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动产抵押物的转让——兼析动产物权公示方式之调整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鹏 杨会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29-34,共6页
动产抵押权的登记公示制度破坏了公示方法选择之统一性原则,导致登记公示的动产抵押权与占有公示的动产所有权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将因登记而获得对抗力的抵押权人与因信赖占有而受公信力保护的第三人推向了利益尖锐对抗的两极。现有的立... 动产抵押权的登记公示制度破坏了公示方法选择之统一性原则,导致登记公示的动产抵押权与占有公示的动产所有权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将因登记而获得对抗力的抵押权人与因信赖占有而受公信力保护的第三人推向了利益尖锐对抗的两极。现有的立法与学说在平衡与协调两极利益上均无功而返,唯有将动产抵押物限制在一定范围的“准不动产”上,并在该领域也采行物权的登记公示制度,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最具合理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抵押物 公示方式 动产物权 产抵押 转让 公示制度 统一性原则 产所有 方法选择 抵押 解决问题 登记 第三人 公信力 对抗力 合理性 占有 利益 立法 限制 根源
下载PDF
论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限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国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了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泛化适用,这虽被称为该法中最具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规定,但在学界引起了热议,同时也给实务带来了争议。意思自治原则泛化适用的流弊主要在于:与物权法定主...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了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泛化适用,这虽被称为该法中最具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规定,但在学界引起了热议,同时也给实务带来了争议。意思自治原则泛化适用的流弊主要在于:与物权法定主义相悖,令民法典部分内容逻辑不能自洽;易致动产物权准据法的分割;增加了司法实践的困难。冲突法的意思自治原则根源于民法相关领域的任意性规范。在现有物权种类和内容的范围方面仍存在较多的意思自治空间,如适用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各类情形;可将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冲突法的合理适用限定于此。我国民法典编纂为现行各民事单行法之间的逻辑矛盾和内容疏漏提供了难得的修正契机;就动产物权冲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合理适用而言,物权编可在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以及区分原则的进一步明晰方面进行有效的规范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冲突法 意思自治 法定 物之所在地法 区分原则
下载PDF
略论我国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晓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33-38,共6页
随着我国与外国和港、澳、台的经济、民事交往日趋紧密,涉外经济、民事案件亦呈上升趋势,尤其有关动产权益纠纷。对于涉外动产物权适用何种法律,我国的民事法规没有规定。为此,本文建议,我国的涉外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以... 随着我国与外国和港、澳、台的经济、民事交往日趋紧密,涉外经济、民事案件亦呈上升趋势,尤其有关动产权益纠纷。对于涉外动产物权适用何种法律,我国的民事法规没有规定。为此,本文建议,我国的涉外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以弥补我国立法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 物之所在地法 法律适用原则 产与不 产所在地法律 国际私法 “一国两制” 产继承 冲突规范 属人法
下载PDF
试论我国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土地登记规则 登记机关 赔偿责任 登记对抗主义 登记要件主义 当事人 意思表示 动产物权 立法例 动产物权 产登记簿
下载PDF
论涉外动产物权意思自治与我国法律体系的协调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晓原 《理论观察》 2016年第8期83-86,共4页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把当事人意思自治引入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中,是与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协调的。首先,体系解释上,动产物权与债法联系紧密,意思自治能避免国际私法内部的冲突,防止法律规避。其次,意思自治能促进我国法...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把当事人意思自治引入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中,是与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协调的。首先,体系解释上,动产物权与债法联系紧密,意思自治能避免国际私法内部的冲突,防止法律规避。其次,意思自治能促进我国法律的适用。再次,新型动产物权的产生,要求最密切联系原则在第37条中加以限制。最后,经过调整的第37条,伴随物权法定与意思自治关系的缓和,将促使我国对外关系法律体系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动产物权 当事人意思自治 最密切联系原则 体系解释
下载PDF
论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
6
作者 何智慧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1-85,共5页
本文探讨了涉外动产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历史沿革、适用范围及几种特殊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 ,指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 ,应建立我国动产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关键词 国际私法 涉外动产物权 法律冲突 法律适用
下载PDF
欧洲一体化与动产物权法
7
作者 赵晓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5,共8页
欧盟主要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联盟,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的决定了首先在财产法领域实现趋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动产物权法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领域,其法律规定趋同直接影响共同市场的建立和运转。动产所有权跨境移转及... 欧盟主要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联盟,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的决定了首先在财产法领域实现趋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动产物权法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领域,其法律规定趋同直接影响共同市场的建立和运转。动产所有权跨境移转及动产担保物权的课题也被正确地看作是调整欧洲私法和谐与统一活动的核心。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成员国相关立法中术语、制度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内部市场顺利运行构成的现实或潜在的障碍,阐述这种情形得以形成的经济和历史背景。此外,也不能忽视促进动产担保物权法律一体化的推动力,即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一体化 动产物权 产担保物 所有保留
下载PDF
论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8
作者 戴文骐 《特区经济》 2013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物权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但在涉外动产物权领域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忽视了物权和债权关系的内在联系。《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动产物权法律适用具有法理依据,符合冲突正义的要求,但意思自治...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物权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但在涉外动产物权领域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忽视了物权和债权关系的内在联系。《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动产物权法律适用具有法理依据,符合冲突正义的要求,但意思自治原则只是物之所在地法的补充,应当对相关条文进行严格的限制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动产物权 物之所在地法 意思自治
下载PDF
我国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基本原则的争议与完善
9
作者 李支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6期95-96,共2页
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探讨了我国涉外动产物权的立法沿革、并对我国关于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进行评述,总结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指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应建立我国... 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探讨了我国涉外动产物权的立法沿革、并对我国关于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进行评述,总结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指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应建立我国涉外动产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对意思自治原则进行合理限制和完善特殊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动产物权 物之所在地法 法律适用
下载PDF
不动产物权登记三种效力
10
作者 高富平 《上海房地》 2007年第8期20-21,共2页
一、不动产物权的变动规则概述物权法首次提出了动产和不动产的划分(第2条)。不动产是那些不能移动或移动后即损坏其完整性、损害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而动产是那些可以容易地移动、转移而不损害其价值的物。两种不同的客体对应两类物... 一、不动产物权的变动规则概述物权法首次提出了动产和不动产的划分(第2条)。不动产是那些不能移动或移动后即损坏其完整性、损害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而动产是那些可以容易地移动、转移而不损害其价值的物。两种不同的客体对应两类物权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了物权变动规则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登记 生效要件 民法 产登记簿 动产物权 登记生效
下载PDF
论意思自治于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限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璐 《研究生法学》 2013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在决定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之第三十七、三十八条并非未明确对意思自治进行限制,这不意味着我国对于意思自治毫无约束而使其能够随意扩张适用范围。实际上,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仍存在各种对意... 在决定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之第三十七、三十八条并非未明确对意思自治进行限制,这不意味着我国对于意思自治毫无约束而使其能够随意扩张适用范围。实际上,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仍存在各种对意思自治进行限制的规定,比如通过排除意思自治,根据当事人意思选择法律,意思自治适用范围的例外等方式对意思自治在动产物权领域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然而,该法第三十七、三十八条也的确存在过于宽泛的缺陷,实践中容易产生理解和适用上的争议和不确定性;加之物权领域关涉不特定相对人的利益,因此更有必要在完善我国立法时对现有法律适用规则进行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 意思自治 法律适用 限制 适用范围
下载PDF
论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勇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2-78,共7页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对于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优先原则,再依照"物之所在地法"的原则进行法律适用。将债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引入物权领域的规定融合了物权债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也...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对于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优先原则,再依照"物之所在地法"的原则进行法律适用。将债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引入物权领域的规定融合了物权债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也冲击了传统的物权的法理领域,可能不利于国际商事交往中的交易安全。纵观世界,现在大部分国家对动产和不动产统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动产随人"的"属人法"原则逐渐在各国的立法中淡化。但是,涉外动产的法律适用问题要远远比不动产复杂,在适用法律的实践过程中又会因为动产的构成因素复杂性与不同动产处所的不可确定性等问题在运用冲突法原则上产生问题,于是,许多国家又为此规定了例外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动产物权 法律适用 国内法 属人法 属地法
下载PDF
论我国动产物权法体系
13
作者 柳真真 《经济视角》 2010年第4期55-57,共3页
动产物权法体系和不动产物权法体系共同构成了我国物权法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动产价值被挖掘出来,动产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动产物权法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动产物权 所有 占有
下载PDF
对几种复杂动产物权纠纷的法律思考
14
作者 石晓莉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76-78,共3页
动产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动产物权的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妥当会破坏社会稳定,延缓经济发展。根据引发原因的不同,可把动产物权纠纷分为由于政府的介入而引起的动产物权纠纷和由于法律条文不完善而引起的动产物权纠纷;按照动产物权... 动产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动产物权的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妥当会破坏社会稳定,延缓经济发展。根据引发原因的不同,可把动产物权纠纷分为由于政府的介入而引起的动产物权纠纷和由于法律条文不完善而引起的动产物权纠纷;按照动产物权客体的内容,又可将动产物权纠纷分为资金动产物权纠纷和工具动产物权纠纷。对制定一部完整的物权法的几点建议:明确权责、明确规定“政企分离”、扩大保护范围、完善救济权制度和完善免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纠纷 分类 原因 措施
下载PDF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中的疑难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爱萍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5-89,共5页
一、问题的缘起《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24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关键词 动产物权 善意第三人 转让 不得对抗 航空器 自交 效力 法律 登记 船舶
下载PDF
论我国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的合理性
16
作者 付蓉 《特区经济》 2014年第3期117-118,共2页
动产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是古老的法律适用规则,但在当今世界立法主流思想的影响下,以保护私权为基础目的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法律适用法中的适用日益扩张。本文就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中有关赋予当事人... 动产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是古老的法律适用规则,但在当今世界立法主流思想的影响下,以保护私权为基础目的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法律适用法中的适用日益扩张。本文就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中有关赋予当事人自主选择法律适用动产物权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 意思自治 法律适用
下载PDF
论我国涉外动产物权中的意思自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唱阳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0-52,共3页
传统涉外物权领域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是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但在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领域不加区分地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忽视了物权和债权的内在紧密联系而略显乏力。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动产物权法... 传统涉外物权领域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是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但在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领域不加区分地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忽视了物权和债权的内在紧密联系而略显乏力。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动产物权法律适用领域并作为基本原则,这一做法引发热议。《法律适用法》中动产物权法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并非一无是处,意思自治能够软化冲突规范,提高《法律适用法》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但仍存在完善的余地:应对意思自治进行限制,仅适用于涉及双方当事人的动产物权变动,并且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考虑第三人利益保护,同时,对当事人意思自治选择的准据法应同时符合最密切联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动产物权 意思自治 法律适用
下载PDF
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设定
18
作者 朱慧 《中国商界》 2008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已被大多数国家立法确定,但一般都仅限于动产,关于善意取得制度是否适用于不动产,各国规定存在差异。新颁布的《物权法》在我国民法立法史上首次肯定了不动产也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统一了善...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已被大多数国家立法确定,但一般都仅限于动产,关于善意取得制度是否适用于不动产,各国规定存在差异。新颁布的《物权法》在我国民法立法史上首次肯定了不动产也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统一了善意取得制度,这对维护交易安全和效率,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益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 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第三人 国家立法 法律制度 效率 维护 民事 民法 交易 保护 颁布 安全
下载PDF
论我国动产物权法体系的构建
19
作者 李俊兰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年第3期11-12,共2页
在我国目前的物权立法中,并没有将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特权进行严格区分。因此动产特权法体系尚不明确清晰。在动产物权法体系构建过程中,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从学理上加以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动产物权法体系应当包括总则、所有权制度、... 在我国目前的物权立法中,并没有将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特权进行严格区分。因此动产特权法体系尚不明确清晰。在动产物权法体系构建过程中,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从学理上加以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动产物权法体系应当包括总则、所有权制度、动产用益物权制度、动产担保物权制度及占有五大部分。本文拟就动产物权法体系的这五大部分内容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所有 产用益物 产担保 占有
下载PDF
浅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领域的扩张——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中心
20
作者 董轩轩 《法制与经济》 2012年第20期23-23,25,共2页
2011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我国开始实施,该法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国际私法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该法的特点之一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该法中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并扩张到物权、侵权等领域。其中在动产物... 2011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我国开始实施,该法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国际私法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该法的特点之一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该法中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并扩张到物权、侵权等领域。其中在动产物权适用法律的问题上,也引入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此,笔者有着自己的看法,该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扩张到动产物权法律适用领域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物权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法律适用 限制适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