴力组)...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受体(AVPR1A、AVPR1B)和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多态性在青少年男性暴力攻击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SNa 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138名暴力攻击行为男性少教人员(暴力组)、98名非暴力男性少教人员(非暴力组)以及153名正常成年男性(正常组)的AVPR1A(rs1042615)、AVPR1B(rs28632197)、OXTR(rs13316193、rs2254298、rs53576、rs2268498、rs237885)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分析3组间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DR)构建影响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基因-基因间交互作用模型。结果:暴力组AVPR1B基因rs28632197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暴力组和正常组(P均〈0.017),OR值分别为2.24及2.63,95%CI分别为(1.45~3.47)和(1.78~3.88);暴力组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在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组含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AA/AG)明显高于非暴力组和正常组(P〈0.017);其余位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PR1B(rs28632197)与OXTR(rs53576)在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中存在基因间交互作用。结论:AVPR1B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暴力攻击行为相关;AVPR1B与OXTR基因的交互作用可能增加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 催产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暴力攻击行为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非选择性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药与心力衰竭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震花 葛志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4-274,279,共2页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药 心力衰竭 利尿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边长勇 秦永文 +1 位作者 郑兴 章同华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左冠拮扎 ,造成左室大面积梗死 ,存活 10周 ,行左心室、股动脉、股静脉插管 ,测定其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BP)、左心室压峰值 (L VSP)... 目的 :探讨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左冠拮扎 ,造成左室大面积梗死 ,存活 10周 ,行左心室、股动脉、股静脉插管 ,测定其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BP)、左心室压峰值 (L VSP)、左室舒张末期压 (L 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 ,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 dp/dtmax) ,收缩期心力环 (L(1+2 ) )、舒张期心力环 (L(3+4 ) )、总心力环 (L o)及心率 (HR)。L VEDP>2 k Pa大鼠随机分为 :1心衰给精氨酸加压素 (AVP) V1/V2受体拮抗剂组 ;2心衰给 5 0 g/L 葡萄糖 (GS)组。另设 3假手术组 ,静注 V1/V2受体拮抗剂。 3组大鼠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 10 ,2 0 ,30 ,40 ,6 0 ,90 ,12 0 min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舒缩功能指标。结果 :心衰大鼠静注 AVP V1/V2受体拮抗剂 ,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用药 2 0 min后 ,L VEDP明显下降 ,并持续到实验结束。 30 min时 +dp /dtmax及 - dp/dtmax明显增加 ,并于 40 min时升至最大 ,伴有 L (1+2 )、L (3+4 )和 L o的明显增加。结论 :心衰大鼠静注 AVP V1/V2受体拮抗剂后 ,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得以改善 ,对充血性心衰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充血性心衰低钠血症治疗新药——V2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8
作者 吴霄迪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5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V2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亚型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洋 杨妙 《天津药学》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精氨酸加压素(AVP)是一种在循环和水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AVP受体有三种亚型:Vla、Vlb和V2。Vla受体拮抗剂在雷诺病、痛经和安胎治疗中有效,代表药物为瑞考伐普坦。SSR-149415为选择性的Vlb受体拮抗剂,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具有... 精氨酸加压素(AVP)是一种在循环和水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AVP受体有三种亚型:Vla、Vlb和V2。Vla受体拮抗剂在雷诺病、痛经和安胎治疗中有效,代表药物为瑞考伐普坦。SSR-149415为选择性的Vlb受体拮抗剂,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效果。V2受体拮抗剂莫扎伐普坦、利伐普坦、沙特伐普坦和托伐普坦等药物,与传统的利尿剂相比,具有排水不排钠和钾的特点,对等容性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分别对AVP三种亚型受体拮抗剂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低钠血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脑出血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孟浩 郑伟明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2079-2083,219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加压素受体(AVPR)基因多态性对脑出血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47例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和肽素浓度及AVPR基因多态性。根据4周后头颅MRI结果分为再发脑梗死组55例和未发脑梗死组92例,比...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加压素受体(AVPR)基因多态性对脑出血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47例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和肽素浓度及AVPR基因多态性。根据4周后头颅MRI结果分为再发脑梗死组55例和未发脑梗死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浆和肽素浓度及AVPR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出血后脑梗死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能力分析及最佳临界点的确定。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发脑梗死组血浆和肽素浓度高于未发脑梗死组(P<0.05),A等位基因频率及AA基因型分布频率亦高于未发脑梗死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浆和肽素AUC为0.746,灵敏度为63.0%,特异度为82.8%,最大约登指数为0.458;log is tic回归模型拟合能力AUC为0.921,灵敏度为83.4%,特异度为88.3%,最大约登指数为0.717。结论脑出血后脑梗死发生与血浆和肽素及AVPR基因多态性有关,和肽素-AVPR基因模型对脑出血后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精氨加压素受体 脑出血 脑梗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尾加压素受体Ⅱ的表达与肝癌分期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红涛 薛晓伟 +1 位作者 刘晖 丁惠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尾加压素Ⅱ受体(UTR)的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47例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术后病理标本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尾加压素Ⅱ受体(UTR)的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47例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术后病理标本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两种办法评价肝细胞癌组织UTR水平,依照UICC/AJCC第7版进行肝细胞癌TNM分期。UTR表达水平与肝癌TNM分期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结果肝细胞癌组织UT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程度与肝癌TNM分期呈正相关(r=0. 610,P <0. 01),肝细胞癌组织的UT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及UTR相对蛋白定量水平随着TNM分期增加而增高;肝细胞癌组织的UTR水平与肝癌分化程度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 709,P=0. 000),肝癌分化越差,肝细胞癌组织的UT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度越强。结论肝细胞癌组织UTR高表达与肝癌的高TNM分期和低分化有关,测定肝癌组织中的UTR表达水平将有助于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加压素 加压素受体 TNM分期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阻断剂改善小鼠脑卒中后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军 潘春联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受体阻滞剂盐酸考尼伐坦和托伐普坦是否可以减少小鼠卒中后脑水肿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方法:C57BL/6小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再灌注。盐酸考尼伐坦、托伐普坦或...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受体阻滞剂盐酸考尼伐坦和托伐普坦是否可以减少小鼠卒中后脑水肿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方法:C57BL/6小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再灌注。盐酸考尼伐坦、托伐普坦或溶剂(vehicle)分别处理小鼠。再灌开始时静脉注射盐酸考尼伐坦48 h或口服托伐普坦。记录实验小鼠生理变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和血、尿钠及渗透压。小鼠处死后评价脑水含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和伊万斯蓝(evans blue,EB)外渗。结果:盐酸考尼伐坦和托伐普坦均可引起血浆和尿液中钠含量变化。然而,仅盐酸考尼伐坦改变血浆和尿液渗透压。盐酸考尼伐坦改善NDS,降低同侧大脑半球BWC(vehicle:81.66±0.43%vs.盐酸考尼伐坦:78.28±0.48%,P<0.05)。盐酸考尼伐坦也减少EB外渗(vehicle:1.22±0.08 vs.盐酸考尼伐坦:1.01±0.02,P<0.05)。结论:小鼠脑卒中后持续静脉输入盐酸考尼伐坦减轻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盐酸考尼伐坦可能用于预防脑卒中患者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阻断剂 脑卒中 小鼠
下载PDF
血管加压素受体2拮抗剂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义林 司马祎鋆 +3 位作者 莫裕萍 车晓倩 陈金焕 占日新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选择性血管加压素受体2拮抗剂(V2RA)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常规抗心衰治疗一周后无效的慢性心衰(CHF)急性发作者252例,以1:3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再根据其... 目的探讨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选择性血管加压素受体2拮抗剂(V2RA)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常规抗心衰治疗一周后无效的慢性心衰(CHF)急性发作者252例,以1:3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再根据其基线血钠水平分为正常血钠组(135~145mmol/L)、低血钠组(130~135mmol/L)和严重低血钠组(<130mmol/L),均给予托伐普坦口服治疗。探讨疗效(心功能分级改善、住院时间、体质量变化和NT-ProBNP)和安全性(低钠血症和低血压发生率)。结果(1)疗效。①主要有效性终点:对照组和治疗组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各亚组间比较,显效率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对照组和正常血钠组;②次要有效性终点: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及除严重低血钠组外的其余亚组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前或治疗14天时,治疗组及除严重低血钠组外的其余亚组血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其各亚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安全性。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高钠血症和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患者加用V2RA能提高显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更好地改善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血管加压素受体2拮抗剂 疗效
下载PDF
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刘新峰 金泳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几种特异性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 V_2,V_1/V_2受体拮抗剂可显著减轻沙土鼠的缺血性脑水肿,用 V_1受体拮抗剂则无类似效应。且中枢应用 V_2,V_1/V_2受体拮抗剂后,各脑区 cAMP 含量均... 本研究探讨了几种特异性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 V_2,V_1/V_2受体拮抗剂可显著减轻沙土鼠的缺血性脑水肿,用 V_1受体拮抗剂则无类似效应。且中枢应用 V_2,V_1/V_2受体拮抗剂后,各脑区 cAMP 含量均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脑组织的 Na+-K+ATP 酶活力显著升高;而 V_1受体拮抗剂则均无明显影响。提示特异性的加压素 V_2受体拮抗剂对缺血性脑损伤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对加压素 V_2受体的拮抗,导致受体的细胞内机理改变,产生保护脑细胞膜 Na+-K+ATP 酶活力的效应,从而发挥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缺血性脑水肿 环磷酸腺苷 Na^+-K^+ATP
下载PDF
大鼠脑加压素受体测定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杨俊 黄祖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采用^(125)碘标记精氨酸加压素(^(125)I-AVP),建立了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可使^(125)I-AVP与脑粗制膜上受体的结合率降低约35%,第二次冻融则降低约70%。用此方法测得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最大结... 采用^(125)碘标记精氨酸加压素(^(125)I-AVP),建立了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可使^(125)I-AVP与脑粗制膜上受体的结合率降低约35%,第二次冻融则降低约70%。用此方法测得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157.1±16.3fmol/mg蛋白,平衡解离常数Kd为0.25±0.04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素受体 测定 碘125
下载PDF
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刘晓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择期行腹腔镜患者395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对照组(320例)与谵妄组(75例)。检测两组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择期行腹腔镜患者395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对照组(320例)与谵妄组(75例)。检测两组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进行腹腔镜全麻术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术前合并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谵妄组(21.3%)较对照组(12.2%)多,术中发生低血压发生率谵妄组(17.3%)较对照组(6.9%)多,术中输血量谵妄组(439.25±74.32)ml较对照组(322.52±79.59)ml多,及术中失血过多发生率谵妄组(12.0%)较对照组(5.3%)多,术后疼痛评分谵妄组(3.13±O.32)较对照组(2.24±0.47)高,术前COR浓度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前和肽素、NE、PGE浓度,术后和肽素、COR、NE、PGE浓度,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rs28632197)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谵妄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术后谵妄组CC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发生率(OR=1.33)、术中失血量(OR=1.01)、术后和肽素(OR=1.13)、术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OR=1.26)、AVPR1B(rs28632197)CA/AA基因型(OR=2.98)为正相关因素。结论术后谵妄的发生与血浆和肽素及精氨加压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术后谵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谵妄 精氨加压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一例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基因突变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者的临床及家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邵明玮 张雪培 +3 位作者 王丹萍 陈存仁 宋素彩 栗夏连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22-924,共3页
报道1例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2,AVPRi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提取患者及家属的基因组DNA,PCR扩增AVPR2的全部外显子,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序列进行比对,找出... 报道1例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2,AVPRi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提取患者及家属的基因组DNA,PCR扩增AVPR2的全部外显子,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序列进行比对,找出突变位点,利用同源结构模型探讨突变点对AVPR2结构的影响。发现AVPR2基因第6036位核苷酸碱基T突变为G,导致基因产物的168位氨基酸由亮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该突变点尚未报道。患者母亲和姐姐基因为杂合子,父亲为正常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尿崩症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 X-连锁隐性遗传 错义突变
原文传递
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肾脏损伤
18
作者 刘怡斐 王鑫宇 +3 位作者 王嘉慧 杜晓冰 王途 赵娟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1期1668-1672,共5页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减轻动脉粥样硬化(AS)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连续3 d腹腔注射VitD 3150 U/(kg·d^(-1)),联合高脂特制饲料饲养,实验周期6周)、辛伐他汀组[5μg/(kg·d^(-1))...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减轻动脉粥样硬化(AS)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连续3 d腹腔注射VitD 3150 U/(kg·d^(-1)),联合高脂特制饲料饲养,实验周期6周)、辛伐他汀组[5μg/(kg·d^(-1)),连续14 d]和干预模型组[urantide 30μg/(kg·d^(-1)),7 d和14 d]。组织形态学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并评估损伤程度;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脏组织中肾小球萎缩且与周围组织黏连、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并伴有少量坏死,且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升高(P<0.01);JAK2/STAT3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urantide各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且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下降(P<0.01);JAK2/STAT3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降低(P<0.0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rantide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为防治AS相关肾损伤开拓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加压素 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肾损伤 JAK2/STAT3通路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英明 朱智明 杨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8-680,共3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脏重构在心衰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的治疗主要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在降低心衰死亡率...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脏重构在心衰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的治疗主要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在降低心衰死亡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严重心衰患者在1年内病情急剧恶化死亡者达40%。在几种低心输出量和高心输出量心衰动物模型以及慢性心衰患者已经证实血清加压素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治疗 慢性心衰患者 神经内分泌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低心输出量 病理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红花黄色素、阿魏酸对痛经模型大鼠催产素受体及加压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伟国 李运景 李雪芹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阿魏酸在抗痛经作用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70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田七痛经胶囊组(田七组)、红花黄色素高剂量组(红高组)、红花黄色素低剂量组(红低组)、阿魏酸高剂量组(阿高组)及阿...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阿魏酸在抗痛经作用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70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田七痛经胶囊组(田七组)、红花黄色素高剂量组(红高组)、红花黄色素低剂量组(红低组)、阿魏酸高剂量组(阿高组)及阿魏酸低剂量组(阿低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大鼠股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复制大鼠痛经模型,田七组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开始时给予田七胶囊2 g·kg-1,红高组、红低组于注射第7天分别给予红花黄色素0.02 g·kg-1·d-1、0.01 g·kg-1·d-1,阿高组、阿低组于注射第7天分别给予阿魏酸0.12 g·kg-1·d-1、0.06 g·kg-1·d-1。共注射11 d。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a(PGF2a)、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子宫组织催产素受体(OTR)mRNA及加压素受体(VP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扭体反应均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田七组、阿高组、阿低组PGE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而田七组、阿高组、阿低组、红高组PGF2a含量及PGF2a/PGE2的比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各药物处理组TXB2及TXB2/6-keto-PGF1a的比值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OTRmRNA和VPR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田七组OTRmRNA、VPR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均<0.05),阿高组OTR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其他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阿魏酸抗痛经作用可能与调节前列腺素系统及调节痛经大鼠子宫OTR表达有关,红花黄色素可调节前列腺素系统但对OTR及VPR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阿魏酸 痛经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F2a 催产素受体 加压素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