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冷链药品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的调查与启示
1
作者 朱灿阳 周琳 +2 位作者 王瑞祥 杨承烨 罗国健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22-1926,共5页
目的收集冷链药品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旨在为冷链断链后的药品是否能继续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统计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2023年所用冷链药品的贮藏条件,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联系相应厂家与供应商,获取药品的... 目的收集冷链药品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旨在为冷链断链后的药品是否能继续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统计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2023年所用冷链药品的贮藏条件,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联系相应厂家与供应商,获取药品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归纳各个冷链品种可允许偏离标签贮藏条件的温度信息。结果2021-2023年我院冷链药品共123种,其中35种(24家制造商)为进口或进口分装药品,其余88种(64家厂家)为国产品种。获取了53种(43.09%)冷链药品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或相关数据,总结了各冷链药品可耐受的偏移温度(包括低于贮藏温度下限的温度、室温或室温以上的温度等)及时间;另外的70种(56.91%)未能获取该报告。结论冷链药品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可为医疗机构冷链药品断链后的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判断该药品继续使用或丢弃。但大部分厂家或供应商未提供相关数据,药品管理部门应当完善相关法规,确保冷链药品可耐受的偏移温度等数据的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药品 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 冷链断链 温度
下载PDF
加速稳定性评估程序在达比加群酯胶囊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扬洋 章晓骅 徐丹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采用加速稳定性评估程序(Accelerated stability assessment program,ASAP),通过短期强条件下稳定性研究,建立达比加群酯胶囊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筛选包装方式并预测长期稳定性。方法利用ASAPprim软件设计2周的实验方案,温度范围55℃... 目的采用加速稳定性评估程序(Accelerated stability assessment program,ASAP),通过短期强条件下稳定性研究,建立达比加群酯胶囊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筛选包装方式并预测长期稳定性。方法利用ASAPprim软件设计2周的实验方案,温度范围55℃~75℃,相对湿度范围0%RH~50%RH,利用经湿度校正的Arrhenius方程建立达比加群酯胶囊杂质A的降解动力学模型,预测不同包装下达比加群酯胶囊的长期稳定性。结果降解动力学模型拟合良好,拟合参数R^(2)>0.9,Q^(2)>0.8。采用拟合模型预测达比加群酯胶囊可在40℃/75%RH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25℃/60%RH条件下放置2年,与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试验实测结果一致。此外,ASAP研究发现,HDPE瓶(内置干燥剂)包装下杂质A的增长低于双铝包装,即HDPE瓶(内置干燥剂)包装的稳定性优于双铝包装,该结果与实测值一致。结论ASAP建立的降解动力学模型能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合适的包装方式,并准确预测达比加群酯胶囊杂质A的增长趋势,是一种高效且预测可靠的评估模型,可为后续稳定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稳定性评估程序 达比加群酯胶囊 降解动力学模型 包装方式 稳定性预测
下载PDF
升压灵注射液的加速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孔令东 温尧林 +1 位作者 黄冰 陈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95-696,共2页
关键词 升压灵注射液 加速稳定性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热加速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志红 蒋卉 +7 位作者 李翠 张秀英 温芳 陆连寿 孙海燕 魏津 关孚时 王在时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3期7-10,共4页
采用热加速稳定性试验,以ELISA抗体效价为考察指标,确定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贮存有效期,并拟合抗体效价随时间失活的线性回归方程及不同温度下失活速率常数k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从较高温度下的k值估算较低温度下的k值,由k值计算该血清在-2... 采用热加速稳定性试验,以ELISA抗体效价为考察指标,确定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贮存有效期,并拟合抗体效价随时间失活的线性回归方程及不同温度下失活速率常数k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从较高温度下的k值估算较低温度下的k值,由k值计算该血清在-20℃下的贮存有效期。结果表明,该血清在-20℃下的有效期约为16.8年。1年的持续稳定性监测结果也与热加速稳定性试验预期一致。该阳性血清可以用于制备猪瘟病毒阴性、阳性血清国家参考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血清 加速稳定性试验
下载PDF
舒肩胶囊加速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敏 许梅 《中药与临床》 2016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对舒肩胶囊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试验。方法:按照加速稳定性试验的要求,于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分别于0、1、2、3、6月取样进行考察。结果:各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质量基本稳定。
关键词 舒肩胶囊 加速稳定性 试验
下载PDF
华盖散配方颗粒加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俊 梅新路 《科技视界》 201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考察华盖散配方颗粒的加速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考察40℃±2℃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分别于0、 1、 2、 3、 4、 6月取样,观察样品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3个批次华盖散配方颗粒在实验条件下,稳定性研究各项... 目的考察华盖散配方颗粒的加速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考察40℃±2℃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分别于0、 1、 2、 3、 4、 6月取样,观察样品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3个批次华盖散配方颗粒在实验条件下,稳定性研究各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华盖散配方颗粒稳定性良好,目前所采用的制剂工艺、包装和贮存条件可保证本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颗粒 制剂 加速稳定性 药品质量
下载PDF
妇科十味片中挥发性组分的GC特征图谱及加速稳定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晓萍 张得菊 +3 位作者 宋霞 刘学良 刘亚蓉 刘海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建立妇科十味片中挥发性组分的GC特征图谱,并结合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相似度变化。方法 GC特征图谱以α-香附酮、藁本内酯为参照物,分析采用Elite-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程序升温;进样... 目的建立妇科十味片中挥发性组分的GC特征图谱,并结合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相似度变化。方法 GC特征图谱以α-香附酮、藁本内酯为参照物,分析采用Elite-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程序升温;进样分流比30∶1;载气(氮气)体积流量1.5 m L/min;FID检测器,温度300℃。加速稳定性试验取薄膜衣片和素片各3批,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测定GC特征图谱。结果建立了妇科十味片的GC特征图谱,确认共有峰13个,其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薄膜衣片和素片分别在第4、3个月时特征图谱相似度小于0.90。结论妇科十味片有效期的制定要考虑其中挥发性物质,而非现行标准单一的测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十味片 挥发性组分 GC特征图谱 加速稳定性
下载PDF
胃乐胶囊的加速稳定性试验
8
作者 胡玉兰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胃乐胶囊 稳定性加速试验 溃疡药
下载PDF
热力学平衡对加速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叶鹏茹 王万利 +2 位作者 王萍 陶占领 渠海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23-27,共5页
目的体外诊断试剂的稳定性作为试剂体系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在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使用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以磁微粒β2-MG检测试剂盒为例,为解决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稳定性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通过对化学试剂进行热平... 目的体外诊断试剂的稳定性作为试剂体系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在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使用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以磁微粒β2-MG检测试剂盒为例,为解决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稳定性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通过对化学试剂进行热平衡处理,研究热平衡对稳定性的影响,以2~8℃校准品的发光值(RLU)为对照,测定经处理的试剂放置37℃10 d后的发光值的下降率(ROD)来观察稳定性的改善,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热平衡酶结合物的方式可显著提高磁微粒β2-MG试剂盒热加速稳定性。结论在不改变配方的条件下仅通过热平衡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试剂热稳定性,为体外诊断试剂同行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 热平衡 加速稳定性
下载PDF
精氨酸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杨阳 王玉堂 +4 位作者 逯阵毫 闫淼 李思雨 马明 渠海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AFP)试剂盒研究精氨酸洗脱液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为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热加速稳定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研究精氨酸洗脱液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通过精氨酸洗脱液对包... 目的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AFP)试剂盒研究精氨酸洗脱液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为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热加速稳定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研究精氨酸洗脱液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通过精氨酸洗脱液对包被后磁微粒的洗脱处理可明显提高磁微粒AFP试剂盒热加速稳定性。结论通过精氨酸洗脱液洗脱处理的方法可提高试剂盒磁微粒混悬液组分热加速稳定性,缩短热处理时间,降低时间成本,更加快速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加速稳定性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双层包埋维生素A微胶囊的压片性能和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周迪 姚可欣 +3 位作者 于清华 吕博威 王永奇 于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188-196,共9页
本文采用双层包埋技术,以维生素A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为芯材,以阿拉伯胶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第一层壁材、以食用玉米淀粉为第二层壁材,制备双层包埋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研究了双层包埋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的压片性能和VA保留率。... 本文采用双层包埋技术,以维生素A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为芯材,以阿拉伯胶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第一层壁材、以食用玉米淀粉为第二层壁材,制备双层包埋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研究了双层包埋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的压片性能和VA保留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双层包埋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芯壁比为1∶5、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与阿拉伯胶的比值为3.5∶1、剪切乳化时间为2 min、喷雾干燥温度为125℃,玉米淀粉吸附量为20%。在此配方和工艺下生产的双层包埋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颗粒均匀,并且包埋效率、压片性能和片剂稳定性均优于非包埋和单层包埋微胶囊产品。双层包埋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在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储存三个月,片剂的维生素A保留率为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双层包埋技术 微胶囊化 加速稳定性
下载PDF
国家标准样品长期稳定性与加速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玉翠 吴翠 +5 位作者 王尉 王淳 杜宁 吴晓毅 李春 巢志茂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索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的长期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样品的有效期确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方法:在研制5个国家标准样品(肉桂醛、樱花素、长梗冬青苷、水苏糖和β-谷甾醇)的过程中,将置于0~8℃条件下的样品,分别于第0... 目的:探索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的长期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样品的有效期确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方法:在研制5个国家标准样品(肉桂醛、樱花素、长梗冬青苷、水苏糖和β-谷甾醇)的过程中,将置于0~8℃条件下的样品,分别于第0,1,2,3,6,9,12,18,24个月测定各标准样品的纯度,进行长期稳定性检验。将置于温度(40±2)℃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的样品,分别于第0,1,2,3,6个月时测定各标准样品的纯度,进行加速稳定性检验。结果: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长期稳定性检验和加速稳定性检验的稳定性均良好,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天然产物标准样品24个月的有效期可通过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检验进行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样品 加速稳定性 长期稳定性 有效期
原文传递
药品加速稳定性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丽 李娜 +3 位作者 韩璐 杜颖 许卉 谭德讲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90-1997,共8页
目的:对药品加速稳定性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寻找更高效、低成本且预测可靠的评估模型。方法:药品的稳定性研究是药物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目前使用的加速稳定性模型,包括Arrhenius,Waterman和Clancy等提出的经典模型从... 目的:对药品加速稳定性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寻找更高效、低成本且预测可靠的评估模型。方法:药品的稳定性研究是药物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目前使用的加速稳定性模型,包括Arrhenius,Waterman和Clancy等提出的经典模型从考虑因素、适用范围的广度、实验周期长短和预测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优劣性比较。结果:经典的Arrhenius动力学模型只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实验周期需3~6个月甚至更长,适用范围窄,仅对不足50%化学物质的稳定性能做出正确预测;而Waterman和Clancy提出的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到温度和湿度2个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经严格的实验设计后,实验周期仅需2~3周,其中Waterman的模型能拟合近71%的温湿度影响因素的稳定性研究,而Clancy的模型几乎能拟合全部温湿度影响因素的稳定性研究,且对有效期的预测比Waterman的模型准确性更高。结论:Clancy模型是目前更高效、低成本且预测可靠的评估模型;但Waterman模型比Clancy模型应用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稳定性 Arrhenius公式 数学模型 有效期 化学动力学 化学热力学
原文传递
小儿止咳颗粒加速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王曼茹 代寅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考察小儿止咳颗粒的加速稳定性,初步确定其有效期限。方法以性状、鉴别、溶化性、含量为质量指标,通过加速试验观察其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各项考察指标符合药品质量规定。结论本品在加速试验条件下稳定,加速试验6个月内其含量无明显... 目的考察小儿止咳颗粒的加速稳定性,初步确定其有效期限。方法以性状、鉴别、溶化性、含量为质量指标,通过加速试验观察其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各项考察指标符合药品质量规定。结论本品在加速试验条件下稳定,加速试验6个月内其含量无明显变化,初步确定该制剂有效期为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止咳颗粒 加速稳定性 有效期
原文传递
注射用噻吩诺啡缓释微球加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旭栋 王珊 +4 位作者 邸金威 李明媛 郁彭 郑爱萍 高静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03-2511,共9页
为满足噻吩诺啡长效缓释的临床需求,研制注射用噻吩诺啡微球,本研究进行了其加速稳定性研究,探究该微球适宜的贮存运输条件。以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材料,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3批中试规... 为满足噻吩诺啡长效缓释的临床需求,研制注射用噻吩诺啡微球,本研究进行了其加速稳定性研究,探究该微球适宜的贮存运输条件。以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材料,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3批中试规模的噻吩诺啡微球。通过考察37、45、52、60℃下微球的体外释放,应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建立释放速率常数(lgk)与温度(1/T)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方程:lgk=−8.073/T+24.35(R2=0.9853)。结果显示,可使用高温下微球释放预测37℃体外释放,选择52.0±0.5℃作为体外加速释放条件。建立质量研究方法,考察微球形貌、载药量、粒径及粒径分布、聚合物分子质量、有关物质等关键质量属性在加速条件下的变化,并以差异因子f1与相似因子f2比较加速条件下释放行为的相似性。结果发现,注射用噻吩诺啡缓释微球在25±2℃、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60%±5%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6个月各关键质量属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微球可短期贮存于室温,长期贮存可放置在5±3℃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诺啡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 微球 加速稳定性试验 关键质量属性
原文传递
金桔草配方颗粒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俊 梅新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4-206,共3页
目的:考察金桔草配方颗粒的加速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考察(40±2)℃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样品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3个批次金桔草配方颗粒在实验条件下,稳定性研究各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金... 目的:考察金桔草配方颗粒的加速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考察(40±2)℃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样品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3个批次金桔草配方颗粒在实验条件下,稳定性研究各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金桔草配方颗粒稳定性良好,目前所采用的制剂工艺、包装和贮存条件可保证本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颗粒 制剂 加速稳定性 药品质量
下载PDF
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向荣 赵宝玲 周莉华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参考药品质量标准和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分别观察清开灵、双黄连、茵栀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结果3中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 目的观察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参考药品质量标准和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分别观察清开灵、双黄连、茵栀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结果3中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均符合药品质量标准,但绿原酸的含量均有下降,配置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加。结论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稳定性结果虽然符合药品质量标准,但绿原酸含量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长期稳定性 加速稳定性 绿原酸
下载PDF
泻肺清肝饮稳定性试验研究
18
作者 石新华 张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考察泻肺清肝饮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对泻肺清肝饮的内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三批制剂的内控指标符合规定。结论:泻肺清肝饮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泻肺清肝饮 加速稳定性试验 留样观察试验
下载PDF
黄麦合剂中淫羊藿苷、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君 姚晓东 +1 位作者 夏玲红 金冠钦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5期916-920,共5页
目的:考察黄麦合剂中淫羊藿苷、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的稳定性。方法:以黄芪甲苷、巴戟天药材的TLC鉴别试验,以及淫羊藿苷、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的HPLC色谱法含量测定为指标,考察黄麦合剂在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在... 目的:考察黄麦合剂中淫羊藿苷、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的稳定性。方法:以黄芪甲苷、巴戟天药材的TLC鉴别试验,以及淫羊藿苷、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的HPLC色谱法含量测定为指标,考察黄麦合剂在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在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条件下,黄芪甲苷、巴戟天药材以及淫羊藿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在加速试验、长期试验条件下稳定性差。结论:黄麦合剂各成分中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稳定性不佳,应尝试改造成固体剂型,以保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麦合剂 黄芪甲苷 巴戟天 淫羊藿苷 二苯乙烯苷 金丝桃苷 加速稳定性 长期稳定性 中药复方
下载PDF
新工艺温通膏制剂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涵 王凌 +2 位作者 潘弟仪 吴雪茹 谢华民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2期54-58,共5页
目的:建立新工艺温通膏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新工艺温通膏的稳定性。方法:对新工艺温通膏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性状、薄层鉴别、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包装下的新工艺温通膏各项检查... 目的:建立新工艺温通膏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新工艺温通膏的稳定性。方法:对新工艺温通膏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性状、薄层鉴别、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包装下的新工艺温通膏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标准。结论:包装下的新工艺温通膏制剂质量基本稳定,包装材料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膏 影响因素试验 加速稳定性试验 长期稳定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