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在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徐溧婕 李惠芳 +1 位作者 潘玲 张楠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在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54例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入组原则分配样本,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方法,试验组采用新型的一次...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在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54例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入组原则分配样本,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方法,试验组采用新型的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比较两组校零次数、动脉导管意外滑脱例数、皮肤相关问题、固定装置移位、费用和使用前后医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校零次数、动脉导管意外滑脱例数、固定装置移位例数、皮肤相关问题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护、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中可为临床护士提供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减少了动脉导管意外滑脱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医疗器械性相关压力性损伤及医用黏胶性损伤,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医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器官移植 血流动力学监测 安全 护理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2
作者 谢作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69-171,共3页
脓毒性休克临床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主要引发原因为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循环衰竭或者细胞代谢异常。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强监测并实施液体复苏对于保持循环稳定有重要意义,能够使血管内容量不足得到有效纠正,既有助于保... 脓毒性休克临床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主要引发原因为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循环衰竭或者细胞代谢异常。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强监测并实施液体复苏对于保持循环稳定有重要意义,能够使血管内容量不足得到有效纠正,既有助于保证组织灌注,还可使心输出量(CO)增加,避免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现象,降低患者病死风险,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脓毒性休克患者实际诊疗过程中同一患者不同疾病时期以及不同患者感染因素、病理生理特征、宿主遗传学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床在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液体复苏治疗时,必须对患者疾病情况以及容量反应性加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患者所处病情阶段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液体复苏方案,最终使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风险有效降低,有效促进其预后改善,帮助患者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监测 液体复苏 血容量不足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临床应用、日常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处理
3
作者 陈志鹏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主要用于监测危重症患者以及中高危患者围术期的循环系统功能变化,反应心脏、血管、组织的氧供氧耗,为临床的治疗和诊断提供客观的数据,指导容量管理和血管药物的应用。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 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主要用于监测危重症患者以及中高危患者围术期的循环系统功能变化,反应心脏、血管、组织的氧供氧耗,为临床的治疗和诊断提供客观的数据,指导容量管理和血管药物的应用。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作用、类型和原理、临床应用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关键步骤和操作指南,包括清洁、校准和固件更新等内容。同时,本文总结了常见故障的识别和解决方法,如传感器故障和数据显示异常。通过本文的指导,医疗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维护保养要点,快速解决常见故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 维护保养 故障处理
下载PDF
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王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采取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容量控...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采取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容量控制。两组患者治疗3d后评价疗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脏器功能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APACHEⅡ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心搏量指数、每搏变异度),以及住院时间与死亡率,并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APACHEⅡ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改善,其中治疗后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施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后心搏量指数与每搏变异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在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不仅能更好地改善脏器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指标,而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死亡,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 容量控制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脏器功能
下载PDF
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海燕 吴剑弟 +2 位作者 陈美玉 林玉莲 甘树广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859-1861,1865,共4页
目的探讨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G)在难治性心衰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监测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以及左西孟旦注... 目的探讨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G)在难治性心衰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监测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以及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其中常规组根据医师临床经验、患者临床特点以及相关指南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监测组则实施ICG,并按照相关监测指标水平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此外,比较2组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监测组干预后HR、TFC及SV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而ACI水平高于常规组(均P<0.05)。监测组干预后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而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2组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肌缺血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干预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高于干预前,且监测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ICG在难治性心衰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根据ICG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同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衰 胸阻抗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应用价值 心功能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液体管理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媛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9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于早期复苏液体管理期间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复苏液体管理,观察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照组应...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于早期复苏液体管理期间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复苏液体管理,观察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照组应用常规非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观察组干预前后无创动力学监测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HR、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HR(178.61±12.35)次/min、SV(16.39±4.78)cm^(3)、CI(5.57±1.37)L/(min·m^(2))、CO(2.14±0.74)L/min;干预后HR(121.48±13.06)次/min、SV(20.36±5.18)cm^(3)、CI(4.25±1.16)L/(min·m^(2))、CO(2.48±0.42)L/min。观察组干预后HR、CO、CI、SV水平均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复苏液体管理期间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于外周血管阻力、CI可以准确区分,有利于提升患者灌注水平,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氧代谢,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感染性休克 早期复苏液体管理 应用意义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下应用乌司他丁与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许东平 孙晋华 +9 位作者 曾志伟 杨智凯 黄明 高国晋 黄景泰 陈亮 李天林 黄馨莹 李远鹏 刘俊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8期43-46,共4页
目的 观察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下应用乌司他丁与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及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厦门长庚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0例。患者... 目的 观察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下应用乌司他丁与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及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厦门长庚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0例。患者入组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予以左西孟旦注射液持续治疗5 d,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持续治疗5 d,所有患者均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血浆HBP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输出量可变性(SVV)]及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7 d后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治疗方法与时间在血浆HBP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方法、时间在血浆HBP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1)。治疗后1、3、7 d,观察组血浆HB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CI、SVI、SVRI上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方法、时间在CI、SVI、SVRI及SVV上主效应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1、3、7 d的CI及治疗后3、7 d的SVI高于常规组,治疗后1、3、7 d的SVRI及治疗后3、7 d的SVV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下应用乌司他丁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价值较高,可降低HBP水平,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左西孟旦 乌司他丁 肝素结合蛋白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心衰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8
作者 王嫣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7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45例急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45例非急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分析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排血量(CO)、心...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45例急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45例非急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分析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VI)、校正流动时间(FT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pH值、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碳酸氢根(HCO_(3)^(-))、住院时间、治疗后7 d及30 d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CI、SV、SVI、F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BC、HGB、WBC、pH值、NE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_(2)、PaO_(2)、HCO_(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95±4.37)d,与对照组的(10.38±5.9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30 d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6/45)、22.22%(10/45),高于对照组的0、2.2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不能很好地诊断急性心衰,但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急性心力衰竭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钟娜 郭彩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产检并分娩的1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娩出情况将其分为宫内窘迫组(60例)和对照组(90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产检并分娩的1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娩出情况将其分为宫内窘迫组(60例)和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的胎心监护情况、新生儿结局及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效能。结果宫内窘迫组的胎心监护异常率、平均胎心率及羊水污染程度≥Ⅱ级、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宫内窘迫组的脐动脉、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S/D、RI、PI低于对照组(P<0.05)。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监测,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单一监测(P<0.05)。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 胎心监护 脐动脉 肾动脉 大脑中动脉 血流动力学监测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0
作者 苗淑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研究分析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危重症需要进行补液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补液模式,实验组采用无创血流... 研究分析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危重症需要进行补液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补液模式,实验组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补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血气指标、补液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血气指标好转,补液有效率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补液等提供较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 血气指标 危重患者 液体管理
下载PDF
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在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丹冰洋 高倩倩 +1 位作者 周俏俏 韩依汝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在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2例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iCCO组和重症超声组,各41例。脉搏指数连...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在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2例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iCCO组和重症超声组,各41例。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组接受PiCCO监测指导,重症超声组在PiCCO组的基础上增加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容量指标、液体平衡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心排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I)、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G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每搏量(Stroke volume,SV)、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n index,GEDI)、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respiratory variation index,IVC-RV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CO、LVEF、CI、GEF、LVEDV、SV、IVC-RVI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重症超声组明显高于PiCCO组(P<0.05);两组IVC、GEDI水平均降低,且重症超声组低于PiCCO组(P<0.05);重症超声组第1、3、5、7d的累积液体平衡低于PiCCO组(P<0.05);重症超声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时间短于PiCCO组,28d内死亡率少于PiCCO组(P<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PiCCO监测应用于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中有助于进行液体限制管理,提高心功能,改善血容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超声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液体平衡
下载PDF
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
12
作者 卢润梅 林妤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2期120-122,126,共4页
目的探究脑血流动力学(Cerebral vascular hemodynamic,CVHI)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将全... 目的探究脑血流动力学(Cerebral vascular hemodynamic,CVHI)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将全体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监测组(n=33)和CVHI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总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医疗流程、医护讲解、护理服务以及综合体验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100B蛋白以及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上述指标相比术前出现提升,且CIHI组低于常规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HI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常规监测组(P<0.05);CVHI组的医疗流程、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综合体验满意度高于常规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改善颅内手术对脑组织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疗体验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满意度
下载PDF
观察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
13
作者 秦晓伟 方晓玲 +1 位作者 李艳 滕艳玲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284-284,共1页
目的观察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G)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于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是否为心力衰竭疾病分组,对照组(纳入非心力衰竭患者41例)、观察组(纳入心力... 目的观察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G)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于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是否为心力衰竭疾病分组,对照组(纳入非心力衰竭患者41例)、观察组(纳入心力衰竭患者41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ICG监测,观察两组ICG监测结果差异,并对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治疗后IC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肌收缩加速指数(AC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心输出量(CO)、收缩时间比率(STR)、胸腔液体量(TFC)、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3h后、用药6h后,心率、TFC、STR低于治疗前,SV、SI、CO、AC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电生物阻抗法ICG监测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可以分析患者病情,而且可以指导患者治疗,有效观察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电生物阻抗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G) 心力衰竭 胸腔液体量(TFC)
下载PDF
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纳新 秦英智 +2 位作者 徐磊 展春 王书鹏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SwanGanz肺动脉热稀释法、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及部分CO2重复呼吸法(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阐述3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方法13例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每例...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SwanGanz肺动脉热稀释法、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及部分CO2重复呼吸法(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阐述3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方法13例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每例患者均同时行SwanGanz、PiCCO、NICO监测,在治疗手段及呼吸机设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于同一时间点采集3种监测方法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比较3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在各种方法所测心排血指数(CI)间PiCCO与SwanGanz相关系数为0.883,NICO与SwanGanz相关系数为0.853,PiCCO与NICO相关系数为0.857,PiCCO、NICO均与SwanGanz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PiCCO及NI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监测的可靠手段,从而进一步指导制订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 机械通气 动脉轮廓分析法 部分CO2重复呼吸 间接Fick原理 热稀释
下载PDF
重度脑外伤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麻醉处理 被引量:19
15
作者 侯立仁 周文科 +1 位作者 王更富 梁效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 麻醉处理 脑外伤 重度 手术前后 漂浮导管 血气分析 伤病 指导 特点
下载PDF
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怀生 周志强 +3 位作者 周知远 温隽珉 文舜康 吴胜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05-2307,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入选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B两组(n=55)。A组采用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B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乳酸、24 h乳酸清除率... 目的评价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入选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B两组(n=55)。A组采用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B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乳酸、24 h乳酸清除率、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24 h后,A组乳酸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09),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B组(P<0.000 1)。A组死亡7例,B组死亡1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A组患者的ICU中位住院时间5 d,B组5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A组患者液体复苏后心输出量和每搏外周血管阻力明显改善(P<0.000 1)。24 h乳酸清除率对死亡结局预测的ROC曲线面积0.693(95%CI 0.589~0.796,P<0.00 1),明显优于基础乳酸的预测作用。结论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比单纯监测CVP更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组织灌注,在无条件行更多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单位,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指导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价格低廉而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胸腔阻抗 血流动力学监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儿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梁金鑫 张琪 +4 位作者 任晓旭 郭琳瑛 曲东 刘霜 张瑾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4月本院急诊室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观察组(接受USCO...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4月本院急诊室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观察组(接受USCOM监测)(30例)。两组患儿均按照感染性休克指南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调整补液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结果两组间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液体复苏过程中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开始后1 h,观察组患儿的输液量、血气分析(PH、BE)及血乳酸与常规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开始6 h后,2组患儿的尿量、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PH)及血乳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在休克治疗开始前及开始后第1及第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COM对感染性休克早期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准确地指导液体复苏、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儿童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齐海军 王丽 王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750,共3页
心力衰竭主要见于老年人,在大于65岁的患者中,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独立住院原因。国外资料统计〔1〕,在过去40年中,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这也加重了心力衰竭患者及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随着医疗领域中新技术的不断探索研究,... 心力衰竭主要见于老年人,在大于65岁的患者中,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独立住院原因。国外资料统计〔1〕,在过去40年中,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这也加重了心力衰竭患者及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随着医疗领域中新技术的不断探索研究,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在心力衰竭辅助治疗中日益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监测 Swan-Ganz肺动脉导管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 阻抗心动描记法(ICG)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心脏指数对重症手足口病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范江花 罗海燕 +4 位作者 杨龙贵 段蔚 贺杰 陶艳 祝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手足口病且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儿为手足口病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手足口病且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儿为手足口病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依据预后分为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以同期住院的、性别分布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心功能正常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以ICON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行床旁监测,采集常规参数、泵功能、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和胸液水平的15项指标,比较对照组和手足口病组及其亚组间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ROC曲线,并计算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期间纳入手足口病组患儿95例,男62例,年龄6月龄至8岁;一般病例亚组31例、重症亚组42例和危重症亚组22例。存活亚组81例,死亡亚组14例。对照组纳入48例,男30例,年龄4月至7岁。两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对照组与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比较,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I)、系统血管阻力(SVR)、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博变异率(SVV)、射血前期时间(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分数(EF)、收缩时间比(STR)和胸腔液体水平(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手足口病死亡亚组STR、SVR、SVRI、PEP和TFC较存活亚组明显增高,CO、CI、SV、SI、SVV、LVET和EF较存活亚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SVV与死亡呈负相关,OR分别为0.568(95%CI 0.030~0.939)和0.637(95%CI 0.033~0.731),SVR、PEP、STR和TFC与死亡呈正相关,OR分别为2.003(95%CI 1.929~4.008)、2.040(95%CI 1.935~4.157)、1.011(95%CI 1.040~1.881)和1.979(95%CI 1.087~3.011)。4CI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2,CI取2.0 L·min^(-1)·m^(-2)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95%CI 56.5~73.1)和80.2%(95%CI 70.7~88.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具有指导意义,SVR、PEP、STR和TFC指标与重症手足口病死亡呈正相关,CI指标预测死亡的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儿童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余意君 刘涛 +4 位作者 吴洪波 邹武松 吴婕 吴师伟 顾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238-2239,共2页
呼吸困难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呼吸困难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床边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结果及时、准确、可靠,从而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 呼吸困难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呼吸困难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床边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结果及时、准确、可靠,从而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临床应用 鉴别诊断 患者 急危重症 病情变化 病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