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氢催化裂化柴油中茚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研究
1
作者 耿素龙 唐津莲 +1 位作者 张现策 袁起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1329,共9页
为进一步确定加氢催化裂化柴油(LCO)中生产轻质芳烃的理想组分,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和脉冲裂解实验装置,在反应温度为580℃时对比加氢LCO与茚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同时对茚的催化裂化反应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类... 为进一步确定加氢催化裂化柴油(LCO)中生产轻质芳烃的理想组分,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和脉冲裂解实验装置,在反应温度为580℃时对比加氢LCO与茚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同时对茚的催化裂化反应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类型完全不同,茚在该条件下主要发生缩合-脱氢反应生成重油和焦炭,缩合-脱氢反应选择性达到80%;其次发生氢转移反应生成茚满,是发生开环裂化反应生成轻质芳烃选择性的2倍;茚与茚满在反应过程中通过氢转移反应相互转化,且茚接近完全转化的反应温度远小于加氢LCO催化裂化生产轻质芳烃的反应温度,在低反应温度(460~520℃)时主要发生氢转移反应生成茚满,在高反应温度(520~640℃)时主要发生缩合-脱氢反应生成多环芳烃和焦炭;开环-裂化生成轻质芳烃的反应不是主导反应,表明茚类不是加氢LCO生产轻质芳烃的理想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裂化柴油(LCO) 催化裂化 轻质芳烃 缩合-脱反应 转移反应 反应路径
下载PDF
石油化工工业加氢催化裂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凡长坡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1年第10期7-8,共2页
主要介绍了石油悬浮床加氢与石油沸腾床加氢两种催化裂化技术,对两种加氢裂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技术特点和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两者的研发新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石油的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仍然是目前最成熟的石油高效转化... 主要介绍了石油悬浮床加氢与石油沸腾床加氢两种催化裂化技术,对两种加氢裂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技术特点和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两者的研发新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石油的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仍然是目前最成熟的石油高效转化方式。石油悬浮床加氢催化裂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上不如石油沸腾床加氢催化裂化技术,但是相比于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的优势是具有比较高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加氢催化裂化 沸腾床 悬浮床
下载PDF
高岭土基ZSM-5沸石用于吉木萨尔页岩油加氢裂化反应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佳辉 陈昌宏 +3 位作者 则拉莱·艾尼瓦尔 刘凯菲 杨武奎 艾沙·努拉洪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6,I0003,共10页
ZSM-5沸石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在化工领域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非金属矿产资源高岭土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涂料生产、油漆和塑料等行业的填料等.以天然高岭土为原料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以高岭土为原料,晶种辅助水... ZSM-5沸石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在化工领域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非金属矿产资源高岭土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涂料生产、油漆和塑料等行业的填料等.以天然高岭土为原料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以高岭土为原料,晶种辅助水热法合成了微孔结构的纳米ZSM-5沸石,并用于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220~350℃馏分加氢催化裂化反应.高岭土基ZSM-5沸石合成最优条件为:晶化温度为195℃、晶化时间为2 h、水硅比为48.将合成的ZSM-5沸石用于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220~350℃馏分加氢催化裂化反应时,在氢初压为4 MPa,催化剂用量(质量比)为1∶10的条件下,汽油收率达到了4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ZSM-5 合成条件 页岩油 加氢催化裂化
下载PDF
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RICP 被引量:59
4
作者 牛传峰 张瑞弛 +1 位作者 戴立顺 李大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渣油加氢 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RICP与通常的渣油加氢 催化裂化组合技术不同之处是除了渣油加氢尾油去催化裂化外 ,催化裂化的回炼油掺入到渣油加氢原料中 ,一起加氢后再作催化裂化原料。回炼油的掺入降低了渣油加氢进料的粘度 ,提高... 渣油加氢 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RICP与通常的渣油加氢 催化裂化组合技术不同之处是除了渣油加氢尾油去催化裂化外 ,催化裂化的回炼油掺入到渣油加氢原料中 ,一起加氢后再作催化裂化原料。回炼油的掺入降低了渣油加氢进料的粘度 ,提高了渣油加氢脱硫、脱金属、脱残炭和脱沥青质反应的速率 ,改善了生成油的性质。同时回炼油经过加氢 ,增加了氢含量 ,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轻油收率 ,降低了生焦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催化裂化 双向组合技术 RICP 回炼油 组合 工艺
下载PDF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LTAG)技术 被引量:81
5
作者 龚剑洪 毛安国 +1 位作者 刘晓欣 周庆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先后完成了2种操作模式的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LCO加氢后单独催化裂化模式(LTAG模式I)在全循环条件下可以实现LCO全部转化,获得55.87%的... 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先后完成了2种操作模式的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LCO加氢后单独催化裂化模式(LTAG模式I)在全循环条件下可以实现LCO全部转化,获得55.87%的汽油产率,16.89%的C6~C8芳烃产率,汽油RON达到96.4;而重油和加氢LCO分层进料模式(LTAG模式Ⅱ)的加氢LCO的一次通过转化率为70.19%,汽油选择性80.00%,汽油RON增加,重油转化能力有所增加,通过循环操作可以基本实现LCO全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LCO 催化裂化汽油 辛烷值 芳烃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开发 被引量:19
6
作者 兰玲 钟海军 +1 位作者 鞠雅娜 吴平易 《石油科技论坛》 2013年第1期53-56,69,共4页
2010年以来,我国车用汽油向国际先进标准迈进,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为了适应清洁汽油生产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工艺技术及配套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 2010年以来,我国车用汽油向国际先进标准迈进,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为了适应清洁汽油生产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DSO工艺技术及配套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流程简单,无贵金属、无分子筛,通过精细调控氧化铝载体孔结构、采用化学助剂改性、配制稳定多组元活性组分共浸液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催化剂孔结构、酸性质、活性相三者优化匹配,使其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达到深度脱硫的同时有效抑制烯烃饱和的目的。该产品已成功在玉门炼化32×104t/a、大连石化20×104t/a、乌鲁木齐石化60×104t/a催化汽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产品原料适应性强,反应条件缓和,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小,液收高,运转周期长,技术成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催化剂工业应用
下载PDF
劣质蜡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达建文 周忠国 +2 位作者 燕京 李林波 许金山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12,共4页
对劣质蜡油 (减三线油和焦化蜡油的混合油 )加氢处理 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LH 0 3加氢催化剂 ,在压力 8.0MPa、空速约 1.5h- 1 、温度 3 60℃、氢油体积比为 70 0的条件下 ,蜡油的残炭、硫和胶质含量显... 对劣质蜡油 (减三线油和焦化蜡油的混合油 )加氢处理 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LH 0 3加氢催化剂 ,在压力 8.0MPa、空速约 1.5h- 1 、温度 3 60℃、氢油体积比为 70 0的条件下 ,蜡油的残炭、硫和胶质含量显著降低 ,加氢脱硫率达 90 .2 5 % ,脱氮率达 76.0 7% ,残炭脱除率达 75 %。与劣质蜡油直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相比 ,劣质蜡油经加氢处理后作为催化裂化原料 ,产品分布明显改善 ,轻质油收率增加 6.67个百分点 ,总液体收率增加 3 .72个百分点 ,另外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汽油除辛烷值略有降低外 ,其余指标明显好转 ,柴油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尤其是十六烷值提高 11.8个单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蜡油 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研究 次等质量 流化催化裂化 原料 产品质量 产品构成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后博士试验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应对
8
作者 李焕梓 莫同鹏 +1 位作者 徐洪君 张亮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21-24,共4页
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石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装置加氢原料汽油中烯烃含量较上周期增加,催化裂化稳定汽油在加氢脱硫的同时,产生了二次大分子硫醇,影响了博士试验通过率。优化操作使混合汽油总硫低于8μg/g后... 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石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装置加氢原料汽油中烯烃含量较上周期增加,催化裂化稳定汽油在加氢脱硫的同时,产生了二次大分子硫醇,影响了博士试验通过率。优化操作使混合汽油总硫低于8μg/g后仍会发生博士试验不通过的情况,对于青岛石化汽油产品的顺利出厂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青岛石化以化验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发现博士试验不通过的主要是原料烯烃含量、硫含量的增加以及催化剂烯烃饱和活性的下降导致大分子硫醇产生造成的。总结提出通过调整轻重汽油切割比例、使用低硫组分调合和采用串联氧化脱臭单元解决博士试验通过率低的问题。目前RSDS装置混合汽油中硫醇硫质量分数低于1μg/g,混合汽油博士试验全部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裂化汽油 博士试验 硫醇硫 催化剂活性 汽油切割比例 无硫组分调合 氧化脱臭反应器
下载PDF
棉籽油催化裂化生成油加氢精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基钢 沈本贤 李泓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小型微反装置上,对棉籽油催化裂化生成油进行加氢精制研究。结果表明,汽油馏分在反应温度190℃、氢分压1.6 MPa、体积空速4.0 h^(-1)、氢油体积比300的缓和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精制汽油烯烃含量满足国Ⅳ标准,研究法辛烷值(RON)保持在8... 在小型微反装置上,对棉籽油催化裂化生成油进行加氢精制研究。结果表明,汽油馏分在反应温度190℃、氢分压1.6 MPa、体积空速4.0 h^(-1)、氢油体积比300的缓和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精制汽油烯烃含量满足国Ⅳ标准,研究法辛烷值(RON)保持在88。柴油馏分在反应温度280℃、氢分压4.0 MPa,体积空速2.0 h^(-1)、氢油体积比420的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柴油碘值由11.9g/(100 g)降到4.6 g/(100 g),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由3.4 mg/(100 mL)降到2.1 mg/(100 mL),柴油的十六烷值由25.8增加到30,加氢柴油安定性满足柴油GB/T 19147—2003标准。在0号柴油中掺入30%棉籽油加氢催化柴油后依然符合0号柴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精制 调合 氧化安定性 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下载PDF
LTAG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装置设计及应用总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肖昱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7-10,共4页
LTAG技术是一种将芳烃含量高、燃烧性能差的劣质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多环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后,再经催化裂化回炼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技术,选择性加氢脱芳反应是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主要介绍了LTAG柴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及加热炉... LTAG技术是一种将芳烃含量高、燃烧性能差的劣质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多环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后,再经催化裂化回炼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技术,选择性加氢脱芳反应是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主要介绍了LTAG柴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及加热炉等设计特点及应用情况。加氢脱芳反应的反应热远高于常规加氢精制反应,故LTAG柴油加氢的设计与常规加氢精制装置略有不同。某公司新建LTAG柴油加氢装置,采用2台反应器串联、部分循环流程,设置反应开工加热炉,两串联反应器间设置换热器,由该换热器管侧、壳侧出口温度控制两反应器入口温度。该设计方法能有效节约冷氢、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AG 催化裂化柴油装置 反应器 反应开工热炉 反应温度控制 多环芳烃
下载PDF
炼油化工企业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工艺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松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28-29,共2页
催化裂化汽油是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具有硫含量高和烯烃含量高的特点,在满足脱硫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烯烃的饱和,成为当前汽油质量升级的关键。催化裂化汽油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状况,对于空气也能够起到优化作用,最重... 催化裂化汽油是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具有硫含量高和烯烃含量高的特点,在满足脱硫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烯烃的饱和,成为当前汽油质量升级的关键。催化裂化汽油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状况,对于空气也能够起到优化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对当前炼油化工企业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然后针对技术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企业 技术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工艺
下载PDF
基于M-PHG技术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能效研究
12
作者 郎东元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检验汽油加氢装置目前装置各项生产指标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通过收集和整理某公司炼油化工总厂4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相关数据,对换热器、加热炉的热效率以及装置能耗分析,进一步进行化工设备能效数据分析,发现装置实际生产中存... 为检验汽油加氢装置目前装置各项生产指标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通过收集和整理某公司炼油化工总厂4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相关数据,对换热器、加热炉的热效率以及装置能耗分析,进一步进行化工设备能效数据分析,发现装置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操作或技术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以此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装置成本,提高装置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HG 催化裂化汽油装置 工业标定
下载PDF
石油炼制中的加氢催化剂和技术 被引量:26
13
作者 聂红 李明丰 +1 位作者 高晓冬 李大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7-81,共5页
以石油炼制过程中汽油、柴油、渣油加氢催化剂和技术的开发为例,说明应用基础研究在催化剂和技术开发中的作用。这些研究包括加氢过程的各种基本反应(如加氢脱氮、加氢脱硫、烯烃加氢和芳烃饱和等)的热力学研究、基本反应动力学及与催... 以石油炼制过程中汽油、柴油、渣油加氢催化剂和技术的开发为例,说明应用基础研究在催化剂和技术开发中的作用。这些研究包括加氢过程的各种基本反应(如加氢脱氮、加氢脱硫、烯烃加氢和芳烃饱和等)的热力学研究、基本反应动力学及与催化剂组成及结构特征间的关系、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反应物分子平均扩散半径与催化剂空间结构的匹配、结焦失活的机理及其抑制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脱硫 超深度脱硫 RIPP渣油-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RICP)
下载PDF
PHG-161脱砷催化剂在FCC汽油加氢装置首次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乾坚 李雪 李鑫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34-36,共3页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PHG催化裂化(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及其工业应用情况。该技术所使用的新型加氢催化剂对FCC汽油中的砷质量浓度要求控制在20μg/L以内,...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PHG催化裂化(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及其工业应用情况。该技术所使用的新型加氢催化剂对FCC汽油中的砷质量浓度要求控制在20μg/L以内,并配套使用PHG-161低温吸附脱砷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未经干燥的PHG-161脱砷催化剂在装置开工初期脱砷后FCC汽油砷质量浓度在40μg/L左右,砷脱除率仅为65%左右,未能达到设计目标。装置经过两个月稳定运行后,标定期间脱砷后FCC汽油砷质量浓度在20μg/L以内,砷脱除率达到了85%左右。PHG-161脱砷剂工业使用效果良好,脱砷后FCC汽油满足加氢催化剂对原料中砷含量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G-161 脱砷催化 催化裂化汽油 砷含量 脱除率 辛烷值
下载PDF
H_2S含量对加氢汽油中硫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国庆 刘金龙 +3 位作者 李会鹏 孙殿成 张晓燕 陈新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24-26,共3页
考察了Hydro-GAP技术循环氢中H2S含量对加氢汽油中硫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氢中H2S体积分数低于0.06%时,加氢汽油中的硫醇含量与氢气单程通过时相当;当循环氢中H2S体积分数达到0.25%时,加氢汽油中的硫醇含量显著提高。在循环氢中H2... 考察了Hydro-GAP技术循环氢中H2S含量对加氢汽油中硫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氢中H2S体积分数低于0.06%时,加氢汽油中的硫醇含量与氢气单程通过时相当;当循环氢中H2S体积分数达到0.25%时,加氢汽油中的硫醇含量显著提高。在循环氢中H2S含量一定时,加氢汽油中的硫醇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温度由260℃提高至380℃,循环氢中H2S体积分数为0.25%时,加氢汽油中的硫醇的质量分数由172μg/g降到42μg/g,降低幅度达到75.6%。由于Hydro-GAP技术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并且催化剂上含有丰富的酸性中心,因而对烯烃与H2S反应生成硫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 H2S 催化裂化汽油 循环
下载PDF
利用软件模拟不同原料对催化裂化产品收率的影响
16
作者 王芳 方元 +2 位作者 冷冰 赵春晓 王学亮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29期35-36,共2页
使用优化软件对渣油加氢-催化裂化装置联合流程进行模拟,对比蜡油、加氢裂化尾油、催化重柴油和催化重循环油等不同原料对催化裂化装置产品收率的影响,预测原料改变后催化裂化装置产品收率变化,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渣油-催化裂化装置 不同原料 产品收率 模拟 优化
下载PDF
LTAG工艺专用催化剂SLG-1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鹏 严加松 +2 位作者 于善青 田辉平 龙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针对加氢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LCO)的性质特点,开发了具有丰富中孔结构和强B酸活性的高可接近性Y型分子筛,该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开环裂化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匹配重油预裂化能力和容炭能力强的基质,开发了加氢LCO回炼专用催化裂化催化... 针对加氢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LCO)的性质特点,开发了具有丰富中孔结构和强B酸活性的高可接近性Y型分子筛,该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开环裂化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匹配重油预裂化能力和容炭能力强的基质,开发了加氢LCO回炼专用催化裂化催化剂SLG-1。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液化气收率降低了1.58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了4.00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了2.17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AG 催化 加氢催化裂化轻循环油 催化裂化
下载PDF
拓展体相催化剂应用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海涛 徐学军 +1 位作者 刘东香 冯小萍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43-46,共4页
为了满足炼油企业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成功开发了具有优异加氢活性的FTX体相催化剂。为了拓宽催化剂应用范围,FRIPP进行了体相催化剂加工处理煤焦油、蜡油、催化裂化汽油的工艺研究... 为了满足炼油企业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成功开发了具有优异加氢活性的FTX体相催化剂。为了拓宽催化剂应用范围,FRIPP进行了体相催化剂加工处理煤焦油、蜡油、催化裂化汽油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TX体相催化剂原料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在加氢处理煤焦油时,体相催化剂级配技术方案的反应温度比常规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低10℃;在蜡油加氢脱芳工艺中,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体相催化剂的脱芳效果明显优于参比剂,产物芳烃质量分数比参比剂低3.8百分点;在催化裂化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体相催化剂的产物中烯烃质量分数比参比剂低5.4百分点,同时体积空速为1.2 h^(-1),大大地增加了装置的处理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相催化 煤焦油 脱芳 催化裂化汽油 芳烃抽提
下载PDF
催化汽油脱硫技术在炼油厂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新竹 许晓斌 《齐鲁石油化工》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介绍国内外催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别比较了中国石化已经工业应用的S Zorb吸附脱硫工艺、OCT-M和RSDS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方案的特点和不足,对应分析了工业汽油脱硫装置所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对催化汽油脱硫技术的改进和... 介绍国内外催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别比较了中国石化已经工业应用的S Zorb吸附脱硫工艺、OCT-M和RSDS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方案的特点和不足,对应分析了工业汽油脱硫装置所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对催化汽油脱硫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选择吸附应用
下载PDF
雾霾污染控制与车用汽油清洁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鲍晓军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1-425,共5页
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频出,严重影响了百姓生活和身体健康,雾霾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PM2.5是导致雾霾污染的元凶,汽车尾气排放是其重要来源之一。概述了雾霾的危害、PM2.5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系,并介绍了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清洁... 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频出,严重影响了百姓生活和身体健康,雾霾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PM2.5是导致雾霾污染的元凶,汽车尾气排放是其重要来源之一。概述了雾霾的危害、PM2.5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系,并介绍了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清洁化工艺技术GARDES,该技术能够生产满足国IV/V标准的清洁汽油,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为减少因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排放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PM2.5汽车尾气污染 汽油清洁化 GARDES(催化裂化汽油改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