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人体动作动词的语义逻辑性及其应用价值 |
张道新
赵双双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外向型汉语融媒体学习词典单音动作动词编纂研究 |
张雯靓
李连伟
|
《教育进展》
|
2024 |
0 |
|
3
|
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 |
张积家
陈新葵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0
|
|
4
|
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
范晓
朱晓亚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8 |
15
|
|
5
|
单双音节动作动词语用功能差异探索 |
张国宪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4
|
|
6
|
维吾尔语二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
徐春兰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7
|
“方式移动动词”还是“动作动词”——英语移动事件表达中方式动词的成份意义与构式意义分析 |
李雪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8
|
维吾尔语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
徐春兰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从“方向”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分类 |
王媛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0
|
瞬间动作动词的确定和语义语法特征 |
何薇
朱景松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试论《左传》中动作动词的体貌特征差异——以“帅”“执”等七个动词为例 |
焦一和
杨荣祥
|
《殷都学刊》
|
2017 |
0 |
|
12
|
动作动词补足语的确定 |
方绪军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9 |
0 |
|
13
|
强性动作动词优先充谓律在句法演变中的作用 |
张延俊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4
|
汉语与维吾尔语二价动作动词基干句模对比研究 |
徐春兰
祖丽皮耶.阿卜杜卡迪尔尔
|
《语言与翻译》
CSSCI
|
2017 |
0 |
|
15
|
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中的作用 |
王斌
李智睿
伍丽梅
张积家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6
|
汉俄三价动作动词配价对比分析 |
张叶红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7
|
能受副词“很”直接修饰的动作动词的特点 |
华丽萍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5
|
|
18
|
单双音节动作动词搭配功能差异研究 |
张国宪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9
|
|
19
|
浅谈日语的“「一緒に」和相互动作动词”的用法--以动词「戦う、争う、競う」为例 |
樊冰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1
|
|
20
|
俄语徒手动作动词词群分类 |
刘合平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