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式流加发酵中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
1
作者 宫召华 时郭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2,共7页
本文研究了批式流加发酵中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一个非线性状态依赖的脉冲时滞系统描述批式流加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由于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难以准确估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连续状态不... 本文研究了批式流加发酵中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一个非线性状态依赖的脉冲时滞系统描述批式流加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由于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难以准确估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连续状态不等式约束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模型。这里,目标函数为终端时刻1,3-PD浓度及其关于动力学参数的灵敏性的加权和,控制向量为流加发生时甘油的临界浓度及每次流加时甘油的流加体积。然后,通过引入辅助脉冲系统,将该鲁棒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等价的标准最优控制问题。进一步,通过约束转换技术,将等价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仅具有盒式约束的罚问题。最后,设计了一种并行差分进化算法求解转化后的罚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当参数受到微小扰动时,尽管牺牲了少量的1,3-PD浓度,但是明显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脉冲系统 最优控制 约束转换 差分进化算法 发酵
下载PDF
用克雷伯氏菌批式流加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海军 王剑锋 +1 位作者 张代佳 修志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7,共4页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在 7L发酵罐中厌氧间歇发酵甘油生产 1,3 丙二醇的实验研究 ,建立了一种与 pH调节相偶联的批式流加甘油发酵策略。考察了不同甘油维持浓度条件下的流加方式及不同培养方式对 1,3 丙二醇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甘油质量...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在 7L发酵罐中厌氧间歇发酵甘油生产 1,3 丙二醇的实验研究 ,建立了一种与 pH调节相偶联的批式流加甘油发酵策略。考察了不同甘油维持浓度条件下的流加方式及不同培养方式对 1,3 丙二醇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甘油质量分数维持在 2 %的流加方式有利于 1,3 丙二醇的发酵生产 ,其在 30 5h内消耗甘油 2 80 g ,得到 1,3 丙二醇152 6 g ,摩尔转化率 6 5 5% ,生产强度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发酵 甘油 1 3-丙二醇 pH调控
下载PDF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非线性系统及其参数辨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艳 李晓红 +1 位作者 冯恩民 修志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04-1707,共4页
为研究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分阶段描述的方法,考虑细胞内甘油、3羟基丙醛、1,3丙二醇的浓度变化,将整个批式流加发酵过程分成若干个间歇和连续流加的阶段.在连续流加阶段,将流加速度看成是随时间变化的函... 为研究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分阶段描述的方法,考虑细胞内甘油、3羟基丙醛、1,3丙二醇的浓度变化,将整个批式流加发酵过程分成若干个间歇和连续流加的阶段.在连续流加阶段,将流加速度看成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依此改进非线性动力系统,分析系统的性质.最后建立参数辨识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比现有文献降低3%~5%.这说明改进后的非线性多阶段动力系统比较适合描述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 动力学模型 非线性动力系统 分段动力系统 参数辨识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多阶段最优控制的最优性条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宫召华 冯恩民 《运筹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在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中,关键是如何控制甘油和碱的流加速度.本文将流加速度看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函数,提出一个带控制的多阶段动力系统描述批式发酵过程,并证明了系统的一些性质.以终端时刻1,3-PD的生... 在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中,关键是如何控制甘油和碱的流加速度.本文将流加速度看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函数,提出一个带控制的多阶段动力系统描述批式发酵过程,并证明了系统的一些性质.以终端时刻1,3-PD的生产强度最大为性能指标,以上述动力系统和连续状态不等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最优控制模型,最后利用不可微优化理论得到了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并证明了最优性条件和最优性函数零点的等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不可微优化 最优性条件 最优控制 发酵
下载PDF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动力系统及参数辨识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光迪 李晓红 +3 位作者 王艳 冯恩民 王勇 吕荣建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但是目前研究只考虑了细胞外5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没有考虑代谢机理、细胞内物质浓度的变化及重要的中间产物。本文将细胞内甘油、3-羟基丙醛和1,3-丙二醇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考虑在...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但是目前研究只考虑了细胞外5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没有考虑代谢机理、细胞内物质浓度的变化及重要的中间产物。本文将细胞内甘油、3-羟基丙醛和1,3-丙二醇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考虑在内,假设甘油跨膜运输情形为主动运输和被动扩散,1,3-丙二醇的跨膜运输情形为主动运输和被动扩散,建立了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动力系统。以实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平方和作为性能指标建立参数辨识模型,并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中参数。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比现有文献略有降低,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非线性动力系统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中的最优控制
6
作者 于永胜 宫召华 刘重阳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121,126,共6页
提出了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用以描述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以终端时刻1,3-丙二醇的浓度作为性能指标且以甘油和碱的流加速度作为控制函数,研究了含状态和控制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最后,基于控制参数化方法和改进的差分... 提出了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用以描述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以终端时刻1,3-丙二醇的浓度作为性能指标且以甘油和碱的流加速度作为控制函数,研究了含状态和控制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最后,基于控制参数化方法和改进的差分演化算法构造了一种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结果相比,终端时刻1,3-丙二醇的浓度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系统 最优控制 控制参数化方法 差分演化算法 发酵
原文传递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的时滞最优控制
7
作者 刘重阳 韩美佳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07-2414,共8页
考虑到1, 3-丙二醇(1, 3-PD)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的时滞现象,提出一个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来描述该过程.以终端时刻1, 3-PD的单位时间产量作为性能指标,同时,以甘油和碱的流加速度、发酵过程的终端时刻作为控制向量,建立一个含控制和状态... 考虑到1, 3-丙二醇(1, 3-PD)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的时滞现象,提出一个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来描述该过程.以终端时刻1, 3-PD的单位时间产量作为性能指标,同时,以甘油和碱的流加速度、发酵过程的终端时刻作为控制向量,建立一个含控制和状态约束的时滞最优控制模型.为了求解该最优控制问题,首先通过时间尺度变换,将该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具有固定终端时刻的等价最优控制问题;然后,应用控制参数化方法,将等价的最优控制问题用一系列有限维优化问题来近似;最后,构造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方法来求解相应的近似优化问题.数值结果表明,终端时刻的1, 3-PD的单位时间产量比已有结果提高了约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时滞系统 控制参数化 改进粒子群算法 发酵
原文传递
一类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混杂系统的最优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牛腾 翟金刚 冯恩民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11-2224,共14页
针对一类微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问题,综合考虑细胞内、外各物质浓度的变化,给出了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非线性混杂动力系统模型,以碱和甘油的流加速率为控制变量,以终端时刻1,3-PD浓度最大为性能指标,建立了非耦联批式流加发... 针对一类微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问题,综合考虑细胞内、外各物质浓度的变化,给出了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非线性混杂动力系统模型,以碱和甘油的流加速率为控制变量,以终端时刻1,3-PD浓度最大为性能指标,建立了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切换最优控制模型.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大规模优化计算得到了甘油和碱的最优流加策略.数值结果表明依该流加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终端时刻1,3-PD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1 3-丙二醇 非耦联 混杂系统 切换最优控制
原文传递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脉冲系统的参数辨识及稳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申丽娟 冯恩民 +1 位作者 陈宝凤 修志龙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02-810,共9页
针对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非线性脉冲系统,建立敏感参数的优化辨识模型(PDP),论述了模型解的性质、解与参量的关系以及辨识问题最优解的存在性.通过构造算法求得辨识问题最优解,并讨论了新参数下脉冲系统解的稳定性.
关键词 稳定性 参数辨识 发酵 非线性脉冲系统
原文传递
一类基因调控批式流加发酵的时滞切换系统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晓华 翟金刚 冯恩民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8-395,共18页
针对一类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问题,综合考虑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时间延迟及dha调节子的调控作用,得到了一个含细胞内外要素及调节子等各物质浓度变化的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为最大化1,3-PD产量的同时提高甘油的转化率... 针对一类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问题,综合考虑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时间延迟及dha调节子的调控作用,得到了一个含细胞内外要素及调节子等各物质浓度变化的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为最大化1,3-PD产量的同时提高甘油的转化率,以甘油和碱的流加速率、切换时刻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包含时滞切换系统和状态不等式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Normal Constraint(NC)方法,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一系列单目标优化问题,讨论了含多个时滞量的梯度计算公式,构造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的数值优化算法(MPA-SQP).通过大规模优化计算.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Pareto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1 3-丙二醇 时滞 切换系统 多目标优化
原文传递
基因调控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切换系统的路径辨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家宁 翟金刚 冯恩民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99-2017,共19页
针对一类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问题,综合考虑细胞内外环境、dha调节子的调控作用以及细胞内中间代谢产物3-羟基丙醛(3-HPA)对甘油脱水酶(GDHt)可能的抑制方式,建立了一个包含四条路径及四种切换模式的16维非线性切... 针对一类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D)问题,综合考虑细胞内外环境、dha调节子的调控作用以及细胞内中间代谢产物3-羟基丙醛(3-HPA)对甘油脱水酶(GDHt)可能的抑制方式,建立了一个包含四条路径及四种切换模式的16维非线性切换系统模型.给出了状态变量关于参数的鲁棒性定义,并以胞外状态变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胞内状态变量的鲁棒性为性能指标,建立了一个非耦联批式流加发酵参数辨识模型.分析了系统状态对参数的灵敏度,基于此给出了性能指标与状态约束关于参数的梯度公式.构造了改进的并行粒子群一序列二次规划算法(PPSO-SQP).应用该算法,对辨识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数值最优的系统参数及3-HPA最可能的抑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1 3-丙二醇 切换系统 路径辨识.
原文传递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的优化
12
作者 包巴图吉力根 尹洪超 冯恩民 《生物数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77-486,共10页
本文考虑了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优化问题.用非线性切换系统描述拙式流加发酵过程.考虑终端时刻1,3-丙二醇的浓度最大化,给出了以甘油流加速度和流加时刻为控制变量的带有连续状态变量不等式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应用... 本文考虑了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优化问题.用非线性切换系统描述拙式流加发酵过程.考虑终端时刻1,3-丙二醇的浓度最大化,给出了以甘油流加速度和流加时刻为控制变量的带有连续状态变量不等式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应用时间转换方法处理变动切换时刻,应用惩罚函数和障碍函数方法处理连续状态变量不等式约束,然后基于梯度最优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给出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1 3-丙二醇 发酵
原文传递
微机对大曲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忠彦 胡永松 +4 位作者 门芸 刘沛龙 王德明 谢志远 高劲松 《酿酒科技》 1995年第2期78-80,共3页
大曲生产过程中,用计算机控制、模拟人工生态进行架式发酵,生产工艺先进,质量稳定,优于人工控制地面发酵生产的大曲。应用计算机进行技术档案处理,统计分析,收集处理上万个数据,应用方差显示,说明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及管理方... 大曲生产过程中,用计算机控制、模拟人工生态进行架式发酵,生产工艺先进,质量稳定,优于人工控制地面发酵生产的大曲。应用计算机进行技术档案处理,统计分析,收集处理上万个数据,应用方差显示,说明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大曲生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大曲 发酵 加式发酵 微生物
下载PDF
Optimization Research into Addition Method and Proportion Formula of Rabbit Meat Sausages Fermentation Agent
14
作者 DONG Jie JIANG Yunsheng +2 位作者 ZHANG Wenjuan ZHANG Wujin LIU Yufeng 《Chinese Food Science》 2012年第3期20-22,共3页
[Objective] Sausage making using fermentation agents including Staphylococcus xylosus(C18), Lactobacillus plantarum(L26), and Debaryomyces Hansenula(Y163). [Method] With adoption of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nd single ... [Objective] Sausage making using fermentation agents including Staphylococcus xylosus(C18), Lactobacillus plantarum(L26), and Debaryomyces Hansenula(Y163). [Method] With adoption of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nd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we measured production pH,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ensory analysis, we managed to evaluate the fermentation agents, addition method, and addition proportion formula. [Conclusion] At total inoculation of 1×107 cfu/g, and with processing method of simultaneous addition, the optimal addition proportion is L:C:Y =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mentation agents Fermentation sausages pH value Sensory evaluation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