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加味玉屏风颗粒质量研究
1
作者 翟红伟 叶磊 +2 位作者 林露 胡辉 龙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27-33,共7页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加味玉屏风颗粒中多种成分的含量,并联合化学计量学对加味玉屏风颗粒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12批加味玉屏风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橙皮苷、4,5-O...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加味玉屏风颗粒中多种成分的含量,并联合化学计量学对加味玉屏风颗粒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12批加味玉屏风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橙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6种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12批样品进行质量差异分析。结果:6种成分在各成分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且准确性高。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间无显著的差异。化学计量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批样品聚为2类,主成分分析显示12批样品综合得分以YP03批较高。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方法可用于加味玉屏风颗粒质量的综合评价,为加味玉屏风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一测多评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
作者 王宁 吴春雁 颜志芳 《中国药师》 CAS 2023年第12期442-44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加味玉屏风颗粒(MYG)联合益生菌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CS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CUS患者分为MYG组(氯雷...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加味玉屏风颗粒(MYG)联合益生菌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CS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CUS患者分为MYG组(氯雷他定联合MYG)和MYGP组[氯雷他定联合MYG和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采用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7)、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中医证候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因子(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水平)、IgE的水平差异。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完成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240例CSU患者,MYG组和MYGP组各120例。治疗后,MYGP组CSU患者USA7、DLQI、中医证候评分、IL-6、TNF-α、CD8+和IgE显著低于MYG组,而CD3+、CD4+和CD4+/CD8+显著高于MYG组(P<0.05)。MYGP组CSU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MYG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MYG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MYG辅助治疗CSU疗效显著优于MYG单药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因子,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CSU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益生菌 加味玉屏风颗粒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莉 梁刘萍 +1 位作者 后桂荣 罗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分组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各组局部皮肤NF-κ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小鼠在NF-κB染色强度、染色面积及表达阳性率等方...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分组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各组局部皮肤NF-κ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小鼠在NF-κB染色强度、染色面积及表达阳性率等方面与生理盐水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抑制NF-κB的表达相关。这可能是其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NF-ΚB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莉 罗仁 +1 位作者 曾抗 周再高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 例。治疗组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处方:黄芪、白术、防风、荆芥、当归、甘草)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2 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 例。治疗组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处方:黄芪、白术、防风、荆芥、当归、甘草)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2 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85±1.09)天,对照组为(2.00±0.91)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30.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湿疹并减少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慢性湿疹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干预及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莉 罗仁 +1 位作者 曾抗 周再高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作用及其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ACD小鼠模型,分组给药后观察小鼠体质量、耳片厚度及重量的改变,同时利用ELISA技术对其外周血中IFN-γ及IL-4进行检测,并分析中药干预对T...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作用及其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ACD小鼠模型,分组给药后观察小鼠体质量、耳片厚度及重量的改变,同时利用ELISA技术对其外周血中IFN-γ及IL-4进行检测,并分析中药干预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加味玉屏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耳厚度、重量及体质量的改变均小于生理盐水组,并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时,中药组外周血IFN-γ及IL-4均较生理盐水组降低(P<0.05),但IFN-γ降低更为显著,导致IFN-γ/IL-4比值降低。结论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抑制小鼠的AC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淋巴细胞的分化,促进T细胞向Ⅱ型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加味玉屏风颗粒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外周血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莉 梁刘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212-2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组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服用28d后分别对其起效时间、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并用ELISA方...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组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服用28d后分别对其起效时间、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并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TNF-α的改变.结果:加味玉屏风颗粒组起效时间[(2.65±0.93)d]大于对照组[(1.84±0.90)d,P<0.05],其治疗有效率(90%)与对照组(96%)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复发率(33.3%)明显低于治疗组(64.0%)(P<0.05).同时,经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NF-α均有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且复发率较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组低,并明显抑制外周血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慢性荨麻疹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ACD小鼠IL-10和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莉 梁刘萍 罗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IL-10和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ACD模型,分组给药,采用ELISA技术对各组外周血清IL-10和IL-1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加味玉屏风颗粒中高剂量组外周血I...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IL-10和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ACD模型,分组给药,采用ELISA技术对各组外周血清IL-10和IL-1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加味玉屏风颗粒中高剂量组外周血IL-10、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抑制小鼠AC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机体的IL-10及IL-18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干预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莉 罗仁 周再高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78,9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CHS)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NFB诱导建立小鼠CHS动物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氢化可的松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国家药典人体用量的10倍、20倍、40倍),测量给药后...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CHS)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NFB诱导建立小鼠CHS动物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氢化可的松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国家药典人体用量的10倍、20倍、40倍),测量给药后的小鼠耳片厚度差、重量差、局部炎细胞浸润以及血清中TNF-α的改变。结果加味玉屏风颗粒组小鼠耳厚度(0.1387±0.0183、0.1116±0.0243、0.0913±0.0173)、重量(5.802±0.9610、3.747±1.2831、2.956±1.1214)的改变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局部单一核细胞及多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血清TNF-α(154.9217±21.6511、137.4770±15.0718、104.5124±16.6126)亦低于对照组(204.5643±35.7699)(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抑制CHS小鼠皮肤炎症,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TNF-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加味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其坤 陈梅荣 +1 位作者 汪军 王晖 《江西化工》 201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建立加味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量2.5L/min。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4.821μg^24.104... 目的:建立加味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量2.5L/min。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4.821μg^24.1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3315C+4.7412,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2.4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加味玉屏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法 黄芪甲苷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沸腾制粒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敏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4X期43-44,共2页
目的:确定加味玉屏风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颗粒成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浸膏相对密度、制粒时物料温度、喷雾压力、喷雾速度四因素对颗粒成形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1.15,物料温度60℃。结论:本实验... 目的:确定加味玉屏风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颗粒成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浸膏相对密度、制粒时物料温度、喷雾压力、喷雾速度四因素对颗粒成形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1.15,物料温度60℃。结论:本实验为加味玉屏风颗粒确定了沸腾制粒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沸腾制粒 成品率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盟 李岚岚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4期103-10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加味玉屏风颗粒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35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1例,接受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64例,接受西替利嗪治... 目的:对比分析加味玉屏风颗粒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35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1例,接受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64例,接受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随访。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西替利嗪 慢性湿疹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EC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建民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 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服用4周...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 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服用4周后分别对其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复发率进行比较,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 E、EC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Ig E、ECP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中Ig E、E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g E及EC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IGE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舒峰 齐益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20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明显优于...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采用加味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慢性湿疹 盐酸西替利嗪片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颗粒干法制粒工艺的优化
14
作者 程佩佩 翟红伟 +2 位作者 赵玉婷 龙林 胡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2,253,共7页
本研究对加味玉屏风颗粒的干法制粒工艺进行优选。将乳糖、糊精、二氧化硅分别与加味玉屏风浸膏粉混合后干法制粒。采用正交试验,以一次成型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并结合实际工业应用效果筛选得到优化的... 本研究对加味玉屏风颗粒的干法制粒工艺进行优选。将乳糖、糊精、二氧化硅分别与加味玉屏风浸膏粉混合后干法制粒。采用正交试验,以一次成型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并结合实际工业应用效果筛选得到优化的药辅配比为m(乳糖)∶m(糊精)∶m(二氧化硅)∶m(浸膏粉)=0.6∶0.4∶0.05∶1。在此药辅配比基础上,以压辊转速、压轮压力和输料转速为考察因素,以单次有效颗粒成型率、颗粒堆密度、颗粒脆碎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干法制粒的工艺参数。结果优选的干法制粒工艺参数为:压辊转速15 r/min,压轮压力20 MPa,输料转速80 r/min。优选后的加味玉屏风颗粒干法制粒工艺经中试放大试验,证明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正交试验 干法制粒 优化 处方 工艺
原文传递
匹多莫德联合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湿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臻 刘雁云 《湖北中医杂志》 2017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湿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8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匹多莫德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口服,疗程为1...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湿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8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匹多莫德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口服,疗程为1个月。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总数及CD4/CD8比值,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两组患者CD4总数均下降,CD8总数均升高,CD4/CD8比值均降低;疗程结束后,患者CD4总数均升高,CD8总数均下降,CD4/CD8比值均上升,但治疗组变化更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其临床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加味玉屏风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平衡,以改善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匹多莫德 加味玉屏风颗粒 T淋巴细胞 CD4 CD8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