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陈泷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 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IFOF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瀚 林树体 劳贵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方面对比,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6.7%,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各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这两个时间段髋关节评分对比,对照组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所以在选择方面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美珍 杨文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873-1874,共2页
关键词 加长柄人工股骨 置换术 护理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15例效果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继源 邹庆峰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70~90}0,平均79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ⅢA型9例,ⅢB型6例。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术中注意保留股骨大、小转...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70~90}0,平均79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ⅢA型9例,ⅢB型6例。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术中注意保留股骨大、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块,用骨水泥固定,争取将其重新复位。由于股骨颈及股骨距骨缺损,在插入人工股骨柄之前可用试模测试。股骨距部位的骨缺损用骨水泥充填重塑,关节腔内置负压引流管48—72h。结果: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6~24d,平均20d。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无病人死于手术并发症,12例病人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可靠方法,其操作可行,疗效满意,可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人
下载PDF
PFNA与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良勇 李建刚 +2 位作者 张俊 张春 阿不来提 《农垦医学》 2015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PFNA内固定(A组,39例)和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45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PFNA内固定(A组,39例)和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45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出血量、Harris功能评分少于B组,A组完全负重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PFNA内固定与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势,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廷 张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2期3321-3322,共2页
目的利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并探讨其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3.33%,对照组优良率73.08%... 目的利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并探讨其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3.33%,对照组优良率73.08%,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24.264,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和下地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11例(21.15%),再手术4例(7.69%),观察组出现并发症4例(8.33%),再手术1例(2.0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疗效
下载PDF
补肝益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怀志 侯德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肝益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住院患者,使用补肝益肾活血方(黄芪、党参各15g,白术、茯... [目的]观察补肝益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住院患者,使用补肝益肾活血方(黄芪、党参各15g,白术、茯苓、泽泻、生苡仁各10g,牛膝、鸡血藤、当归各15g,川芎、丹皮、地龙、续断、骨碎补、鹿衔草各10g,蜈蚣2条,甘草6g),1剂/d,水煎300 m L,100m L/次,3次/d,口服。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后起,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arris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愈12例,好转6例,未愈0例,总治愈率100%。Harris评分: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补肝益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益肾活血方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质疏松 HARRIS评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汪俊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加长柄人工股骨头与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7例患者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纳入置换组,45例行LCP内固定纳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加长柄人工股骨头与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7例患者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纳入置换组,45例行LCP内固定纳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等指标。结果 1)置换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显著高于PFN组(P<0.05或<0.01),但置换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PFN组(P<0.01)。2)两组内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似(P>0.05),但置换组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PFN组(P<0.05)。3)置换组的Harris评分稍高于PF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虽损伤大,易加重原有内科疾病,但置换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范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461-461,共1页
目的是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1996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粗隆间柄)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28例。结果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 目的是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1996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粗隆间柄)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28例。结果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更符合生物力学,功能恢复块,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等特点,疗效优于传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 关节置换
下载PDF
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强 陶奇昌 +1 位作者 常彬 代建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5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5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医师建议以及患... 目的探讨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5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医师建议以及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2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治疗组28例采用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长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arris评分在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病率为7.14%,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PFNA,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对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是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转子间骨折 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磊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614-615,共2页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岁以上60例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岁以上60例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出血量300mI,平均住院时间19天。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1.67%。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3例,肺炎1例,所有假体在存活期内均未出现脱位、松动、下沉及晚期感染。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能早期下床负重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不稳定型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40例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鑫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采取DHS内固定术治疗纳入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加长柄人工股... 目的:研究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采取DHS内固定术治疗纳入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高龄患者临床并发症如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浅表感染、右下肢深静脉栓塞及股骨头下沉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前牵引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再对所有高龄患者进行2年随访并比较其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并发症显著少于采取DHS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前牵引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2年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疗效显著,是最具安全最疗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 DHS内固定术 高龄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单海龙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对比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术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对比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术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1),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在防范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发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7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6年1月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骨水泥型加长...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6年1月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疗效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卧床时间,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高龄患者 转子间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声伟 李晓军 +1 位作者 林彬 葛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1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外敷双柏散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60例,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长柄... 目的 探讨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外敷双柏散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60例,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外敷双柏散,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指标[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2、3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外敷双柏散方法,对高龄不稳定性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髋关节,降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领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双柏散 髋关节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伟 韩文冬 +5 位作者 张强 王敬涛 郭敬喜 张西伟 贾明建 范建忠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5期433-435,共3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受骨质疏松症及低能量等因素影响,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发生率日趋增高。Liporace等[1]的研究结果显示90%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于≥65岁老年人,股骨粗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受骨质疏松症及低能量等因素影响,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发生率日趋增高。Liporace等[1]的研究结果显示90%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于≥65岁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往往因长期卧床引发致命并发症,一年内病死率可达20%~30%。对于能耐受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是首要选择,减轻患者痛苦,便于护理,早期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手术治疗有髓外固定、髓内固定、髋关节置换等多种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骨质疏松 加长柄人工股骨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患肢活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魏魏 赵阳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9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骨水泥组(30例)与生物组(30例)。骨水泥组行骨水泥假体置换术,生物组行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骨水泥组(30例)与生物组(30例)。骨水泥组行骨水泥假体置换术,生物组行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生物组的R值与K值低于骨水泥组,α角与MA值高于骨水泥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水泥假体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相当,但前者可降低术后高凝血风险,促进患肢早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患者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活动功能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登应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目的:对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湖北省咸丰县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对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湖北省咸丰县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参照组(35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卧床的时间、术后的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引流量相比,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卧床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其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相比,对其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更好,可缩短其术后卧床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观察
19
作者 杨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8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中男18例、女22... 目的 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76~85岁,平均年龄(80.2±1.7)岁;左侧骨折21例、右侧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情况:37例为A2.2型、7例为A2.3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各20例。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并发症情况,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2~108 min,平均(62.4±3.7)min;术中出血量207~248 ml,平均(288.5±10.6)ml。经1~1.5年的随访,40例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的患肢比术前缩短1.2 cm;1例患者出现术口感染,在接受清创、抗生素治疗后得以控制。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出现髋关节脱位、异位骨化、假体附近骨折、假体无菌性松动等情况。Harris评分(80.4±7.2)分,疗效达到优者30例、良8例、可2例。结论 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好,且手术创伤小、用时少,无严重并发症,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
20
作者 李仁鹏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7期145-146,共2页
目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2012年6月25日-2018年6月30日录入研究样本56例,均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且无法使用PFN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目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2012年6月25日-2018年6月30日录入研究样本56例,均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且无法使用PFN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配合大小转子重建等治疗,依据得出研究数据确定研究结论。结果:平均手术(116.16±20.34)min;平均术中出血(472.46±32.81)ml;平均留院(18.21±0.26)d;Harris评分≥90分34例,80~89分21例,70~79分1例,治疗优良率98.21%,治疗有效率100%;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治疗后恢复。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可得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缩短卧床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