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人体动作动词的语义逻辑性及其应用价值
1
作者 张道新 赵双双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人体动作动词是汉语动词的下位类,从词汇语义逻辑的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这类动词的语义存在严整的逻辑性。本文认为,动作动词可建立统一的语义结构框架,可划分为作用义、自为义和位移义等语义范畴,并有相对独立的语义和句法现象。对该类... 人体动作动词是汉语动词的下位类,从词汇语义逻辑的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这类动词的语义存在严整的逻辑性。本文认为,动作动词可建立统一的语义结构框架,可划分为作用义、自为义和位移义等语义范畴,并有相对独立的语义和句法现象。对该类动词语义逻辑性的探讨可为词典释义、辨析词义、判断宾语意义类型和义位衍生机制等问题提供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动词 语义结构 语义范畴 语义逻辑性
下载PDF
外向型汉语融媒体学习词典单音动作动词编纂研究
2
作者 张雯靓 李连伟 《教育进展》 2024年第6期1078-1087,共10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汉语学习者需求的变化,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向融媒辞书的转变已渐成趋势。新趋势的形成既延展了传统学习词典的生命力,更促进了词典编纂的深刻变化。汉语中动作动词在语言生活中常见常用,尤其是单音动作动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汉语学习者需求的变化,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向融媒辞书的转变已渐成趋势。新趋势的形成既延展了传统学习词典的生命力,更促进了词典编纂的深刻变化。汉语中动作动词在语言生活中常见常用,尤其是单音动作动词,存在着大量同义、近义现象,导致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较多偏误。本文以Pleco、Train Chinese、Line Dictionary、网易有道词典、谷歌翻译、JUZI汉语六部词典为例,考察汉语单音动作动词的编纂情况,总结优点,发现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媒辞书单音动作动词编纂理想模型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汉语融媒体学习词典 单音动作动词 编纂研究 开发探索
下载PDF
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积家 陈新葵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441,共8页
通过4个实验,探讨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实验1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不一致时,会抑制对动作... 通过4个实验,探讨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实验1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不一致时,会抑制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实验2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工具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工具不一致或无关时,会抑制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实验3探讨汉字义符的作用是否随词频而变化。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对高频词和低频词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不一致时,对高频词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比对低频词快。实验4探讨汉字义符与动作器官是否一致对具体性不同的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对具体性高的词和具体性低的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不一致时,对具体性高的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比对具体性低的词快。整个研究表明,汉语动词的结构特点影响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或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动作动词 义符 语义 词频 具体性
下载PDF
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被引量:15
4
作者 范晓 朱晓亚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6期1-6,共6页
关键词 动作动词 基干句模 动核结构 言语行为 使令动词 语义结构 动元 三价 语义成分 句法
下载PDF
单双音节动作动词语用功能差异探索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国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2-14,共3页
单音节动作动词和双音节动作动词不仅在句法功能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语用功能上也各有其特点。本文拟将考察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对不同语体·句类的感受度,描写其语用功能差异,并兼及与使用者的关系。
关键词 动作动词 单双音节 语用功能 单音节 书面语体 口语语体 陈述句 祈使句 句类 疑问句
下载PDF
维吾尔语二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春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维吾尔语二价动作动词包括涉受动词、结果动词、定位动词、致使动词、针对动词、互向动词等六类。这六类二价动作动词形成的简单句的基干句模各有不同。这些基干句模与句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维吾尔语 二价动作动词 基干句模
下载PDF
“方式移动动词”还是“动作动词”——英语移动事件表达中方式动词的成份意义与构式意义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Talmy把世界语言按照移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类型:附加语构架语和动词构架语,前者主要用[方式移动动词+路径附加语]结构表达移动事件,通常有丰富的方式移动动词;后者主要用[路径移动动词]结构表达移动事件,没有丰富的方式移动动词... Talmy把世界语言按照移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类型:附加语构架语和动词构架语,前者主要用[方式移动动词+路径附加语]结构表达移动事件,通常有丰富的方式移动动词;后者主要用[路径移动动词]结构表达移动事件,没有丰富的方式移动动词。英语是较典型的附加语构架语。关于汉语的类型划分,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因为汉语既表现出附加语构架语的特征,同时又具有动词构架语的特征,如汉语多用附加语构架模式表达移动事件,但方式移动动词类型远不如英语丰富。本文以此为研究问题的起点,对英语中的方式移动动词范畴的定位问题作深入探讨。研究发现:英语中的方式移动动词范畴构成一个等级性链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类型表达的是移动发生的内在方式或常规方式,是典型的方式移动动词;有些类型的动词本身表达的只是动作,但是在和路径短语连用后却可以获得移动意义,这是由构式对动词的压制作用而产生的意义,动词本身不是方式移动动词。同时,基于使用的语言观表明,语言使用会影响进入自主移动构式的动词用法的规约性,造成它们之间等级性的差异,并且会引起词类范畴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事件 方式移动动词 动作动词 构式
下载PDF
维吾尔语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春兰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维吾尔语三价动作动词包括针对动词、互向动词、置放动词、使致动词四类。这四类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简单句的基干句模各有不同。这些基干句模与句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维吾尔语 三价动作动词 基干句模
下载PDF
从“方向”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分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方向是动作在空间展现时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从方向的角度来考察动作的空间性特征和以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为代表来考察客观世界中动作的这一空间特征“方向”在语言中的体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动作动词 空间方向 结构方向
下载PDF
瞬间动作动词的确定和语义语法特征
10
作者 何薇 朱景松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8-166,200,共9页
瞬间动作动词表示基本动作,是研究动作动词的切入点。能否与表示动量的"下1"进行组合可以帮助确定瞬间动作动词。瞬间动作动词表示的动作不能持续但常常重复,动作短暂但可以计次。瞬间动作动词有一次即可达到目的、造成特定... 瞬间动作动词表示基本动作,是研究动作动词的切入点。能否与表示动量的"下1"进行组合可以帮助确定瞬间动作动词。瞬间动作动词表示的动作不能持续但常常重复,动作短暂但可以计次。瞬间动作动词有一次即可达到目的、造成特定状态的,也有需多次重复才能产生效用的。瞬间动作多半直接通过肢体(主要是手部)、头部或全身施行,也可以同时采用手部驾驭的工具。一次性瞬间动作不表现过程。"在/正/正在+V"表示的是瞬间动作重复施行的持续状态。"V着"可以表示瞬间动作重复施行的状态,也可以表示一次性瞬间动作延续的姿态:这种差别取决于瞬间动作动词的再分类。瞬间动作动词是构成其他动作动词的基础,瞬间动作的不稳定特点容易影响瞬间动作动词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动词 瞬间动作 动量 动态
下载PDF
试论《左传》中动作动词的体貌特征差异——以“帅”“执”等七个动词为例
11
作者 焦一和 杨荣祥 《殷都学刊》 2017年第3期77-83,共7页
我们提取《左传》中若干典型的时间性标记,以"帅""执"等七个动词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其在《左传》中的句法分布,并根据每个动词的体貌特征被不同时间性标记激活的"激活率",解释这些动词之间的体貌特征差... 我们提取《左传》中若干典型的时间性标记,以"帅""执"等七个动词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其在《左传》中的句法分布,并根据每个动词的体貌特征被不同时间性标记激活的"激活率",解释这些动词之间的体貌特征差异。结合动词的语义特征可知,《左传》中具有[+动态][-变化]语义特征的动词,在不同语境中通常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体貌特征,此类动词是连接[+动态][+变化]类动词和[-动态][-变化]类动词的桥梁,其内部成员可以根据不同体貌特征的强弱程度构成一个连续统。笔者据此推断,上古汉语动词的体貌特征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作为动词分类的一条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动作动词 时间性标记 激活率 体貌特征
下载PDF
动作动词补足语的确定
12
作者 方绪军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把动词的向看成一个句法—语义概念,其作用在于关联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动词的向在句法上表现为动词要求的补足语,补足语在语义上可以解释为动词指派的动元。确定动词的向首先得确定补足语,然后才能确定动元。本文按[±位... 本文把动词的向看成一个句法—语义概念,其作用在于关联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动词的向在句法上表现为动词要求的补足语,补足语在语义上可以解释为动词指派的动元。确定动词的向首先得确定补足语,然后才能确定动元。本文按[±位移]和[±附着]两组语义特征把动作动词分成三类,分别讨论了这三类动词的补足语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动词 动词的向 补足语 替换 语义特征
下载PDF
强性动作动词优先充谓律在句法演变中的作用
13
作者 张延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7-100,共4页
在汉语句法演变过程中有一种规律,这就是"强性动作动词的优先充谓律",它会造成原有句子结构的变化,甚至会促发新型句法成分的产生,汉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动相补语、可能补语、多种有标记被动式、助动词的产生都... 在汉语句法演变过程中有一种规律,这就是"强性动作动词的优先充谓律",它会造成原有句子结构的变化,甚至会促发新型句法成分的产生,汉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动相补语、可能补语、多种有标记被动式、助动词的产生都与这种规律的作用有关。"汉语强性动作动词优先充谓律"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 演变 谓语优先律 强性动作动词 认知心理
下载PDF
汉语与维吾尔语二价动作动词基干句模对比研究
14
作者 徐春兰 祖丽皮耶.阿卜杜卡迪尔尔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2期49-56,共8页
汉语与维吾尔语二价动作动词包括涉受动词、结果动词、定位动词、致使动词、针对动词、互向动词等六类。文章对汉维语二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深层句模在表层句法层面的异同。
关键词 汉语 维吾尔语 二价动作动词 基干句模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斌 李智睿 +1 位作者 伍丽梅 张积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1-1305,共15页
通过3个实验,考察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在整字启动下具身模拟对运动通道中箭头方向判断的影响,发现理解肢体动作动词在运动通道中存在着动作–汉字相容效应,汉字的具身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促进被试对箭头... 通过3个实验,考察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在整字启动下具身模拟对运动通道中箭头方向判断的影响,发现理解肢体动作动词在运动通道中存在着动作–汉字相容效应,汉字的具身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促进被试对箭头方向的判断。实验2考察在整字启动下具身经验对视觉通道中字母位置判断的影响,发现理解肢体动作动词在视觉通道中存在着动作–汉字相容效应,汉字的具身方位与字母方位一致促进对字母方位的识别。实验3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义符与整字的具身模拟,发现理解汉语肢体动作动词不仅在整字层次上存在着具身模拟,在部件层次上也存在着具身模拟。义符在汉字加工中期被激活了,并且持续到加工晚期。整个研究表明,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是一个跨通道的具身模拟过程,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的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肢体动作动词 义符 整字 具身模拟
下载PDF
汉俄三价动作动词配价对比分析
16
作者 张叶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5-97,共3页
借鉴配价语法中动词配价的相关理论,以三价动作动词的语义配价为基础,以简单句作为考察范围,对汉俄三价动作动词的句法配价进行了对比分析。三价动作动词包含施事和受事两个语义成分,同时,按照另外一个语义成分的语义性质的不同,三价动... 借鉴配价语法中动词配价的相关理论,以三价动作动词的语义配价为基础,以简单句作为考察范围,对汉俄三价动作动词的句法配价进行了对比分析。三价动作动词包含施事和受事两个语义成分,同时,按照另外一个语义成分的语义性质的不同,三价动作动词又可分为五个小类,即给予类动词、取得类动词、言说类动词、称名类动词和放置类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价 三价动作动词 语义配价 句法配价
下载PDF
能受副词“很”直接修饰的动作动词的特点 被引量:5
17
作者 华丽萍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3-45,共3页
对"很"所直接修饰的,除形容词、情意类心理动词以外的"支持"类动作动词的语义、语法特征进行了考察。语义上,"支持"类动词是界于动作动词和心理动词之间的兼表动作和心理的边缘类动作动词,具有强持续性... 对"很"所直接修饰的,除形容词、情意类心理动词以外的"支持"类动作动词的语义、语法特征进行了考察。语义上,"支持"类动词是界于动作动词和心理动词之间的兼表动作和心理的边缘类动作动词,具有强持续性和弱动作性的特点。因而使"支持"类动作动词能够直接受"很"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动词 副词“很” 语法特点 语义特点
下载PDF
单双音节动作动词搭配功能差异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国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41-145,共5页
本文探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的搭配功能差异,考察与之搭配的词在次范畴以及音节等方面的选择限制。指出在次范畴的选择上双音节动作动词较为自由,单音节动作动词受到较多限制;在音节的选择上单音节动作动词自由,而双音节动作动词... 本文探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的搭配功能差异,考察与之搭配的词在次范畴以及音节等方面的选择限制。指出在次范畴的选择上双音节动作动词较为自由,单音节动作动词受到较多限制;在音节的选择上单音节动作动词自由,而双音节动作动词则受到限制。并力求解释产生这一互补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动词 选择限制 双音节动词 单双音节 偏正关系 单音节动词 动词搭配 主谓关系 名词组合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浅谈日语的“「一緒に」和相互动作动词”的用法--以动词「戦う、争う、競う」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7期202-204,共3页
本文对日语的"「一緒に」和相互动作动词"的用法,通过个别的动词「戦う、争う、競う」进行了考察。发现「一緒に」和单向性强的相互动作动词能共起,而和相互性强的相互动作动词不能共起。在可以共起的情况中,加上了「一緒に」... 本文对日语的"「一緒に」和相互动作动词"的用法,通过个别的动词「戦う、争う、競う」进行了考察。发现「一緒に」和单向性强的相互动作动词能共起,而和相互性强的相互动作动词不能共起。在可以共起的情况中,加上了「一緒に」,就变成了"原本是分开的各个施事开始变得关系亲密、合成了一个整体,共同朝着同一目标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的「一绪に」 相互动作动词 单向性 相互性
下载PDF
俄语徒手动作动词词群分类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合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57-158,共2页
在语义场理论的指导下,对俄语徒手动作动词词群进行尝试性分类,将其下分为5个子群:零客体子群、获取客体子群、移动客体子群、改变客体形态子群、不改变客体形态子群。
关键词 俄语徒手动作动词 词群分类 语义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